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开设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为例,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水平的现状,实行基于学科信息素质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与实践,并提出对信息素质课程设计的观点,以期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水平,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为国家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文献检索;本科生;学科信息素质;普通高校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又称信息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也就是指人们获取、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里对信息素质教育做了明确说明,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和创新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和内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责与功能。
山东理工大学是一所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理工科大学。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工作历来都由图书馆信息部承担。按照教育部要求,图书馆1984年开设文献检索课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起初,主要以校级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信息检索课程,选课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为了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兼顾到课时数量,除基本知识外,课程内容侧重于通用、常用资源的讲解。为了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到各种专业性较强的数据库,图书馆又举办了系列数字资源培训讲座。再加上新生入校时的入馆教育培训和切入专业教学课堂的培训课程,最终形成了多元化的信息能力培训方案。2009年,检索课开始对9000名全校新生授课,成为全校最大的公共必修课。同时实现了检索课由高年级学生开设向低年级学生的转移,填补了大学新生缺乏网络学习指导课程的空白。
文献检索课程是提高本科生信息素质教育最直接、有效的形式之一,通过网上调查,全国“211”高校及普通高校几乎都为本科生开设了信息素质课程。但随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深入,教学活动的不断实践,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如有部分本科生对这门课程不是特别重视,认为网络检索不就是利用百度在网上查找资料吗?谁不会?这还要学?课堂上不进入状态,表现形式为上课不听讲、玩手机、睡觉、小声说话;时有迟到、无故旷课现象发生,虽有考勤纪律约束,但考勤又不是目的;要求写出一篇本专业发展动态综述,学生却不知如何完成。针对这一现象,为更好地调动大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我们面向本科生采取学科信息素质教育模式,把专业课程知识与文献信息检索知识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的兴趣。由此让学生认识到文献检索课程对学习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供专业化的学科素质教育模式,使文献检索课程向学科化、个性化扩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生命科学学科为例,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一、教学实践
首先在调研学科信息资源、学科信息行为基础上,结合本科生需求,设计面向本科生学科专业化信息素质教学的内容。
1.设计步骤
步骤一:梳理与揭示学校的生命科学类信息资源。除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购买的包括生命科学类电子资源主要有,中文:超星數字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资源平台、万方数据资源等;外文: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EBSCO、Proquest等全文数据库;还有其他电子类型资源。图书馆主页对可访问的电子资源及其访问时间做揭示,使读者通过馆藏目录、网络导航等途径可以方便地检索到这些电子资源。步骤二:在课程开始前,需要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水平进行预测与检验,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学生需求,学习内容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留足课程调整的空间,并对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以作业形式进行课后调查,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调整未来课程内容,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2.课程内容设计
在信息素质调查表反馈获得信息的基础上,总结出生命科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查找的文献类型主要为图书、期刊,以及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情况。课程内容分为五章。
(1)第一章,网络信息概述。先通过案例讲解说明网络信息检索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即提高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如何又快又准地在网上查找专业学术资源,这是与一般知识检索最大的不同;重点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零次、一、二、三文献的概念与划分,十大文献源介绍、网络信息的分类,图书馆馆学五定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图书馆学、文献学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专业主要信息源有哪些,查找这些信息源的路径等。培养信息道德,即不能抄袭、不能剽窃、不能在网上随意发表攻击他人的信息等,具备信息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2)第二章,网络工具资源介绍。主要介绍通用搜索引擎百度的检索技巧、计算机检索语言等。众所周知,生命科学是发展极快的一门学科,网上的相关资源也极丰富多彩。不但要教授百度的高级检索语言,而且要给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介绍搜索引擎分类知识、专业搜索引擎、隐蔽网络的专业搜索引擎、开放获取资源、网上免费的生物学资源等。笔者课后给学生推荐一批专业学术网站的网址,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感叹道,原来网上有如此多的学术资源。然后告诉学生不要把眼光仅盯在课本上,囿于图书馆主页上的文献资源,应该开阔你的学术视野,谁占据的专业信息量越大,谁就更有可能把握学科的主动权,更有可能站在专业的前沿,学生听后都若有所思;笔者上课所举检索实例均为生命科学专业术语,拉近了文献检索课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这门课程值得去认真学习。最后一部分是了解网络工具书资源,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上各种工具去学习外语、查找专业知识。
