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也有“新面貌”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taide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包装行业发展迅速,几乎任何一种商品都有其自身的包装。而在当下,包装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无处不在,不仅出现在任何商品所到之处,并在履行“本分”之余还为人们的生活增添各种新鲜色彩,甚至有些包装给人留下的印象远胜于其所包之物,这便是本文所要谈论的后现代创意包装。
  后现代包装形态与手法千变万化、作用与效果也往往出人意料,而在形形色色的包装上如何即凸显了创造性同时又巧妙地解决了实际问题,分别又如何体现了后现代设计的特征与思想,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将通过一些有趣的创意包装实例来逐一介绍。
  后现代包装的基本主张与案例分析
  坚持探索途径的开放性
  后现代包装在思维方向与探索渠道上有着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从一开始后现代设计的探索道路就四通八达,与现代设计不同,后现代的设计师们依赖的不再只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或标准化的步骤,而是尽可能多的选择,他们更愿意去尝试未知,享受探索的过程,而非仅仅满足于那些烂熟于胸的“常规”,这也是区别于现代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1中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是一种用废弃的海报布制成的垃圾袋, 设计师慧眼识珠并大胆突破,将这一废弃材料改头换面,让它们以新的身份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由于得到的这些特殊“材料”在色彩与大小上具有偶然性,使得这种承装垃圾的包装体也变得色彩斑斓、生动可人,一改往日污秽肮脏的感觉,而且还能不时从它们身上“阅读”到一些什么,无形中被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这一创意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开启了一条新的道路,展示了垃圾袋也有各种可能,用海报布制成的垃圾袋或许只是其中一种选择。
  图2中是以圣诞节为主题设计的DIY唱片套,我们在同一款封面上所看到的各种图案,均是用棉线来回穿梭于整齐排列在封面上的小孔而绣成的,使用者除了可以录下话语,还能把图案或文字直接绣于封面,如果将这样一份“内外兼修”、“三位一体”的祝福寄给远在他乡的亲人或好友一定额外亲切。设计师正是希望即使在严冬,这样的礼物也能让人们彼此的关爱永不将温。 这一创意从一开始就打破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包装的认识,当用户购得唱片时,包装仍是未完成体,只有注入使用者的心情和灵感,它才真正完成。可以看出包装未必一定要随产品出厂而生;随产品被用而弃,包装也未必只是设计师的任务,它们有时能谱写出更深远的续曲来为我们的生活画龙点睛。
  主张思维方式的多维性
  后现代包装在思维方式与思维角度上更加丰富和多元。在现代设计时期,几乎所有产品(包括包装)的设计,都以讲求成本低廉或生产快捷为前提,而日换星移之后,当下的包装需要思考的因素就更多了,如何巧妙地树立品牌形象;如何一针见血地把握消费人群的特征和喜好;是否有更好的工艺技术能支持想法的实现等,都可能成为创意的开始。
  从图3中仿佛看到了一束艳丽夺目的鲜花,但其实这是一款香草沙拉的包装(当然也可作为一般蔬菜的包装),该包装是设计师为每天出入于菜场的主妇们精心设计的。 试想如每天都须穿梭于嘈杂且泥泞的菜场,论谁都会有乏味、倦怠、甚至焦躁的时候,但对于女士而言,当一束美丽的鲜花捧在手中时,所有负面情绪也将被一扫而尽了。能够以此调节主妇们的情绪正是该创意的目的所在,设计师从这一人群的心理特征入手,手法并非浓墨重彩,只是寥寥几笔便化腐朽为神奇,虽然手中同样还是蔬菜,但可以想象,一位女士手捧着“鲜花”与拎着菜篮回家时的心情是截然不同的。
  图4中这张纸时而站立时而平躺,时而合拢时而舒展,形态捉摸不定。其实这是另一款为唱片所设计的包装,当合拢时它充当着唱片的保护套,并且由于是折叠而成,三个相隔的空间分别可装载一张唱片,而当取出唱片后将其展开,它又充当起了音频杂志和迷你海报的身份,在不同状态下都肩负了重要使命,虽说是包装但又不仅是包装。 这一创意未曾采用任何复杂装置,手法更加简单平常,但恰恰因为把简单用对了地方,所以无论对唱片的包裹问题还是对信息的传达问题,设计师仅用一张纸就一并解决了,可谓四两拨千金。
  重视设计手法的重构性
  后现代包装在手法上更多时候会表现出重构性倾向,这也是在后现代设计的探索道路中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推崇的一种观念。重构即是将经过拆解的来自不同政体的元素重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简言之,就是解构后的再构建。由于以开放的思维渠道和多维的思维角度为前提,这种重构性的实现将在更多的包装乃至其它设计中成为可能。
  图5中酸奶似乎已满满地从瓶中溢出,叫人看了不由产生“赶快将其喝掉”的冲动,而这其实是包装的以假乱真之术。该项目是某乳品以“渴望”为主题所做的尝试,欲以刺激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本能欲望, 溢出瓶外的酸奶也是瓶子造型的一部分。设计师用酸奶瓶模仿溢出的酸奶,通过视觉激活味觉,从而诱发饥渴欲望。这一创意准确地抓住了不同感官的刺激点,再巧妙地嫁接到一起,制造出让人光是看就仿佛能想象出酸奶鲜美滋味的效果。虽然“假相”最终仍会被识破,但这种跨感官的刺激效果却依旧作用着,恐怕任何人都难以抵挡对这种诱惑吧。
  图6中包装的手法与上一案例相似,是日本著名的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的经典之作。 “桌上放着的是一根香蕉还是一盒果汁?”看第一眼时一般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因为香蕉这一水果的特征确实被模仿得太过逼真,唯有当发现利乐包外形时才又回过神来。设计师巧妙地将水果与该口味的果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再次结合,为利乐包这类原本缺乏质感和握感的饮品包装类型注入了新鲜和生命。将这样一盒果汁拿在手中,无论是那随意一贴的标签还是那泛绿的根蒂,都让人觉得仿佛握着一根真正的香蕉,视觉效果叠加着触觉感受,这可要比喝一灌普通饮料更多了不少滋味与乐趣呢。
  结 语
  探索途径的开放性、思维方式的多维性、以及设计手法的重构性是实现后现代包装创意的根本,而这些正是在现代设计中最为或缺的,若与现代包装相比,这些形形色色、风格迥异、创意独特的后现代包装更像是生活的调味品,将生活中的乏味时刻一扫而尽。
  虽然真正完美的包装在当下仍属罕见,但这种倾向已经能从越来越多的设计中找到,就像上述这些面貌一新的包装作品,它们不正为我们演绎着后现代设计的无穷可能吗?
