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周少梅;三把头二胡;国乐讲义;民族音乐教育;刘天华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84-02
周少梅(1885—1938),字守逢,一作守凤,1885年出生于江阴县顾山镇,为我国近现代卓越的民族器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周少梅出身于“丝竹世家”,其父周靖梅擅长演奏二胡、京胡、琵琶等多种丝竹乐器,承有“顾山丝竹社”社务,常带领丝竹乐队参加各种集会演出活动。得益于良好的音乐环境,周少梅少时即随其父学习多种民族乐器演奏。他10岁时便跟随父亲的丝竹乐社参加各类庙会演出活动,尤其擅长演奏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到苏州排须店做学徒,在其三哥(周协卿,号森官)的引领下,于学徒之余还曾随民间艺人陆瞎子学习琵琶、三弦、单弦、唢呐、锣鼓等乐器,成为了当时远近闻名的“丝竹能手”。至19岁时独创了“周少梅三把头胡琴”演奏技巧。1905年起,21岁的周少梅先后任教于无锡荡口私立华氏鸿模高等小学校、省立无锡第三师范学校(现无锡师范)、省立五中、私立无锡中学、辅仁中学(现无锡市二中)、武进女艺等多所学校。1937年后,因其房舍、乐器与琴谱等遭战乱被毁,周少梅以仅存的一把七弦琴街头卖艺为生,次年6月在街头演奏时不幸染病,并于同年8月去世,享年53岁。
早在青年时期,周少梅就享誉江南乐坛,有“江南丝竹名家”“江南丝竹能手”“国乐专家”“少梅三把头”等美誉。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与研究,是一位公认的“多才多艺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也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把民乐课程纳入学校教育的先行者之一。
作为民族器乐演奏家,周少梅不仅演奏技艺精湛,且富有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精神。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二胡演奏、创作,音乐社会活动与音乐教育三个方面。
首先,周少梅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因受民间乐器单弦的启发与影响,他在周荣根、陶洪茂(常熟周万兴二胡店的技师)的支持下,加长了二胡的琴杆,突破了之前手指仅局限在上把活动的传统,采用了在上、中、下三个把位换把演奏的创新技法,创制了“三把头胡琴”,扩大了二胡的音域。此外,他还加大了琴筒的体积,并将原本内外两弦所采用的中弦与子弦,分别更换为老弦与中弦,使二胡的音量、音色得到了显著改变,表现力得以增强。周少梅对二胡的改革作为中国民间乐器史上的一次较为重大的改革,为现代二胡艺术的發展奠定了基础。
在对二胡进行改革后,为使新的技巧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演奏,周少梅创作并改编了一批二胡曲。如吸收了琵琶演奏中五度、八度垫衬音手法,把单弦演奏中滑奏移指的原理运用于二胡演奏中;移植改编了具有丝竹乐加花演奏特点的《虞舜薰风曲》;运用江南民间曲调元素创作了《顾山清明曲》;根据水乡农民秋收后在河中荡龙船的情景编创了《划龙船曲》;面对日寇铁蹄蹂躏,祖国山河破碎,在卖艺途中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苦中乐》《苦中行》等。
在其创作的诸多曲目中,以《虞舜薰风曲》(亦简称《熏风曲》)的影响力最大,该曲由民间曲牌【老六板】演变发展而来。其“三把头胡琴”演奏技法对后来刘天华的二胡演奏与教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乐曲主要有陆修棠、陈振铎、倪志培等人整理的不同版本,其中陈振铎的曲谱版本,与周少梅在其“国乐讲义”中所刊相比,含有更多加花变奏。《熏风曲》的整体结构特点与《老六板》相同,为“有再现(末句再现第二句)的六句(六板)”,具有婉转柔和、优美流畅的江南风格。这首《虞舜薰风曲》流传至今,已成为近现代颇受欢迎的二胡经典名曲之一。
