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明文化
晚明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在中国文化变迁上是个大转折的时代,也是了解全球经济文化重心转移到欧洲的关键时刻。
十九世纪的时候,中国落后了,西方强盛了。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在十九世纪后半叶接触的时候,突然,中国传统文化处于劣势,变成一个弱势文化,而西方强势文化处处都比中国文化传统优越。这怎么发生的?我们若是把时间往前推,推到十六世纪,也就是从晚明时期,当欧洲文化与中国文化初次有了相当规模的直接接触,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文化的强盛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推崇,情况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才发生逆转。我们必须对晚明的历史情况有所了解,对其后全世界发生的历史变化有所认知,才能理解中国近代史,否则只是瞎子摸象,不能认识全局。
明朝中叶以后,中国东南半壁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商品经济是怎么样的状况?为什么如此繁华?繁华的现象与全球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今天的俗语还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说的是明代中期以后的苏州跟杭州,广义而言,就包括了整个江南。
从全球的格局来讲,十六世纪是一个早期全球化的时期,出现了近代全球化过程的雏形。今天人们到江南古镇去观光,觉得诗情画意,古意盎然,其实晚明时期这些市镇的兴起与发展,是成片的,形成繁荣的城镇网络,也带动了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
十六世纪之后,整个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通俗文化,促进了文娱活动与小说戏曲的昌盛。明代中期之后,虽然以北京为全国“政治中心”,但是经济发达的江南却以南京、苏州、杭州为核心,带动周边的都市与城镇,发展成充满文化创意的“文化中心带”。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达,直接打开了东西方的商品与文化交流,这个现象就发生在晚明,在嘉靖、隆庆、万历期间,发生很大的变动。商业发达的地区,生活方式也转趋消费跟物质享受,影响文化、艺术、娱乐的蓬勃,要求多元多样的创新。
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场域,虽然受到政局动荡及经济变动的影响,但审美追求所开拓的精神境界依然可以传承,艺术创造的成果可以历劫而重生。一旦在文化艺术上有所开创,并能蔚为风气,形成典范,则可传诸后世,形成传统,晚明文化的重大意义在此。当时所创作的文学、戏曲,以及各种各样艺术品在审美情趣上的成就,并不因明清易代的天翻地覆而消逝。
◎昆曲盛世
昆曲的兴盛即在晚明这个时期,而其繁盛的生命力可以跨越改朝换代的戕害与创伤,一直延续到乾嘉时期。
我想大家可能看过《板桥杂记》这本书,余怀写的,性质与张岱忏情的《自为墓志铭》十分相近,主要写的是秦淮风月,给人一个感觉,是落拓文人的艳情文字,在国破家亡之际居然还怀想歌姬名妓的青楼风光。其实,余怀在晚年写《板桥杂记》,真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秦淮风月任情恣性的氛围,是晚明社会所提供的自由开放环境。余怀这个人也不是大家以为的情场浪子,而是有守有节的文化精英,是个君子固穷的明遗民,甚至参加过反清复明运动。余怀著作资料的大量散失,只有《板桥杂记》流通最广,使人误以为秦淮风月就是他唯一的生活行径。
近几年因为学者的努力,有两部搜集余怀著作的诗文集出版,一部是《余怀全集》,一部是《甲申集外十一种》,让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一些文人,有其志向,有其政治操守,甚至投身危险的复国运动,但最关心的还是文化传统与艺术追求,是他们经历的浮华世界,是繁华所造就的审美境界。在清朝高压统治下,他们暗地里从事反清复明的运动,同时却可以公开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赏心悦目的诗酒风流,以及千折百回、婉转动听的昆曲。我时常想,晚明昆曲的艺术追求,到了清代施行高压统治与文化钳制之时,仍然蓬勃发展,不是因为康雍乾三朝盛世的提倡,而是与这种缅怀故国的优越文化成就有关的。
