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实际,认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从阅读教学和实践活动等方面人手,采取加强阅读,积累语言素材;以读促写,进行练笔训练;深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多维训练,扩充写作素材,才能使小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自主能力
目前很多小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追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写作素材。那么,我们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个人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像是潺潺的溪水,虽不丰盈富足,却绵绵不断、流之不尽。”从这句话中我们明白了学生平时的积累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去积累知识、提取素材,从而丰富生活阅历、感受生活情感。我们可以带领着学生去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的博大和宽广;再把学生领入社会,让他们体验社会中的风土人情,农家小镇感受普通人家的社会状况;再次,让学生在校园里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栽花植树、清扫垃圾等。总之,教师经常地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学习知识,让生活去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情况了。
二、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首先,个性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作文教学是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传统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原本天真活泼的学生,经过作文教学流水线的筛滤,逐渐丧失了独立个性,开始学会盲从。学生常常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用自己的大脑重复别人的思维,其个性内容的保守性,个性空间的狭隘性,个性水平的低下性,俯拾皆是。激励作为成功教学的“催化剂”,能在很大程度上唤醒学生和鼓励学生的独立个性。
良好的习作氛围,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努力营造一种自由的氛围,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如开展“我的新发现”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天不都是蓝色的,在不同时间里各有变化;人的眼睛也不都是又大又圆,其形状大小纷繁复杂……从而引导学生走出盲从的怪圈,让学生明白习作就是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三、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填充了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空白。组织学生到校附近春、秋游活动,学做一餐同学们自己做的饭菜,让孩子们自由组合,自己选购,自己下厨,如包饺子、炒菜等,劳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个个大显身手,乐此不疲,共享劳动成果的轻松与快乐;还可以利用学校综合课教学生用餐巾编纸绳、编织围巾、小制作等,学生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强;此外,还可以结合学校安排在班队课上开展各项比赛活动,如讲故事,成语接龙、跳绳、拔河、野炊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体会,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诉说自己的感悟,抒写自己的情感。语言自然真切,富有儿童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习作者内心无比喜悦的感情。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生活,为习作积累好的素材,还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四、营造宽松、自由的作文氛围
“创造性就像种子,还需要一定的环境来培育,包括阳光、空气、土壤、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作文教学亦是如此,许多学生绞尽脑汁,穷于应付,除了腹内空空,缺少技巧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为他们创设作文的环境,没有给他们“合适”的条件。所以教师在组织作文教学时,要充分体现民主思想,还学生以选择读写的自由。作文的命题、指导、评改都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给学生以自由创作的空间。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要去营造和激发学生创造的环境,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认识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都是有裨益的。只有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现实生活,积累创作素材,思考人生價值,即为学生营造成作文的外部环境,让学生从他们的视角,以他们的眼光去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即使他们的观察、思考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有了这样的土壤,希望的种子就会发芽,有创意的佳作自会破土而出。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自主能力
目前很多小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追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写作素材。那么,我们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个人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像是潺潺的溪水,虽不丰盈富足,却绵绵不断、流之不尽。”从这句话中我们明白了学生平时的积累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去积累知识、提取素材,从而丰富生活阅历、感受生活情感。我们可以带领着学生去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的博大和宽广;再把学生领入社会,让他们体验社会中的风土人情,农家小镇感受普通人家的社会状况;再次,让学生在校园里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栽花植树、清扫垃圾等。总之,教师经常地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学习知识,让生活去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情况了。
二、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首先,个性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作文教学是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传统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原本天真活泼的学生,经过作文教学流水线的筛滤,逐渐丧失了独立个性,开始学会盲从。学生常常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用自己的大脑重复别人的思维,其个性内容的保守性,个性空间的狭隘性,个性水平的低下性,俯拾皆是。激励作为成功教学的“催化剂”,能在很大程度上唤醒学生和鼓励学生的独立个性。
良好的习作氛围,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努力营造一种自由的氛围,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如开展“我的新发现”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天不都是蓝色的,在不同时间里各有变化;人的眼睛也不都是又大又圆,其形状大小纷繁复杂……从而引导学生走出盲从的怪圈,让学生明白习作就是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三、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填充了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空白。组织学生到校附近春、秋游活动,学做一餐同学们自己做的饭菜,让孩子们自由组合,自己选购,自己下厨,如包饺子、炒菜等,劳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个个大显身手,乐此不疲,共享劳动成果的轻松与快乐;还可以利用学校综合课教学生用餐巾编纸绳、编织围巾、小制作等,学生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强;此外,还可以结合学校安排在班队课上开展各项比赛活动,如讲故事,成语接龙、跳绳、拔河、野炊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体会,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诉说自己的感悟,抒写自己的情感。语言自然真切,富有儿童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习作者内心无比喜悦的感情。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生活,为习作积累好的素材,还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四、营造宽松、自由的作文氛围
“创造性就像种子,还需要一定的环境来培育,包括阳光、空气、土壤、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作文教学亦是如此,许多学生绞尽脑汁,穷于应付,除了腹内空空,缺少技巧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为他们创设作文的环境,没有给他们“合适”的条件。所以教师在组织作文教学时,要充分体现民主思想,还学生以选择读写的自由。作文的命题、指导、评改都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给学生以自由创作的空间。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要去营造和激发学生创造的环境,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认识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都是有裨益的。只有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现实生活,积累创作素材,思考人生價值,即为学生营造成作文的外部环境,让学生从他们的视角,以他们的眼光去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即使他们的观察、思考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有了这样的土壤,希望的种子就会发芽,有创意的佳作自会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