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偏僻的揭阳地区吸引行业内的优秀人??如何在产业集群区域之外谋求突围之道?作为多次成功完成国家攻坚项目的民营工业空调生产者,“吉荣二代”林小茁该何去何从……
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此时此刻,守候在电视机旁观看发射现场直播的吉荣空调设备公司董事长林小茁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着近千名员工欢声笑语地庆祝着吉荣事业上又一次成功,他不禁感慨万千。对于一家地处广东潮汕地区,远离大型产业集群,上无天时、下无地利的家族企业而言,参与这类重要工程项目早已不是第一次了。事实上,早自1996年起,吉荣空调就从众多中外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接连成为西昌、酒泉、太原三大卫星发射基地,包括载人航天工程以及“嫦娥”探月工程飞船系列发射塔架等重要部位恒温保障系统的生产商。
而随着最初的兴奋与激动心情逐渐淡去,占据林小茁内心的最大困惑是,如何才能在地处偏远的揭阳地区建立起属于吉荣自身的产业和人才基地。
正像广东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一样,作为年轻的继任者,林小茁显得既执著而又低调。一方面,他曾从吉荣的基层做起,一路上亲身见证了父辈们创立企业,招贤纳士,为吉荣打开一片大好局面的全过程,深知如今的成绩来之不易;另一方面,自从清华MBA毕业之后,“见过大世面”的林小茁越来越感到,地域性制约已经成为吉荣未来发展的掣肘。手捧历史的辉煌成绩显然并不能开创未来,林小茁意识到,吉荣空调的未来将取决于自己的决策,是主动变革还是被动应战?如果选择变革,那么第一步又该从哪方面入手呢?
想吃天鹅肉的“土包子”
如今,年纪在40岁上下的梅云人还依稀记得,1985年2月,广东省揭阳县梅云区一个露天影院,由于梅云公社启用了新的录影场连续播映港台武打片,生意日渐低落,渐渐远离了当地村民的娱乐重心,转而被一个名叫林锦填的人创办的“广东省吉荣空调设备公司”(下称“吉荣空调”)所取代。
当时,由于中央对广东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三来一补”、“三资企业”蔚然成风。但梅云地区由于地处山区,工业基础薄弱,在全县GDP贡献中毫不起眼。在时代的感召下,区班子和有识之土坐不住了,他们成立了招商引资领导小组,请来了在梅云小有名气的经济、技术能人林锦填商量创业大计。在经历了是上音响、电视、洗衣机还是冰柜、化妆品等项目的一番论证之后,林锦填和他的好友陈建伟提出了“要干就干大事业,要上就上工业空调”的宏伟蓝图。随后,林锦填二话不说就辞去工作,办起了吉荣空调,厂址就选定在那座行将荒废的露天影院。
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辛,林小茁还清晰地记得,父亲与那个时代大多数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一样,首先面临的是“三无一有”——无厂房、无资金、无技术,他所有的仅仅是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的信心。而在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匮乏的年代,在用铁皮棚搭建起来的简陋厂房里,要制作出能够替代洋品牌的现代工业产品,困难之大,反差之强烈,并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出的。“土包子想吃天鹅肉”,一些老实本分的朋友劝林锦填“不要惹事”,县里的一些干部更放出论调:“这个项目弄不好的话,梅云4万多人民将永世不得超生!”
