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兴趣之石,攻文言之玉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v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质量呢?首先,激励学习,通过巧妙独到的教学设计,及时、合理、有针对性的拓展补充,多样化的诵读来激活课堂,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课、乐上文言文课;其次,用现代汉语保留并仍使用的古汉语用法,用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用法,用追本溯源法,用学生讨论交流法,用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效率等学生感兴趣的方法,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文言文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言文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不仅如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中,文言文也占相当比例的分数:100分卷,文言文占17分(包括附加题5分);120分卷,文言文占24分(包括附加题10分)。可见文言文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年代久远,再加上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以讲解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这就让许多学生觉得文言文枯燥无味,因而学习兴趣不大。
  有一份学情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是“你喜欢学文言文吗?A、喜欢B、不喜欢C、一般”。从调查结果来看,答“喜欢”的占19.4%,答“不喜欢”的占78.6%,答“一般”的占2%。由此可见,有近八成的学生不喜欢学文言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中有哪些有效的教学法呢?
  一、激活课堂,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课、乐上文言文课。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是学生三怕之一(学生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且居三怕之首。要消除学生这种畏惧心理,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激活课堂,让学生觉得文言文课充满趣味,这样他们就会爱上文言文课、乐上文言文课。那么,如何激活课堂呢?
  1、巧妙独到的教学设计,让课堂充满趣味。
  巧妙的导入
  一堂设计巧妙的课,能赢取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巧妙的导入设计,能尽早攫住所有学生的心。如我讲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时,讲课前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和一根直线,我问学生:“这是什么?”刚问完,台下就像炸开的锅。于是在一片嘈杂声中,圆与直线、1与0、I与O、磁场与电流……诸如此类的答案层出不穷。我却悠然地说:“在一个文学爱好者的眼中,这是一幅绝美的画面,这个画面中一条孤烟直冲云霄,一轮落日映红大河。”刚说完,所有的学生都不由自主的说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导入设计早已攫住了所有学生的心。在那一刻,每一个学生都被黑板上出现的简洁明快的画面所吸引,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的走进文本的诗境之中,还有什么讲解会比这种巧妙的导入设计效果更好呢。
  巧妙的提问
  讲授《桃花源记》一文时,笔者创设了“时空连线”电视采访和“探究考证”方式。假设自己是电视“时空连线”的节目主持人,学生是桃花源的村民,假设自己来到桃花源对村民进行现场采访:你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请问你们是怎样来到这里的?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请问这么多年你出去过吗?你想不想出去?学生投身其中,乐此不彼。后来笔者又问: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呢?请模拟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来考证。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有了深刻的领悟,而且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兴致高昂。
  巧妙的拓展
  文言文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有不少文言常识学生不了解或不清楚,及时、合理、有针对性的拓展补充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样既能扫清学生学习路上的障碍,又能激起他们听课的兴趣。
  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中的“加冠”,“加冠”一词课文下面有注解,但笔者觉得还应该跟学生补充古代关于年龄的知识。可以问学生:“你们这年龄在古代怎么说呀?”学生纷纷摇头,于是给学生补充:“在古代,十四岁左右的女孩称‘豆蔻之年’;十五岁之后称‘束发’。在此之前的年龄也有不同说法,儿童有‘孩提’、‘童龀’、‘垂髫’(《桃花源记》中出现过)等说法;到了十岁左右有‘总角’之说。二十岁以后更多的采用孔子的说法,即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称为‘耄耋’,百岁称为‘期颐’。”学生眼界大开,课后纷纷说:“没想到简单的年龄还有这么多学问!”
