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将教学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并由此提出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三个方面的目标。课程目标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开放化、信息化和人本化;要求必须建立全新的互动式的课堂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集中精力设计有效的和创造性的活动,确保上课时正确引导学生走进课堂,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去分析和交流,改变以前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形式。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讨论式教学法。
  我的讨论式教学主体形式有两种,即“师生间的讨论’’和“生生间的讨论”,每种主体讨论的形式又多样化、灵活化。下面就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师生间的讨论
  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是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人,课堂需要的是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思维的人,不是一件件只能容纳知识的容器。他们需要和老师交流和沟通——语言的交流、眼神的交流等等。认识到这些,我们首先要摆正师生关系——“平等互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甚至争论。在课堂上师生间对某一问题、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进行讨论,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师生间的讨论大体有以下三种:
  1.师生间“不拘小节”的讨论
  师生间“不拘小节”的讨论并非“大放羊”,而是象散文的 “形散神不散”,以教师提出的课堂上要解决的某一问题为中心牢牢地牵住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不拘小节”目的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另外,教师的语言为“谈话式”,学生更易接受。如在初二几何的教学中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内容后,到三角形、梯形中位线一节,课上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如何测量被一障碍物隔开的两点间的距离(周围有可直接到达两点的平地)要求学生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案。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共设计了十多种方案,如图所示:
  
  我抓住这几种方法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所需工具,逐一和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让他们各自解释理论根据,所用工具测量方法,“优胜劣汰”最后达成共识,选择了理论根据性强,方便科学的三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2)勾股定理(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同时对学生其它方案也给予肯定和鼓励,课堂气氛活跃,民主和谐,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真正有用,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师生“一对一”的讨论
  师生“一对一”的讨论,目的是发展优生的个性品质。对某一题目的解决方法有时不唯一,在全班没必要讲,因为可能不被大多数同学接受,也不是大纲要求的范围(如同一法、反证法等等),但有些优生完成同样的题目优于大部分同学。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启发他们对一题多解或习题变式进行尝试,并与他们讨论对某一题目有无“高见”,从而拉近师生关系而且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全方位,多层次思考问题,有利于优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如在证明梯形中位线定理时,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及三角形中位线的基础,大部分同学想到是梯形中位线转化为三角形中位线辅助线作法:
  
  连结AF并延长交BC延长线于M,对于三角形中位线则有同一法的证明,此题若能用同一法解决平行问题,其它问题易解决,所以教师则与完成较快的学生进行讨论,能否用“同一法”先证EF//BC//AD,再证EF=(AD+BC)÷2或再讨论有无其他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时这样的讨论延续到课下,师生争得面红耳赤,从而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教师参加小组讨论
  课上解决某一问题,如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为了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讨论、评价激励、同伴互教等。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必将产生认知冲突,不充足的推论会得以暴露,最终会达到正确的判断和深刻的理解。在同伴互教中,教者与被教者均能从中受益,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不是只站在讲台上“瞭望”。要有目地的选择一组参加他们的讨论,了解他们考虑问题的思路、角度,掌握他们对知识横纵联系情况,以便更具针对性地讲解,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能力。
  二.生生间的讨论
  在课上教师再民主,有时候学生与教师的讨论也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与学生间沟通与讨论最易被他们彼此接受;他们毕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最能让他们彼此放得开。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的思维也最活跃,因此,课堂上“生生讨论”有时效果会更好。如我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先让学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存在何种关系,即举一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研究用求根公式探索并证明得出一般结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是检验、纠正和完善知识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别人意见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探究者”。同时,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这清楚地表明,今后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探究为主要方式,以合作交流——讨论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
  (作者通联:025358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同兴镇总校)
其他文献
学困生俗称为差生。差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上面有所欠缺,成绩一直不理想,而且屡犯班级或校园纪律,个性和价值观有些偏颇的同学。差生其实并不差。  为什么会产生学困生呢?第一,教育要从父母抓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正确地督导,准确地给自己的孩子一个良好的定位,这会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快乐的成长空间。第二,老师的正确对待。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一听到写作文便愁眉苦脸,望而生畏,不知从何下手,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此,指导好小学生写作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愿望,让他们把平时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便对作文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二.注重平时积累  “重视文本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并逐步溶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网上银行、网上购物、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日渐提升。以上种种,使人们清醒地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有效地生活和工作。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至关重要,对学生们来说,学习信息技术,不仅是学到了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搜集信息、掌握
期刊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在活动中激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一节数学课,如果教师说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
期刊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新课改,我谈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   一.做一个备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把学生对老师的爱转化为对所学科目的爱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学生就会被老师的博学与专注所吸引。比如,在讲到basketball一模块时,学生读‘Chamberlain wa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目前它已成为人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的重要内容。那么,该如何正确进行语言积累呢? 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重视积累过程,提高积累效率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积累不只是语言的博闻强记,它一般要经历理
期刊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不错,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及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因此,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及各个环节中,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英语的教与学,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 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的
期刊
【提 要】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学生生活的经验;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构建过程。这种经验和体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构建的过程离开活动是无法实现的。形成活动的基本属性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没有主体参与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主体参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而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
期刊
细节决定成败。“细”——微末之处,“节”——关键之处,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细节”决定课堂效果,“细节”中渗透着课堂智慧。窦桂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你拥有一点一点的细节,你才拥有谁也复制不了的那个独特的课堂体验。”“课堂因细腻而深远。”我们应从课堂中的小细节、小镜头入手,实践、感悟、反思,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  一.教师主导给学生指明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因为学生回答问题时出错,教室里经常会出现一
期刊
如何衡量幼儿的有效学习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标准1:与家长的合作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家园配合,可使幼儿在园内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同父母合作是一个分享信息和建立相互关系的过程,它提供了在幼儿世界之间保持一致性的桥梁。  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