然而,父亲却带领当地人创造了第一个奇迹。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奋斗,工厂制造出了生产用的第一批最基本的关键设备。但是,眼看着生产条件即将形成,1985年6月,一场台风正面袭击揭阳,露天厂房的铁皮棚被悉数掀翻。眼见着稍有起色的工厂转眼变成一片狼藉,林锦填反而被激发了斗志。在前来视察灾情的汕头市委书记陈燕发拍板给吉荣拨来25万元资助款后不久,吉荣用这笔钱修建了办公大楼;一方面迅速开展救灾复产工作,另一方面加快了空调产品的研制步伐。2个月后,2台L50立柜式空调机奇迹般地诞生并通过了中国日用电器产品研究所的现场检测。吉荣空调也第一次用铁的事实回应了猜疑的人们。
那时候,在人们的眼光中,空调就是奢侈品,是耗电大户,前景十分渺茫。然而,吉荣却用“以货易货”的方式,做成了第一单生意:用3台样机与汕头市工商局换取2套商品房,作为吉荣驻汕头办事处。接着又与汕头市邮电局做成了总额22万元的下送风空调机生意,企业开始有了一定的效益。然而正当吉荣人准备甩开臂膀大干一场之际,1987年6月,一名刚进厂不久的青年工人因违反操作规程,引起压缩机爆炸,造成死伤3人的严重事故。公司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一度人心惶惶;合作的外方有的撤资,有的隔岸观火,已订的进口材料不予发货,原本存有成见者更是大放厥词,一时间关于吉荣出路的猜测更是接连不断。回忆起这些,林小茁至今仍是唏嘘不已。
此时,林锦填第一次意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操作的培训是多么重要。在妥善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企业摆脱了困境之后,林锦填以事故为契机,展开了吉荣招募外地人才的工作。在此后的几年中,吉荣不仅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还将产品打进了北京市场,进入了中南海、中央军委、中共中央办公厅等多个部委办,同时也将更多的外地人才吸纳到吉荣。
1989年,吉荣公司产品被广东省经济委员会确认为替代进口产品;1992年,吉荣公司生产的屋顶式空调机通过国家机电部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1992年,上海宝钢集团认定吉荣公司为空调设备定点供应企业;1994年,吉荣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获得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美国FMRC证书;1999年,吉荣公司为“神舟”飞船发射作出贡献,受到中国航天工程办公室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嘉奖;2000年,吉荣公司的谷物冷却机击败多个国外知名品牌,被国家粮食储备库选用;2001年,吉荣工程公司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一级资质的空调安装工程公司……
24年过去了,如今的吉荣空调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安装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中央空调、工艺性空调生产基地,目前占地16万平方米,拥有厂房10万平方米、员工1000余人,可生产近2000个品种规格的空调产品,其中不少产品为国内独家生产。其生产的工艺性空调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军事、电力、冶金、医药等场所。
与此同时,由林锦填一手创办的吉荣空调转眼也到了新老交接的阶段。和多数民营企业一样,“吉荣二代”林小茁开始担任吉荣公司总经理。事实上,早在1 995年林小茁从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就进入吉荣基层,边学边干,逐渐从学生变成技术专家。2005年,林小茁拿到清华大学MBA学位。 此时的他满怀着再创父辈辉煌的激情,独立创建空调工程公司,亲身参与了国家重点工程所需特殊空调设备的开发、安装调试和使用的全过程。在林小茁看来,吉荣空调总有一天要走出揭阳,吉荣只有融入更多的时代特色和更规范的制度与管理,才有可能再次缔造辉煌。
以此为前提,林小茁选择了吉荣的再次创业。
栽梧引凤的“三留人”策略
可是,摆在林小茁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地处偏僻的揭阳延续吉荣的人才吸引计划。
实际上,早在1987年吉荣第一次遭遇生存危机时,林锦填等人就已经认识到,办企业仅靠热情、雄心和苦干精神远远不够,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造就一支高水平、有开拓精神的工程技术队伍,关键性技术人才必须从外地引进。于是,“引进人才”成为吉荣在企业管理上探索的第一件大事。然而人才引进谈何容易,揭阳地处广东偏远地区,懂技术、能管理、会营销的人才很少。怎么办?林锦填于是把眼光放在了全国,1 989年吉荣开始在《南方日报》上率先张榜招贤,吸引了1400多人报名。1990年后,吉荣公司陆续从各地招聘、调入80多位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成为了吉荣创业初期的中坚力量。
