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从艺术家的绘画语言、生长环境和艺术理念以及对作品的创作动机和社会的效果这三个层面分析艺术家的绘画艺术,从而更深入的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画家的努力对于当下的艺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高润喜 当代性 创新 绘画作品
看高润喜的绘画作品,你感觉到的是画面的宁静,这反映出画家的心态,这是艺术家创造的世界,一个理想的世界。作品所表现出的自由,流畅,当代性是独一无二的,在他的《美,自由的存在》中寫道,“这是一个无欲的创作情境。”因为他认为:“只有无欲才能产生自由,而自由是美的唯一产地。”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画家拥有这样的情怀实为难得。高润喜是一位继林风眠之后进行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者。“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1],傅京生在文章《高润喜绘画小议》中谈到,“总之,可以说润喜先生的画,是属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向往的,同时,也是属于现代人生存空间的墙面的。”
一、 高润喜的绘画语言
(一)、绘画的题材内容方面
高润喜的绘画作品在题材上涉及了现代水墨、重彩、油画和综合材料的创作,在内容上包括人物、静物、风景等等。作品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画家在《大味必淡》中写道:“我追寻的是那种无法预见和不能陈述的东西,那种难以想象、无法重复的东西。经验告诉我,找到的往往不全是我要找的东西,更多的是在寻找途中所预见的东西。”[2],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写道,在绘画领域,其“无我之境”是说画家主要为景物写真,不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客观精神;“有我之境”是说画家带着自身的某种意念进行创作,所绘景物皆带有画家主观色彩,其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主观精神。高润喜的绘画创作中更多的是“有我之境”,因此,我们在高润喜的绘画作品中看到的更多的无形的东西,是画家的心灵视界中的东西。那么,以观者的视觉体验来讲,如果只是用肉眼去观看,绘画作品对于你的感受是陌生的,所以,真正的理解是用心去体会。
(二)、绘画特色
画家的构图、用笔非常奔放,在画面处理上不拘小节。色彩的强烈,线条的精简构成了高润喜绘画作品的主要特征。如人物画中,在线条的使用方面,区区几条线就可以将女人体的姿态表现的如此优美、妩媚。在高润喜的画面中,我们看到线条有着柔软、精简、流动的特点,无不透露出画家深厚的艺术阅历。线与线的使用方式又是不相同的,比如人物画中人物与背景所使用的线的力度、方向、轻重、疏密等的区别。在绘画形式上的表现,如点线面表达的直接性,使得画面更具力量感,形式感更强烈。画面时而虚无时而清晰,让人琢磨不透。
(三)、绘画的媒材
画家并不拘泥于水墨材料的使用,更是添加了比如水粉、水彩、丙烯、壁画等一些综合材料的应用。水墨画材料已不能够满足画家的绘画创作,画家选择使用综合性的材料,表现心中的形象,心中的世界。新媒材的开发必然会给予画家新的材质,新的想法,呈现出新的艺术表现力。
(四)、艺术手段的选择
画家的绘画作品是东方与西方的交融,画家运用中西绘画材质等不同手段,用于表达东方绘画的意境及格调。绘画作品体现出立体主义特色,艺术家以多种角度来描写对象,将其置于同一画面中,用以表达艺术家的理想世界,强调绘画的主观性。但又不拘泥于立体派中强调的几何形体的关系,他的艺术更多的体现出圆润、饱满以及线条的弹性。在高润喜的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数静物画中,背景会出现一些诸如此类的线,但画面的处理仍是以东方的圆润为主题。绘画作品也有着表现主义的倾向,艺术家强调在艺术中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感受,从而对描摹对象进行变形直至满足表现心中形象的欲望,同时又力图在画面对象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二、 影响作品产生的因素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要想清晰的看到艺术家及作品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内在联系,就要对艺术家进行文化背景的考察。
(一)、艺术家的生长环境
高润喜有着很好的艺术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幸受到刘大为、贾方舟等人的指导。“艺术能启迪智慧,拓宽思维,增长才干。”[3],从高润喜的作品来看,我们却发现没有一幅是相似于前人的,由此可想画家在创新上下了多少工夫。很多评论更侧重于画家的绘画实践部分,殊不知高润喜拥有着深厚的绘画理论,他不仅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一个好的画家或美术工作者必然拥有强大的绘画理论支撑,理论与实践是同时进行的。为了追寻心中的艺术,高润喜曾经潜心琢磨中国绘画的传统笔墨和美学意境,同时也研习西方美术。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林风眠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中渗入了一些民间艺术的元素,深受启发后,他开始关注民族艺术,并在画面中加入民族艺术的创作元素。