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祖国只有你没看过俞心樵的画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jia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仅就艺术而言,俞心樵的出场,使得在伪价值体系下,在更具判断力的中国民间,一切伪艺术正日渐大规模地失效,变得丧家犬般凄惶。
  二十多年前,俞心樵就发出警示:“在当今中国,要警惕的是奴才的诗意和奴才的艺术性。诗有是非,精神有贵贱,艺术家有大小……”
  在我的眼里,俞心樵是一个大艺术家,一个独创性与普适性兼容的具有世界格局的大艺术家,一个用生命和灵魂去创造的大艺术家。正如当代艺术家、圆明园艺术村时期他的老友刘彦先生所言:“俞心樵是个无需争辩的天才,从他的气质中散发出一种孩子气的欢快或痛苦,他对世故缺乏常人的敏感,有时显得荒唐和滑稽,但在同时,在其他那些作为人的更重要的方面,他具备了更多无与伦比的优点和可信性。而这些东西,正统教育和技术复制是无法达到的。每当我们看到他因写出一首好诗或画出一幅好画而沾沾自喜时,我们都能分享到一种纯粹的人性的喜悦并受到我们称之为‘快乐的知识’的照耀。希望我们正置身其中的这个年代,有更多人配得上这种照耀。”
  俞心樵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油画创作,是圆明园艺术村不可或缺的成员。他的绘画作品以思想深度与力量品质超越于通常意义上的画家与画作。海内外专业人士认为,俞心樵的油画呈现耀眼的人文光彩与传世端倪,艺术价值和市场空间不可估量。
  俞心樵的画作采集日光、月光和星光,同时接纳远山、苍海与长天的慷慨赠与,经由爱与孤独的长期砥砺,呈現一片人文的新天,展现开阔大气的美。它们像诗歌中的隐喻,带你进入幽秘之境,向你展示神性清辉,令你在摇曳的月光下,看到浪花结出的果实。这些深抵生命本体的画作,明显地昭示了一条抵达终极大同的幽径。
  毕加索说,“每个人都想了解艺术。为什么不试着去了解鸟的歌唱?”而俞心樵先生以他的画作,擦亮了鸟鸣,照亮了人类孤独的长旅,提供了精神家园存在的确证,让人们看到了文艺复兴的光和极地家园的光。
  俞心樵的艺术充满悲悯与忧伤,无时无刻不在思想与精神的深处透露着人性的温暖和光芒。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乐意于向着道德的更高级的形态迈进。我愿意成为一朵浮云,我愿意将这朵浮云磨成一把锋利的尖刀,但,这是一把绝不杀生的刀。”
  苦难磨砺了他的心志,而他却并没有贩卖苦难。无论是飘摇于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的一叶孤舟,还是在锈迹斑斑的冰凉钢铁内的诗稿上盛开的花朵,以及灰色钢板上密布的盲文符号和绚烂五彩的人所皆知的隐形影像,无一不透露出俞心樵孤独内心对现世的一种痛彻心扉的关怀与期冀,他以个人意志对抗这个时代,他想通过重建自我从而重建故乡、祖国和人类家园。他已无路可逃,他能逃到哪儿呢?他只剩下了人(关于个体)和人类(关于整体)这两个核心概念。偶有疲惫,就让灵魂在绘画中暂且栖息,然后酝酿如何在下一个暴风雨来临时能更高地飞翔。
  在他的著名的诗歌《墓志铭》的开头,他写道:在我的祖国/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只有你未曾爱过我/当你知道我葬身何处/请选择最美丽的春天/走最光明的道路/来向我认错……
  而当所有的厄运和苦难变成养料,预想中的暴烈、恐怖、狂躁和愤怒并未如期而至,俞心樵却选择了“把瀑布剪成睡衣”,以一种“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的更高级姿态,继续生活。
  这世界需要安静……
其他文献
在很多人的眼中,拍卖机构的存在就像是为了在艺术品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两座桥梁,一曰“提供”,二曰“信任”,确保热爱艺术并重视艺术价值的人群能够顺利且安全地滿足其需求。因此一直以来,艺术品的品质、公司的信誉度都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焦点。但在近几年来,艺术品拍卖机构逐渐开始走向了上市的资本道路,这引得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议论,其背后真正的意图是什么?上市究竟是好是坏?……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几位圈内资深人士,
期刊
