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组织历史教学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9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熟悉新标准新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历史教学。将挖掘教材隐性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常态;将对教材实施再开发作为突破口;将严谨的治学态度贯穿于教学过程。相信我们的历史教学不会枯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历史教学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诸多困惑,也常常和老师们谈起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难免生出许多抱怨与无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组织中学历史教学?这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且必须谋求答案的课题。在此,我试图以自身教学体会斗胆涉足这一课题。
  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改变长期形成的教学风格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我们往往会采用“老一套”(满堂灌)应对新课程。
  要转变观念首先要清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韩立福《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策略》第3-4页谈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的根本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全人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它对学校的教育目标将发生深刻的变革。”由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新课程标准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得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授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 教师要具备挖掘教材隐性知识的能力
  以上谈到了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学方式改变的要求。显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由过去的“播放机”角色和学生是“收录机”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同台互动的搭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必然就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当然是新课程标准所期待的,但未必是每个老师都欢迎的。于是,开发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就应该成为我们备课的常态。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知识结构极简单,分三个层次就行了:一是事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二是时间——1949年9月;1949年10月;1951年5月。三是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关于和平解决西藏办法的协议》。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得处理好隐性知识。教材中说“《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所包含的隐性知识有:什么是宪法?什么样的情况下可制定宪法?《共同纲领》为什么仅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中有这样的描述:“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包含的隐性知识有:什么是新民主义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是胜利的标志?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历史开始于什么事件?任人宰割的历史还有哪些你不能忘怀?可想而知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 教师要具备对教材再开发的能力
  现在的教材无疑是经过专家们论证的,它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问题设计也合情合理。但是,作为掌控教学过程的教师,面对的却是不同的学生。要根据教学需要,“不为上不为书只为实”,敢于对教材进行再开发。以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为例。教材用“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三个小框题作为基本线索。这样的编排与课程标题联系不是很周密。于是我对教材作了较大的调整:
  (1)唐代的对外政策
  ①唐代开放的对外政策:70多个国家与唐朝通商
  ②唐代开放的对外政策实施的原因(这是一个开发隐性知识的话题):
  国力强盛(让学生回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对外交通发达(学生阅读教材地图)。
  (2)唐朝与日本的关系
  ①官方往来——遣唐使
  ②民间往来——阿倍仲麻吕、鉴真
  ③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3)唐朝与天竺的关系
  ①历史上的天竺
  ②玄奘西游
  经过对教材的重新梳理,一幅开放的、兼收并蓄的唐代对外交往史就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4 教师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胸怀
  以谈古论今为己任的历史,上下数万年,纵横五湖四海。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我们就应该做好学生置疑的准备。回答不了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是正常的,但错误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却是不负责任的。我们要勇于面对回答不了学生问题的尴尬,鼓励学生置疑存疑,同时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知识,与学生一道解答教学过程中的难题,“教”“学”相长。相信我们的历史教学会涣发出美丽的青春。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正发生着改变。本文就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进行角色的改变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音乐教师;角色;改变;以人为本    国家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吹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为中国教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的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依然存在,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诣在对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的严峻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提出积极对策,探索出一些合理的调适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优化对策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带有公办民助的性质。独立学院建立于1999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期刊
【摘要】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力是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课堂。如一、创设新颖、独特的导入方法。二、将枯燥的知识融入故事之中。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把其他学科引入课堂。四、开放思路,展开想象。只有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美术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关键词】创设;主动参与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直是地理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有无趣味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恰当地插入趣味性的内容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调节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1 巧导课,诱发兴趣  每堂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
期刊
探究性、开放式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目标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开放式教学呢?  1 改变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中,教师惟我独尊,学生惟命是从。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迫无奈地学,问题由教师提供,活动由教师设计,操作由教师代替,学生是被动参与、被动接受,主体性、创造性得不到很好
期刊
【摘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自主;探究;尝试    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的周围环境和生活实际为参照,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
期刊
前不久,本人在《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69期上,见到数学问题45:“已知存在互不相等的自然数a1、a2、…a6,且,a1+a2+…+a6=1923。求最大自然数a6的最小值。”的解答。  本文将上述问题如下推广:已知a1、a2、…an(n≥2)是n个互不相等的自然数,且0〈a1〈a2〈…an,a1+a2+…+an=m,求最大自然数an的值域。  分析解
期刊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只有依靠民主、科学的方法管理,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强大的内在因素,使师生既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又有个性的张扬和积极性的发挥。所以,在做好集体管理从自我管理的过渡的同时,则要营造一个民主、科学的管理氛围。我在这方面主要抓好两大人群:  1 精心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老师和学生的交通站,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为他们不仅仅起到管理事务的作用,更多的时
期刊
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际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实质上这也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国民素质的提高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为实施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方针,为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把广大青年培养成高素质的强有力的竞争者,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把英语课上出味道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从乏味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应变能力,情感智商 、自我管理、群体意识、人际关、,组织协调、创新意识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必须更好符合学习者的意愿把对人的尊重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因此,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于学生构建一种新型的“朋友’’关系,让学生在一种愉快,轻松的环节中学习。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