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纳教育的视野下,宿迁市黄河小学尽可能为教育场域内的每一个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個性发展的条件和机会。通过“1 X”社团活动逐步实现学生个性的蜕变,以三“jin(jing)”课程推动家长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以全纳教育理念涵育教师宽广的情怀,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他们用多年的实践,诠释了“全纳教育”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全纳教育;核心价值;新市民子女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31-03
自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发布以来,全纳教育已成为国际化教育思潮。狭义的全纳教育是指着力促进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强调接纳,反对排斥,积极参与。而今,全纳教育理念已经不断深化拓宽,深入影响到基础教育领域。以宿迁市黄河小学为例,这所位于苏北城乡接合部的新建小学,生源以城郊接合部“新市民”子女为主,学校尽可能为教育场域内的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从建校初的400余人的村级小学,短短几年时间已发展为在校学生4000余名的现代化特色学校,用实践诠释了当前全纳教育的核心价值。
一、成长多一种可能,在社团活动中实现个性蜕变
全纳教育强调对教育对象潜能的发现与发展。在校长苗彩成看来,学校就应该为孩子们提供“1 X”的学习平台。这里的“1”是指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与能力,“X”则指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只有这样的童年才是润泽和丰满的。这种思考源于一次调查。2010年,学校做了问卷调查,400位受访对象中,78%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兴趣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98%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加大力度强化艺体课程,或者设计更加新颖的活动类型,这一结果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黄河小学位于城郊接合部,学生基本为“新市民”子女,家长大多为拆迁农民或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即便关心,也只是关心孩子考试的分数。建校伊始,黄河小学的学生常常略显“土气”,具体表现为见识少、胆怯、无特长爱好。为了给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全方位发掘他们的才能,学校组建了丰富多彩的社团。社团建设的宗旨是:尊重差异,赏识个体,多元发展,幸福成长。学校现有民乐、篮球、围棋、拉丁舞、书法等20余个校级社团,每周有两个下午进行走班的社团活动。民乐社团在学校起步较早,成立于2010年3月,旨在让学生不仅仅学会一项民乐技能,更鼓励他们乐于展示,学会合作,感受和欣赏美,目前已经发展为有50余名成员的综合性表演团体,。篮球社团是全校参与最广的社团,群星璀璨的篮球历史、团结竞争的篮球文化、动感热情的篮球操,都成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学校集中师资力量,分低、中、高学段编写了篮球教材,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启发他们对篮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思考,引导他们体悟与自省,于健身中感受人生的道理。在每天的大课间篮球徒手操、班级之间小篮球赛中,同学们在收获快乐与荣誉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展示和超越着自我。
随着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更加自信、阳光、快乐了。于是,更多“前沿”的社团组织也在黄河小学不断出现,学校与宿迁学院等高校、市体育局航模俱乐部等进行合作,创建了3D作品设计、机器人、航模社团,让一部分“有想法”的学生有了实践创新的舞台,每周两次的社团活动成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刻。3D小组安装3D创新软件,自己设计制作出完整的作品并打印出来,飞行器小组的学生做的作品能在“天空漫步”,机器人社团则开发了能做一些简单家务的“保姆机器人”……
二、教育多一份引领,以三“ jin(jing)”课程推动家长转变
全纳教育的“全”不仅指全体学生,更指教育场域里的全部家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根,家长的教育同样也是黄河小学全纳教育重要的一部分。这里的家长们淳朴勤劳,他们是城市里最普通的劳动者,有着朴实的愿望,期盼孩子能成人成才,但家庭教育观念的陈旧往往使他们力不从心。基于此,学校着力设计家长课程,以阶梯上升的方式推动家长思想与行为的转变。
入学“进”课程。为了使家长与学校形成教育共识,学校着力做好家长的“入学”教育。在新生入学时,每位家长都要接受一次入学问卷调查,内容丰富而明确:您孩子的性格特点怎样?您对孩子做家务的观点是什么?当您的孩子在学校里与伙伴发生矛盾,您的做法是什么?您对孩子饮食教育的做法有哪些……既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于潜移默化之间对家长也是一种理念的引导。学校请来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对全体新生家长进行培训,并将学校的发展情况与办学愿景与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得家长们在孩子入学的同时,也能迈好“进校第一步”。
日常“浸”课程。对于家长而言,最好的引领是让他们主动参与,亲身经历,成为教育的在场者。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微信群,鼓励家长们为学校的发展服务,积极建言献策,真正成为学校的一份子。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之中,了解子女的成长情况,学到了更多的科学育子的经验,不断刷新着自己陈旧的教育理念,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
阅读“静”课程。学校还着力于书香校园的打造,引领一批家长和孩子亲子共读。开放式的图书架,让每个孩子随时随地可以看书,而童年悦读课程、图书跳蚤市场、亲子阅读交流会的开展,帮助更多家长在繁琐的工作之余不做手机低头族,而沉浸于书香氛围之中,静下心来阅读积累。在阅读中,家长更了解儿童的世界,增进了与孩子情感和知识的交流,拥有了更多共同的话题,逐步迈入终身学习的行列。
三、教师多一种情怀,以全纳理念促进学生发展
全纳教育追求的是满足所有学生的教育需要,寻求每一位学习者在原起点上的进步,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教师拥有更宽广的教育情怀,以全纳的理念促进学生发展。黄河小学教育视域下的全纳型教师核心特征,是能正确认识和尊重学生间的差异,真正地容纳所有的儿童,并能采用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帮助遭遇困难的学生克服障碍,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对学生,更接纳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与思维方式,每个人的尊严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在黄河小学,有少数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也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是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有种焦虑、自卑感,一些异常行为往往就是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如学生小娇,智力发育比较滞后,经常以一些过激的举动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上课时还常常跑出教室在校园四处游荡。起初,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很头疼,同学们也会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她。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全纳教育的有关理念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以接纳和包容的心态和小娇谈心,发现她热情爱帮助人,而且很喜欢画画,便安排她做教室圖书柜管理员,让她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自己的画作。小娇获得了自我成就感和集体归属感,在学习和行为上都变得积极上进起来。