(3)第三章,综合信息资源。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与自己学习生活相关的可靠信息源。大学生主要关注的信息有教育信息、新闻信息、经济信息与数据信息,包括网上一些免费的开放课程网站、报纸网站等,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 (4)第四章,科学文献数据库。主要介绍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外文数据的检索与利用。所举检索例句均以生命科学专业知识为例。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最初是课堂上讲解数据库,在机房实习时发现,学生登录图书馆主页后仍是一脸的茫然,不知如何检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在机房授课,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同步在计算机上操作,学生很轻松就掌握了登录数据库的路径,很容易就记住了应该到哪里去查找所需的学术资源,完成实习题时也比较顺畅,实习题准确率大大提高。虽然讲课教师辛苦一些,可换来的是学生学习专业文献检索课的积极性,最后通过实习题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自己的专业资料,写出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写出检索逻辑算式,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此项练习。
(5)第五章,技术文献数据资源。主要内容为专利与标准知识。这一章的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也比较陌生,尤其标准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概念。针对这种情况,在讲解概念的基础上,先介绍专利发展历史与标准发展现状,结合新闻热点、真实案例,与专利、标准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了解到专利与标准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各个国家都把专利与标准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重视与发展;勉励学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一代应该如何为国家的发展与创新尽自己的责任。
3.教学效果反馈结果
通过以上专业学科信息素质授课,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进行教学实验的生命科学专业班级有126位学生,发放信息素质调查表126份;调查表共有3个方面30个题目,其中7个问题为信息意识,16个为信息能力,7个为信息道德问题。收回问卷126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满足信息素质条件的学生只占到25%。课程讲授之后,笔者要求这126个学生写反馈意见,你学完课程后有什么收获?对这门课程有什么意见及建议?95%的学生一致认为学完课程后收获很大,建议增加课时量,增加上机实习次数;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有难度,要求教师讲课语速慢一些。有位学生在反馈意见中写道:我自以为我是网络高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才知道原来网上有如此多的学术资源,让我大开眼界。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课后对专业授课教师的回访得知,学生的检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完成毕业论文时可以顺利检索到所需学术文献,减轻了带毕业设计导师的工作量,受到了生命科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二、其他辅助教学措施
1.具体教学辅助措施
教师针对上课迟到现象,给学生讲述由于没有时间概念,曾经在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国家如今在世界舞台上却默默无闻的案例,从此很少有迟到现象发生。有个别学生迟到就让他回答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不上,由其他学生举手发言,从此杜绝了迟到现象。为了改变学生课堂上被动学习的局面,锻炼大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课堂上大胆发言,无论回答正确与否,只要站起来,就是突破了自己,都要加分,以此调动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与学生互动的目的。
2.保持教材的新颖性
由于网络信息为动态信息,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每两年修订一次教材,从最早的《信息检索新编教程》(2000年)《信息检索实用教程》(2006)、《实用网络信息检索》(“十一五”规划教材)(2009)、《实用网络信息检索》(第二版)(2012)、《实用网络信息检索》(第三版)(2014)到采用的最新版本《实用网络信息检索》(第四版)(2016)。这使本科生能掌握到最新的网络知识动态,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使学生的网络知识更新不落后于时代。
3.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信息素养教育对大学生学业、创新能力以及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接收新知识快、思维活跃,更偏好个性化、交互式、任务参与型甚至自主学习。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与网络优势,以多媒体形式提供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以交互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完成的。《实用网络信息检索》课程是教育部第一批资源共享课程,目前已有21481位(2017年9月30日统计)本科生在线学习。这个平台的搭建为本科生在课后学习提供了平台,以巩固在课堂里学习的知识。利用网络共享平台,教师与学生可以课后方便交流,讨论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教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从而保证课程内容及时更新与完善,实现文献检索课与时俱进。
三、对专业学科信息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