此后,吉荣更是年年招聘优秀人才。这一招,一度在国内制冷行业引起一股强劲的吉荣冲击波,应聘者纷至沓来。此外,吉荣还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代培协议,每年选送15~25名有培养前途的职工到西安交大进行为期1~2年的技术培训。业界的许多高级人才、专家、学科带头人也纷纷加盟吉荣。此举不仅提高了吉荣的知名度,也快速反映在了吉荣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上,令吉荣空调一举跃升至与国际品牌一决高下的档次。
源源不断的人才招募保证了吉荣公司在1990年代的高速发展,但问题也因此相伴而来。由于公司招聘来的各类人才分别来自天南海北,有的人单身加入吉荣公司,有的则举家搬到揭阳市。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当地的生活,减少后顾之忧,从而能够安心发挥专业特长,集中精力于生产科研,成为摆在吉荣公司面前的棘手难题。
为此,林锦填曾一度自创了“三留人”的人才战略,即:一是“待遇留人”,公司不仅为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在业界也属优厚的工资待遇,而且为来吉荣公司工作的每一位工程师提供一套住房,为每一位大学本科毕业生提供标准间住房。向当时的众多国有大企业看齐,吉荣公司致力于建设优雅的厂区环境,并配有网球场、保龄球馆、游泳池、多功能影剧院、藏书20万册的图书馆,还有专供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自助餐厅。软硬件上的高投入为的就是能让员工们仿佛置身于现代化的都市环境之中。二是“感情留人”,吉荣公司不仅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人员对工作、生活的意见,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还将这种关心延伸到“上下三代”,尽可能为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偶安排合适的工作,为他们的父母创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他们的子女解决上学入托问题,使他们安心工作——为此,公司不仅安排专车接送学生上学,还派专人负责学生中午时间的生活管理。三是“事业留人”,吉荣公司为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充分展现才能的空间,为了使员工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公司甚至还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分批出国考察,旨在开阔眼界,提升业务素质,实现将企业的未来与员工个人发展紧密结合。
“三留人”在吉荣的创业初期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在如今留任的创业元老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之中,有来自河南的孙成已成为吉荣公司副总经理,来自北京的制冷专家赵薰是公司总工程师,来自重庆大学的汪毓瑶是副总工程师——他们都是应聘加盟吉荣公司的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
困局
父辈们事必躬亲、从实践中不断摸索的留人之道在林小茁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另一方面,他却更希望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通过组织分工、责任到人、目标激励来实现科学决策,从而能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考虑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毕竟吉荣已不再满足于做当年那个地域性的小企业,为了实现产品与工程销售额每年增长20%以上,2009年达到8亿元的目标,他需要更多的人才加盟吉荣空调。而这种乘数级的扩张需求,依靠原来“大保姆”式的人才策略,仅成本就将变成吉荣所不能承受之重,同时也不能解决当下招人的深层次瓶颈问题。
此外,林小茁提出的“要将吉荣发展成为具有领先地位的工艺性空调、舒适性空调供应商,特别是要将工艺性空调做到全行业最大、最好”的战略目标,仅仅借助“三留人”策略也显得远远不够。事实上,吉荣早在2000年就率先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使吉荣的科研人才队伍长期保持占职工总数的1/3以上,现在吉荣已拥有200多名技术开发人员,并且在空调产品的品种规格、精度、可靠性要求等方面牢固建立了行业领先者地位。林小茁意识到,只有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做大并实现有效复制,才能保证企业新产品的层出不穷,从而解决人才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效率问题。