昆曲是中国在舞台表演这个领域,艺术发展到巅峰的一种艺术形式,而这个艺术形式最辉煌的时期,就是从晚明到乾隆。或许有人问,已经到了清朝中叶了,昆曲还有其发展的生机,不是可以反驳康雍乾三代钳制文化的说法吗?若说清朝盛世压制文化艺术的创新,昆曲怎么还能继续辉煌?其实,这也容易回答,因为文化艺术场域与政治不同,文化创意与艺术思维的时段很长,对一代人而言可以延续几十年,而且可以逆着外界环境的压力持续好几代,不像政治那样,说停就停。
昆曲兴起的社会背景,就是嘉靖万历年间社会富裕的环境。江南的文人雅士因富裕而有了闲情逸致,开始专注物欲享受的提升,追求审美品位的精致化。他们对戏曲发生兴趣,甚至投身戏曲创作,填词度曲,浸润在昆曲的柔靡艺术境界之中,通过伶工与演员的实践,结合了群体艺术心灵的追求与内化,才得以创造一个新的艺术境界,从感官享受转到精神提升的认知体会,为文化与艺术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明朝初年,经历了战争兵燹与社会重建,政治控制与社会秩序抓得很紧,从官员到老百姓都老老实实的。洪武三十年《御制大明律》卷二十六,有“禁搬做杂剧”一条。
政府的禁令之中,很清楚地讲到“搬做杂剧、戏文”。这里说的杂剧,就是宋元以来的北杂剧传统,在明初依然兴盛,戏文则是从南方发展出来的戏曲形式,也称为南戏或传奇。北方杂剧,一般就是四折,一个主角唱到底,其他是配角;戏文则像连续剧,可以发展成几十折,由生净旦末丑穿插演出。不准戏曲演员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主要是为了尊崇统治阶级的高高在上的形象,避免舞台演出亵渎了道德表率。其他的戏剧演出,只要是劝人行善,引导民众崇尚道德,遵循社会秩序,就不会禁止。
认识到戏剧演出对百姓的影响,主张藉着演出忠臣孝子故事,激发平民百姓的良知。这种对戏曲可以教化百姓的态度,也反映了当时戏曲流布很广,成为老百姓普遍的娱乐方式。
从戏曲的发展来说,明朝是个重要的时期,南戏勃兴,逐渐取代了北杂剧,南戏的四大声腔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晚明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在中国文化变迁上是个大转折的时代,也是了解全球经济文化重心转移到欧洲的关键时刻。
十九世纪的时候,中国落后了,西方强盛了。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在十九世纪后半叶接触的时候,突然,中国传统文化处于劣势,变成一个弱势文化,而西方强势文化处处都比中国文化传统优越。这怎么发生的?我们若是把时间往前推,推到十六世纪,也就是从晚明时期,当欧洲文化与中国文化初次有了相当规模的直接接触,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文化的强盛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推崇,情况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才发生逆转。我们必须对晚明的历史情况有所了解,对其后全世界发生的历史变化有所认知,才能理解中国近代史,否则只是瞎子摸象,不能认识全局。
明朝中叶以后,中国东南半壁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商品经济是怎么样的状况?为什么如此繁华?繁华的现象与全球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今天的俗语还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说的是明代中期以后的苏州跟杭州,广义而言,就包括了整个江南。
从全球的格局来讲,十六世纪是一个早期全球化的时期,出现了近代全球化过程的雏形。今天人们到江南古镇去观光,觉得诗情画意,古意盎然,其实晚明时期这些市镇的兴起与发展,是成片的,形成繁荣的城镇网络,也带动了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