以上本科生教学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但有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认真思考。通过7年多的教学,笔者感受颇深,真可谓教学相长。要对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随着网络生态的变化进行不断的改革。网络信息检索课不能仅仅局限于信息知识与技术能力方面的提高,而需要增加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的教育内容。笔者认为网络信息检索课应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即对信息的敏感度,一种对所需信息的渴求;教会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帮助学生具备必要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一生的学习中成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运用知识独立地去判断事物的性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目标有方向,朝着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去奋斗; 其二,网络信息检索课程实际上是学习文献学、图书馆学知识,是教授大学生如何开发、利用、管理信息资源。只有界定好网络信息检索课的性质,才能引起大学生的认真与重视。
师资方面,要建立具有相当素质的师资队伍。信息素质课程教师最好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教授某个专业院系的文献检索课程。这样有利于文献检索课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非每学期教师都要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专业学科信息素质教育也只是一个初步尝试,下一步要向模块化组织形式发展,以提高信息素质教学效率,扩大专业覆盖面,使学科信息素质教育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
四、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素质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展与改变,并朝着学习素养、数据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方向延伸。人类正在进入移动加大数据、加大网络、加云计算的“移、大、云”时代,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应用,预示着新一波改革的浪潮即将席卷而来。国外高校已经在培养本科生的数据素养,而有关数据素养我们国家只在一些“211”高校刚刚起步,与国外相比我们又有了新的差距。为了更好地迎战大数据浪潮的冲击,作为信息素质教育授课的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不断摸索出新的信息素质课程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年轻一代的要求,为国家科技创新培养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燕今伟,刘 霞.信息素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
[2]周开发,曾玉珍.信息素养范式转变:从标准到框架[J].图书馆建设,2016(5):24-30.
[3]李 伟.大数据环境下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业务流程优化[J].情报资料工作,2016(3):100-106.
[4]高 飞.高校学科信息素质教育的模块化组织[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4):93-96.
[5]杨 玫.文献检索课教学新模式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4(3):164-167.
关键词:文献检索;本科生;学科信息素质;普通高校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又称信息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也就是指人们获取、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里对信息素质教育做了明确说明,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和创新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和内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责与功能。
山东理工大学是一所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理工科大学。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工作历来都由图书馆信息部承担。按照教育部要求,图书馆1984年开设文献检索课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起初,主要以校级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信息检索课程,选课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为了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兼顾到课时数量,除基本知识外,课程内容侧重于通用、常用资源的讲解。为了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到各种专业性较强的数据库,图书馆又举办了系列数字资源培训讲座。再加上新生入校时的入馆教育培训和切入专业教学课堂的培训课程,最终形成了多元化的信息能力培训方案。2009年,检索课开始对9000名全校新生授课,成为全校最大的公共必修课。同时实现了检索课由高年级学生开设向低年级学生的转移,填补了大学新生缺乏网络学习指导课程的空白。
文献检索课程是提高本科生信息素质教育最直接、有效的形式之一,通过网上调查,全国“211”高校及普通高校几乎都为本科生开设了信息素质课程。但随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深入,教学活动的不断实践,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如有部分本科生对这门课程不是特别重视,认为网络检索不就是利用百度在网上查找资料吗?谁不会?这还要学?课堂上不进入状态,表现形式为上课不听讲、玩手机、睡觉、小声说话;时有迟到、无故旷课现象发生,虽有考勤纪律约束,但考勤又不是目的;要求写出一篇本专业发展动态综述,学生却不知如何完成。针对这一现象,为更好地调动大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我们面向本科生采取学科信息素质教育模式,把专业课程知识与文献信息检索知识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的兴趣。由此让学生认识到文献检索课程对学习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供专业化的学科素质教育模式,使文献检索课程向学科化、个性化扩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生命科学学科为例,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一、教学实践