然而,由于揭阳地处广东偏远区域,虽然在工业空调领域是佼佼者,可招商引资招聘人才没有什么优势,周边难以形成产业聚集区——而这正是当今市场化条件下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公司多年坚持不懈努力留住人才的经验和有效做法,正在面临人才市场不断升温的竞争态势的严峻挑战,仅仅依靠一个博士后工作站来推动吉荣今后源源不断的产品升级计划,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已经有不少的外来人才,在短暂停留后,选择重回大中城市及产业集群带发展事业。
为此,公司有人建议,将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向大中城市转移,借助那里的人才高地为企业获得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资源。向产业集群区靠拢,从而获得低成本、新信息、新资源,国外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而且这么一来,也会有利于吉荣吸纳人才的流入,进而带来新市场和技术创新的新动力。
林小茁对这一提议非常重视,但心里却对这一方案能否通过上级和职代会的审批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在过去10年中吉荣一直是揭阳当地最大的企业,年年纳税过千万元,职工过千人,将研发中心搬迁至大城市,意味着吉荣与揭阳渐行渐远,这将导致当地经济重要资源的流失。果然,得知这一消息的揭阳市领导,开始在各种场合对林小茁表示,希望吉荣能在揭阳自建一个工业空调的产业基地,这样一来,既能解决吉荣的资源与人才问题,同时也可将揭阳打造成一个产业集散地,正向的外部效益将十分可观。
上级领导的一番话,加剧了林小茁的内心矛盾。一方面,吉荣如果能够开创揭阳的工业空调产业基地,那么就可以与目前我国的空调产业集群区域——主要有山东的青岛和德州、重庆、广东顺德、湖南长沙、江西南昌与长三角地区——进行更有效的良性竞争。吉荣也可以通过建立“集群效应”,延伸工业空调的产业链,提高区域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降低新产品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所必须付出的交易成本。此外,在集群区内,吉荣还可以与其他企业互相学习,彼此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样一来,不仅能提升揭阳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还可借助地区的相关设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不断扩大市场辐射面,而困扰林小茁的人才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但另一方面,目前吉荣空调公司却游离于这些产业集群之外,还没有形成打造产业集群所需要的各种要素,而揭阳所能提供的战略资源离构建一个产业集群的要求还距离尚远,如何借鉴、整合成功产业集群的重要经验和资源要素?如何实现企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如何解决人才的创新引入与规模运用?一时间,林小茁的心底仍没有答案。
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此时此刻,守候在电视机旁观看发射现场直播的吉荣空调设备公司董事长林小茁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着近千名员工欢声笑语地庆祝着吉荣事业上又一次成功,他不禁感慨万千。对于一家地处广东潮汕地区,远离大型产业集群,上无天时、下无地利的家族企业而言,参与这类重要工程项目早已不是第一次了。事实上,早自1996年起,吉荣空调就从众多中外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接连成为西昌、酒泉、太原三大卫星发射基地,包括载人航天工程以及“嫦娥”探月工程飞船系列发射塔架等重要部位恒温保障系统的生产商。
而随着最初的兴奋与激动心情逐渐淡去,占据林小茁内心的最大困惑是,如何才能在地处偏远的揭阳地区建立起属于吉荣自身的产业和人才基地。
正像广东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一样,作为年轻的继任者,林小茁显得既执著而又低调。一方面,他曾从吉荣的基层做起,一路上亲身见证了父辈们创立企业,招贤纳士,为吉荣打开一片大好局面的全过程,深知如今的成绩来之不易;另一方面,自从清华MBA毕业之后,“见过大世面”的林小茁越来越感到,地域性制约已经成为吉荣未来发展的掣肘。手捧历史的辉煌成绩显然并不能开创未来,林小茁意识到,吉荣空调的未来将取决于自己的决策,是主动变革还是被动应战?如果选择变革,那么第一步又该从哪方面入手呢?
