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来随着高校的并轨与扩招,中等职业学校面对生源的急剧萎缩和人才需求的激烈竞争,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寻求出路,在这种背景下也掀起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浪潮。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校在这十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也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人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即参与了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在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模式的转轨中,经历了从最初的“模块式”教学到现在的“一体化”教学的整个过程,对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有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汽车专业的性质,打造品牌专业
如今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维修也变得日趋复杂,汽车维修已不再是从前的机械零件的拆卸、安装、调试。设置汽车专业所需的设备也不能简单的从旧货市场去凑合了,需要一定类型的整车装备和大量的专用工具及检测仪器。可以说设置汽车专业从设备投入到人才培养都将投入大量资金。而一些中职学校、技校及地方职教中心为了生存和发展,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所限,在没有资金保证和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只为了招览生源而盲目设置汽车专业,致使教学的软硬件达不到教学要求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最终导致学校办学难、教师教学难、学生就业难的境地。汽车维修专业是一个投入大、损耗大、对师资要求较高的专业,应在具备条件的学校集中设置,并能获得地方和国家财政的支持。具备条件的学校还应开设校办企业,与知名的汽车生产厂家开展校企合作,获得设备、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如我校近几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发展汽车维修专业,按一级维修企业的标准配套了相应的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购置了丰田卡罗拉、一汽大众捷达、佳宝、通用别克、天津夏利等各种新出车型。在硬件上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与吉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维修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开展技术、人才、设备等各方面的互助;同时校办维修企业也在申办中。正是这些办学条件促使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仅汽车维修专业在校生规模就已达到600人,成为吉林地区汽车维修企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立足本校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被作为一种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得到迅速发展,并占领职业学校市场。与我国现行的学科本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各职业学校都积极推行制度创新,实行灵活的教学制度;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积极改进教学及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每一种教学模式的选择都是一种创新,但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一所学校,各中职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切记跟风追求形式,一定要做好调查论证,立足本校实际,结合本校的生源特点、设备类型数量、师资水平、培养目标等方面,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教学改革取得成效,否则再好的教学模式都将流于形式。
学校三大主力专业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相应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汽车专业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数控专业采用了“学程引领”教学模式;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创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保证教学改革有成效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有新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即“双师”型教师,这是取得改革成功的关键。目前在中职学校任职的教师基本来源于高校毕业生,这些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大都比较年轻,他们从校门到校门,从理论到理论,没有到企业从事汽车维修的实际经历,更谈不上有实践经验,如果让这些在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教师,来从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效果如何是可以预见的:就是教学模式变了,教学方法变了,教学场地变了,教学的教材变了,考核制度变了,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没有变。显然教师自身能力成了制约教学效果的瓶颈,要进行教学改革,势必先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双师” 型师资队伍成了教学改革的关键。
为了适应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采取多种途径:
1.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教师业务培训的力度。每周都安排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业务学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专业科室教师集体备课,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将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点和对应的技能项目与维修保养项目对照,按实际作业要求列成应知或应会的要求;有时是全体任课教师到实训室,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只有经培训合格的教师才能担任教改课程。
2.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以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为汽车维修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师资保障。
3.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轮训。实践出真知,为了适应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更好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任课教师的实践技能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实践能力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为此,学校定期安排一线教师到企业培训,与汽车维修技师一同检修车辆,在实干中增长技能积累经验,再将这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成效显著。
4.承揽一定的维修任务,教学生产两不误。为了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可将学校汽车的维护与检修工作都由汽车专业教师完成,这样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会合理地将学校所有车辆的保养与检修穿插在日常教学中,做到学以致用。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服务意识。
四、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库,提高软件教学能力
汽车电控技术日新月异,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需求也愈来愈高,这就需要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目标向高、精、尖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已经由口授、黑板加简单电化教学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转变。学校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非常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如今已开发出一整套适用于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需要的教学资源。
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校本教材。现有的统编教材在内容和编排上都不能很好地与各校的实际情况贴合,导致“教”与“学”脱节,“学”与“做”脱节。出现“学的”用不上,“用的”学不着的状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组织几位有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到汽车维修企业一线去调研,结合企业现状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本着一体化教学的思路,编写一整套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教材,提高教学水平。
2.本着能力构建与岗位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开发适合学情的学习资料。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发一整套学习资料:如学生理论课使用的工作页;实训课使用的实验指导书;课后巩固知识用的任务书;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所用的试题库。这些学习资料既要提炼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本专业所需的维修技能,又要体现出需要学生掌握的每一处理论重点及技能要求,保证教师在授课时能与学生保持同步,使“教”与“学”同步进行。