后来经过多次海内外办展的经历,使得高润喜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认为现代艺术的重要性,创新的重要性。比如他的文章《情感与艺术想象》中提出什么是艺术想象,艺术想象与情感间的关系等问题,文章《鉴赏与艺术创造》提出怎样去鉴赏,艺术创作的方法。不仅包括艺术本体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也体现出一位美术工作者的责任感,在文章《阐释与审美评价》中,画家教授了一些重要的艺术创作的方法,包括审美范本的选择、艺术鉴赏力的培养方式等等,对求学者来讲,这是无比珍贵的财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一代大师林风眠、徐悲鸿等人的参透以及对日本文化艺术、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解等等,这些理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最终落实在人本身,寻找真善美的源头。
(二)、艺术理念
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现代社会里,存在更多的诱惑,画家是否能够拨开眼前的云雾而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发展的道路是当代艺术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代的很多艺术有一种趋势,很多艺术家一味的追求现代艺术,使自己的艺术更加“现代化”,以至于西化的程度更加严重。此时,在《“走出现代”高润喜教授综合艺术展》中的自序中,高润喜提出了“走出现代”的艺术理念,他认为:“独立和自由是艺术和艺术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画家认为现代艺术的更新不只是要关注当下的艺术,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作品本身,艺术所表现的应是独立,是自由,是个性。 高润喜认为:“艺术无所谓真假,只要能打动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它就是真的。”要忠实于自己的情感,而非外在的各种因素。在他看来,当代的艺术更应该是创新的、现代的!那么,创新是什么概念?如何创新?画家认为“藝术家的独立思考和行动是创新的根本保障。有了“独立”,艺术家才有获得自由创作空间的可能性。”创新就是变化,包括人的思想状态的变化,同时适应当代人的审美、品味和追求,“只有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4],以及绘画作品所具有的现代艺术视觉的冲击力等等因素。并且要注意理论与实践并进,要在传统中创新,与自己的知识观念产生共鸣。历代大师的创新皆如此,张大千对石涛就是先模仿从而开始的创新。为此,我们的画要发挥转换语言的功能,不仅自己看懂,也要外国人看懂,要做开放性的艺术家,注重绘画的多样性。
三、 对作品的创作动机及社会的效果的分析
高润喜认为:“人创造艺术形象的动机是对自身无法满足的欲望进行补偿。人的创造动机总是起源于某种情感的内在需要,某种没有满足的冲动,某种无法实现的愿望。”画家在作品中采用裸女、静物、风景等作为画面的主体物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文章《美,自由地存在》中,可以看出画家的创作动机,“画人物,由于她是上帝至美的创造;画动物,由于它有时比人更纯情;画植物,由于我们的生活总是缺乏色彩;画风景,由于我们渴望将大自然搬进都市;去自由地想,真诚地画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迷人世界。画我的所见,所想,所梦。”[5]
画家做出的努力对于当下的绘画创作有着深刻影响,通过他的努力,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应该思考的问题,最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今天来说,画家以为艺术家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注重培养中外文化的底子。“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6],无论从语言上还是形式上要让别人看得懂,采取多向思维模式去看去创作。艺术语言要有国际化,有胸怀,起到沟通人的情感的作用。要把握好“融合”,吸收各方面的影响。要学会渗透,正确的解读当下的艺术作品,同时也要关注流派的变革和人们生活的状态,社会文化经济等。
参考文献:
[1]苏和平.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教育刍议.北京:民族教育研究,2008(2):P41-44;
[2]高润喜.高润喜现代水墨.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7):P6;
[3]冰河(原名苏和平).青年与艺术审美浅论.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6):P48-51;
[4]苏和平.高校美育教学初探.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6):P124-127;
[5]高润喜.高润喜现代重彩.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7):P25;