想吃天鹅肉的“土包子”
如今,年纪在40岁上下的梅云人还依稀记得,1985年2月,广东省揭阳县梅云区一个露天影院,由于梅云公社启用了新的录影场连续播映港台武打片,生意日渐低落,渐渐远离了当地村民的娱乐重心,转而被一个名叫林锦填的人创办的“广东省吉荣空调设备公司”(下称“吉荣空调”)所取代。
当时,由于中央对广东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三来一补”、“三资企业”蔚然成风。但梅云地区由于地处山区,工业基础薄弱,在全县GDP贡献中毫不起眼。在时代的感召下,区班子和有识之土坐不住了,他们成立了招商引资领导小组,请来了在梅云小有名气的经济、技术能人林锦填商量创业大计。在经历了是上音响、电视、洗衣机还是冰柜、化妆品等项目的一番论证之后,林锦填和他的好友陈建伟提出了“要干就干大事业,要上就上工业空调”的宏伟蓝图。随后,林锦填二话不说就辞去工作,办起了吉荣空调,厂址就选定在那座行将荒废的露天影院。
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辛,林小茁还清晰地记得,父亲与那个时代大多数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一样,首先面临的是“三无一有”——无厂房、无资金、无技术,他所有的仅仅是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的信心。而在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匮乏的年代,在用铁皮棚搭建起来的简陋厂房里,要制作出能够替代洋品牌的现代工业产品,困难之大,反差之强烈,并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出的。“土包子想吃天鹅肉”,一些老实本分的朋友劝林锦填“不要惹事”,县里的一些干部更放出论调:“这个项目弄不好的话,梅云4万多人民将永世不得超生!”
然而,父亲却带领当地人创造了第一个奇迹。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奋斗,工厂制造出了生产用的第一批最基本的关键设备。但是,眼看着生产条件即将形成,1985年6月,一场台风正面袭击揭阳,露天厂房的铁皮棚被悉数掀翻。眼见着稍有起色的工厂转眼变成一片狼藉,林锦填反而被激发了斗志。在前来视察灾情的汕头市委书记陈燕发拍板给吉荣拨来25万元资助款后不久,吉荣用这笔钱修建了办公大楼;一方面迅速开展救灾复产工作,另一方面加快了空调产品的研制步伐。2个月后,2台L50立柜式空调机奇迹般地诞生并通过了中国日用电器产品研究所的现场检测。吉荣空调也第一次用铁的事实回应了猜疑的人们。
那时候,在人们的眼光中,空调就是奢侈品,是耗电大户,前景十分渺茫。然而,吉荣却用“以货易货”的方式,做成了第一单生意:用3台样机与汕头市工商局换取2套商品房,作为吉荣驻汕头办事处。接着又与汕头市邮电局做成了总额22万元的下送风空调机生意,企业开始有了一定的效益。然而正当吉荣人准备甩开臂膀大干一场之际,1987年6月,一名刚进厂不久的青年工人因违反操作规程,引起压缩机爆炸,造成死伤3人的严重事故。公司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一度人心惶惶;合作的外方有的撤资,有的隔岸观火,已订的进口材料不予发货,原本存有成见者更是大放厥词,一时间关于吉荣出路的猜测更是接连不断。回忆起这些,林小茁至今仍是唏嘘不已。
此时,林锦填第一次意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操作的培训是多么重要。在妥善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企业摆脱了困境之后,林锦填以事故为契机,展开了吉荣招募外地人才的工作。在此后的几年中,吉荣不仅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还将产品打进了北京市场,进入了中南海、中央军委、中共中央办公厅等多个部委办,同时也将更多的外地人才吸纳到吉荣。
1989年,吉荣公司产品被广东省经济委员会确认为替代进口产品;1992年,吉荣公司生产的屋顶式空调机通过国家机电部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1992年,上海宝钢集团认定吉荣公司为空调设备定点供应企业;1994年,吉荣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获得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美国FMRC证书;1999年,吉荣公司为“神舟”飞船发射作出贡献,受到中国航天工程办公室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嘉奖;2000年,吉荣公司的谷物冷却机击败多个国外知名品牌,被国家粮食储备库选用;2001年,吉荣工程公司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一级资质的空调安装工程公司……
24年过去了,如今的吉荣空调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安装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中央空调、工艺性空调生产基地,目前占地16万平方米,拥有厂房10万平方米、员工1000余人,可生产近2000个品种规格的空调产品,其中不少产品为国内独家生产。其生产的工艺性空调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军事、电力、冶金、医药等场所。
