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多媒体教学早已成为一种常态的教学辅助手段,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日趋冷静理性,毕竟“捧杀”和“棒杀”都非真正的科学态度。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多媒体如何运用才算“物尽其用”,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又要怎样设计才能“人尽其才”呢?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如何将语文教学和多媒体有效地进行整合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呢?为此,在教授人教版高一年级教材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文本的特点,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总结,现大致按照文体和课型,作一个粗浅的回顾。
一、文学作品
对文学作品而言,多媒体的运用要慎之又慎。因为好的文学作品必定有着好的语言和意境,让学生领会到作品传达出来的美感,是教学的重点。而这个教学重点如何与多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呢?我们有些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作品中的景物和人物用图片做出来,本意是让学生感受得更真切些,但往往却弄巧成拙,事倍功半。很显然,这是忽略了文学阅读和多媒体本身的特点造成的。
文学本身借以描摹事物、传达情感的手段是抽象的语言符号,它最终之所以能感染读者、形成共鸣,是因为经过了我们的二次加工,我们借助形象思维来理解、领会语言符号传达的信息,可以说,形象思维能力是文学阅读最重要的一种素质。而多媒体课件等媒介,凭借它形象直观的特点赢得了学生的青睐,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又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甚至使其产生思维惰性。这时,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这个矛盾,把“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变成“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就会违背我们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宜“虚”不宜“实”,应结合文章自身的特点来展开。具体说来,就是可以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营造好的意境,为学生深入文本做好准备。
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在课堂导入时,配合优美的音乐,展示荷花袅娜的身姿,然后顺势导入新课——“你知道月光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一起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花的别样风姿”。这样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一笔宕开,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描写月下荷花的段落,则不宜再“实”。有的老师把文中描述的各种姿态的荷花、月光下的荷花等一一用图片展示,反而忽略了文本,忽视了文学语言的美,限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我个人认为,过多的展示实物图片是不合适的。
但是不是图片就一定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呢?有时为了突出文章本身的特点,我们也不妨多出示一些图片,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自己绘制图片。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文章本身幽默讽刺的语言最能让学生发笑,可以通过对课文情节的了解,找一些漫画来展示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或者分小组让学生自己绘画,并配上说明,这样既熟悉了故事情节,又把握了人物性格,还领会了文章的风格,可谓“一石三鸟”,效果不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图片不能算是“实物”,因为“漫画式”的肖像本身就是我们想象和夸张的结果,与我们说的“实物图片”是有区别的。
二、杂文、随笔、论说类作品
有一种观点认为,论说类作品内在逻辑性较强,多媒体的形象性派不上用场,可以不用。但我认为,杂文、随笔、论说类作品天马行空,材料丰富,写作手法不拘一格,容易使学生理不清头绪,摸不着头脑,空洞的解释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链接方便、展示清楚的优势帮助学生。
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作者的观点是层层显现的,学生一下子很难理解作者的真正用意。我们可以从最浅显的地方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难点难句。例如,可以先展示维纳斯的雕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有的认同有的不认同,听了他们的理由,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入到“审美”这个艺术欣赏领域,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要害。然后我们一起来看作者的观点——维纳斯美在哪里?带领学生一起回到文本中。这样,既启发了学生,又没有脱离文本。此课教学最忌抛开文本,架空了让学生看着图片讨论:“维纳斯美么”“你怎样看待残缺美”。学生可以踊跃地发表看法,但却失去了领会文本旨趣,学习作者写法的大好机会。这就启示我们,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我们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视听结合的特点,多层面地激活他们的认知体系,利用形象的展示引发他们对美的兴趣、对美的体认,再结合理性的分析引导他们了解一种美的哲学、美的观念。这样,我们结合多媒体的优势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就能使课堂活跃并且扎实。
三、说明文等其他文体
说明文较其他文体而言比较枯燥,学生往往兴趣不大。这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适当地来上一两个小插曲,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要注意,切莫喧宾夺主。