[6]苏和平.艺术学原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谢冰月(1990—),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
[关键词]高润喜 当代性 创新 绘画作品
看高润喜的绘画作品,你感觉到的是画面的宁静,这反映出画家的心态,这是艺术家创造的世界,一个理想的世界。作品所表现出的自由,流畅,当代性是独一无二的,在他的《美,自由的存在》中寫道,“这是一个无欲的创作情境。”因为他认为:“只有无欲才能产生自由,而自由是美的唯一产地。”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画家拥有这样的情怀实为难得。高润喜是一位继林风眠之后进行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者。“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1],傅京生在文章《高润喜绘画小议》中谈到,“总之,可以说润喜先生的画,是属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向往的,同时,也是属于现代人生存空间的墙面的。”
一、 高润喜的绘画语言
(一)、绘画的题材内容方面
高润喜的绘画作品在题材上涉及了现代水墨、重彩、油画和综合材料的创作,在内容上包括人物、静物、风景等等。作品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画家在《大味必淡》中写道:“我追寻的是那种无法预见和不能陈述的东西,那种难以想象、无法重复的东西。经验告诉我,找到的往往不全是我要找的东西,更多的是在寻找途中所预见的东西。”[2],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写道,在绘画领域,其“无我之境”是说画家主要为景物写真,不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客观精神;“有我之境”是说画家带着自身的某种意念进行创作,所绘景物皆带有画家主观色彩,其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主观精神。高润喜的绘画创作中更多的是“有我之境”,因此,我们在高润喜的绘画作品中看到的更多的无形的东西,是画家的心灵视界中的东西。那么,以观者的视觉体验来讲,如果只是用肉眼去观看,绘画作品对于你的感受是陌生的,所以,真正的理解是用心去体会。
(二)、绘画特色
画家的构图、用笔非常奔放,在画面处理上不拘小节。色彩的强烈,线条的精简构成了高润喜绘画作品的主要特征。如人物画中,在线条的使用方面,区区几条线就可以将女人体的姿态表现的如此优美、妩媚。在高润喜的画面中,我们看到线条有着柔软、精简、流动的特点,无不透露出画家深厚的艺术阅历。线与线的使用方式又是不相同的,比如人物画中人物与背景所使用的线的力度、方向、轻重、疏密等的区别。在绘画形式上的表现,如点线面表达的直接性,使得画面更具力量感,形式感更强烈。画面时而虚无时而清晰,让人琢磨不透。
(三)、绘画的媒材
画家并不拘泥于水墨材料的使用,更是添加了比如水粉、水彩、丙烯、壁画等一些综合材料的应用。水墨画材料已不能够满足画家的绘画创作,画家选择使用综合性的材料,表现心中的形象,心中的世界。新媒材的开发必然会给予画家新的材质,新的想法,呈现出新的艺术表现力。
(四)、艺术手段的选择
画家的绘画作品是东方与西方的交融,画家运用中西绘画材质等不同手段,用于表达东方绘画的意境及格调。绘画作品体现出立体主义特色,艺术家以多种角度来描写对象,将其置于同一画面中,用以表达艺术家的理想世界,强调绘画的主观性。但又不拘泥于立体派中强调的几何形体的关系,他的艺术更多的体现出圆润、饱满以及线条的弹性。在高润喜的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数静物画中,背景会出现一些诸如此类的线,但画面的处理仍是以东方的圆润为主题。绘画作品也有着表现主义的倾向,艺术家强调在艺术中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感受,从而对描摹对象进行变形直至满足表现心中形象的欲望,同时又力图在画面对象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二、 影响作品产生的因素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要想清晰的看到艺术家及作品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内在联系,就要对艺术家进行文化背景的考察。
(一)、艺术家的生长环境
高润喜有着很好的艺术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幸受到刘大为、贾方舟等人的指导。“艺术能启迪智慧,拓宽思维,增长才干。”[3],从高润喜的作品来看,我们却发现没有一幅是相似于前人的,由此可想画家在创新上下了多少工夫。很多评论更侧重于画家的绘画实践部分,殊不知高润喜拥有着深厚的绘画理论,他不仅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一个好的画家或美术工作者必然拥有强大的绘画理论支撑,理论与实践是同时进行的。为了追寻心中的艺术,高润喜曾经潜心琢磨中国绘画的传统笔墨和美学意境,同时也研习西方美术。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林风眠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中渗入了一些民间艺术的元素,深受启发后,他开始关注民族艺术,并在画面中加入民族艺术的创作元素。后来经过多次海内外办展的经历,使得高润喜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认为现代艺术的重要性,创新的重要性。