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拨雾见日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211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生产队长严宏昌的主持下,在社员严立华家的破屋里开会,决定在保证交够国家公粮和集体提留的前提下,实行分田到户。如果队干部因此坐牢,全体社员要共同负责把他家的农活儿全包下来,并且把他的孩子养到18岁。
  接着大家发誓,保证严守秘密,并写成契约,一一在上面按了手印。这颇具悲壮意味的一幕,被认为是一次大转折的起点,它催生了中国农村大变革,孕育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但在当时的情境下,这是不可想像的。当时连“包产到户”四个字都是大忌,一提“包”字,都会令人为之色变,更别提彻底分家的“大包干”了。“包产到户”仅仅意味着农户各自生产粮食,最后全部交生产队分配,这在上世纪50年代合作化高潮时就出现过,被定性为“离开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性路线错误”。而“大包干”则让农民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这在当时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1979年3月,国家农委召开了七省农委领导干部座谈会,主要话题是探讨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会上,华国锋和时任国家农委主任王任重都不主张“包产到户”。
  形势的发展远远跑在了前头。安徽、广东、四川等省份,“不经领导同意”搞“包产到户”的农户已经不少,且得到了一些地方领导的支持,如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就多次为小岗村的改革当挡箭牌,并且呼吁“孩子已经生下来了,给他报个户口吧,承认它也是责任制的一种形式”。
  但当时阻力仍然很大。方向真正明确起来,还是在邓小平1980年5月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之后。
  在这个谈话中,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包产到户”和“大包干”。他认为:“总的说来,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这一点很重要。”
  这个谈话为农村的改革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此后,农村的改革形势迅速发展起来,并且逐渐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六五”计划期间,随着中央5个“一号文件”的颁布,逐步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到1983年年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当时生产队总数的99.5%,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占到生产队总数的97.8%。
其他文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作者:茅于轼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直面中国改革痼疾、关注社会底层民生  《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  对中国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的理性的分析,用鲜活的案例与详实的经济数据,真实反映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现状。  作者:约翰·布伦德尔(英)  邓继好 译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史上唯一一本经过撒切尔本人授权撰写的传记  《铁娘子撒切尔》  讲述这位在政坛呼
期刊
可怕的学霸  好学是“新三届”人的一点共性,好学也是“新三届”获得学习机会的原因,在多年的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知青点的旧屋里复习功课,必须下很多的苦功夫。  《数理化自学丛书》是一套神奇的图书,是“新三届”学生眼中的圣典。在《上海出版志》上,对这套丛书明确的销量记载是7395万册,这个数字是当下畅销书《盗墓笔记》的3倍多。  1977年的秋天,高考即将开始,但是学校里根本就没有任何可用的教科书,中
期刊
近来,一本名为《苦难辉煌》的书不断受到热议和追捧,这部由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呕心沥血撰写的鸿篇巨制,入选了中宣部、中组部“党员干部学习推荐书目”。“给人星火者,必怀火炬!”金一南常说,如果把国家比作大海中的航船,那战略研究者就是登临船头的嘹望者,不断辨明航向,避开暗礁和风暴。    从“好工人”到“好教员”    14岁,金一南刚刚初中毕业,“文革”风暴袭来,一夜之间,金一南成了
期刊
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领衔的新一届国务院各部委“掌门人”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后,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有相当一部分成员与李克强一样,是1977年到1979年进入大学的“新三届”。在更广义的“政府”层面上,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最高法和最高检负责人也都属于这个群体。  1977年8月初,在全国科教座谈会上,从有关代表发言到邓小平拍板恢复高考,只用了约20分钟。就是这20分钟,“新三届”的命运改变了。  36年后,当
期刊
十年之前,那个春天,非典病毒肆虐,口罩、防护服已经深深嵌入记忆。  十年之后,又是春天,明媚的阳光下,你是否还记得当年那场“战役”?  白衣天使的前赴后继、亲友的担忧惦记,还有陌生人的祝福鼓励……这些正能量至今还温暖着你我心灵。  十年之后,让记忆的闸门打开——2002年底,“非典”疫情在广东悄然蔓延,随后形成了一场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的公共卫生事件。非典于中国,内地病例5327人,死亡349人;香港
期刊
找钟南山的病人很多,但也许绝大部分在死前都见不到他。这肯定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即使这样,这些病人仍愿意等待——仅仅是因为他10年前“非典”中赢得的盛名。  如果不出意外,他在每个周四出诊,实际上,直到2012年9月25日,他才开始看两年前来找他看病的病人,在这漫长等待中,一些病人痊愈了,一些人死了。对那些他未必能接待的病人,他会说“对不起,这是我的错”,语气直接而诚恳。  除了医生,现在他还是一
期刊
“如果大家不同意,我就到成都、西昌开会。西昌通不通汽车?不通,我就骑毛驴下西康。”  1964年5月27日,毛泽东显然对编制已进行3年之久的“三五”计划安排不满意。这天,他找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彭真、罗瑞卿等人汇报“三五”计划的编制情况,听说主线一是农业,二是国防,三是基础工业时,非常生气,说了上面的赌气话。  毛泽东认为,前一个时期,我们忽视利用原有的沿海基地,后来经过提醒,注意了
期刊
1958年秋,国家计委干部去河北徐水搞共产主义规划,问老农一亩能产多少粮食,老农两次都不吭声;问到第三次的时候才用嘴指着牌子上的800斤;又问能产800斤吗,他说包括秸秆在内。  1959年1月,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帮徐水办了个用白薯生产酒精的工厂,可那时,连人吃的白薯都已经没有了。  不但农业生产如此,当时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也是如此。  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柳随年回忆,大炼钢铁运动中,连计委的干部都
期刊
1953年5月15日,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实施。60年来,我国已经实施了11个五年规(计)划,第12个五年规划也进入第3个年头。今天,当我们回顾11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五”到“五五”计划主要是学习苏联发展模式;“六五”到“九五”计划则强调中国式发展,“十五”到“十二五”规划则提升为科学发展。在发展战略方面,“一五”到“五五”计划重点实施工业化战略,实现四个现代化;“六
期刊
“一个新的跃进形势正在形成。”  “中国人民有一种不干则已,一干就干到底的英雄气概。”  “只有一年、两年的高速度不行,一定要年年保持高速度;只有一个部门、两个部门的高速度不行,一定要各个部门都保持高速度!”  这三段话,引自1977年和1978年的《人民日报》社论。  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没有及时总结纠正“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上继续推进冒进方针,不顾国情国力,强行要求“大干快上”、“革命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