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有效问题设计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效的提问是指那些能够组织学生积极回答并因此而主动参与地理学习过程的指令。随着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推广、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案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一、有效问题设计的实践探索
   1、紧扣地理图表设计问题,突出以图表为主线的教学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重要的学科语言。“地理Ⅰ”中的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约占全书篇幅的25%,教学中应紧扣这些地理图表提出问题。如针对第四章第二节图4-20:“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①怎样读这幅图?②在图上指出全球按气候近5000年来两次较大的波动,并说出这两次波动的大致时间段以及与现在平均气温的差值。③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吗?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说明了全球气候有什么特点?④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举例说明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样设计问题,既涵盖了教材相关内容,避免教师平铺直叙地讲授,调动学生的思维对“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进行探究,又能有效地提高图表解读这种重要的学科学习能力。
   2、明确问题设计“三部曲“,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
   设计问题有3个重要步骤:第一步,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好主题,准确把握主题的实质。如第四章第一节中的探究活动“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其主题是“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二步,根据主题精选案例,呈现问题情境。如探究活动“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案例由一段介绍性文字和“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教材提出的问题是:“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的综合性很强,思维跨度也比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第三步,当学生不能适应而出现思维阻滞现象时,老师应将问题化大为小,从以下3个角度提问来点拨学生的思维:①联系第二章有关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说一说山前冲洪积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山前冲洪积扇在塔里木盆地中是怎样分布的?②绿洲分布在山前冲洪积扇,为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有利条件?③从交通运输有利于城镇间的人流和物流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分析城镇的空间分布与交通线路之间和关系。这样来设计地理问题,就比较好地体现了启发性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紧紧地扣住了“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这个实质性问题。
   3、课堂教学过程中:探讨问题,迁移知识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性教学,可以就某个知识点以提出多个相关联的子问题的方式,逐步递进深入,引导学生得出相关结论;也可以就某项结论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以达到巩固知识之目的;还可以由此及彼,通过发散思维,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主动建构,在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
   [案例1]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大牧场放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人教版教材分别以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和美国的中部平原为案例进行分析。学习以上知识后,可提出相关问题: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为促进畜牧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以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有哪些有利的区位条件?
   案例迁移式的问题性教学,通过呈现新的案例(即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可有效地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学习情况。以农业生产为例,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对于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其区位因素亦有所变化。据此可使学生认识到,案例学习不能机械地进行知识迁移,而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达到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之目的。
   二、提问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提问的问题不可数量超限
   在课堂上,如果对某个你还算感兴趣的课题,当教师设置了3个问题时,你会饶有兴趣地去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然而当教师在屏幕上“唰”的闪出10个问题时,相信你当时就晕了,当然也顿时失去了探究下去的欲望,这就是一种认知超载的表现。因此,我们提问一定要善于掌握好“火候”和“分寸”,做到“恰到好”。
   2、提问的节奏不可紧张超限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课堂提问现象:教师刚把问题公布出来,就立即指名某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学生就某一问题讨论刚进和状态,老师便宣布讨论完毕,急着让学生汇报成果;一个学生刚回答完,有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还跃跃欲试,教师已匆忙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公布出来等等。这种快节奏的提问把学生鲜活的思想、灵动个性、生动的体验全然压缩掉了。所以,提问节奏一定要慢下来,起码问题提出后至少要给学生3秒钟的思考时间,要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去思考问题,整理思路,在和谐愉快的氛围里去畅所欲言,争鸣辨析。
   3、提问过程善倾听
   教师要善于倾听,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的回答就是学习之窗,教师可以通过它进入学生的大脑,当走进这些学习之窗时,我们便会豁然开朗,就会明白学生知道了什么,了解的程度有多深入怎么看待这些想法,在窥探学生理解力的同时,我们就有机会引导他们建构高质量的回答。善于倾听的教师一定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只有敏感,在注意倾听时,才能捕捉到学生在多元互动中生成的宝贵的课程资源。否则,这些“资源”只会“昙花一现”,因为它们大部分以隐性的潜在的方式出现在课堂的对话交流中。
   地理教学中有效问题性的探究实践使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调动思维、感觉、行动积极地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问题的提出和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开展这一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问题性教学不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变得没有问题,而是希望以此问题为生长点,使学生能够提出并思考更多的问题。
  
其他文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所以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保证。那么如何建设良好的班级呢?通过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了解学生入手,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  奋斗目标是班级发展的动力,了解学生是确立目标的前提。对于班集体而言,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个体,又要了解学生群体。了解个体即指现在也包括过去。为此我们班主任一定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同时,语文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学科。叶圣陶先生曾经就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的学习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所以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
素摇基础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很多学生虽然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临摹和写生的训练,但总不能准确把握形体比例,与对象存在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主观上没理性地运用对比方式进行整体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只是盯着局部,一味的凭感觉随意地判断,这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从而影响到下一步的刻画塑造。针对素描绘画的这些问题,根据我自己的初步总结,我归纳整理出一些较为实用的方法,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作画过程是看、想、画相
【摘要】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密切关注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的教育模式已经由“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要成为这样的人才,就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现在的学生在
【Abstrac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mmon and extensive definition of metaphor, and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or. Then, from another angle, it introduces some kinds of new metaphor concept
【摘要】美术欣赏课是高职美术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高职美术教育功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培养学生对中外美术文化的理解和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评述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美术欣赏;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课在美术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的教育理念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
物理是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不仅对人类的生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从自然哲学到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类服务。  例如,光是找找汽车中的光学知识就有以下几点:  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  利用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
当代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核心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在此基础上把他们培养成教学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我们语文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以往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知识向主动发现、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转变,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听(会听课)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
摘 要:课堂教学是现在主要的传授知识的方式。教师是这一方式的主要操作者,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的素质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好坏。明确大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师的定位和信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终动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是提高教学的根本保证。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定位;课堂教学;教师素质;教师信念      1 引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教学前辈的
《荷塘月色》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创作的一篇抒情散文,自1927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且被选入中学与大学教材。大家阅读它,赞赏它,无不为它神妙的境界和精美的文字所折服。那么,《荷塘月色》何以有如此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首先,本文创造了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优美意境。  一篇优秀的散文,特别是抒情散文,既要塑造出丰富鲜明的艺术形象,还要有真挚的感情、浓郁的诗意以及发人深省的哲理、精巧的构思等,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