在音乐社会活动方面,周少梅先后参与或组织成立了“暑期国乐研究会”(1921年)、“香山丝竹社”(1930年)、“国乐研究会”(1936年)等社团,着力于进行国乐的研讨交流。1919年与1920年连续两个暑假,周少梅联络家乡的民间艺人以及青年音乐爱好者,参加刘天华主持的“暑期国乐研究活动”,并发表关于振兴国乐的演讲,呼吁同仁振兴民族音乐,并与参会者一起学习、交流了昆曲,以及丝竹乐、吹打乐等乐种。1930年,周少梅集合无锡、常熟、江阴等地的乐友成立“香山丝竹社”,其成员定期在顾山镇西街城陛庙内集会研讨国乐理论、演奏、创作,并外出进行演出宣传。1935年,周少梅还联络南京、镇江、常州、无锡、江阴等地的国乐爱好者,在镇江民众教育馆内成立“国乐研究会”。周少梅常年致力于组织(参与)社会音乐活动,对国乐的推广普及、继承发展、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在二胡乐器改革、民乐演奏以及社会音乐活动之外,周少梅还全心致力于民族音乐教育事业。在其从事音乐教育的30多年间,编著有《国乐练习曲》《京戏练习曲》《周少梅国乐谱》《周少梅曲谱》《国乐演奏》《京剧曲谱》等多部国乐教材,并编印有《乐乐集》《国乐谱》与《戏曲谱》三册“国乐讲义”曲谱集。
其中,《乐乐集》于1927年12月在第四中山大学无锡中学校(现为无锡师范)编印。从周少梅所作的序中可见,该谱集收录了从1924年1月至1927年12月期间所印发的曲谱,分别以“重奏”“合奏”“牌子梆子”“唱句唱段”“二胡曲”等分类收入,共计39首。另,《国乐谱》由周少梅于1928年6月在江苏省立无锡中学编印,曲谱前附有二胡、笛子、琵琶等乐器的演奏姿势图以及十四幅音位图。如琵琶图小宫调、笙之按法图、二胡小宫调、笛图小宫调、箫图小宫调、月琴图小宫调等。这些图例较为直观,为学习者练习乐曲提供了便利。该谱集收录了自1928年至1931年所印发的标注有“二胡”“琵琶”“合奏”等字样的曲谱,共计81首。在“二胡”曲谱中,由浅入深地收录了不同难度的作品,部分曲谱详细注明了二胡相关的演奏技法,并同时选录了一些不同地域演奏风格,以及刘天华创作的乐曲。“琵琶”曲谱则均为中套68拍,注明了详细的弦序、指序、指法等内容。部分独奏曲谱选录了“带词”与“不带词”两种不同的版本,前者有助于学习者在关注唱词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乐曲伴奏。另外,合奏谱中还分别注明了演奏乐器类型、合奏总时长以及其它演奏注意事项。 《戏曲谱》则由周少梅编印于1933年11月,其由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张仲梅作序。该谱集除附有京胡演奏姿势与指法图之外,还附有周少梅父亲周靖梅所遺留的文章《气痛音哑秘方》。谱集采用蓑衣谱形式(昆曲工尺谱谱式之一),收录了从1928年至1934年所印发的曲谱,包括梅派唱腔《凤还巢》、荀派唱腔《钗头凤》以及昆曲《思凡》等选段37首,器乐曲33首,共计70首。其中,在京剧选段中根据不同种类的唱腔、板式、板眼等进行标注,器乐曲牌则使用“工尺谱”与“简谱”对照的形式刊印,并标明板眼符号,便于学习者按提示进行练习。
在此三册“国乐讲义”中,周少梅大胆地把“工尺谱”与“简谱”进行结合使用,并加以不同的演奏标记符号,这在记谱方法上是一种新的尝试,对现代学科下民族音乐文化的普及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少梅的民族音乐教育生涯中,其与学生刘天华之间互相学习切磋的经历亦成为了近代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师生两人缘始于一次无锡的校际联欢会上,时任省立五中音乐指导的刘天华被舞台上周少梅高超的演奏技艺深深吸引,并在随后的交流中对周少梅渊博的理论知识敬重不已。1917年夏,刘天华正式拜周少梅为师,并随其学习二胡、琵琶演奏。周少梅也曾向刘天华请教古琴演奏知识,两人互相学习、志趣相投,共同研讨乐器演奏技法及新的记谱法。在长达五年的相处过程中,刘天华曾多次邀请周少梅到江阴、常州等地进行演出与讲学。在即将去北京任职之前,他还曾举荐周少梅到常州省立五中任教。即便在北京任职期间,刘天华也长期与周少梅保持密切地沟通与交流,多次邀请他到北京演出,并指导国乐教学工作。两人的常年交流,不仅增加了周少梅展示自己艺术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对刘天华“国乐改进”的思想实践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两人共同为现代二胡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集民族器乐演奏、创作、教育以及社会活动于一身的民族音乐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周少梅终其一生为民族音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做出了不懈努力。