如《胡同文化》,对南方的孩子来说,胡同的外在形式通过课文的介绍不难理解,最难理解的还是这“文化”二字。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电影片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另外,学生对“北京话”的兴趣也很浓厚,教师可以找些语音材料满足学生的要求。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在学习科普类说明文时,必然要涉及到一些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显豁的特点,把抽象的科学原理用动画的形式反映出来,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这本身是一种极好的方式,但要注意适度原则,否则,就走进了“边缘”误区。语文课本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天文地理、历史政治都有可能涉及到,而学生不可能样样精通、事事明晓,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我们常常运用多媒体来补充一些“边缘知识”。这时,切忌本末倒置。如《神奇的极光》这样的课文,图片的运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极光的兴趣,而其形成原理通过动画可以更清楚地展示,但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欣赏其美及探究其奇上,而忽略了整体感知和信息筛选,就没有处理好语文和边缘知识的关系,走入了误区。
四、古文
传统教学中,对古文的处理一般都是翻译加内容概括,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有了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简单易懂的句段,教师展示讲解重点,清晰高效。同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们也需要介绍一定的背景材料。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如何理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展示当时的地图即可。而文中作为重要理由出现的“晋军背义”等涉及的历史故事,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作为资料介绍给大家。
五、作文课、复习课
作文课中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说是省时省力。优秀习作的展示,作文修改的训练,问题的讨论等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各小组可以把自己的意见上传,大家可以对问题进行公开透彻的研究,火力集中并且节省了板书、口述花费的大量时间。
复习课更是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展示习题便宜的特点提高效率。
总之,教师只有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和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有主见、有创见,使之更好地成为师生之间领会文本、提高能力的工具,我们的语文课才会上得像语文课,我们的教学才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的教学。
可以说,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有其天然的缺陷。它不仅带来了新的教学手段,也引发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它不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媒介,还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生成课堂的三个要素(即:教师、文本、学生),而使课堂变为教师、文本、学生、多媒体四者之间的对话。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如何使多媒体在其他三者之间发挥最大的功用,使其相互间的对话更灵活更有效,更有利于我们课堂效率的提高,这将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
一、文学作品
对文学作品而言,多媒体的运用要慎之又慎。因为好的文学作品必定有着好的语言和意境,让学生领会到作品传达出来的美感,是教学的重点。而这个教学重点如何与多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呢?我们有些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作品中的景物和人物用图片做出来,本意是让学生感受得更真切些,但往往却弄巧成拙,事倍功半。很显然,这是忽略了文学阅读和多媒体本身的特点造成的。
文学本身借以描摹事物、传达情感的手段是抽象的语言符号,它最终之所以能感染读者、形成共鸣,是因为经过了我们的二次加工,我们借助形象思维来理解、领会语言符号传达的信息,可以说,形象思维能力是文学阅读最重要的一种素质。而多媒体课件等媒介,凭借它形象直观的特点赢得了学生的青睐,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又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甚至使其产生思维惰性。这时,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这个矛盾,把“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变成“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就会违背我们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宜“虚”不宜“实”,应结合文章自身的特点来展开。具体说来,就是可以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营造好的意境,为学生深入文本做好准备。
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在课堂导入时,配合优美的音乐,展示荷花袅娜的身姿,然后顺势导入新课——“你知道月光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一起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花的别样风姿”。这样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一笔宕开,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描写月下荷花的段落,则不宜再“实”。有的老师把文中描述的各种姿态的荷花、月光下的荷花等一一用图片展示,反而忽略了文本,忽视了文学语言的美,限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我个人认为,过多的展示实物图片是不合适的。
