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这句话表达了同学们和语文老师们的共同心声,它表明了作文的难度大,不易写作。作文虽然很难,但是,在我们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都是离不开的,因此,我们又不能放弃它,只有知难而上,努力克服困难,把写作的本领练好才行。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作文不难,写来又得心应手呢?我想,我们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做,就能如愿以偿。
一、高度重视
写作,俗称“爬格子”,是件十分辛苦的事,不单是学生怕,据我了解,不少的老师也怕,甚至连语文老师也是如此。有不少的同学由于害怕写作,就不想写,天长日久,对写作失去了兴趣,于是就不重视写作了。其实,写作对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工作都是十分有用的。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我们对事物、对生活的看法和情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写一些东西,如证明、假条、借条、合同等应用文,如果我们不会写那是很不方便的。
在我们今天这个科学文化十分繁荣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充分表达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丰富的情感,要表述我们的科研成果,都需要写作,如果你现在不重视写作,不把写作的基本功练好,那你将来生活、学习、工作都会十分不便,要是你在某单位当了领导要写个报告什么的,写得一不通顺,二无文采,让人读来无味,听来无劲,那就会让人瞧不起。
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高度重视写作,为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奠定好写作的基础。
二、广泛摄取
广泛摄取,就是要求我们平常要广泛地留心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要做生活的细心人,有心人。要关注我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要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去思考,思考这些事情的深层含义和被表象掩盖着的本质。只有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和深层含义的文章才有深度,有韵味,才能吸引读者去读,去品味。常言道:“留心处处皆题材”,所以,我们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广泛地摄取写作题材。
我们不少的同学写作的视野很有局限性,只注意某一方面的题材。如学校生活或者家庭生活,每次作文写的题材都是那一方面的人和事,都离不开家人、老师和同学,材料缺乏广泛的社会性和新鲜感。再从自己作文的纵向来看,选材显得十分的单一,这样的文章毫无新意和吸引力,也不会被人重视。我们虽然多数时间坐在教室里,但我们也要想办法直接或者间接地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把精彩世界里的精彩生活写进我们的文章里去,增强我们文章的精彩感和生动性,从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古语说:秀才不出门,善知天下闻。这话就告述我们:不光要熟悉学校生活,还要广泛地了解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才能为我们的写作储备好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三、简妙写法
有喜欢写作的同学经常向我讨教在写作上能立竿见影的简妙写法,我说,没有。即使有,如果你不去用,也等于没有。在《为学》里面说道:“为学,有难易乎?”答曰:“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学问的难与易,关键在于自己的为与不为,为则易,不为则难,没什么捷径可言。
在我看来,要说最简妙的写法就三个字:看、想、写,除此,别无它法。看,就是观察生活,直接向生活摄取第一手材料;看,就是阅读书刊,间接地了解生活,从中提取写作的材料。想,就是思考,思考材料中蕴涵的生活道理或者事物的本质,寻出其深层含义,并将其写进文章里去,以此告诉世人。写,就是把所见到的材料和自己的思想结合起来写成材料与思想相统一的文章。写,还包括平时里的多写多练,写随笔文,写日记,写自己对生活中某一件事情的过程和看法,写自己的心情等。写,既可以写成完整的文章,也可以写成片段,只要达到练笔的目的就行。在写作时还要注意的是:不要贪大求全,要力求从小处着眼,选择小角度,滴水见太阳嘛。我们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小事来表现大的主题和令人敬佩的精神。角度大了,材料的组织能力、内涵蕴意的提炼能力和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差了都会写不好。
归结起来,简妙写法就是:向生活要素材;多看,多想,多写;多练随笔文。
四、精心修改
同学们中有一种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作文不打草稿,不爱修改自己的文章,老师每次叫作文时,同学们都是闷头想一会儿就开始舞动大笔在作文本上写了,写好后又不修改就交给老师,认为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篇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反复地修改出来的。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出”。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敲定,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的敲定,都是修改的佳话;曹雪芹的《红楼梦》增删五次,鲁迅的《肥皂》发表后又修改了145次;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七易其稿。唐代大诗人杜辅在写作时常常是这样做的,他每写好一首诗都要念给别人听,若有晦涩难懂的语言,在反复的吟诵中修改,改到别人听懂为止。
他们都是修改的典范,他们都是大文豪,可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如此严格,做学问如此严谨,修改文章的佳话至今还在广泛流传。大文豪们尚能如此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何况我们初学写作的人呢?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修改这个环节,一定要一字一句一个标点的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才行。
五、相互交流