与此同时,由林锦填一手创办的吉荣空调转眼也到了新老交接的阶段。和多数民营企业一样,“吉荣二代”林小茁开始担任吉荣公司总经理。事实上,早在1 995年林小茁从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就进入吉荣基层,边学边干,逐渐从学生变成技术专家。2005年,林小茁拿到清华大学MBA学位。 此时的他满怀着再创父辈辉煌的激情,独立创建空调工程公司,亲身参与了国家重点工程所需特殊空调设备的开发、安装调试和使用的全过程。在林小茁看来,吉荣空调总有一天要走出揭阳,吉荣只有融入更多的时代特色和更规范的制度与管理,才有可能再次缔造辉煌。
以此为前提,林小茁选择了吉荣的再次创业。
栽梧引凤的“三留人”策略
可是,摆在林小茁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地处偏僻的揭阳延续吉荣的人才吸引计划。
实际上,早在1987年吉荣第一次遭遇生存危机时,林锦填等人就已经认识到,办企业仅靠热情、雄心和苦干精神远远不够,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造就一支高水平、有开拓精神的工程技术队伍,关键性技术人才必须从外地引进。于是,“引进人才”成为吉荣在企业管理上探索的第一件大事。然而人才引进谈何容易,揭阳地处广东偏远地区,懂技术、能管理、会营销的人才很少。怎么办?林锦填于是把眼光放在了全国,1 989年吉荣开始在《南方日报》上率先张榜招贤,吸引了1400多人报名。1990年后,吉荣公司陆续从各地招聘、调入80多位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成为了吉荣创业初期的中坚力量。
此后,吉荣更是年年招聘优秀人才。这一招,一度在国内制冷行业引起一股强劲的吉荣冲击波,应聘者纷至沓来。此外,吉荣还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代培协议,每年选送15~25名有培养前途的职工到西安交大进行为期1~2年的技术培训。业界的许多高级人才、专家、学科带头人也纷纷加盟吉荣。此举不仅提高了吉荣的知名度,也快速反映在了吉荣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上,令吉荣空调一举跃升至与国际品牌一决高下的档次。
源源不断的人才招募保证了吉荣公司在1990年代的高速发展,但问题也因此相伴而来。由于公司招聘来的各类人才分别来自天南海北,有的人单身加入吉荣公司,有的则举家搬到揭阳市。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当地的生活,减少后顾之忧,从而能够安心发挥专业特长,集中精力于生产科研,成为摆在吉荣公司面前的棘手难题。
为此,林锦填曾一度自创了“三留人”的人才战略,即:一是“待遇留人”,公司不仅为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在业界也属优厚的工资待遇,而且为来吉荣公司工作的每一位工程师提供一套住房,为每一位大学本科毕业生提供标准间住房。向当时的众多国有大企业看齐,吉荣公司致力于建设优雅的厂区环境,并配有网球场、保龄球馆、游泳池、多功能影剧院、藏书20万册的图书馆,还有专供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自助餐厅。软硬件上的高投入为的就是能让员工们仿佛置身于现代化的都市环境之中。二是“感情留人”,吉荣公司不仅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人员对工作、生活的意见,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还将这种关心延伸到“上下三代”,尽可能为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偶安排合适的工作,为他们的父母创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他们的子女解决上学入托问题,使他们安心工作——为此,公司不仅安排专车接送学生上学,还派专人负责学生中午时间的生活管理。三是“事业留人”,吉荣公司为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充分展现才能的空间,为了使员工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公司甚至还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分批出国考察,旨在开阔眼界,提升业务素质,实现将企业的未来与员工个人发展紧密结合。
“三留人”在吉荣的创业初期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在如今留任的创业元老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之中,有来自河南的孙成已成为吉荣公司副总经理,来自北京的制冷专家赵薰是公司总工程师,来自重庆大学的汪毓瑶是副总工程师——他们都是应聘加盟吉荣公司的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