但是不是图片就一定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呢?有时为了突出文章本身的特点,我们也不妨多出示一些图片,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自己绘制图片。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文章本身幽默讽刺的语言最能让学生发笑,可以通过对课文情节的了解,找一些漫画来展示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或者分小组让学生自己绘画,并配上说明,这样既熟悉了故事情节,又把握了人物性格,还领会了文章的风格,可谓“一石三鸟”,效果不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图片不能算是“实物”,因为“漫画式”的肖像本身就是我们想象和夸张的结果,与我们说的“实物图片”是有区别的。
二、杂文、随笔、论说类作品
有一种观点认为,论说类作品内在逻辑性较强,多媒体的形象性派不上用场,可以不用。但我认为,杂文、随笔、论说类作品天马行空,材料丰富,写作手法不拘一格,容易使学生理不清头绪,摸不着头脑,空洞的解释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链接方便、展示清楚的优势帮助学生。
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作者的观点是层层显现的,学生一下子很难理解作者的真正用意。我们可以从最浅显的地方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难点难句。例如,可以先展示维纳斯的雕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有的认同有的不认同,听了他们的理由,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入到“审美”这个艺术欣赏领域,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要害。然后我们一起来看作者的观点——维纳斯美在哪里?带领学生一起回到文本中。这样,既启发了学生,又没有脱离文本。此课教学最忌抛开文本,架空了让学生看着图片讨论:“维纳斯美么”“你怎样看待残缺美”。学生可以踊跃地发表看法,但却失去了领会文本旨趣,学习作者写法的大好机会。这就启示我们,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我们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视听结合的特点,多层面地激活他们的认知体系,利用形象的展示引发他们对美的兴趣、对美的体认,再结合理性的分析引导他们了解一种美的哲学、美的观念。这样,我们结合多媒体的优势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就能使课堂活跃并且扎实。
三、说明文等其他文体
说明文较其他文体而言比较枯燥,学生往往兴趣不大。这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适当地来上一两个小插曲,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要注意,切莫喧宾夺主。
如《胡同文化》,对南方的孩子来说,胡同的外在形式通过课文的介绍不难理解,最难理解的还是这“文化”二字。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电影片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另外,学生对“北京话”的兴趣也很浓厚,教师可以找些语音材料满足学生的要求。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在学习科普类说明文时,必然要涉及到一些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显豁的特点,把抽象的科学原理用动画的形式反映出来,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这本身是一种极好的方式,但要注意适度原则,否则,就走进了“边缘”误区。语文课本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天文地理、历史政治都有可能涉及到,而学生不可能样样精通、事事明晓,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我们常常运用多媒体来补充一些“边缘知识”。这时,切忌本末倒置。如《神奇的极光》这样的课文,图片的运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极光的兴趣,而其形成原理通过动画可以更清楚地展示,但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欣赏其美及探究其奇上,而忽略了整体感知和信息筛选,就没有处理好语文和边缘知识的关系,走入了误区。
四、古文
传统教学中,对古文的处理一般都是翻译加内容概括,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有了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简单易懂的句段,教师展示讲解重点,清晰高效。同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们也需要介绍一定的背景材料。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如何理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展示当时的地图即可。而文中作为重要理由出现的“晋军背义”等涉及的历史故事,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作为资料介绍给大家。
五、作文课、复习课
作文课中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说是省时省力。优秀习作的展示,作文修改的训练,问题的讨论等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各小组可以把自己的意见上传,大家可以对问题进行公开透彻的研究,火力集中并且节省了板书、口述花费的大量时间。
复习课更是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展示习题便宜的特点提高效率。
总之,教师只有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和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有主见、有创见,使之更好地成为师生之间领会文本、提高能力的工具,我们的语文课才会上得像语文课,我们的教学才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的教学。
可以说,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有其天然的缺陷。它不仅带来了新的教学手段,也引发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它不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媒介,还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生成课堂的三个要素(即:教师、文本、学生),而使课堂变为教师、文本、学生、多媒体四者之间的对话。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如何使多媒体在其他三者之间发挥最大的功用,使其相互间的对话更灵活更有效,更有利于我们课堂效率的提高,这将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