  参考文献
  [1] Rebecca Proctor. 家具产品环保设计创意1000例[M]. 杨枚,孙峰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 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全本[M]. 纪江红,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王绍强. 新包装[M].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编译. 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玻璃是一种具有时尚和张力的现代材料,当今人类居住的空间所追求的是简洁、通透、富有流动性这些特点,而玻璃材质恰好能将这些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设计师广泛的将玻璃以不同形式应用在建筑空间中,着重体现功能与视觉的完美统一,使空间“灵动”起来。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驱密斯?范?德罗,始终钟情于玻璃和钢材料,并一直幻想着能用这两种材料制造出大体量、透明精致又能体现现代艺术的玻璃建筑。  透明性——光与玻璃
期刊
在英文里Design(设计)=De(重复,再次)+sign(符号),设计就是符号的再次构成,符号的再生。数据可视化是一种数据的视觉化再现,通过视觉语义来传达数据信息。如何再现数据,如何传达信息?不同的规则定义了不同的语义:具象语义,抽象语义和象征语义。本文中所介绍的“自然的隐喻”是这样一种象征语义:借用自然界中的生物规律和法则来设定或者描绘一个虚拟的视觉化场景。从词源上看,“隐喻”在希腊文中的意思
期刊
              
期刊
粉彩,又名“软彩”。瓷器釉上彩一种,二次烧成温度在  750℃左右。粉彩所描绘的牡丹和其与百花、龙凤、瑞禽等各种  动、植物组的纹饰,寓意吉祥,绚丽多彩,深受人们的喜爱,为  清代最具艺术性的彩瓷之一。  粉彩的出现,表明中国彩瓷彩料的应用有了重大突破。  粉彩使用洋彩,与五彩比较,具有烘烧温度低,色彩丰富,色  阶柔润等特点。于是五彩被称为“硬彩”,粉彩被称为“软  彩”。朱琰《陶说》评述:“古
期刊
珂罗版——英文COLLOTYPE的音译,照相平版印版之一。因用厚磨砂玻璃作版材,故又称“玻璃版”。  1867年至1871年间,德国慕尼黑摄影师阿尔贝特发明了珂罗版印刷。珂罗版印刷技术发明后,很快传到日本。1876年,上海有正书局聘请日本专家实验成功珂罗版印刷。1919年,商务印书馆成功地印出15色套印,从此,中国的珂罗版印刷工艺有了极大的发展。  百年来,由珂罗版印刷工艺复制的作品始终屹立于中国
期刊
空山新雨,是一种空灵的美,是一番只可观想的景致,是一种抽象的情感。空山,何为空,空是宇宙的气象,是时间与空间的跨越,也是中国传统美学与佛教的观念。空是实的反义,是无相,无声,无有实际,《心经》中: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空,不是不存在,是不实在,是虚空,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也是道教中的茫茫太虚。空山,是禅境中的山,而新雨,则是洗尽铅华后的寂寥。它不是可以名状的实在的线条与
期刊
上海工艺美术设计服务平台建成  Establishment Of Shanghai Arts And Crafts Design Service Platform  It is imperative for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Arts and Crafts Design Service Platform with promotion, display, linkag
期刊
现代社会中的社区如同社会细胞,它与周围地区与整个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有机联系,一刻不停地进行商品、物质、信息、技术、人员、资金等互通交换。因此,良好的居民素质,互助的社区风气,民众对社区的整体认同,对于稳步发展经济和优化社会环境有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另外,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科技高度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也要求社会发展水平相应提高。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先进文化的引入,使愈来愈多人开始厌倦工
期刊
从2010年1月《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的发布开始,且在“十二五规划”对文化事业大力支持的热况下,民办博物馆事业获得了诸多机遇与期待,更得到了全国和社会各层面的积极支持。国家文物局通知印发的《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公布了上海市拥有12家民办博物馆,而目前在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注册具有民办非企业独立法人资质的博物馆达到16家,超过了上海地区博物馆总数15%的比例。但民办博物馆的兴起也伴
期刊
如何保护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让传统手工艺能够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文脉而延续,从工艺文化、手艺创造、回归与环保等多种视角,关注工艺传承在现代艺术教学中的价值,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教学并存,在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的同时,探索手工技艺对于当今生活的发展需要,并以此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展开实践和思考。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需要文化的支撑,当我们的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