首先在调研学科信息资源、学科信息行为基础上,结合本科生需求,设计面向本科生学科专业化信息素质教学的内容。
1.设计步骤
步骤一:梳理与揭示学校的生命科学类信息资源。除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购买的包括生命科学类电子资源主要有,中文:超星數字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资源平台、万方数据资源等;外文: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EBSCO、Proquest等全文数据库;还有其他电子类型资源。图书馆主页对可访问的电子资源及其访问时间做揭示,使读者通过馆藏目录、网络导航等途径可以方便地检索到这些电子资源。步骤二:在课程开始前,需要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水平进行预测与检验,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学生需求,学习内容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留足课程调整的空间,并对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以作业形式进行课后调查,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调整未来课程内容,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2.课程内容设计
在信息素质调查表反馈获得信息的基础上,总结出生命科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查找的文献类型主要为图书、期刊,以及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情况。课程内容分为五章。
(1)第一章,网络信息概述。先通过案例讲解说明网络信息检索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即提高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如何又快又准地在网上查找专业学术资源,这是与一般知识检索最大的不同;重点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零次、一、二、三文献的概念与划分,十大文献源介绍、网络信息的分类,图书馆馆学五定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图书馆学、文献学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专业主要信息源有哪些,查找这些信息源的路径等。培养信息道德,即不能抄袭、不能剽窃、不能在网上随意发表攻击他人的信息等,具备信息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2)第二章,网络工具资源介绍。主要介绍通用搜索引擎百度的检索技巧、计算机检索语言等。众所周知,生命科学是发展极快的一门学科,网上的相关资源也极丰富多彩。不但要教授百度的高级检索语言,而且要给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介绍搜索引擎分类知识、专业搜索引擎、隐蔽网络的专业搜索引擎、开放获取资源、网上免费的生物学资源等。笔者课后给学生推荐一批专业学术网站的网址,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感叹道,原来网上有如此多的学术资源。然后告诉学生不要把眼光仅盯在课本上,囿于图书馆主页上的文献资源,应该开阔你的学术视野,谁占据的专业信息量越大,谁就更有可能把握学科的主动权,更有可能站在专业的前沿,学生听后都若有所思;笔者上课所举检索实例均为生命科学专业术语,拉近了文献检索课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这门课程值得去认真学习。最后一部分是了解网络工具书资源,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上各种工具去学习外语、查找专业知识。
(3)第三章,综合信息资源。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与自己学习生活相关的可靠信息源。大学生主要关注的信息有教育信息、新闻信息、经济信息与数据信息,包括网上一些免费的开放课程网站、报纸网站等,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 (4)第四章,科学文献数据库。主要介绍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外文数据的检索与利用。所举检索例句均以生命科学专业知识为例。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最初是课堂上讲解数据库,在机房实习时发现,学生登录图书馆主页后仍是一脸的茫然,不知如何检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在机房授课,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同步在计算机上操作,学生很轻松就掌握了登录数据库的路径,很容易就记住了应该到哪里去查找所需的学术资源,完成实习题时也比较顺畅,实习题准确率大大提高。虽然讲课教师辛苦一些,可换来的是学生学习专业文献检索课的积极性,最后通过实习题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自己的专业资料,写出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写出检索逻辑算式,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此项练习。
(5)第五章,技术文献数据资源。主要内容为专利与标准知识。这一章的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也比较陌生,尤其标准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概念。针对这种情况,在讲解概念的基础上,先介绍专利发展历史与标准发展现状,结合新闻热点、真实案例,与专利、标准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了解到专利与标准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各个国家都把专利与标准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重视与发展;勉励学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一代应该如何为国家的发展与创新尽自己的责任。
3.教学效果反馈结果
通过以上专业学科信息素质授课,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进行教学实验的生命科学专业班级有126位学生,发放信息素质调查表126份;调查表共有3个方面30个题目,其中7个问题为信息意识,16个为信息能力,7个为信息道德问题。收回问卷126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满足信息素质条件的学生只占到25%。课程讲授之后,笔者要求这126个学生写反馈意见,你学完课程后有什么收获?对这门课程有什么意见及建议?95%的学生一致认为学完课程后收获很大,建议增加课时量,增加上机实习次数;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有难度,要求教师讲课语速慢一些。有位学生在反馈意见中写道:我自以为我是网络高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才知道原来网上有如此多的学术资源,让我大开眼界。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课后对专业授课教师的回访得知,学生的检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完成毕业论文时可以顺利检索到所需学术文献,减轻了带毕业设计导师的工作量,受到了生命科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二、其他辅助教学措施
