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改革是对教育制度的修订、修正。当下,全面深化改革,教育改革也在其中,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想对今天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做法与措施,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第一,历史上不是所有的改革都是成功的,教育改革也是如此,无论,什么样的改革都缩减不了刻苦学习,获得知识,功成名就这一读书过程,如果,幻想能通过校园教育改革把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简单轻松愉快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记得,以前学校提倡过“杨思模式”,“杜郎口模式”这些现在,都如过眼云烟一样,烟消云散。
从我们国家的历史来看,从古自今,所有的学有所成的人,无一例外都是,通过长期的刻苦学习而成才,成功。孔子、温彦博、周敦颐、宋濂、于谦、胡适、茅以升、童第周、王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古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西方提出“万有引力”的牛顿、电磁感应的发现者奥斯特、“电动机”的发明者法拉第、“曼哈顿计划”制造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科学家奥本海默、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这些西方的科学巨匠中,有那一个是轻松愉快的学习而获得知识的呢?求知有捷径可走吗?我能学一个小时,就成为科学家吗?我能学一个月,就成为发明家吗?事实告诉我们,很遗憾,想要速成学习知识,不行。而且,无情的现实还告诉我们,甚至,在我们经历了“十多年寒窗苦读之后”,大学毕业工作之后,还是感觉到知识的不够用,还需要继续学习。这就使得,今天的教育改革口号“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看起来像一句假话,以及诸多类似这种口号的宣传,这些,我们看来,就像是“画饼充饥”一样无益于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第二,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都知道,今天的高等教育供给已经过剩,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且,经过高校扩招后,连续19年的大规模培养高校毕业生,也已经使得高校毕业生的教育质量下降。一方面社會需要的实用性技术人才缺乏,一方面大量大学生无法就业。这也是,国家推出高考改革的目的,减少大学录取比例,提高高等专业技术型学校的招生比例。
对国家这一高考改革政策,我们十分支持,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们的担忧。高等专业技术型学校,也就是俗称的技校,它们培养的人才,以实用性为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就带来了技校毕业生,文明素质普遍不高,精神追求,业余生活普遍低俗,进而会影响一个单位,一个社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文化重不重要呢?答案是肯定的,人没有知识文化,进而会影响一个人个人素质修养,业余生活,追求情操等无形的精神文明层面的东西,而这些看不见的影响,又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比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损坏公共设施、不遵守交通规则,高铁霸座等等。当然,这些只是对生活方面小的影响,还有比如,商业往来不讲诚信、银行老赖不还欠款、“苏丹红”鸡蛋、假疫苗、医院莆田系等等这些社会生活影响大的方面。
这就使得,我们在关注高考改革的时候,也更多的关注,在改革后即将前往技校学习的学生们的文化知识教学问题。众所周知,高等专业技术型学校普遍都不重视文化课的教学,也没有办法重视,一、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二、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管理制度,文化课毕业制度。
这就使得,技校毕业的学生,工资丰厚,但是,文化业余生活不免低俗,在社会生活中,不文明行为也颇多。而且,让我们感到最大的担忧的是,当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会大规模裁员,而他们在失业之后,很难不保证他们不会成为当地社会不稳定因素。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一个担心,因为,很简单也很现实,比如,汽车工只会修理汽车,他就不会炒菜,也不会维修空调,当他失业之后,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再就业的。那么,这段时间没有收入,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呢?什么能保证他不违法呢?历史上,天灾人祸农民吃不起饭时,都会造反又何况他们呢?而且,他们又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正是建设祖国,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年轻人,他们的稳定又似乎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命运。
所以,这里我们想提出,我们对高等专业技术型学校教学的一些建议,国家将高等专业技术型学校的文化课教育纳入对学校的考核管理,关闭一批文化课教学不合格的学校,提高,现有技校文化课教学的质量,以及,提高国家对技校毕业文化课达标的规定,比如,可以规定技校毕业生,英语必须达到四六级,可以考取司法资格证等等。
这些措施,短期内一定是痛苦的,甚至是,被抵触的,但是,如果从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则是,十分必要和有益处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任何一个工业化成功的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展现出的历史风貌,可以说,强国之魂,国家之崛起关键就在于“工匠精神”,由一个制造大国向一个制造强国转变,也关键在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当年的高校全民扩招,并没有错,因为,它从本质上提高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中国的受大学教育程度的人数为世界之最,也我们从2000年到2019年,将近20年的经济发展,增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但是,现在,在国家产业升级,世界智能制造的时代,我们也必须重视高等技校毕业生们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这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是关系到民族复兴,国家振兴的百年大事。
