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熟悉新标准新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历史教学。将挖掘教材隐性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常态;将对教材实施再开发作为突破口;将严谨的治学态度贯穿于教学过程。相信我们的历史教学不会枯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历史教学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诸多困惑,也常常和老师们谈起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难免生出许多抱怨与无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组织中学历史教学?这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且必须谋求答案的课题。在此,我试图以自身教学体会斗胆涉足这一课题。
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改变长期形成的教学风格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我们往往会采用“老一套”(满堂灌)应对新课程。
要转变观念首先要清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韩立福《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策略》第3-4页谈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的根本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全人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它对学校的教育目标将发生深刻的变革。”由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新课程标准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得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授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 教师要具备挖掘教材隐性知识的能力
以上谈到了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学方式改变的要求。显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由过去的“播放机”角色和学生是“收录机”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同台互动的搭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必然就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当然是新课程标准所期待的,但未必是每个老师都欢迎的。于是,开发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就应该成为我们备课的常态。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知识结构极简单,分三个层次就行了:一是事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二是时间——1949年9月;1949年10月;1951年5月。三是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关于和平解决西藏办法的协议》。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得处理好隐性知识。教材中说“《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所包含的隐性知识有:什么是宪法?什么样的情况下可制定宪法?《共同纲领》为什么仅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中有这样的描述:“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包含的隐性知识有:什么是新民主义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是胜利的标志?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历史开始于什么事件?任人宰割的历史还有哪些你不能忘怀?可想而知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 教师要具备对教材再开发的能力
现在的教材无疑是经过专家们论证的,它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问题设计也合情合理。但是,作为掌控教学过程的教师,面对的却是不同的学生。要根据教学需要,“不为上不为书只为实”,敢于对教材进行再开发。以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为例。教材用“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三个小框题作为基本线索。这样的编排与课程标题联系不是很周密。于是我对教材作了较大的调整:
(1)唐代的对外政策
①唐代开放的对外政策:70多个国家与唐朝通商
②唐代开放的对外政策实施的原因(这是一个开发隐性知识的话题):
国力强盛(让学生回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对外交通发达(学生阅读教材地图)。
(2)唐朝与日本的关系
①官方往来——遣唐使
②民间往来——阿倍仲麻吕、鉴真
③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3)唐朝与天竺的关系
①历史上的天竺
②玄奘西游
经过对教材的重新梳理,一幅开放的、兼收并蓄的唐代对外交往史就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4 教师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胸怀
以谈古论今为己任的历史,上下数万年,纵横五湖四海。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我们就应该做好学生置疑的准备。回答不了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是正常的,但错误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却是不负责任的。我们要勇于面对回答不了学生问题的尴尬,鼓励学生置疑存疑,同时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知识,与学生一道解答教学过程中的难题,“教”“学”相长。相信我们的历史教学会涣发出美丽的青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历史教学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诸多困惑,也常常和老师们谈起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难免生出许多抱怨与无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组织中学历史教学?这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且必须谋求答案的课题。在此,我试图以自身教学体会斗胆涉足这一课题。
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改变长期形成的教学风格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我们往往会采用“老一套”(满堂灌)应对新课程。
要转变观念首先要清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韩立福《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策略》第3-4页谈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的根本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全人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它对学校的教育目标将发生深刻的变革。”由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新课程标准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得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授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 教师要具备挖掘教材隐性知识的能力
以上谈到了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学方式改变的要求。显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由过去的“播放机”角色和学生是“收录机”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同台互动的搭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必然就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当然是新课程标准所期待的,但未必是每个老师都欢迎的。于是,开发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就应该成为我们备课的常态。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知识结构极简单,分三个层次就行了:一是事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二是时间——1949年9月;1949年10月;1951年5月。三是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关于和平解决西藏办法的协议》。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得处理好隐性知识。教材中说“《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所包含的隐性知识有:什么是宪法?什么样的情况下可制定宪法?《共同纲领》为什么仅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中有这样的描述:“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包含的隐性知识有:什么是新民主义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是胜利的标志?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历史开始于什么事件?任人宰割的历史还有哪些你不能忘怀?可想而知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 教师要具备对教材再开发的能力
现在的教材无疑是经过专家们论证的,它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问题设计也合情合理。但是,作为掌控教学过程的教师,面对的却是不同的学生。要根据教学需要,“不为上不为书只为实”,敢于对教材进行再开发。以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为例。教材用“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三个小框题作为基本线索。这样的编排与课程标题联系不是很周密。于是我对教材作了较大的调整:
(1)唐代的对外政策
①唐代开放的对外政策:70多个国家与唐朝通商
②唐代开放的对外政策实施的原因(这是一个开发隐性知识的话题):
国力强盛(让学生回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对外交通发达(学生阅读教材地图)。
(2)唐朝与日本的关系
①官方往来——遣唐使
②民间往来——阿倍仲麻吕、鉴真
③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3)唐朝与天竺的关系
①历史上的天竺
②玄奘西游
经过对教材的重新梳理,一幅开放的、兼收并蓄的唐代对外交往史就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4 教师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胸怀
以谈古论今为己任的历史,上下数万年,纵横五湖四海。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我们就应该做好学生置疑的准备。回答不了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是正常的,但错误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却是不负责任的。我们要勇于面对回答不了学生问题的尴尬,鼓励学生置疑存疑,同时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知识,与学生一道解答教学过程中的难题,“教”“学”相长。相信我们的历史教学会涣发出美丽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