3.开发多媒体及网络视频资料。在汽车专业教学中,故障重现是一项成本高,难度大的工作。一方面汽车故障是动态变化的,有的故障只是在汽车运行的过程中偶然发生,并伴随着声音、动作等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现象变化;另一方面故障的重现常对实验设备损害极大,如自动变速器的失速实验,每进行一次对自动变速器都有很大的损伤,操作稍有不慎还可能酿成安全事故。如若将所有的典型故障都拍摄成视频,收入教学资源库,将能大大的降低教学成本,而且使用起来将十分方便。对工具设备使用规范、机构总成工作原理的演示亦然。多媒体技术将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专业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变化、学校的办学条件等情况相适应,而这些因素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专业教学改革不可能千篇一律一劳永逸,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探索出适用于自己的教学改革模式。
一、充分认识汽车专业的性质,打造品牌专业
如今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维修也变得日趋复杂,汽车维修已不再是从前的机械零件的拆卸、安装、调试。设置汽车专业所需的设备也不能简单的从旧货市场去凑合了,需要一定类型的整车装备和大量的专用工具及检测仪器。可以说设置汽车专业从设备投入到人才培养都将投入大量资金。而一些中职学校、技校及地方职教中心为了生存和发展,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所限,在没有资金保证和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只为了招览生源而盲目设置汽车专业,致使教学的软硬件达不到教学要求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最终导致学校办学难、教师教学难、学生就业难的境地。汽车维修专业是一个投入大、损耗大、对师资要求较高的专业,应在具备条件的学校集中设置,并能获得地方和国家财政的支持。具备条件的学校还应开设校办企业,与知名的汽车生产厂家开展校企合作,获得设备、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如我校近几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发展汽车维修专业,按一级维修企业的标准配套了相应的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购置了丰田卡罗拉、一汽大众捷达、佳宝、通用别克、天津夏利等各种新出车型。在硬件上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与吉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维修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开展技术、人才、设备等各方面的互助;同时校办维修企业也在申办中。正是这些办学条件促使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仅汽车维修专业在校生规模就已达到600人,成为吉林地区汽车维修企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立足本校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被作为一种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得到迅速发展,并占领职业学校市场。与我国现行的学科本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各职业学校都积极推行制度创新,实行灵活的教学制度;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积极改进教学及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每一种教学模式的选择都是一种创新,但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一所学校,各中职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切记跟风追求形式,一定要做好调查论证,立足本校实际,结合本校的生源特点、设备类型数量、师资水平、培养目标等方面,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教学改革取得成效,否则再好的教学模式都将流于形式。
学校三大主力专业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相应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汽车专业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数控专业采用了“学程引领”教学模式;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创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保证教学改革有成效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有新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即“双师”型教师,这是取得改革成功的关键。目前在中职学校任职的教师基本来源于高校毕业生,这些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大都比较年轻,他们从校门到校门,从理论到理论,没有到企业从事汽车维修的实际经历,更谈不上有实践经验,如果让这些在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教师,来从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效果如何是可以预见的:就是教学模式变了,教学方法变了,教学场地变了,教学的教材变了,考核制度变了,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没有变。显然教师自身能力成了制约教学效果的瓶颈,要进行教学改革,势必先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双师” 型师资队伍成了教学改革的关键。
为了适应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采取多种途径:
1.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教师业务培训的力度。每周都安排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业务学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专业科室教师集体备课,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将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点和对应的技能项目与维修保养项目对照,按实际作业要求列成应知或应会的要求;有时是全体任课教师到实训室,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只有经培训合格的教师才能担任教改课程。
2.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以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为汽车维修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师资保障。
3.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轮训。实践出真知,为了适应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更好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任课教师的实践技能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实践能力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为此,学校定期安排一线教师到企业培训,与汽车维修技师一同检修车辆,在实干中增长技能积累经验,再将这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成效显著。
4.承揽一定的维修任务,教学生产两不误。为了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可将学校汽车的维护与检修工作都由汽车专业教师完成,这样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会合理地将学校所有车辆的保养与检修穿插在日常教学中,做到学以致用。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服务意识。
四、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库,提高软件教学能力
汽车电控技术日新月异,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需求也愈来愈高,这就需要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目标向高、精、尖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已经由口授、黑板加简单电化教学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转变。学校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非常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如今已开发出一整套适用于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需要的教学资源。
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校本教材。现有的统编教材在内容和编排上都不能很好地与各校的实际情况贴合,导致“教”与“学”脱节,“学”与“做”脱节。出现“学的”用不上,“用的”学不着的状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组织几位有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到汽车维修企业一线去调研,结合企业现状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本着一体化教学的思路,编写一整套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教材,提高教学水平。
2.本着能力构建与岗位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开发适合学情的学习资料。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发一整套学习资料:如学生理论课使用的工作页;实训课使用的实验指导书;课后巩固知识用的任务书;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所用的试题库。这些学习资料既要提炼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本专业所需的维修技能,又要体现出需要学生掌握的每一处理论重点及技能要求,保证教师在授课时能与学生保持同步,使“教”与“学”同步进行。
3.开发多媒体及网络视频资料。在汽车专业教学中,故障重现是一项成本高,难度大的工作。一方面汽车故障是动态变化的,有的故障只是在汽车运行的过程中偶然发生,并伴随着声音、动作等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现象变化;另一方面故障的重现常对实验设备损害极大,如自动变速器的失速实验,每进行一次对自动变速器都有很大的损伤,操作稍有不慎还可能酿成安全事故。如若将所有的典型故障都拍摄成视频,收入教学资源库,将能大大的降低教学成本,而且使用起来将十分方便。对工具设备使用规范、机构总成工作原理的演示亦然。多媒体技术将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专业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变化、学校的办学条件等情况相适应,而这些因素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专业教学改革不可能千篇一律一劳永逸,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探索出适用于自己的教学改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