在课堂,更温和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全纳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在黄河小学课堂上,教师们以全纳理念指导教学,注重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和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长。例如吴老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设计了综合性学习的环节。先让学生自学课文,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求:读了这篇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想知道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具体形象”,有的说:“想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想听听与地球有关的故事”“想了解地球的生命到底有多长”,还有的说:“想知道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等等。这时候,老师再引导全班一起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分别交给班上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将“环境污染状况”一问交给热心环保的学生来谈,“与地球有关的故事”留给“故事大王”来发挥,“地球的寿命”问题则交给爱好天文的同学来解决……这样,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让学习,更自主生态。因学论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才能正视学生的独特性、可变性,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教育环境。黄河小学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采取PTGE的教学方法,努力给予学生适切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根据预习案进行课前有效预习,上课后先检测预习效果,然后根据检测到的认知困难展开学习,从“学会”逐步走向“会学”。课前,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扣准教学重点,预设学习难点,翻阅大量练习资料,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预习单;课始,教师必须查阅学生单,对学生预习情况了然于心,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难点,才能调整、优化教学预设;课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充分交流预习情况,敏锐捕捉学生的亮点与不足,及时点评与引导;课后,教师必须及时反思,进行教学拓展,和学生一起经历“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独立思考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隐在“后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你的学生,其实不是你的学生,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
你是弓,他们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这段改编自纪伯伦的《论孩子》,正是黄河小学从全纳教育的视角,努力建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育场域,使得人人都能获得充分而自主发展的愿景与写照。
责任编辑:宣丽华
关键词:全纳教育;核心价值;新市民子女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31-03
自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发布以来,全纳教育已成为国际化教育思潮。狭义的全纳教育是指着力促进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强调接纳,反对排斥,积极参与。而今,全纳教育理念已经不断深化拓宽,深入影响到基础教育领域。以宿迁市黄河小学为例,这所位于苏北城乡接合部的新建小学,生源以城郊接合部“新市民”子女为主,学校尽可能为教育场域内的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从建校初的400余人的村级小学,短短几年时间已发展为在校学生4000余名的现代化特色学校,用实践诠释了当前全纳教育的核心价值。
一、成长多一种可能,在社团活动中实现个性蜕变
全纳教育强调对教育对象潜能的发现与发展。在校长苗彩成看来,学校就应该为孩子们提供“1 X”的学习平台。这里的“1”是指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与能力,“X”则指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只有这样的童年才是润泽和丰满的。这种思考源于一次调查。2010年,学校做了问卷调查,400位受访对象中,78%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兴趣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98%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加大力度强化艺体课程,或者设计更加新颖的活动类型,这一结果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黄河小学位于城郊接合部,学生基本为“新市民”子女,家长大多为拆迁农民或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即便关心,也只是关心孩子考试的分数。建校伊始,黄河小学的学生常常略显“土气”,具体表现为见识少、胆怯、无特长爱好。为了给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全方位发掘他们的才能,学校组建了丰富多彩的社团。社团建设的宗旨是:尊重差异,赏识个体,多元发展,幸福成长。学校现有民乐、篮球、围棋、拉丁舞、书法等20余个校级社团,每周有两个下午进行走班的社团活动。民乐社团在学校起步较早,成立于2010年3月,旨在让学生不仅仅学会一项民乐技能,更鼓励他们乐于展示,学会合作,感受和欣赏美,目前已经发展为有50余名成员的综合性表演团体,。篮球社团是全校参与最广的社团,群星璀璨的篮球历史、团结竞争的篮球文化、动感热情的篮球操,都成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学校集中师资力量,分低、中、高学段编写了篮球教材,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启发他们对篮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思考,引导他们体悟与自省,于健身中感受人生的道理。在每天的大课间篮球徒手操、班级之间小篮球赛中,同学们在收获快乐与荣誉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展示和超越着自我。
随着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更加自信、阳光、快乐了。于是,更多“前沿”的社团组织也在黄河小学不断出现,学校与宿迁学院等高校、市体育局航模俱乐部等进行合作,创建了3D作品设计、机器人、航模社团,让一部分“有想法”的学生有了实践创新的舞台,每周两次的社团活动成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刻。3D小组安装3D创新软件,自己设计制作出完整的作品并打印出来,飞行器小组的学生做的作品能在“天空漫步”,机器人社团则开发了能做一些简单家务的“保姆机器人”……
