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睛是人体中最为传神的器官,有着“心灵之窗”的美称。因而文学家最喜欢描写人物的眼睛。通过描绘眼睛可以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可以透视人物的心灵秘密,可以表现人物的善恶美丑。鲁迅先生是描写眼睛的高手。在小说《祝福》中曾多处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悲苦命运和精神变化,对塑造祥林嫂的形象、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在谈画人物时说:“人体的某些部位画得美一些或丑—些都是无关紧要的,要想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画得生动逼真,关键全在这个眼珠儿上。”老舍先生在谈创作时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可见古今艺术家对描绘人物的眼睛都是极其重视的,他们的理论见解也是十分一致的。随之而来的是“画龙点睛”、“画人点睛”的艺坛佳话也流传不息。总之,要想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一定要描绘人物的眼睛,只有刻画好人物的眼睛才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似乎已成了文艺理论上的金科玉律了。
然而我以为作文是创造性的劳动,贵在创新,方法也应不拘一格。最正确的理论也不应绝对化,理论若僵化成死板的教条,就会束缚作者的创新精神。事实上,头发早已被一些作家、诗人所注意,已在塑造人物、表达感情中占有了一定地位。描绘头发虽属细枝末节,但如果作家运用得好,会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道:曹操下达军令,在行军时如损坏庄稼,就要受到斩首处罚。事情巧得很,偏偏他自己的马踏坏了青苗,按军法应该杀头。执法犯法,谁也难办,但曹操灵机一动,用剑割掉自己的头发传示军中,就代替了斩首之罚,既维护了军令,又保住了老命。这个“以发代首”的细节描写,既表明了他执法严明,又显示他的机智聪明。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只描绘人物的眼睛是无济于事的,由此看来,头发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俗话说:“愁一愁,白了头。”可见头发也可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就表现了他身陷叛军当了俘虏的忧国思亲的心情。这一挠着稀疏白发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爱国精神。在《吴越春秋史话》(肖军著)中,描写了伍子胥亡命途中过韶关时,因关口把守严密,后面追捕又急,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愁得伍子胥一夜之间“鬓发皆白”。又因这“鬓发皆白”的他与昨天的他判若两人,才使关吏认不出他,得以平安逃出楚国。这里对伍子胥头发的描写,不但表现了他对国难家仇和身家性命的担忧以及极度焦急忧愁的心情,而且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也是用描写眼睛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至于大家所熟悉的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十五),则是诗人以浪漫夸张的手法,有力地抒发他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愁苦愤懑情怀,这更是用眼睛难以表达的。显然,在文学作品中描写头发还是有价值的,并非“毫无意思”。其实鲁迅先生本人就非常重视对头发的描写。他的小说《风波》和《头发的故事》就对头发进行了大写和特写。作品通过对头发的描写不但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时期的精神面貌,而且揭示了时代的重大主题,可称是描写头发的名篇杰作。
谈到描写头发,我们自然会想起“怒发冲冠”这个成语。它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头发竖起甚而顶着了帽子。我们从这个成语产生和应用的情况看,就不难发现古人不但重视对头发的描写,而且苦心探索如何通过头发来表现人物精神的艺术手法。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荆柯刺秦王的故事。燕太子丹在易水为荆柯送别,荆柯临行前,慷慨悲歌后的气氛是:“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这里既描写了眼睛又描写头发。
在《史记》“完璧归赵”的故事里,蔺相如面对贪暴的秦王“怒发上冲冠”。表现蔺相如不畏强暴、不辱使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这里就不顾眼睛,专写头发了,头发已取代了眼睛的地位,而且“怒”字更为传神。到了宋代岳飞作《满江红》一词时,开篇就以“怒发冲冠”来表现岳飞忠愤满腔的爱国精神,成功塑造了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可以说是描写人物表达精神的绝唱。到此,“怒发冲冠”这一成语就已定型,后人经常用它来表达极度愤怒的表情。虽有时也有变化,但已不能发展,如清人吴伟业的《圆圆曲》以“冲冠一怒为红颜”来谴责大汉奸吴三桂的卖国罪行。说他是只因爱妾陈圆圆为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所俘,就一怒之下引清兵入关,成为万人唾骂的民族败类。