1.具体教学辅助措施
教师针对上课迟到现象,给学生讲述由于没有时间概念,曾经在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国家如今在世界舞台上却默默无闻的案例,从此很少有迟到现象发生。有个别学生迟到就让他回答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不上,由其他学生举手发言,从此杜绝了迟到现象。为了改变学生课堂上被动学习的局面,锻炼大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课堂上大胆发言,无论回答正确与否,只要站起来,就是突破了自己,都要加分,以此调动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与学生互动的目的。
2.保持教材的新颖性
由于网络信息为动态信息,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每两年修订一次教材,从最早的《信息检索新编教程》(2000年)《信息检索实用教程》(2006)、《实用网络信息检索》(“十一五”规划教材)(2009)、《实用网络信息检索》(第二版)(2012)、《实用网络信息检索》(第三版)(2014)到采用的最新版本《实用网络信息检索》(第四版)(2016)。这使本科生能掌握到最新的网络知识动态,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使学生的网络知识更新不落后于时代。
3.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信息素养教育对大学生学业、创新能力以及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接收新知识快、思维活跃,更偏好个性化、交互式、任务参与型甚至自主学习。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与网络优势,以多媒体形式提供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以交互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完成的。《实用网络信息检索》课程是教育部第一批资源共享课程,目前已有21481位(2017年9月30日统计)本科生在线学习。这个平台的搭建为本科生在课后学习提供了平台,以巩固在课堂里学习的知识。利用网络共享平台,教师与学生可以课后方便交流,讨论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教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从而保证课程内容及时更新与完善,实现文献检索课与时俱进。
三、对专业学科信息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
以上本科生教学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但有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认真思考。通过7年多的教学,笔者感受颇深,真可谓教学相长。要对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随着网络生态的变化进行不断的改革。网络信息检索课不能仅仅局限于信息知识与技术能力方面的提高,而需要增加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的教育内容。笔者认为网络信息检索课应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即对信息的敏感度,一种对所需信息的渴求;教会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帮助学生具备必要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一生的学习中成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运用知识独立地去判断事物的性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目标有方向,朝着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去奋斗; 其二,网络信息检索课程实际上是学习文献学、图书馆学知识,是教授大学生如何开发、利用、管理信息资源。只有界定好网络信息检索课的性质,才能引起大学生的认真与重视。
师资方面,要建立具有相当素质的师资队伍。信息素质课程教师最好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教授某个专业院系的文献检索课程。这样有利于文献检索课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非每学期教师都要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专业学科信息素质教育也只是一个初步尝试,下一步要向模块化组织形式发展,以提高信息素质教学效率,扩大专业覆盖面,使学科信息素质教育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
四、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素质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展与改变,并朝着学习素养、数据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方向延伸。人类正在进入移动加大数据、加大网络、加云计算的“移、大、云”时代,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应用,预示着新一波改革的浪潮即将席卷而来。国外高校已经在培养本科生的数据素养,而有关数据素养我们国家只在一些“211”高校刚刚起步,与国外相比我们又有了新的差距。为了更好地迎战大数据浪潮的冲击,作为信息素质教育授课的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不断摸索出新的信息素质课程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年轻一代的要求,为国家科技创新培养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燕今伟,刘 霞.信息素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
[2]周开发,曾玉珍.信息素养范式转变:从标准到框架[J].图书馆建设,2016(5):24-30.
[3]李 伟.大数据环境下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业务流程优化[J].情报资料工作,2016(3):100-106.
[4]高 飞.高校学科信息素质教育的模块化组织[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4):93-96.
[5]杨 玫.文献检索课教学新模式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4(3):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