他不仅收集和整理了数百首民间声乐、器乐曲,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三册“国乐讲义”,且致力于探索较为系统、现代的民族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培养出了陈俊民[1]、勇士衡[2]、徐骏嘉、须勍吾[3]、吴景略[4]、刘天华、吴伯超[5]等一大批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优秀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族音乐家。
注释:
[1]陈俊民(1894—1930),江阴顾山人,自幼随周少梅学习国乐,能奏多种民族乐器。1928年起任教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2]勇士衡(生卒不详),江阴顾山人,1927年起担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科民乐系民族音乐讲师,对古琴等中国民族乐器有所研究,尤其擅长琵琶演奏。
[3]须勍吾(生卒不详),常熟县五庄人,曾先后就读于无锡省立三师(省立无锡中学)、国立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科,精于二胡、琵琶演奏,曾收藏周少梅古琴、曲谱等遗物。
[4]吴景略(1907—1987),近现代著名古琴演奏家,年轻时曾师从周少梅学习琵琶、筝、三弦、笙、箫等乐器,奠定了扎实的民乐功底,因其古琴艺术造诣精湛,在古琴领域被称为“虞山吴派”“琴坛一代宗师”。
[5]吴伯超(1903—1949)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其在江苏省立第五中学(今常州中学)寄宿读书时,曾跟随时任学校国乐教员的周少梅学习二胡、琵琶等乐器。
(责任编辑:庄 唯)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84-02
周少梅(1885—1938),字守逢,一作守凤,1885年出生于江阴县顾山镇,为我国近现代卓越的民族器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周少梅出身于“丝竹世家”,其父周靖梅擅长演奏二胡、京胡、琵琶等多种丝竹乐器,承有“顾山丝竹社”社务,常带领丝竹乐队参加各种集会演出活动。得益于良好的音乐环境,周少梅少时即随其父学习多种民族乐器演奏。他10岁时便跟随父亲的丝竹乐社参加各类庙会演出活动,尤其擅长演奏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到苏州排须店做学徒,在其三哥(周协卿,号森官)的引领下,于学徒之余还曾随民间艺人陆瞎子学习琵琶、三弦、单弦、唢呐、锣鼓等乐器,成为了当时远近闻名的“丝竹能手”。至19岁时独创了“周少梅三把头胡琴”演奏技巧。1905年起,21岁的周少梅先后任教于无锡荡口私立华氏鸿模高等小学校、省立无锡第三师范学校(现无锡师范)、省立五中、私立无锡中学、辅仁中学(现无锡市二中)、武进女艺等多所学校。1937年后,因其房舍、乐器与琴谱等遭战乱被毁,周少梅以仅存的一把七弦琴街头卖艺为生,次年6月在街头演奏时不幸染病,并于同年8月去世,享年53岁。
早在青年时期,周少梅就享誉江南乐坛,有“江南丝竹名家”“江南丝竹能手”“国乐专家”“少梅三把头”等美誉。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与研究,是一位公认的“多才多艺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也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把民乐课程纳入学校教育的先行者之一。
作为民族器乐演奏家,周少梅不仅演奏技艺精湛,且富有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精神。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二胡演奏、创作,音乐社会活动与音乐教育三个方面。