耳濡目染,感叹父亲的巧手天工  1994年出生于苏州的陈冠丞,是中国铜炉大师陈巧生之子,也是中国仿古铜炉(宣德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自童年起的记忆,就是以厂为家,与铜炉为伴。  据陈冠丞介绍,自己家中祖上三代都是铜匠,父亲从小就跟着爷爷学习如何敲打、铸造铜器等一系列基本功。但真正接触宣德炉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挖掘、并研究这个自明代起就逐渐失传,至民国时期已完全失传的宣德炉
期刊
科技,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儿,似乎所有房地产活动中都要求有科技元素,但如何将科技元素切切实实的运用到活动中,融为一体而不突兀却又贯穿始终于活动相匹配呢?2016年金秋10月,当太德邂逅葛洲坝,一场用科技、用创意打造的史无前例,最不像房地产发布会的发布会轰动业内外!  契合品牌主张与调性的“外壳”  作为中国葛洲坝地产首次对市场输出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从什么角度切入、用什么手段去包装、通过哪些有效渠道进
期刊
在惯有的想象中,设计师这一职业所代表的往往是雷厉风行,个性张扬,甚至还会有那么些许的“不好相处”,但这些在黄颖的身上全都被颠覆了,温婉安静的她说起话来柔声细语,谈起过往的经历亦非常谦虚低调,对待任何事物似乎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淡定。而这恰恰也成为她的独到之处,令我们对她产生了好奇。从业20余年,黄颖见证了设计界的风格变迁,领略过创业的不易,了解到了市场的山重水复,而依旧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对待自己
期刊
与俞心樵素昧平生,在此我却想叫他一声“老俞!”  因为读他的诗歌,看他的画,像与老同学老朋友酒酣时的交谈,他的思想和情怀,令我心有戚戚,他属于生于1960年代、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兼而有之的“我们那一代”。  “我们那一代”的诗歌与绘画,往往带有一种东西,叫“激扬”。  何为“激扬”?一是他的诗歌或绘画,貌似个体的抒发,却传递了对社会、对时代的关切和责任;二是他的作品,常常像夜海里的航标灯,给了一些
期刊
期刊
互联网+,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熟悉在我们每天都接触它,陌生在我们不知道“+”的广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已经崛起了不少以科技传播为本的大头。也用加号“+”联结起了不少传统产业,从直接的金融贸易,到近年大热的教育(多媒体教学)、出版(电子书)、语言(网络用语)。那么这样的一个加号在遇上艺术时,等式的另一边又会得出怎样的变化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主流成了物质与权力的博弈,艺术,似乎成了唯心
期刊
“墓志铭”般的“今诗故纸”  从太和空间那长长的木楼梯进入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铁窗下的古书”——泛着老纸特有的中黄色调的册页样式,用老宋体写着《墓志铭》全文,这是俞心樵流传最广的诗句之一:“在我的祖国,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只有你未曾爱过我……”画面右下角钤着印朱文篆章“今诗故纸”,左上角(传统书法的落款处)手写体风格签名“俞心樵”,紧接着小方篆刻白文名章,原诗记录“一九八九年九月二日 清华
期刊
2016年4月,又一项力图打造权威艺术品鉴证平台的活动——由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的“‘艺术品身份证’签约仪式”隆重举行。该活动由ACC防伪科技提供技术支持,从艺术品源头出发,给每位玉石雕刻大师配发防伪制证系统,通过绑定艺术家指纹等身份信息、自动鎖定玉雕作品微观拍摄数据,为每件艺术品建立唯一、权威的身份证明。类似的艺术品鉴证平台,还有2013年6月雅昌文化集团推出的“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该
期刊
购买奢侈手袋现在有了更正当、更冠冕的理由,而不再是一味的挥霍和肤浅的虚荣。顶级手袋不仅是时尚配饰,同时也成为便携资产,一项名正言顺的靠谱投资。虽然艺术品和珠宝也是很好的投资对象,但是这两类的入门门槛要比铂金包高得多,市场波动性也较大,而且它们不像 Birkin 那样易于变现。  “如果我有那么多钱,一定会用来买套房,而不是手袋这种无关紧要的东西。”听到天价手袋的新闻,常常有人这么说。可是,有钱就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