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作为新闻体裁的两种形式,同时肩负着向受众传递消息与表达意见的任务。但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又有所不同,新闻报道以事实为主,新闻评论则以观点为主,它们各有所长与侧重,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青报关于轮胎特保案的新闻报道与中青报的相关评论为例,对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闻评论 新闻报道 新闻体裁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38-01
一、事实与意见——写作意图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作为两种新闻题材,都具有传递信息与表达意见的作用,这是它们之间的联系之处。但新闻报道致力于传递信息,新闻评论致力于表达意见,这是他们之间的区别之处。针对新闻事件,记者根据写作意图的需要选择新闻题材,更好的达到写作目的。
“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则新闻中采取了消息这种新闻体裁,传递了美国对中采取轮胎特保措施以及我国强烈反对的立场等信息。它通过对美国公布消息与对新闻发言人姚坚发言的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向受众传递了相关消息。整篇报道完全没有参杂记者直接抒发的个人观点与态度,完全是对相关信息的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客观的传播了信息。“中青报: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这则新闻中记者采取了新闻评论这种体裁,文章的标题“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即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全文10个自然段,除了第1自然段简要的概述了轮胎特保案的相关信息外,其余的9个自然段均在阐述记者的观点。而第1自然段的陈述也是为后文做铺垫,让受众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便记者陈述观点。由此可见,这篇评论侧重于意见的表达、观点的陈述,而不仅仅是提供信息。
二、客观与主观——事实的选择与运用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是以事实为依托的,不论哪种新闻体裁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托,这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相同之处。但根据新闻体裁的不同,记者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与运用有着极大的不同。对于消息和通讯的报道中记者就必须客观的选择与运用事实,而在新闻评论中记住这就可以相对灵活的,主观的选择与运用事实。
在“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则消息中,第1段導语简要的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接着便连续6个姚坚说与姚坚指出,直接引用了新闻发言人姚坚的话组成消息本身。此时的记者,客观的选择并运用了事实即姚坚的发言。而在“中青报: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这篇评论中,第1自然段中,记者相对客观的选择与运用了事实,简述了轮胎特保案的相关信息。但在后文中,记者以“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中美处事方法的不同”、“一点差异”三点为论点,主观的选择并运用事实材料,对相关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例如在对“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的论证中,记者主观地选取了网民的反应、旅美作家林达的书以及之前中方专家的意见等事实,对记者的观点进行了论证。在对“中美处事方法的不同”的论证中,记者选取了9·11之后美国连打两场仗,中国对美轮胎特保案的反应的事实对其观点进行了佐证。在对“一点差异”的论证中,记者选取了美对中国的轮胎征收三年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启动反倾销审查进行了论证。在这篇评论中,记者选取的事实中旅美作家的书、美国9·11后的反应都与轮胎特保案的新闻事实没有直接联系,它们是主观能动地选取的事实,这些事实有的已经不具有新鲜性,但记者可以灵活的选用,对观点加以佐证。
三、隐与显——意见的表现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都能向受众表达观点与意见,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但是,意见的表现方式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而新闻评论则是有形的意见,它直接表明观点与意见来影响受众。
在“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则消息中,基本整则消息均在直接引用姚坚的话,整则消息之阐述了一个观点即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通过对姚坚话的引用简介表明了记者的意见即反对美对中采取轮胎特保措施,记者较隐晦的表达了意见来影响受众。而在“中青报: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这篇评论中,记者在标题中就直接抒发了他对轮胎特保案的意见即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记者将自己的意见明显的表露出来,直接对受众的意见产生影响。
四、及时与延时——时效性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相比,往往更具时效性,传播消息及时准确。例如“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则消息是9月13日报道的,它是针对11日美国公布消息与12日中方发言人的发言而迅速报道的,具有时效性与新鲜性。而“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这篇评论是9月18日发表的,是一定延时的,时效性不如新闻报道强。
五、现象与本质——思维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件传递消息与表达意见,但各有侧重。新闻报道往往只报道事实本身,只会注重现象。而新闻评论不仅报道失实,还会对事实进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更深入的挖掘新闻现象的深层含义。
在“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则消息中,整则消息只想大家传递了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一事实,仅仅只注重了现象。而在“中青报: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这篇评论中,不仅阐释了相关事实,还看到了这一事件说明的问题即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看到了这一新闻事件的本质,挖掘了其深层含义。
