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优秀的教学方法只能称得上是教学技术,只有把它和优美的教学意境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教学的艺术,才能让美在教学中流转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这一目标的完成,不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包括美育在内的系统工程。美育指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从目标来看,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从对象来看,无论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是美育的对象;从手段来看,美育主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作用于对象心灵,使其心灵受到陶冶。美育既然作用于人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就必须有恰当的媒介,这一媒介本身就应该是美的。只有找到了这一媒介,美育才能收到实效,而语文教学就是这种媒介。那么,究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摒弃灌输,用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去感悟美
审美是愉悦的活动,美育依靠美的事物的感染力激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并在愉悦的美的享受中实现心灵净化、情感升华。而灌输从内容上看始于美的教义;从目的上看,灌输者使用某种审美学说或体系封闭学生活跃的审美理想;从方法上看,教育者为了达到一个固定的目的而采用强制作为主要手段,让学生服从接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灌输的本质都与审美背道而驰。所以我们应该摒弃灌输这种教育方式,用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去让学生感悟美。多义性、丰富性正是语言美的生命所在,也正是语文创造的动力和空间所在,如果一定要将学生装进这个或那个套子,学生反而将因此失去审美创造的兴趣和能力,失去审美发展的机会。
二、注重审美价值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人们对于美与丑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因此美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树立和培养正确高尚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美、美感、美的创造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从审美角度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和评价的原则体系。审美观的正确与否、进步与落后、高尚与卑下将直接影响人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注重对学生审美价值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审美价值引导是一种情感引导,是一种人生意义的引导。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于语言技巧、谋篇布局、写作方法等方面,还应该带领学生深入作品去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命世界以及精神世界。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文学作品去体味作品中真正蕴含的美。
三、正视审美价值的冲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对美的认识是多元的,伴随着这种多元性产生审美价值的冲突是必然的。审美价值冲突对于学生认识美的本质、认识社会的多元、确定主题性的审美标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借助这种冲突,不仅可以促进美感经验的积累,推动审美认识的深化,而且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审美化发展。
现在我们有很多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愿意过多理会学生提出的对标准答案的相反思索和辩驳。其实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错误的观点,这也表明学生是真正地深入了教材。只是由于他们的审美观、人生观不够完善,或者是他们的审美标准出了偏差,才导致了观点的错误。这个时候正是教师帮助学生完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纠正审美标准的大好时机;学生则通过思辨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四、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体验
俗话说:“吃自己嚼的馍,才是香的。”在教学中老师无法替代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体。虽然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十分有限,虽然学生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并不完善,甚至学生的审美标准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我们仍然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进行阅读、理解、分析,放手让学生自己亲身去钻研。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去感悟、去积累,只有在不断的失败中才能发现并总结,才能形成最终的审美情感的升华。
我们知道,智育在于传授知识、开发智能,用以把握真;德育在于加强意志、提高品德,用以把握善;美育在于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用以把握美。只有蕴含着真、善、美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只有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审美教育,才能让美与教学相映生辉。
一、摒弃灌输,用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去感悟美
审美是愉悦的活动,美育依靠美的事物的感染力激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并在愉悦的美的享受中实现心灵净化、情感升华。而灌输从内容上看始于美的教义;从目的上看,灌输者使用某种审美学说或体系封闭学生活跃的审美理想;从方法上看,教育者为了达到一个固定的目的而采用强制作为主要手段,让学生服从接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灌输的本质都与审美背道而驰。所以我们应该摒弃灌输这种教育方式,用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去让学生感悟美。多义性、丰富性正是语言美的生命所在,也正是语文创造的动力和空间所在,如果一定要将学生装进这个或那个套子,学生反而将因此失去审美创造的兴趣和能力,失去审美发展的机会。
二、注重审美价值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人们对于美与丑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因此美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树立和培养正确高尚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美、美感、美的创造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从审美角度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和评价的原则体系。审美观的正确与否、进步与落后、高尚与卑下将直接影响人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注重对学生审美价值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审美价值引导是一种情感引导,是一种人生意义的引导。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于语言技巧、谋篇布局、写作方法等方面,还应该带领学生深入作品去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命世界以及精神世界。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文学作品去体味作品中真正蕴含的美。
三、正视审美价值的冲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对美的认识是多元的,伴随着这种多元性产生审美价值的冲突是必然的。审美价值冲突对于学生认识美的本质、认识社会的多元、确定主题性的审美标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借助这种冲突,不仅可以促进美感经验的积累,推动审美认识的深化,而且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审美化发展。
现在我们有很多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愿意过多理会学生提出的对标准答案的相反思索和辩驳。其实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错误的观点,这也表明学生是真正地深入了教材。只是由于他们的审美观、人生观不够完善,或者是他们的审美标准出了偏差,才导致了观点的错误。这个时候正是教师帮助学生完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纠正审美标准的大好时机;学生则通过思辨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四、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体验
俗话说:“吃自己嚼的馍,才是香的。”在教学中老师无法替代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体。虽然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十分有限,虽然学生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并不完善,甚至学生的审美标准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我们仍然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进行阅读、理解、分析,放手让学生自己亲身去钻研。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去感悟、去积累,只有在不断的失败中才能发现并总结,才能形成最终的审美情感的升华。
我们知道,智育在于传授知识、开发智能,用以把握真;德育在于加强意志、提高品德,用以把握善;美育在于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用以把握美。只有蕴含着真、善、美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只有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审美教育,才能让美与教学相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