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作用。方法 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非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23例,在对照组常规非手术方法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胰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字:急性胰腺炎清胰汤非手术方法
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有15%~20%的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病人可能恶化并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或局部并发症(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转成为SAP ,其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可达20%~30%。虽然近年来在本病治疗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疗程长、费用高、病死率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外科自2003~2008年共收治AP46例,采用自拟清胰汤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本组的临床资料和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①突发的上腹部疼痛,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可向腰背部放射或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②可有慢性胆道疾病病史或近期胆石症、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发作史,多由过量饮酒、饱食、油腻饮食诱发;③血淀粉酶超过115U/L(发病后24~48h内测定),尿淀粉酶超过830U/L(发病后24~48h内测定),可有胆红素增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B超或CT检查有胰腺及周围炎症改变,可有胆囊或胆管结石、胆道梗阻,必要时可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以确诊;④排除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心肌梗死、宫外孕等疾病。
1.2病例选择 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0月收住的AP患者46例,治疗时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7.1±9.3岁,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胰汤治疗;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46.6±10.2岁,治疗时仅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以急性上腹或左上腹痛入院伴腹胀、恶心,部分有呕吐、发热,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胰腺炎治疗诊断。
1.3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吸氧、抗休克、解痉止痛、抑制胃酸、胰液的分泌、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TNA支持包括葡萄糖、脂肪乳、维生素、人体白蛋白及其他对症治疗。中药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胰汤:柴胡、白芍、生大黄(后下)各15g,黄芩、胡黄连、木香、延胡索、芒硝(冲服)各9g,煎液250ml,然后以50ml每4h1次胃管内注入,注药后闭管1h,疗程7d,用药后保持大便每日3~4次,若大便次数过多,则将注药数适当减少。
1.4 监测指标 监测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等相关指标。
2 结果
病情缓解情况治疗组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除了胰腺局部病理变化外,尚有明显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一般均经早期的血管活性物质中毒期和后期的感染并发症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期有不同的治疗要求,由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病理演变过程的深入实验和临床研究,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抗生素及新的抑酶剂的不断发展,治疗水平和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中医药得到认知及广泛应用,使AP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急性胰腺炎时胰酶的激活除引起胰腺自身消化的局部炎症外,尚可激活人体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引起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大量炎症递质,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和各种白介素,这些炎症递质之间又可互相激发,互相促进,引起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目前称之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适度的炎症反应对人体是有利的,可以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和促进组织修复,但是过度的炎症反应,达到失控的状态,则会造成广泛的自身组织破坏,引起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甚至死亡。另一引起SIRS及MODS的重要因素为感染,感染是重症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经过多年实验与临床研究,目前已基本确定致病菌来源于胃肠道[1],主要是由于急性胰腺炎时胃肠黏膜低灌注,缺血缺氧,加上禁食导致慢性肠黏膜营养匮乏等造成黏膜屏障损害,导致肠道细菌移位,细菌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引起内毒素血症、腹腔及胰腺感染,因此如何防治感染,SIRS和MODS成为目前治疗SAP必不可少的措施。
急性胰腺炎病人约15%可能恶化并出现器官衰竭或局部并发症(包括坏死和脓肿)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对已确诊的SAP病人应采用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何时进行手术以及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70~80年代,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手术。手术方式亦日趋扩大,甚至全胰切除。但这种积极手术并未带来预期满意的疗效,相反在手术后会产生外源性感染,且手术本身也加重对机体的损伤。由于目前的手术方法只能清除部分坏死病灶,并不能阻止胰腺的自身消化和并发症的发生,也不能防止术后残余胰腺的继续坏死和继发感染。因此,在手术指征上主张根据坏死灶有无感染分别行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疗法中,单纯西医治疗AP的方法与手段,如机械通气、抗休克、抗感染等措施也十分必要,但这些治疗仍有其不足之处,如ARDS时,虽然机械通气能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但对其存在的基础性病理改变(如肺广泛充血水肿,透明膜形成,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微血栓形成, 肺泡内出血和白细胞聚集等因素)不可能有直接作用,而中医中药在这方面恰可发挥其优势作用。
按中医理论,胰腺炎系由肝胆失疏、湿热蕴结之病机,进一步演变为热毒炽盛,瘀热内阻,或上迫于肺,或内陷心包,或热伤血络所致。其病机之关键是“实热血瘀”。因此,我们以通腑泄热、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采用的中药清胰汤能针对胰腺炎“热实血瘀”的病机特点,有效地消除这些病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清胰汤的基本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白芍、元胡、木香、大黄等,具有清热解毒、泻腑通便、涤浊化湿之功效。其中柴胡、白芍疏肝理气,黄芩清热解毒,木香行气化滞,元胡活血化疡,大黄通腑泻下,诸药相伍,使脏腑气机得以疏利,瘀血得逆,实热之邪得解。单味药研究也表明,大黄对促炎性细胞子,如TNF, IL-1,IL-6的表达、产生和释放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有杀灭作用,并可增强肠道蠕动和机体免疫功能,黄芩、黄酮类具有抗胰蛋白酶的作用[2],柴胡皂戒类具有杭炎和免疫调节作用[3]。这些结果均表明该方不失为急性胰腺炎中医治疗的有效方剂之一。