一、演奏与创作
首先,周少梅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因受民间乐器单弦的启发与影响,他在周荣根、陶洪茂(常熟周万兴二胡店的技师)的支持下,加长了二胡的琴杆,突破了之前手指仅局限在上把活动的传统,采用了在上、中、下三个把位换把演奏的创新技法,创制了“三把头胡琴”,扩大了二胡的音域。此外,他还加大了琴筒的体积,并将原本内外两弦所采用的中弦与子弦,分别更换为老弦与中弦,使二胡的音量、音色得到了显著改变,表现力得以增强。周少梅对二胡的改革作为中国民间乐器史上的一次较为重大的改革,为现代二胡艺术的發展奠定了基础。
在对二胡进行改革后,为使新的技巧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演奏,周少梅创作并改编了一批二胡曲。如吸收了琵琶演奏中五度、八度垫衬音手法,把单弦演奏中滑奏移指的原理运用于二胡演奏中;移植改编了具有丝竹乐加花演奏特点的《虞舜薰风曲》;运用江南民间曲调元素创作了《顾山清明曲》;根据水乡农民秋收后在河中荡龙船的情景编创了《划龙船曲》;面对日寇铁蹄蹂躏,祖国山河破碎,在卖艺途中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苦中乐》《苦中行》等。
在其创作的诸多曲目中,以《虞舜薰风曲》(亦简称《熏风曲》)的影响力最大,该曲由民间曲牌【老六板】演变发展而来。其“三把头胡琴”演奏技法对后来刘天华的二胡演奏与教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乐曲主要有陆修棠、陈振铎、倪志培等人整理的不同版本,其中陈振铎的曲谱版本,与周少梅在其“国乐讲义”中所刊相比,含有更多加花变奏。《熏风曲》的整体结构特点与《老六板》相同,为“有再现(末句再现第二句)的六句(六板)”,具有婉转柔和、优美流畅的江南风格。这首《虞舜薰风曲》流传至今,已成为近现代颇受欢迎的二胡经典名曲之一。
二、社会活动
在音乐社会活动方面,周少梅先后参与或组织成立了“暑期国乐研究会”(1921年)、“香山丝竹社”(1930年)、“国乐研究会”(1936年)等社团,着力于进行国乐的研讨交流。1919年与1920年连续两个暑假,周少梅联络家乡的民间艺人以及青年音乐爱好者,参加刘天华主持的“暑期国乐研究活动”,并发表关于振兴国乐的演讲,呼吁同仁振兴民族音乐,并与参会者一起学习、交流了昆曲,以及丝竹乐、吹打乐等乐种。1930年,周少梅集合无锡、常熟、江阴等地的乐友成立“香山丝竹社”,其成员定期在顾山镇西街城陛庙内集会研讨国乐理论、演奏、创作,并外出进行演出宣传。1935年,周少梅还联络南京、镇江、常州、无锡、江阴等地的国乐爱好者,在镇江民众教育馆内成立“国乐研究会”。周少梅常年致力于组织(参与)社会音乐活动,对国乐的推广普及、继承发展、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音乐教育
除在二胡乐器改革、民乐演奏以及社会音乐活动之外,周少梅还全心致力于民族音乐教育事业。在其从事音乐教育的30多年间,编著有《国乐练习曲》《京戏练习曲》《周少梅国乐谱》《周少梅曲谱》《国乐演奏》《京剧曲谱》等多部国乐教材,并编印有《乐乐集》《国乐谱》与《戏曲谱》三册“国乐讲义”曲谱集。
其中,《乐乐集》于1927年12月在第四中山大学无锡中学校(现为无锡师范)编印。从周少梅所作的序中可见,该谱集收录了从1924年1月至1927年12月期间所印发的曲谱,分别以“重奏”“合奏”“牌子梆子”“唱句唱段”“二胡曲”等分类收入,共计39首。另,《国乐谱》由周少梅于1928年6月在江苏省立无锡中学编印,曲谱前附有二胡、笛子、琵琶等乐器的演奏姿势图以及十四幅音位图。如琵琶图小宫调、笙之按法图、二胡小宫调、笛图小宫调、箫图小宫调、月琴图小宫调等。这些图例较为直观,为学习者练习乐曲提供了便利。该谱集收录了自1928年至1931年所印发的标注有“二胡”“琵琶”“合奏”等字样的曲谱,共计81首。在“二胡”曲谱中,由浅入深地收录了不同难度的作品,部分曲谱详细注明了二胡相关的演奏技法,并同时选录了一些不同地域演奏风格,以及刘天华创作的乐曲。“琵琶”曲谱则均为中套68拍,注明了详细的弦序、指序、指法等内容。部分独奏曲谱选录了“带词”与“不带词”两种不同的版本,前者有助于学习者在关注唱词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乐曲伴奏。另外,合奏谱中还分别注明了演奏乐器类型、合奏总时长以及其它演奏注意事项。 《戏曲谱》则由周少梅编印于1933年11月,其由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张仲梅作序。该谱集除附有京胡演奏姿势与指法图之外,还附有周少梅父亲周靖梅所遺留的文章《气痛音哑秘方》。谱集采用蓑衣谱形式(昆曲工尺谱谱式之一),收录了从1928年至1934年所印发的曲谱,包括梅派唱腔《凤还巢》、荀派唱腔《钗头凤》以及昆曲《思凡》等选段37首,器乐曲33首,共计70首。其中,在京剧选段中根据不同种类的唱腔、板式、板眼等进行标注,器乐曲牌则使用“工尺谱”与“简谱”对照的形式刊印,并标明板眼符号,便于学习者按提示进行练习。