困局
父辈们事必躬亲、从实践中不断摸索的留人之道在林小茁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另一方面,他却更希望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通过组织分工、责任到人、目标激励来实现科学决策,从而能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考虑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毕竟吉荣已不再满足于做当年那个地域性的小企业,为了实现产品与工程销售额每年增长20%以上,2009年达到8亿元的目标,他需要更多的人才加盟吉荣空调。而这种乘数级的扩张需求,依靠原来“大保姆”式的人才策略,仅成本就将变成吉荣所不能承受之重,同时也不能解决当下招人的深层次瓶颈问题。
此外,林小茁提出的“要将吉荣发展成为具有领先地位的工艺性空调、舒适性空调供应商,特别是要将工艺性空调做到全行业最大、最好”的战略目标,仅仅借助“三留人”策略也显得远远不够。事实上,吉荣早在2000年就率先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使吉荣的科研人才队伍长期保持占职工总数的1/3以上,现在吉荣已拥有200多名技术开发人员,并且在空调产品的品种规格、精度、可靠性要求等方面牢固建立了行业领先者地位。林小茁意识到,只有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做大并实现有效复制,才能保证企业新产品的层出不穷,从而解决人才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效率问题。
然而,由于揭阳地处广东偏远区域,虽然在工业空调领域是佼佼者,可招商引资招聘人才没有什么优势,周边难以形成产业聚集区——而这正是当今市场化条件下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公司多年坚持不懈努力留住人才的经验和有效做法,正在面临人才市场不断升温的竞争态势的严峻挑战,仅仅依靠一个博士后工作站来推动吉荣今后源源不断的产品升级计划,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已经有不少的外来人才,在短暂停留后,选择重回大中城市及产业集群带发展事业。
为此,公司有人建议,将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向大中城市转移,借助那里的人才高地为企业获得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资源。向产业集群区靠拢,从而获得低成本、新信息、新资源,国外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而且这么一来,也会有利于吉荣吸纳人才的流入,进而带来新市场和技术创新的新动力。
林小茁对这一提议非常重视,但心里却对这一方案能否通过上级和职代会的审批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在过去10年中吉荣一直是揭阳当地最大的企业,年年纳税过千万元,职工过千人,将研发中心搬迁至大城市,意味着吉荣与揭阳渐行渐远,这将导致当地经济重要资源的流失。果然,得知这一消息的揭阳市领导,开始在各种场合对林小茁表示,希望吉荣能在揭阳自建一个工业空调的产业基地,这样一来,既能解决吉荣的资源与人才问题,同时也可将揭阳打造成一个产业集散地,正向的外部效益将十分可观。
上级领导的一番话,加剧了林小茁的内心矛盾。一方面,吉荣如果能够开创揭阳的工业空调产业基地,那么就可以与目前我国的空调产业集群区域——主要有山东的青岛和德州、重庆、广东顺德、湖南长沙、江西南昌与长三角地区——进行更有效的良性竞争。吉荣也可以通过建立“集群效应”,延伸工业空调的产业链,提高区域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降低新产品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所必须付出的交易成本。此外,在集群区内,吉荣还可以与其他企业互相学习,彼此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样一来,不仅能提升揭阳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还可借助地区的相关设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不断扩大市场辐射面,而困扰林小茁的人才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但另一方面,目前吉荣空调公司却游离于这些产业集群之外,还没有形成打造产业集群所需要的各种要素,而揭阳所能提供的战略资源离构建一个产业集群的要求还距离尚远,如何借鉴、整合成功产业集群的重要经验和资源要素?如何实现企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如何解决人才的创新引入与规模运用?一时间,林小茁的心底仍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