十六世纪之后,整个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通俗文化,促进了文娱活动与小说戏曲的昌盛。明代中期之后,虽然以北京为全国“政治中心”,但是经济发达的江南却以南京、苏州、杭州为核心,带动周边的都市与城镇,发展成充满文化创意的“文化中心带”。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达,直接打开了东西方的商品与文化交流,这个现象就发生在晚明,在嘉靖、隆庆、万历期间,发生很大的变动。商业发达的地区,生活方式也转趋消费跟物质享受,影响文化、艺术、娱乐的蓬勃,要求多元多样的创新。
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场域,虽然受到政局动荡及经济变动的影响,但审美追求所开拓的精神境界依然可以传承,艺术创造的成果可以历劫而重生。一旦在文化艺术上有所开创,并能蔚为风气,形成典范,则可传诸后世,形成传统,晚明文化的重大意义在此。当时所创作的文学、戏曲,以及各种各样艺术品在审美情趣上的成就,并不因明清易代的天翻地覆而消逝。
◎昆曲盛世
昆曲的兴盛即在晚明这个时期,而其繁盛的生命力可以跨越改朝换代的戕害与创伤,一直延续到乾嘉时期。
我想大家可能看过《板桥杂记》这本书,余怀写的,性质与张岱忏情的《自为墓志铭》十分相近,主要写的是秦淮风月,给人一个感觉,是落拓文人的艳情文字,在国破家亡之际居然还怀想歌姬名妓的青楼风光。其实,余怀在晚年写《板桥杂记》,真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秦淮风月任情恣性的氛围,是晚明社会所提供的自由开放环境。余怀这个人也不是大家以为的情场浪子,而是有守有节的文化精英,是个君子固穷的明遗民,甚至参加过反清复明运动。余怀著作资料的大量散失,只有《板桥杂记》流通最广,使人误以为秦淮风月就是他唯一的生活行径。
近几年因为学者的努力,有两部搜集余怀著作的诗文集出版,一部是《余怀全集》,一部是《甲申集外十一种》,让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一些文人,有其志向,有其政治操守,甚至投身危险的复国运动,但最关心的还是文化传统与艺术追求,是他们经历的浮华世界,是繁华所造就的审美境界。在清朝高压统治下,他们暗地里从事反清复明的运动,同时却可以公开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赏心悦目的诗酒风流,以及千折百回、婉转动听的昆曲。我时常想,晚明昆曲的艺术追求,到了清代施行高压统治与文化钳制之时,仍然蓬勃发展,不是因为康雍乾三朝盛世的提倡,而是与这种缅怀故国的优越文化成就有关的。
昆曲是中国在舞台表演这个领域,艺术发展到巅峰的一种艺术形式,而这个艺术形式最辉煌的时期,就是从晚明到乾隆。或许有人问,已经到了清朝中叶了,昆曲还有其发展的生机,不是可以反驳康雍乾三代钳制文化的说法吗?若说清朝盛世压制文化艺术的创新,昆曲怎么还能继续辉煌?其实,这也容易回答,因为文化艺术场域与政治不同,文化创意与艺术思维的时段很长,对一代人而言可以延续几十年,而且可以逆着外界环境的压力持续好几代,不像政治那样,说停就停。
昆曲兴起的社会背景,就是嘉靖万历年间社会富裕的环境。江南的文人雅士因富裕而有了闲情逸致,开始专注物欲享受的提升,追求审美品位的精致化。他们对戏曲发生兴趣,甚至投身戏曲创作,填词度曲,浸润在昆曲的柔靡艺术境界之中,通过伶工与演员的实践,结合了群体艺术心灵的追求与内化,才得以创造一个新的艺术境界,从感官享受转到精神提升的认知体会,为文化与艺术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明朝初年,经历了战争兵燹与社会重建,政治控制与社会秩序抓得很紧,从官员到老百姓都老老实实的。洪武三十年《御制大明律》卷二十六,有“禁搬做杂剧”一条。
政府的禁令之中,很清楚地讲到“搬做杂剧、戏文”。这里说的杂剧,就是宋元以来的北杂剧传统,在明初依然兴盛,戏文则是从南方发展出来的戏曲形式,也称为南戏或传奇。北方杂剧,一般就是四折,一个主角唱到底,其他是配角;戏文则像连续剧,可以发展成几十折,由生净旦末丑穿插演出。不准戏曲演员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主要是为了尊崇统治阶级的高高在上的形象,避免舞台演出亵渎了道德表率。其他的戏剧演出,只要是劝人行善,引导民众崇尚道德,遵循社会秩序,就不会禁止。
认识到戏剧演出对百姓的影响,主张藉着演出忠臣孝子故事,激发平民百姓的良知。这种对戏曲可以教化百姓的态度,也反映了当时戏曲流布很广,成为老百姓普遍的娱乐方式。
从戏曲的发展来说,明朝是个重要的时期,南戏勃兴,逐渐取代了北杂剧,南戏的四大声腔也得到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