关键字:急性胰腺炎清胰汤非手术方法
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有15%~20%的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病人可能恶化并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或局部并发症(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转成为SAP ,其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可达20%~30%。虽然近年来在本病治疗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疗程长、费用高、病死率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外科自2003~2008年共收治AP46例,采用自拟清胰汤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本组的临床资料和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①突发的上腹部疼痛,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可向腰背部放射或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②可有慢性胆道疾病病史或近期胆石症、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发作史,多由过量饮酒、饱食、油腻饮食诱发;③血淀粉酶超过115U/L(发病后24~48h内测定),尿淀粉酶超过830U/L(发病后24~48h内测定),可有胆红素增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B超或CT检查有胰腺及周围炎症改变,可有胆囊或胆管结石、胆道梗阻,必要时可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以确诊;④排除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心肌梗死、宫外孕等疾病。
1.2病例选择 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0月收住的AP患者46例,治疗时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7.1±9.3岁,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胰汤治疗;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46.6±10.2岁,治疗时仅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以急性上腹或左上腹痛入院伴腹胀、恶心,部分有呕吐、发热,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胰腺炎治疗诊断。
1.3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吸氧、抗休克、解痉止痛、抑制胃酸、胰液的分泌、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TNA支持包括葡萄糖、脂肪乳、维生素、人体白蛋白及其他对症治疗。中药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胰汤:柴胡、白芍、生大黄(后下)各15g,黄芩、胡黄连、木香、延胡索、芒硝(冲服)各9g,煎液250ml,然后以50ml每4h1次胃管内注入,注药后闭管1h,疗程7d,用药后保持大便每日3~4次,若大便次数过多,则将注药数适当减少。
1.4 监测指标 监测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等相关指标。
2 结果
病情缓解情况治疗组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除了胰腺局部病理变化外,尚有明显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一般均经早期的血管活性物质中毒期和后期的感染并发症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期有不同的治疗要求,由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病理演变过程的深入实验和临床研究,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抗生素及新的抑酶剂的不断发展,治疗水平和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中医药得到认知及广泛应用,使AP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急性胰腺炎时胰酶的激活除引起胰腺自身消化的局部炎症外,尚可激活人体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引起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大量炎症递质,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和各种白介素,这些炎症递质之间又可互相激发,互相促进,引起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目前称之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适度的炎症反应对人体是有利的,可以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和促进组织修复,但是过度的炎症反应,达到失控的状态,则会造成广泛的自身组织破坏,引起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甚至死亡。另一引起SIRS及MODS的重要因素为感染,感染是重症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经过多年实验与临床研究,目前已基本确定致病菌来源于胃肠道[1],主要是由于急性胰腺炎时胃肠黏膜低灌注,缺血缺氧,加上禁食导致慢性肠黏膜营养匮乏等造成黏膜屏障损害,导致肠道细菌移位,细菌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引起内毒素血症、腹腔及胰腺感染,因此如何防治感染,SIRS和MODS成为目前治疗SAP必不可少的措施。
急性胰腺炎病人约15%可能恶化并出现器官衰竭或局部并发症(包括坏死和脓肿)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对已确诊的SAP病人应采用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何时进行手术以及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70~80年代,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手术。手术方式亦日趋扩大,甚至全胰切除。但这种积极手术并未带来预期满意的疗效,相反在手术后会产生外源性感染,且手术本身也加重对机体的损伤。由于目前的手术方法只能清除部分坏死病灶,并不能阻止胰腺的自身消化和并发症的发生,也不能防止术后残余胰腺的继续坏死和继发感染。因此,在手术指征上主张根据坏死灶有无感染分别行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疗法中,单纯西医治疗AP的方法与手段,如机械通气、抗休克、抗感染等措施也十分必要,但这些治疗仍有其不足之处,如ARDS时,虽然机械通气能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但对其存在的基础性病理改变(如肺广泛充血水肿,透明膜形成,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微血栓形成, 肺泡内出血和白细胞聚集等因素)不可能有直接作用,而中医中药在这方面恰可发挥其优势作用。
按中医理论,胰腺炎系由肝胆失疏、湿热蕴结之病机,进一步演变为热毒炽盛,瘀热内阻,或上迫于肺,或内陷心包,或热伤血络所致。其病机之关键是“实热血瘀”。因此,我们以通腑泄热、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采用的中药清胰汤能针对胰腺炎“热实血瘀”的病机特点,有效地消除这些病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清胰汤的基本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白芍、元胡、木香、大黄等,具有清热解毒、泻腑通便、涤浊化湿之功效。其中柴胡、白芍疏肝理气,黄芩清热解毒,木香行气化滞,元胡活血化疡,大黄通腑泻下,诸药相伍,使脏腑气机得以疏利,瘀血得逆,实热之邪得解。单味药研究也表明,大黄对促炎性细胞子,如TNF, IL-1,IL-6的表达、产生和释放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有杀灭作用,并可增强肠道蠕动和机体免疫功能,黄芩、黄酮类具有抗胰蛋白酶的作用[2],柴胡皂戒类具有杭炎和免疫调节作用[3]。这些结果均表明该方不失为急性胰腺炎中医治疗的有效方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