第一,历史上不是所有的改革都是成功的,教育改革也是如此,无论,什么样的改革都缩减不了刻苦学习,获得知识,功成名就这一读书过程,如果,幻想能通过校园教育改革把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简单轻松愉快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记得,以前学校提倡过“杨思模式”,“杜郎口模式”这些现在,都如过眼云烟一样,烟消云散。
从我们国家的历史来看,从古自今,所有的学有所成的人,无一例外都是,通过长期的刻苦学习而成才,成功。孔子、温彦博、周敦颐、宋濂、于谦、胡适、茅以升、童第周、王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古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西方提出“万有引力”的牛顿、电磁感应的发现者奥斯特、“电动机”的发明者法拉第、“曼哈顿计划”制造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科学家奥本海默、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这些西方的科学巨匠中,有那一个是轻松愉快的学习而获得知识的呢?求知有捷径可走吗?我能学一个小时,就成为科学家吗?我能学一个月,就成为发明家吗?事实告诉我们,很遗憾,想要速成学习知识,不行。而且,无情的现实还告诉我们,甚至,在我们经历了“十多年寒窗苦读之后”,大学毕业工作之后,还是感觉到知识的不够用,还需要继续学习。这就使得,今天的教育改革口号“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看起来像一句假话,以及诸多类似这种口号的宣传,这些,我们看来,就像是“画饼充饥”一样无益于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第二,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都知道,今天的高等教育供给已经过剩,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且,经过高校扩招后,连续19年的大规模培养高校毕业生,也已经使得高校毕业生的教育质量下降。一方面社會需要的实用性技术人才缺乏,一方面大量大学生无法就业。这也是,国家推出高考改革的目的,减少大学录取比例,提高高等专业技术型学校的招生比例。
对国家这一高考改革政策,我们十分支持,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们的担忧。高等专业技术型学校,也就是俗称的技校,它们培养的人才,以实用性为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就带来了技校毕业生,文明素质普遍不高,精神追求,业余生活普遍低俗,进而会影响一个单位,一个社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文化重不重要呢?答案是肯定的,人没有知识文化,进而会影响一个人个人素质修养,业余生活,追求情操等无形的精神文明层面的东西,而这些看不见的影响,又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比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损坏公共设施、不遵守交通规则,高铁霸座等等。当然,这些只是对生活方面小的影响,还有比如,商业往来不讲诚信、银行老赖不还欠款、“苏丹红”鸡蛋、假疫苗、医院莆田系等等这些社会生活影响大的方面。
这就使得,我们在关注高考改革的时候,也更多的关注,在改革后即将前往技校学习的学生们的文化知识教学问题。众所周知,高等专业技术型学校普遍都不重视文化课的教学,也没有办法重视,一、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二、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管理制度,文化课毕业制度。
这就使得,技校毕业的学生,工资丰厚,但是,文化业余生活不免低俗,在社会生活中,不文明行为也颇多。而且,让我们感到最大的担忧的是,当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会大规模裁员,而他们在失业之后,很难不保证他们不会成为当地社会不稳定因素。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一个担心,因为,很简单也很现实,比如,汽车工只会修理汽车,他就不会炒菜,也不会维修空调,当他失业之后,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再就业的。那么,这段时间没有收入,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呢?什么能保证他不违法呢?历史上,天灾人祸农民吃不起饭时,都会造反又何况他们呢?而且,他们又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正是建设祖国,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年轻人,他们的稳定又似乎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命运。
所以,这里我们想提出,我们对高等专业技术型学校教学的一些建议,国家将高等专业技术型学校的文化课教育纳入对学校的考核管理,关闭一批文化课教学不合格的学校,提高,现有技校文化课教学的质量,以及,提高国家对技校毕业文化课达标的规定,比如,可以规定技校毕业生,英语必须达到四六级,可以考取司法资格证等等。
这些措施,短期内一定是痛苦的,甚至是,被抵触的,但是,如果从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则是,十分必要和有益处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任何一个工业化成功的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展现出的历史风貌,可以说,强国之魂,国家之崛起关键就在于“工匠精神”,由一个制造大国向一个制造强国转变,也关键在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当年的高校全民扩招,并没有错,因为,它从本质上提高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中国的受大学教育程度的人数为世界之最,也我们从2000年到2019年,将近20年的经济发展,增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但是,现在,在国家产业升级,世界智能制造的时代,我们也必须重视高等技校毕业生们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这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是关系到民族复兴,国家振兴的百年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