  这种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课谁不爱听呢?这种课学生一定听得入迷,听了还想再听。
  2、课堂多样化的诵读,让学生读得有声有色、读得有滋有味、读得乐在其中。
  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学生在学新课文之前,让学生用各种朗诵法熟读课文。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先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自己扫清文字障碍;再放录音纠正同学的读音,让同学们模仿录音带朗读;接着让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再选一组同学上台表演……整堂课学生会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在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乐趣。难怪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文言文知识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有81.6%的同学认为“文言文难懂,看不明白”是“不喜欢”文言文的主要原因。因此,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文言文知识是铲除学生学习文言文障碍的关键一环。
  1、用现代汉语保留并仍使用的古汉语用法解决文言文用法。
  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许多文言词的用法已消失,但仍有一部分现代汉语中保留着古汉语的用法,而且还在使用,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广告、标语、学过的现代文等)为文言文知识讲解服务。如,讲授《陋室铭》一文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乱”“劳”时,先出示“人人动手,清洁广州!”这一标语,要求学生解释“清洁”一词。学生根据句意猜到:“清洁”解释为“使……清洁”,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乱”“劳”也属于这种用法,解释为“使……扰乱”“使……劳累”。通过这些现代汉语保留的、仍使用的、学生熟悉的古汉语用法的例子,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文言文中词类活用这一语言现象。   2、用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用法解决文言文用法。
  粤语是南方方言中和古汉语尤其是中古汉语较为接近的方言,这就为学生掌握文言词用法提供了一条捷径。
  在讲授《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食”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同学们用白话把“食”“饲”读出来,组词并揣摩词的意思。大部分学生会组词“食饭”“饲养”,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领悟到:“食”是自己主动吃;“饲”是给对方吃,相当于“喂”。这样,学生也就清楚句中的“食”通“饲”,喂养。
  3、用追本溯源法解决文言文用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文字。古汉语虽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有不少汉字的意义可以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字的形状、构造,探求其本义,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一些实词的理解。如讲授《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时,用追本溯源法,先讲“绝”的本义:拿把刀把丝砍断,即丝断,引申为其他东西断绝、停、极点。通过讲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的含义。
  4、让学生在有效的讨论交流中解决文言文用法。
  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间有效的讨论交流不仅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讲授《桃花源记》中的“妻子”一词时,可让同学们先翻译“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句话。很快,一同学说“率领妻子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的话音刚落,另一同学就提出质疑:“‘妻子’一词好像翻译的不妥当”,但该作何解她也说不出来。然后,小组同学交流”,霎时,课室象炸开的锅。同学们对“妻子”一词的含义争论不休:有人说解释为“老婆”,有人说应当是“老婆、孩子”。最后一同学的解释让全班心服口服,他说:“根据实际情况,在战乱时期,桃花源中人不可能只带妻子而不带孩子逃难。所以‘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比现在的‘妻子’含义要广,“子”有实际的含义,是‘孩子、子女’,读zǐ”。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并牢牢记住“妻子”的古今意义。
  5、用成功的喜悦来促使兴趣的提高。
  扬振宁教授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在兴趣。”笔者认为“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由成功产生兴趣、由兴趣取得成功,成功、兴趣两者相辅相成。教学中,笔者惊喜的发现,高涨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分数,更让他们变得自信,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学习情绪高涨,兴致有增无减。
  2、学生间关于文言文的交流更为频繁,有利于彼此取长补短。
  3、学生领略到文言世界的精彩,对文言文学习更为关注。
  4、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了信心,害怕文言文现象大为减少。
  尽管文言文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语文教育活动,但绝不能说文言文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只要我们语文老师想方设法激活课堂,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让学生从阅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的学生就会对文言文学习趣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邱丽,《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载《语文天地》,2007年第5期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地理学》是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在生物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实现能力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大学生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资助项目:石家庄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XM-201214A);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重点建设课程资助项目。  《生物地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已有好几年了,每一个人都讲新课改,视乎成了一种流行。但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课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是课改追求的最终目标吗?合作学习就是课堂上的讨论吗?我想不少教师是有困惑的,甚至我们常常觉得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笔者根据自己在数学教学方面的一些尝试及教委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后的收获,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制造加工企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借助校企合作,建设一批有实质性合作意义的校外实训基地,是一个摆在面前的急切问题,既要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又要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制造加工企业带来了严重影响
期刊
【摘要】新课改对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本文遵从新课改的要求,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等进行分析,为针对性的解决其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提供了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内容。在2012年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
期刊
【摘要】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及有关政策法规的保障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同时民族预科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近年来的确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预科毕业生的就业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除了就业观、就业技巧、专业限制、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外,地区、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的差异,是民族预科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通过对民族预科毕业生就业的难点与对策的分析,找出教育与就业指导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优化教育教学工作效果,发挥了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就小学教育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展开策略研究,通过基础特征分析,探讨了科学的教育教学途径。对提升小学教育水平,令学生产生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学生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  1、前言  小学教育工作中,提升学生兴趣尤为重要,可达到事半功倍的
期刊
【摘 要】 根据新课标对写作的的目标要求,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同时又是不容易突破的一个难点。本文从注重积累词汇量和短语以及句型、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以及转变学生写作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来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积累词汇;扩大阅读;转变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英语写作已经是高中英语教学中
期刊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两个生字“角”“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通对话。能根据提示理清文脉。  3、初步感受小鸟与驯鹿相处时的快乐、分别时的不舍、重逢时的欣喜,体会角色间和谐友好的交往,感受大自然的融洽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1、识记两个生字,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2、初步了解故事,从故事中感受到动物间的美好友谊。  教学过程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的问题,提出培养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是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的主要方法,并作较为具体的分析,希望能为提高小学生阅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培养 阅读兴趣 拓展 阅读视野  中图分类号:G623.23  一、引言  知名学者大前研一曾经在中国旅游时,感慨颇深,认为中国的平均阅读量太少,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没有希望成为发达国家。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给每
期刊
摘要:《荷塘月色》一文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显露出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让读者深深滴感悟到作者寄托于荷塘景物的掷地有声的真言和迷蒙忧郁的真情。  关键词:荷塘月色;真言;真情  中图分类号:G633.3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也是现代抒情散文的扛鼎之作。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