比如他的文章《情感与艺术想象》中提出什么是艺术想象,艺术想象与情感间的关系等问题,文章《鉴赏与艺术创造》提出怎样去鉴赏,艺术创作的方法。不仅包括艺术本体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也体现出一位美术工作者的责任感,在文章《阐释与审美评价》中,画家教授了一些重要的艺术创作的方法,包括审美范本的选择、艺术鉴赏力的培养方式等等,对求学者来讲,这是无比珍贵的财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一代大师林风眠、徐悲鸿等人的参透以及对日本文化艺术、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解等等,这些理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最终落实在人本身,寻找真善美的源头。
(二)、艺术理念
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现代社会里,存在更多的诱惑,画家是否能够拨开眼前的云雾而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发展的道路是当代艺术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代的很多艺术有一种趋势,很多艺术家一味的追求现代艺术,使自己的艺术更加“现代化”,以至于西化的程度更加严重。此时,在《“走出现代”高润喜教授综合艺术展》中的自序中,高润喜提出了“走出现代”的艺术理念,他认为:“独立和自由是艺术和艺术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画家认为现代艺术的更新不只是要关注当下的艺术,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作品本身,艺术所表现的应是独立,是自由,是个性。 高润喜认为:“艺术无所谓真假,只要能打动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它就是真的。”要忠实于自己的情感,而非外在的各种因素。在他看来,当代的艺术更应该是创新的、现代的!那么,创新是什么概念?如何创新?画家认为“藝术家的独立思考和行动是创新的根本保障。有了“独立”,艺术家才有获得自由创作空间的可能性。”创新就是变化,包括人的思想状态的变化,同时适应当代人的审美、品味和追求,“只有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4],以及绘画作品所具有的现代艺术视觉的冲击力等等因素。并且要注意理论与实践并进,要在传统中创新,与自己的知识观念产生共鸣。历代大师的创新皆如此,张大千对石涛就是先模仿从而开始的创新。为此,我们的画要发挥转换语言的功能,不仅自己看懂,也要外国人看懂,要做开放性的艺术家,注重绘画的多样性。
三、 对作品的创作动机及社会的效果的分析
高润喜认为:“人创造艺术形象的动机是对自身无法满足的欲望进行补偿。人的创造动机总是起源于某种情感的内在需要,某种没有满足的冲动,某种无法实现的愿望。”画家在作品中采用裸女、静物、风景等作为画面的主体物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文章《美,自由地存在》中,可以看出画家的创作动机,“画人物,由于她是上帝至美的创造;画动物,由于它有时比人更纯情;画植物,由于我们的生活总是缺乏色彩;画风景,由于我们渴望将大自然搬进都市;去自由地想,真诚地画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迷人世界。画我的所见,所想,所梦。”[5]
画家做出的努力对于当下的绘画创作有着深刻影响,通过他的努力,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应该思考的问题,最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今天来说,画家以为艺术家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注重培养中外文化的底子。“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6],无论从语言上还是形式上要让别人看得懂,采取多向思维模式去看去创作。艺术语言要有国际化,有胸怀,起到沟通人的情感的作用。要把握好“融合”,吸收各方面的影响。要学会渗透,正确的解读当下的艺术作品,同时也要关注流派的变革和人们生活的状态,社会文化经济等。
参考文献:
[1]苏和平.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教育刍议.北京:民族教育研究,2008(2):P41-44;
[2]高润喜.高润喜现代水墨.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7):P6;
[3]冰河(原名苏和平).青年与艺术审美浅论.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6):P48-51;
[4]苏和平.高校美育教学初探.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6):P124-127;
[5]高润喜.高润喜现代重彩.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7):P25;
[6]苏和平.艺术学原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谢冰月(1990—),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