二、教育多一份引领,以三“ jin(jing)”课程推动家长转变
全纳教育的“全”不仅指全体学生,更指教育场域里的全部家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根,家长的教育同样也是黄河小学全纳教育重要的一部分。这里的家长们淳朴勤劳,他们是城市里最普通的劳动者,有着朴实的愿望,期盼孩子能成人成才,但家庭教育观念的陈旧往往使他们力不从心。基于此,学校着力设计家长课程,以阶梯上升的方式推动家长思想与行为的转变。
入学“进”课程。为了使家长与学校形成教育共识,学校着力做好家长的“入学”教育。在新生入学时,每位家长都要接受一次入学问卷调查,内容丰富而明确:您孩子的性格特点怎样?您对孩子做家务的观点是什么?当您的孩子在学校里与伙伴发生矛盾,您的做法是什么?您对孩子饮食教育的做法有哪些……既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于潜移默化之间对家长也是一种理念的引导。学校请来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对全体新生家长进行培训,并将学校的发展情况与办学愿景与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得家长们在孩子入学的同时,也能迈好“进校第一步”。
日常“浸”课程。对于家长而言,最好的引领是让他们主动参与,亲身经历,成为教育的在场者。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微信群,鼓励家长们为学校的发展服务,积极建言献策,真正成为学校的一份子。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之中,了解子女的成长情况,学到了更多的科学育子的经验,不断刷新着自己陈旧的教育理念,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
阅读“静”课程。学校还着力于书香校园的打造,引领一批家长和孩子亲子共读。开放式的图书架,让每个孩子随时随地可以看书,而童年悦读课程、图书跳蚤市场、亲子阅读交流会的开展,帮助更多家长在繁琐的工作之余不做手机低头族,而沉浸于书香氛围之中,静下心来阅读积累。在阅读中,家长更了解儿童的世界,增进了与孩子情感和知识的交流,拥有了更多共同的话题,逐步迈入终身学习的行列。
三、教师多一种情怀,以全纳理念促进学生发展
全纳教育追求的是满足所有学生的教育需要,寻求每一位学习者在原起点上的进步,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教师拥有更宽广的教育情怀,以全纳的理念促进学生发展。黄河小学教育视域下的全纳型教师核心特征,是能正确认识和尊重学生间的差异,真正地容纳所有的儿童,并能采用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帮助遭遇困难的学生克服障碍,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对学生,更接纳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与思维方式,每个人的尊严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在黄河小学,有少数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也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是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有种焦虑、自卑感,一些异常行为往往就是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如学生小娇,智力发育比较滞后,经常以一些过激的举动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上课时还常常跑出教室在校园四处游荡。起初,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很头疼,同学们也会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她。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全纳教育的有关理念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以接纳和包容的心态和小娇谈心,发现她热情爱帮助人,而且很喜欢画画,便安排她做教室圖书柜管理员,让她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自己的画作。小娇获得了自我成就感和集体归属感,在学习和行为上都变得积极上进起来。
在课堂,更温和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全纳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在黄河小学课堂上,教师们以全纳理念指导教学,注重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和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长。例如吴老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设计了综合性学习的环节。先让学生自学课文,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求:读了这篇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想知道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具体形象”,有的说:“想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想听听与地球有关的故事”“想了解地球的生命到底有多长”,还有的说:“想知道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等等。这时候,老师再引导全班一起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分别交给班上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将“环境污染状况”一问交给热心环保的学生来谈,“与地球有关的故事”留给“故事大王”来发挥,“地球的寿命”问题则交给爱好天文的同学来解决……这样,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让学习,更自主生态。因学论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才能正视学生的独特性、可变性,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教育环境。黄河小学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采取PTGE的教学方法,努力给予学生适切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根据预习案进行课前有效预习,上课后先检测预习效果,然后根据检测到的认知困难展开学习,从“学会”逐步走向“会学”。课前,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扣准教学重点,预设学习难点,翻阅大量练习资料,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预习单;课始,教师必须查阅学生单,对学生预习情况了然于心,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难点,才能调整、优化教学预设;课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充分交流预习情况,敏锐捕捉学生的亮点与不足,及时点评与引导;课后,教师必须及时反思,进行教学拓展,和学生一起经历“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独立思考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隐在“后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你的学生,其实不是你的学生,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
你是弓,他们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这段改编自纪伯伦的《论孩子》,正是黄河小学从全纳教育的视角,努力建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育场域,使得人人都能获得充分而自主发展的愿景与写照。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