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是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将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到口语课堂很好地实现学生语言的“活学活用”。通过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的设计,教师成为引路人,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对外汉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杨琴,湖北科技学院国际学院。
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但就目前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所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度和流利性均有待提高。我们现在的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普遍沿用传统的从教授生词到解析语法再到讲解课文的教学步骤。传统的教学步骤对于夯实基础,明确知识重难点有可取之处。但是这种课堂中走出来的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依然比较低,无法顺利完成实际交际任务。为了更好避免口语低效课堂现象,笔者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引入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中来。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指一种以任务为中心计划、组织、实施第二语言教学的途径,是让学习者通过完成一系列特定设计的“任务”,从而达到语言应用和语言习得的一种教学模式。英国教育学David Nunan 于1989 年编制了任务型教学大纲,标志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正式形成。Skehan 在 1998 年将语言教学的三个阶段(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与语言学习认知进一步结合,为任务型教学提供了教学框架。在国内马箭飞(2000)从短期汉语教学的角度率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吴中伟(2004)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同样适用于与其他课型相配合的口语课教学。
笔者以《发展汉语·初级口语I》 第八课为例,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到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本课的话题功能是“问路以及描述地理位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实施如下:
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功能表达,将教材所给课文进行生活化处理,切合学生的日常实际来设计一个如下具体任务:教师今天中午要去长春火车站赶火车,具体问同学们怎么去,给出一个不同交通工具所需的时间和金钱表,请同学们给出老师一个建议。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任务前。介绍本课内容,并向学生提出具体的任务要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利用教室多媒体展示一张本校超市及周边地理位置的相片并提出相应问题:Q1,这是哪里?Q2,怎样去这个地方?Q3,它的左边是哪里?前边呢?后边呢?步骤二,板书重点词汇:超市、哪儿、前边、邮局、后边。领读之后用给出例句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每一个词的正确用法,尤其是什么词汇放在什么语境中。这项活动可以点部分学生模仿新词造句;步骤三,分组讨论。将全班学生分为六组,就老实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要求条理清楚地给出答案。
2.任务中。讨论时间为10分钟,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及时注意监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做出反馈。比如有同学想描述超市的在食堂的前边,但是食堂发音不够准确,那么教师可以介入。另外教师还有善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同一个内容。在任务汇报环节,需要每个小组的组员推举一名代表上到讲台上展示本组讨论情况,教师要对学生代表的汇报内容做好详细的记录。对于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任务后。教师根据学生代表给出的答案,分析各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将亮点答案书写到黑板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句型表达,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生词,强化学生的记忆。
这三项内容结束后,教师可以再出示另外一副方位描述更为复杂的图片,要求学生用到:请问、远、近这些词汇,并编制对话。方法同上。
通过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本课重点句型和词汇的掌握是基于实际交际任务完成的,实现了活学活用这一交际目的。同样还是这篇课文,传统型口语课堂教授本节课的步骤如下:首先是生词展示,领读和讲解,然后通过多媒体直接把课文展示给学生,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勾画出重点句型进行分析和讲解。最后按照课本编排体系,反复操练功能句和大量的课堂练习。当然大部分教师也会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个口语交际场景并要求学生根据将所学内容运用到这一交际场景之中。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和纠正。
兩种模式的对比结果一目了然。传统型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比较机械,虽然突出了重点词汇和关键句型,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失去了主观能动性。仅仅基于课文内容的场景是虚拟的,学生因为已经摄入了课文内容,所以大部分的表达也只是在做功能句的替换联系。一旦出现真实的场景,依然无法开口。为了使学生在初级阶段更好地学习汉语,运用汉语,在课堂上尽量营造宽松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任务中的小组活动让每一个组员都有机会参与到场景中积极表达。这样的习得让学生对于重点功能句的印象最深刻,他们从交际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才是正确的表达形式,懂得了如何地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很好解决口语课堂沉闷,语言习得不自然等诸多问题。通过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的设计,教师成为引路人,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对外汉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杨琴,湖北科技学院国际学院。