在此三册“国乐讲义”中,周少梅大胆地把“工尺谱”与“简谱”进行结合使用,并加以不同的演奏标记符号,这在记谱方法上是一种新的尝试,对现代学科下民族音乐文化的普及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少梅的民族音乐教育生涯中,其与学生刘天华之间互相学习切磋的经历亦成为了近代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师生两人缘始于一次无锡的校际联欢会上,时任省立五中音乐指导的刘天华被舞台上周少梅高超的演奏技艺深深吸引,并在随后的交流中对周少梅渊博的理论知识敬重不已。1917年夏,刘天华正式拜周少梅为师,并随其学习二胡、琵琶演奏。周少梅也曾向刘天华请教古琴演奏知识,两人互相学习、志趣相投,共同研讨乐器演奏技法及新的记谱法。在长达五年的相处过程中,刘天华曾多次邀请周少梅到江阴、常州等地进行演出与讲学。在即将去北京任职之前,他还曾举荐周少梅到常州省立五中任教。即便在北京任职期间,刘天华也长期与周少梅保持密切地沟通与交流,多次邀请他到北京演出,并指导国乐教学工作。两人的常年交流,不仅增加了周少梅展示自己艺术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对刘天华“国乐改进”的思想实践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两人共同为现代二胡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 语
作为集民族器乐演奏、创作、教育以及社会活动于一身的民族音乐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周少梅终其一生为民族音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做出了不懈努力。他不仅收集和整理了数百首民间声乐、器乐曲,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三册“国乐讲义”,且致力于探索较为系统、现代的民族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培养出了陈俊民[1]、勇士衡[2]、徐骏嘉、须勍吾[3]、吴景略[4]、刘天华、吴伯超[5]等一大批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优秀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族音乐家。
注释:
[1]陈俊民(1894—1930),江阴顾山人,自幼随周少梅学习国乐,能奏多种民族乐器。1928年起任教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2]勇士衡(生卒不详),江阴顾山人,1927年起担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科民乐系民族音乐讲师,对古琴等中国民族乐器有所研究,尤其擅长琵琶演奏。
[3]须勍吾(生卒不详),常熟县五庄人,曾先后就读于无锡省立三师(省立无锡中学)、国立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科,精于二胡、琵琶演奏,曾收藏周少梅古琴、曲谱等遗物。
[4]吴景略(1907—1987),近现代著名古琴演奏家,年轻时曾师从周少梅学习琵琶、筝、三弦、笙、箫等乐器,奠定了扎实的民乐功底,因其古琴艺术造诣精湛,在古琴领域被称为“虞山吴派”“琴坛一代宗师”。
[5]吴伯超(1903—1949)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其在江苏省立第五中学(今常州中学)寄宿读书时,曾跟随时任学校国乐教员的周少梅学习二胡、琵琶等乐器。
(责任编辑:庄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