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要采取多种策略,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解读文本 培养求异思维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充分的、个性化的发展,强调个性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语文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发展思维,强调差异性,提倡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理解,从而造就了对人文世界理解的多面性和丰富性。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采用多个角度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方面理解课文,解读文本,采用多种策略,以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一、细读文本,上下参详。
《出师表》是要求重点讲解的课文,诸葛亮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传统教学到此为止,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重教这篇课文时,我故意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诸葛亮在文章一开始就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那为何不留在国内发展生产,还要挥师北伐呢?学生们思考后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一统天下是诸葛亮年轻时就有的愿望;有的认为是诸葛亮长于行军打仗,短于发展经济;有的甚至认为诸葛亮因为不想留在刘禅身边,眼睁睁看他宠信宦官祸乱朝政,带兵出外征讨也落个清静,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我笑了,又问:“臣本布衣……”这一段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就要带兵出征了,作者却还要自述身世呢?难道后主刘禅不清楚自己的来历吗?学生们思考,发现他这样做完全是不顾一己之私念,而是为了先帝之重托,国家之兴盛,巩固蜀汉政权,实现平生夙愿。然后我进一步补充:在安安稳稳做个守成之臣和积极进取冒着失败风险挥师北伐之间,一般人也能够明白选择的利害得失,而诸葛亮的选择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借助网络书籍,调查相关知识,分析三国后期的形势,并写篇小文章。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大开,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及背景,從而培养了创新思维。
二、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引导学生多元化理解课文,教师在学生思维停滞时要善于引导。如教《五柳先生传》一文时,首先强调这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以第三人称角度自叙的人物传记。在疏通大意时,我首先提问,人物传记一般是先介绍传主姓名、表字、籍贯,再介绍生平有代表性的事迹。然而这篇课文起句就是:“五柳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居然立传却不知传主的最基本情况。在传统教学中,我们要明确,作者特意把自己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特立独行,与讲究门第的东晋流俗背道而驰,宁可选择贫穷的生活也不愿意自污品行当官为宦。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陶渊明难道仅仅是为了隐居而隐居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了,他们发现他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的抱负,又有“天命苟如此,且饮杯中物”(《责子》)的无奈,但更多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的决绝和洒脱。诗人愿意出来尽己所能,施展平生所学,为国效力,但是污浊的现实、尔虞我诈的官场让诗人伤心绝望,为了保持内心的洁净,只有深入田野,同淳朴善良的农人一样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又对陶渊明的高尚人格理解得更加深刻,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正确理解文本的目的。
三,巧设疑问,引申拓展。
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非得与众不同,偏离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我们可以在保证大纲正确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引申拓展,增加思维的深刻性。如教《变色龙》,在讨论“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在今天是否还有现实意义?”时,不少学生照搬课本上的定论,认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因为狗的主人的变化而改变自己态度,欺上瞒下,忠实维护沙皇俄国腐朽的制度。其实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奥楚蔑洛夫在大庭广众之中不断在“变”,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如何?他会不会感到难堪?既得罪了百姓又得罪了上层,心里是否感到窘迫?再加上不断脱穿大衣和流汗的细节,我们是否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无奈?学生经过思考,他们认识到了这个人物形象是当时社会中可悲可气的小人物,是当时沙皇时代的制度和文化造就了他的行为方式,扭曲了他的人性,我们可以发现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不单单属于封建沙皇俄国,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奥楚蔑洛夫心理”。这样我们就会明白这部作品的深刻性就在于揭示人性的弱点。这样独特的文本解读告诉我们: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阅读中生成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启迪学生的智慧,明辨是非,从而明确课文的价值取向。
总之,要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就要深入钻研文本,引导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不人云亦云,解读文本时知识面不仅要“广”,而且在文本理解的关键点上必须“深”。这样才能实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解读文本 培养求异思维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充分的、个性化的发展,强调个性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语文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发展思维,强调差异性,提倡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理解,从而造就了对人文世界理解的多面性和丰富性。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采用多个角度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方面理解课文,解读文本,采用多种策略,以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一、细读文本,上下参详。
《出师表》是要求重点讲解的课文,诸葛亮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传统教学到此为止,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重教这篇课文时,我故意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诸葛亮在文章一开始就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那为何不留在国内发展生产,还要挥师北伐呢?学生们思考后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一统天下是诸葛亮年轻时就有的愿望;有的认为是诸葛亮长于行军打仗,短于发展经济;有的甚至认为诸葛亮因为不想留在刘禅身边,眼睁睁看他宠信宦官祸乱朝政,带兵出外征讨也落个清静,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我笑了,又问:“臣本布衣……”这一段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就要带兵出征了,作者却还要自述身世呢?难道后主刘禅不清楚自己的来历吗?学生们思考,发现他这样做完全是不顾一己之私念,而是为了先帝之重托,国家之兴盛,巩固蜀汉政权,实现平生夙愿。然后我进一步补充:在安安稳稳做个守成之臣和积极进取冒着失败风险挥师北伐之间,一般人也能够明白选择的利害得失,而诸葛亮的选择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借助网络书籍,调查相关知识,分析三国后期的形势,并写篇小文章。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大开,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及背景,從而培养了创新思维。
二、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引导学生多元化理解课文,教师在学生思维停滞时要善于引导。如教《五柳先生传》一文时,首先强调这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以第三人称角度自叙的人物传记。在疏通大意时,我首先提问,人物传记一般是先介绍传主姓名、表字、籍贯,再介绍生平有代表性的事迹。然而这篇课文起句就是:“五柳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居然立传却不知传主的最基本情况。在传统教学中,我们要明确,作者特意把自己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特立独行,与讲究门第的东晋流俗背道而驰,宁可选择贫穷的生活也不愿意自污品行当官为宦。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陶渊明难道仅仅是为了隐居而隐居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了,他们发现他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的抱负,又有“天命苟如此,且饮杯中物”(《责子》)的无奈,但更多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的决绝和洒脱。诗人愿意出来尽己所能,施展平生所学,为国效力,但是污浊的现实、尔虞我诈的官场让诗人伤心绝望,为了保持内心的洁净,只有深入田野,同淳朴善良的农人一样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又对陶渊明的高尚人格理解得更加深刻,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正确理解文本的目的。
三,巧设疑问,引申拓展。
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非得与众不同,偏离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我们可以在保证大纲正确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引申拓展,增加思维的深刻性。如教《变色龙》,在讨论“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在今天是否还有现实意义?”时,不少学生照搬课本上的定论,认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因为狗的主人的变化而改变自己态度,欺上瞒下,忠实维护沙皇俄国腐朽的制度。其实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奥楚蔑洛夫在大庭广众之中不断在“变”,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如何?他会不会感到难堪?既得罪了百姓又得罪了上层,心里是否感到窘迫?再加上不断脱穿大衣和流汗的细节,我们是否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无奈?学生经过思考,他们认识到了这个人物形象是当时社会中可悲可气的小人物,是当时沙皇时代的制度和文化造就了他的行为方式,扭曲了他的人性,我们可以发现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不单单属于封建沙皇俄国,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奥楚蔑洛夫心理”。这样我们就会明白这部作品的深刻性就在于揭示人性的弱点。这样独特的文本解读告诉我们: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阅读中生成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启迪学生的智慧,明辨是非,从而明确课文的价值取向。
总之,要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就要深入钻研文本,引导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不人云亦云,解读文本时知识面不仅要“广”,而且在文本理解的关键点上必须“深”。这样才能实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