同学间把文章写好后要互相交流,就是交换着看,看完后互相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见,然后自我修改。这样的交流,既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可以帮助别人的短处,从而提高自己写作、评价和修改的能力。时间久了,自己的写作、修改和评价文章的能力也就在不经意中提高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作文不难,写来又得心应手呢?我想,我们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做,就能如愿以偿。
一、高度重视
写作,俗称“爬格子”,是件十分辛苦的事,不单是学生怕,据我了解,不少的老师也怕,甚至连语文老师也是如此。有不少的同学由于害怕写作,就不想写,天长日久,对写作失去了兴趣,于是就不重视写作了。其实,写作对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工作都是十分有用的。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我们对事物、对生活的看法和情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写一些东西,如证明、假条、借条、合同等应用文,如果我们不会写那是很不方便的。
在我们今天这个科学文化十分繁荣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充分表达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丰富的情感,要表述我们的科研成果,都需要写作,如果你现在不重视写作,不把写作的基本功练好,那你将来生活、学习、工作都会十分不便,要是你在某单位当了领导要写个报告什么的,写得一不通顺,二无文采,让人读来无味,听来无劲,那就会让人瞧不起。
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高度重视写作,为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奠定好写作的基础。
二、广泛摄取
广泛摄取,就是要求我们平常要广泛地留心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要做生活的细心人,有心人。要关注我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要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去思考,思考这些事情的深层含义和被表象掩盖着的本质。只有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和深层含义的文章才有深度,有韵味,才能吸引读者去读,去品味。常言道:“留心处处皆题材”,所以,我们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广泛地摄取写作题材。
我们不少的同学写作的视野很有局限性,只注意某一方面的题材。如学校生活或者家庭生活,每次作文写的题材都是那一方面的人和事,都离不开家人、老师和同学,材料缺乏广泛的社会性和新鲜感。再从自己作文的纵向来看,选材显得十分的单一,这样的文章毫无新意和吸引力,也不会被人重视。我们虽然多数时间坐在教室里,但我们也要想办法直接或者间接地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把精彩世界里的精彩生活写进我们的文章里去,增强我们文章的精彩感和生动性,从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古语说:秀才不出门,善知天下闻。这话就告述我们:不光要熟悉学校生活,还要广泛地了解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才能为我们的写作储备好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三、简妙写法
有喜欢写作的同学经常向我讨教在写作上能立竿见影的简妙写法,我说,没有。即使有,如果你不去用,也等于没有。在《为学》里面说道:“为学,有难易乎?”答曰:“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学问的难与易,关键在于自己的为与不为,为则易,不为则难,没什么捷径可言。
在我看来,要说最简妙的写法就三个字:看、想、写,除此,别无它法。看,就是观察生活,直接向生活摄取第一手材料;看,就是阅读书刊,间接地了解生活,从中提取写作的材料。想,就是思考,思考材料中蕴涵的生活道理或者事物的本质,寻出其深层含义,并将其写进文章里去,以此告诉世人。写,就是把所见到的材料和自己的思想结合起来写成材料与思想相统一的文章。写,还包括平时里的多写多练,写随笔文,写日记,写自己对生活中某一件事情的过程和看法,写自己的心情等。写,既可以写成完整的文章,也可以写成片段,只要达到练笔的目的就行。在写作时还要注意的是:不要贪大求全,要力求从小处着眼,选择小角度,滴水见太阳嘛。我们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小事来表现大的主题和令人敬佩的精神。角度大了,材料的组织能力、内涵蕴意的提炼能力和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差了都会写不好。
归结起来,简妙写法就是:向生活要素材;多看,多想,多写;多练随笔文。
四、精心修改
同学们中有一种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作文不打草稿,不爱修改自己的文章,老师每次叫作文时,同学们都是闷头想一会儿就开始舞动大笔在作文本上写了,写好后又不修改就交给老师,认为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篇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反复地修改出来的。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出”。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敲定,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的敲定,都是修改的佳话;曹雪芹的《红楼梦》增删五次,鲁迅的《肥皂》发表后又修改了145次;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七易其稿。唐代大诗人杜辅在写作时常常是这样做的,他每写好一首诗都要念给别人听,若有晦涩难懂的语言,在反复的吟诵中修改,改到别人听懂为止。
他们都是修改的典范,他们都是大文豪,可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如此严格,做学问如此严谨,修改文章的佳话至今还在广泛流传。大文豪们尚能如此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何况我们初学写作的人呢?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修改这个环节,一定要一字一句一个标点的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才行。
五、相互交流
同学间把文章写好后要互相交流,就是交换着看,看完后互相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见,然后自我修改。这样的交流,既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可以帮助别人的短处,从而提高自己写作、评价和修改的能力。时间久了,自己的写作、修改和评价文章的能力也就在不经意中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