关键词新闻评论 新闻报道 新闻体裁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38-01
一、事实与意见——写作意图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作为两种新闻题材,都具有传递信息与表达意见的作用,这是它们之间的联系之处。但新闻报道致力于传递信息,新闻评论致力于表达意见,这是他们之间的区别之处。针对新闻事件,记者根据写作意图的需要选择新闻题材,更好的达到写作目的。
“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则新闻中采取了消息这种新闻体裁,传递了美国对中采取轮胎特保措施以及我国强烈反对的立场等信息。它通过对美国公布消息与对新闻发言人姚坚发言的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向受众传递了相关消息。整篇报道完全没有参杂记者直接抒发的个人观点与态度,完全是对相关信息的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客观的传播了信息。“中青报: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这则新闻中记者采取了新闻评论这种体裁,文章的标题“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即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全文10个自然段,除了第1自然段简要的概述了轮胎特保案的相关信息外,其余的9个自然段均在阐述记者的观点。而第1自然段的陈述也是为后文做铺垫,让受众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便记者陈述观点。由此可见,这篇评论侧重于意见的表达、观点的陈述,而不仅仅是提供信息。
二、客观与主观——事实的选择与运用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是以事实为依托的,不论哪种新闻体裁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托,这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相同之处。但根据新闻体裁的不同,记者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与运用有着极大的不同。对于消息和通讯的报道中记者就必须客观的选择与运用事实,而在新闻评论中记住这就可以相对灵活的,主观的选择与运用事实。
在“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则消息中,第1段導语简要的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接着便连续6个姚坚说与姚坚指出,直接引用了新闻发言人姚坚的话组成消息本身。此时的记者,客观的选择并运用了事实即姚坚的发言。而在“中青报: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这篇评论中,第1自然段中,记者相对客观的选择与运用了事实,简述了轮胎特保案的相关信息。但在后文中,记者以“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中美处事方法的不同”、“一点差异”三点为论点,主观的选择并运用事实材料,对相关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例如在对“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的论证中,记者主观地选取了网民的反应、旅美作家林达的书以及之前中方专家的意见等事实,对记者的观点进行了论证。在对“中美处事方法的不同”的论证中,记者选取了9·11之后美国连打两场仗,中国对美轮胎特保案的反应的事实对其观点进行了佐证。在对“一点差异”的论证中,记者选取了美对中国的轮胎征收三年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启动反倾销审查进行了论证。在这篇评论中,记者选取的事实中旅美作家的书、美国9·11后的反应都与轮胎特保案的新闻事实没有直接联系,它们是主观能动地选取的事实,这些事实有的已经不具有新鲜性,但记者可以灵活的选用,对观点加以佐证。
三、隐与显——意见的表现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都能向受众表达观点与意见,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但是,意见的表现方式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而新闻评论则是有形的意见,它直接表明观点与意见来影响受众。
在“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则消息中,基本整则消息均在直接引用姚坚的话,整则消息之阐述了一个观点即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通过对姚坚话的引用简介表明了记者的意见即反对美对中采取轮胎特保措施,记者较隐晦的表达了意见来影响受众。而在“中青报: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这篇评论中,记者在标题中就直接抒发了他对轮胎特保案的意见即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记者将自己的意见明显的表露出来,直接对受众的意见产生影响。
四、及时与延时——时效性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相比,往往更具时效性,传播消息及时准确。例如“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则消息是9月13日报道的,它是针对11日美国公布消息与12日中方发言人的发言而迅速报道的,具有时效性与新鲜性。而“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这篇评论是9月18日发表的,是一定延时的,时效性不如新闻报道强。
五、现象与本质——思维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件传递消息与表达意见,但各有侧重。新闻报道往往只报道事实本身,只会注重现象。而新闻评论不仅报道失实,还会对事实进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更深入的挖掘新闻现象的深层含义。
在“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则消息中,整则消息只想大家传递了我国强烈反对美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这一事实,仅仅只注重了现象。而在“中青报:轮胎特保案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这篇评论中,不仅阐释了相关事实,还看到了这一事件说明的问题即说明总统是靠不住的,看到了这一新闻事件的本质,挖掘了其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