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但就目前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所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度和流利性均有待提高。我们现在的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普遍沿用传统的从教授生词到解析语法再到讲解课文的教学步骤。传统的教学步骤对于夯实基础,明确知识重难点有可取之处。但是这种课堂中走出来的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依然比较低,无法顺利完成实际交际任务。为了更好避免口语低效课堂现象,笔者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引入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中来。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指一种以任务为中心计划、组织、实施第二语言教学的途径,是让学习者通过完成一系列特定设计的“任务”,从而达到语言应用和语言习得的一种教学模式。英国教育学David Nunan 于1989 年编制了任务型教学大纲,标志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正式形成。Skehan 在 1998 年将语言教学的三个阶段(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与语言学习认知进一步结合,为任务型教学提供了教学框架。在国内马箭飞(2000)从短期汉语教学的角度率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吴中伟(2004)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同样适用于与其他课型相配合的口语课教学。
笔者以《发展汉语·初级口语I》 第八课为例,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到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本课的话题功能是“问路以及描述地理位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实施如下:
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功能表达,将教材所给课文进行生活化处理,切合学生的日常实际来设计一个如下具体任务:教师今天中午要去长春火车站赶火车,具体问同学们怎么去,给出一个不同交通工具所需的时间和金钱表,请同学们给出老师一个建议。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任务前。介绍本课内容,并向学生提出具体的任务要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利用教室多媒体展示一张本校超市及周边地理位置的相片并提出相应问题:Q1,这是哪里?Q2,怎样去这个地方?Q3,它的左边是哪里?前边呢?后边呢?步骤二,板书重点词汇:超市、哪儿、前边、邮局、后边。领读之后用给出例句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每一个词的正确用法,尤其是什么词汇放在什么语境中。这项活动可以点部分学生模仿新词造句;步骤三,分组讨论。将全班学生分为六组,就老实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要求条理清楚地给出答案。
2.任务中。讨论时间为10分钟,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及时注意监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做出反馈。比如有同学想描述超市的在食堂的前边,但是食堂发音不够准确,那么教师可以介入。另外教师还有善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同一个内容。在任务汇报环节,需要每个小组的组员推举一名代表上到讲台上展示本组讨论情况,教师要对学生代表的汇报内容做好详细的记录。对于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任务后。教师根据学生代表给出的答案,分析各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将亮点答案书写到黑板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句型表达,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生词,强化学生的记忆。
这三项内容结束后,教师可以再出示另外一副方位描述更为复杂的图片,要求学生用到:请问、远、近这些词汇,并编制对话。方法同上。
通过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本课重点句型和词汇的掌握是基于实际交际任务完成的,实现了活学活用这一交际目的。同样还是这篇课文,传统型口语课堂教授本节课的步骤如下:首先是生词展示,领读和讲解,然后通过多媒体直接把课文展示给学生,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勾画出重点句型进行分析和讲解。最后按照课本编排体系,反复操练功能句和大量的课堂练习。当然大部分教师也会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个口语交际场景并要求学生根据将所学内容运用到这一交际场景之中。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和纠正。
兩种模式的对比结果一目了然。传统型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比较机械,虽然突出了重点词汇和关键句型,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失去了主观能动性。仅仅基于课文内容的场景是虚拟的,学生因为已经摄入了课文内容,所以大部分的表达也只是在做功能句的替换联系。一旦出现真实的场景,依然无法开口。为了使学生在初级阶段更好地学习汉语,运用汉语,在课堂上尽量营造宽松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任务中的小组活动让每一个组员都有机会参与到场景中积极表达。这样的习得让学生对于重点功能句的印象最深刻,他们从交际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才是正确的表达形式,懂得了如何地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很好解决口语课堂沉闷,语言习得不自然等诸多问题。通过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的设计,教师成为引路人,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