在作文园地里,描写人物是重要的,描写眼睛也是重要的。然而作文创作是复杂的过程。很难说定描写什么,不描写什么。无论是眼睛、头发还是皮肤,大可写身躯,小可写汗毛,这要按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而定,这要按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而定,这要按情节发展的需要而定,这里有广阔的可以驰骋的天地,这里有自由发挥艺术才华的空间。只要作者匠心独运,就能妙笔生花,就能刻画出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复兴中学)
然而我以为作文是创造性的劳动,贵在创新,方法也应不拘一格。最正确的理论也不应绝对化,理论若僵化成死板的教条,就会束缚作者的创新精神。事实上,头发早已被一些作家、诗人所注意,已在塑造人物、表达感情中占有了一定地位。描绘头发虽属细枝末节,但如果作家运用得好,会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道:曹操下达军令,在行军时如损坏庄稼,就要受到斩首处罚。事情巧得很,偏偏他自己的马踏坏了青苗,按军法应该杀头。执法犯法,谁也难办,但曹操灵机一动,用剑割掉自己的头发传示军中,就代替了斩首之罚,既维护了军令,又保住了老命。这个“以发代首”的细节描写,既表明了他执法严明,又显示他的机智聪明。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只描绘人物的眼睛是无济于事的,由此看来,头发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俗话说:“愁一愁,白了头。”可见头发也可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就表现了他身陷叛军当了俘虏的忧国思亲的心情。这一挠着稀疏白发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爱国精神。在《吴越春秋史话》(肖军著)中,描写了伍子胥亡命途中过韶关时,因关口把守严密,后面追捕又急,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愁得伍子胥一夜之间“鬓发皆白”。又因这“鬓发皆白”的他与昨天的他判若两人,才使关吏认不出他,得以平安逃出楚国。这里对伍子胥头发的描写,不但表现了他对国难家仇和身家性命的担忧以及极度焦急忧愁的心情,而且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也是用描写眼睛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至于大家所熟悉的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十五),则是诗人以浪漫夸张的手法,有力地抒发他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愁苦愤懑情怀,这更是用眼睛难以表达的。显然,在文学作品中描写头发还是有价值的,并非“毫无意思”。其实鲁迅先生本人就非常重视对头发的描写。他的小说《风波》和《头发的故事》就对头发进行了大写和特写。作品通过对头发的描写不但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时期的精神面貌,而且揭示了时代的重大主题,可称是描写头发的名篇杰作。
谈到描写头发,我们自然会想起“怒发冲冠”这个成语。它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头发竖起甚而顶着了帽子。我们从这个成语产生和应用的情况看,就不难发现古人不但重视对头发的描写,而且苦心探索如何通过头发来表现人物精神的艺术手法。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荆柯刺秦王的故事。燕太子丹在易水为荆柯送别,荆柯临行前,慷慨悲歌后的气氛是:“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这里既描写了眼睛又描写头发。
在《史记》“完璧归赵”的故事里,蔺相如面对贪暴的秦王“怒发上冲冠”。表现蔺相如不畏强暴、不辱使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这里就不顾眼睛,专写头发了,头发已取代了眼睛的地位,而且“怒”字更为传神。到了宋代岳飞作《满江红》一词时,开篇就以“怒发冲冠”来表现岳飞忠愤满腔的爱国精神,成功塑造了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可以说是描写人物表达精神的绝唱。到此,“怒发冲冠”这一成语就已定型,后人经常用它来表达极度愤怒的表情。虽有时也有变化,但已不能发展,如清人吴伟业的《圆圆曲》以“冲冠一怒为红颜”来谴责大汉奸吴三桂的卖国罪行。说他是只因爱妾陈圆圆为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所俘,就一怒之下引清兵入关,成为万人唾骂的民族败类。
在作文园地里,描写人物是重要的,描写眼睛也是重要的。然而作文创作是复杂的过程。很难说定描写什么,不描写什么。无论是眼睛、头发还是皮肤,大可写身躯,小可写汗毛,这要按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而定,这要按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而定,这要按情节发展的需要而定,这里有广阔的可以驰骋的天地,这里有自由发挥艺术才华的空间。只要作者匠心独运,就能妙笔生花,就能刻画出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复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