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eg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说的是积累的重要性。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的过程。要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积累和梳理。
  积累是一个补充营养的过程。语文积累既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的积累,也包括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的积累,同时还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积累不应该只停留在课文学字识词上,而应该引导学生在大量识记基本语汇的基础上,多读成语、古今中外名言警句以及好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读经典,读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以此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健康的个性人格。
  积累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一步,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要使积累的东西更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对知识进行梳理。梳理就是对这些东西的一个条理化、深加工的过程,是在学生掌握素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去探索规律,理出几种类型。只积累而不梳理就会杂乱无章。只有经过了分类、整理,梳理出来的知识,才能真正为我所用,才是自己的东西。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指导学生掌握积累和梳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去做的:
  1.通过诵读、阅读积累梳理。诵读是有效的积累方法。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优美的句段、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同时教师提供一些书目供同学们选择、参考,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广泛积累。
  2.通过摘抄、剪贴等积累梳理。让同学们准备一个有一定厚度的、耐磨的笔记本做摘抄记录本。要求学生在广泛阅读经典书目、精美散文或时文选萃的基础上,有重点地选择阅读中的精要好词、精美语句、精彩语段进行抄写、剪贴。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如按照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病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诗歌鉴赏、文学常识的顺序进行分类,本的边沿贴上口取纸,以便于翻查整理。
  3.通过做周记积累梳理。将以往的日记改为周记,让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周记本。在内容摘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写点感悟、点评、赏析等读后感之类,要求书写字体工整,标点准确清楚。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札记、练笔,对所积累的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通过交流分享积累梳理。定期组织班上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相互参阅摘抄记录本,实现资源的共享。每周全班同学分享一次,看谁摘抄得多、摘抄的内容好。通过交流分享,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做阅读笔记,更好地积累。
  积累——梳理——积累,循环往复。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和梳理的能力,需要我们在一朝一夕的教学工作中步步引导、督促落实,只有二者“双管齐下”,才能相得益彰,共同促成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体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和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知,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教学的一切方法﹑艺术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来。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合作﹑双向交流的活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是师生关系融洽的保证,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
期刊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翻阅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二十多分的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中,与表达技巧有关的试题约占一半,分量之重,不容忽视。如果等到高考总复习时再加以分析总结,就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如果我们细心地翻阅课本,也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很多文学类课文的课后思考题与高考阅读题如出一辙,惊人地相似。因此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在高一高二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性教学,帮助同学们
期刊
南北朝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乐府民歌又一次繁荣灿烂的时代,其上承《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下启唐代及以后的新乐府创作。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本文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呈现出的不同情调与风格,初探其形成的原因。    一、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    产生地域的不同:南歌发于“江左”,北歌起于“河朔
期刊
据说曾有人问过沈从文小说该怎么写,沈从文的回答是“贴着人物写”,此答案颇含传统史学家“实录”的概念: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前几时偶又翻得孙犁的《荷花淀》,发现他亦谙此道。与他同时代的革命小说家——确切地说,“革命宣传小说家”更合适些——现在多半走入文学史成为标本者居多,独有孙犁的虽打上“革命”标签的小说至今尚能让人回味深思,存有生气,恐怕也与他作品中的相对实录有关。所以
期刊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它是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的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但是在小说的三要素中,它最重要的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固然,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是他或她的存在,都是为表现主题而服务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在社会生活当中,有很多人身上都有小说中人物的影子,似乎你在读小说,也在读自己。这正是因为小说中的人物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期刊
“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走过北京那宽宽窄窄的胡同,就像穿越了几千年沧桑悠久的历史。汪曾祺在介绍北京的胡同文化时,用独具特色京味十足的北京话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古旧斑斓的老北京生活百态图。  在表现胡同封闭的文化时,如第六段写北京人“安土重迁”,不愿轻易“挪窝儿”,“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
期刊
读琦君的散文如受心灵的洗礼,让人倍觉爱和美的温馨。《泪珠与珍珠》就是一篇至情唯美的精品散文的代表。  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从自己少女时代对诗文中眼泪描写的感触写起。先是莫名地喜爱马区夫人的“眼因多流泪水而益愈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益愈温厚”这样的文学句子本身的美。后是欣赏冰心“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这样比喻的清新鲜活。再写到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诵白居易的“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
期刊
鲁迅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作品冷峻超拔,意蕴深刻,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精神遗产。本文仅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鲁迅作品中传神的细节描写。    一、通过外貌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是细节描写的重要内容之一,只要抓住人物外貌上的某一特征进行渲染性的细节描写,就能凸现人物形象。如《藤野先生》中,“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穿衣服太模糊了,有
期刊
散文如同天地万物一样,有着各式各样的美,而其最高、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则是自然与平常。从《紫藤萝瀑布》一篇看宗璞散文的特色,具有“自然美”的语言, 咏平凡之物的“形”;其浓郁的人文精神,表现出超越物外的“神”,折射出女作家的“平常心”。  “美文不在词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宗璞的话可谓夫子自道。宗璞散文笔下经常出现:丁香、二月蓝、玉簪、藤萝、木槿等。花和树、石、碑
期刊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往往还真能“问”出个新天地来。    一、设疑新颖,激发兴趣    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经常感受到所提问题蕴含的疑问和趣味,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怎样提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