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教养”二字,结合现如今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实际提出培养教师“教养”意识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师学习特点提出三点培养建议:结合教育理论、教学实践、反思培养教师的“教养”意识,并主张将三者有机结合。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养”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评价方式等都有了明显变化,这一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相联。可以说,新课程改革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终身学习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不断学习与进步,主张将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并在二者的结合中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但是面对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成果转化周期缩短等现实,不断的学习也是新形势下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帮助教师快速成长,许多学习理念、培训机构、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等相继出现,但是学习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仅为晋升、转岗等而学,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旨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学习,进而才能帮助教师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也才能造就一批人才。而教师的教育理念则是教师真正成长为一个教师的基础,“教养”意识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
在我们的观念里,教养即为“教育培养”[1]的意思,但在国外它有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我国翻译的俄文教育著作里将воспитание间或译为“德育”(译为“教育”狭义比较符合俄文原义)[2],俄文教育学来源于德国教育学,因此俄文里的教育学概念与德文里的教育学概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德汉学校教育学小词典》认为“教养这个词,仅指教育的一个部分。其中只涉及下一代应当获得的内容与技巧方面。这是学校承担的教育方面的任务。”“学校的这种任务,往往同实质教育的概念相联系。知识与技巧被视为学生受职业训练所需要的实质的东西。”[3]然而,“教养”并不等同于知识、技能与熟练技巧,而是指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熟练技巧,未被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熟练技巧不能算是“教养”。[4]另外,“教养”还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应当包括个体的情感体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便有素质教育一说,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又逐步加深了我们对它的理解。学生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应该是灵活的,具有迁移性的,这里的迁移不仅包括知识间或能力间的迁移,也包括知识与能力间的迁移以及知识、能力、情感间的迁移。缺乏“教养”意识的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往往忽视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间的相互渗透、迁移,也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更不用说促进学生情感与知识、能力间的迁移了。这样一来便导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时间一长就普遍厌学、烦学。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培训活动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教养”意识,看到教育的更高层次,以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
一、通过教育理论培养
教育理论是我们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它是教师教学理论形成的基础。当今世界,知识日新月异,教育理论从不成熟走向逐渐成熟、从不完善走向完善,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其特色及重要作用。
古代早期,教育理论要么存在于哲学体系之中,要么就是停留在经验描述阶段而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与完整的体系,因此它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而存在。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生产以及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不仅让资本家看到了人才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而且也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因此,他们纷纷重视教育,教育理论也在这样的契机下得到快速发展,教育学也于1806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在随后的时间里,教育学得以不断发展与深化,教育理论也经历了从不够科学到科学、不够完善到完善、不够升入到深入的发展过程,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显示出了它巨大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并将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层面,实现二者的结合,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对实践活动的感悟与体验;培训者也大可利用教育理论来培养教师的“教养”意识,让教师通过学习不同时期、不同观点、不同类型的教育理论来催生一个教育者应有的理念,并让教师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体会学习的过程、知识及情感体验获得的过程,最终促成自身“教养”意识的形成。
二、通过教学实践培养
人的情感体验大多来自于客观实际,脱离了实践的情感体验只能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外,人的情感体验也会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与反应。
教育活动古已有之,并早于教育理论而出现,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活动。因此,教学实践活动极为重要。目前,教学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课堂教学活动、考察活动、试验活动、讨论活动、实习活动等,包括制定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管理教学活动及实施评价等方面。无论是哪个阶段,参与者总会在参与活动中或参与活动之后获得一定的感悟与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以个体的教育理论知识及原有经验为基础,并对后继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对具有教学工作经历的教师而言,他们在职前培养阶段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体验与感悟,并对“教育”二字有了自己的视角与看法。工作后,他们又会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更为具体的体验与感悟,他们注重学生知识及技能的获得,但却会忽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情感的形成,这不仅不利于后继的教学活动,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时,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相关人员进教室听课,做好课堂记录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褒长避短,让教师清晰地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派有经验的教师帮助他们把教学活动搞好。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培训者的教学活动来激发教师的“教养”意识。在培训活动中,教师是以“学生”身份出现的,他们对培训者的培训活动及其培训效果有直接的体验。培训者应当抓住这一机会,不为培训而培训,不为考试分数而培训,而以受训者的发展为目标,顾及到他们情感体验的形成,让教师们通过学习活动来感悟教师的“教养”意识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并帮助他们发展成为一个有“教养”意识的教师。
三、通过反思培养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写好的教案并不能写出一个好老师,而写好的教学反思就一定能写出一个好老师。教师在从事学习与培训之余还应该做教学反思。因为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后教师不一定能培养“教养”意识,毕竟“教养”意识是一种深层次的体验,是一种感悟。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体验,反思必不可少。通过反思,教师可以静下心来客观审视利弊得失,并以此为“镜”,“正衣冠”、“端仪容”,争取在下次中会有进一步的提升。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不仅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而且培养了“教养”意识,能够更加进行有效的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新课改特点。这不仅是教师想要的,同时也是学生和教育想要的。
“教养”是学生获得教育的基础。[5]“教养”意识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教师个体的事情。而是需要时间保证,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相关人员共同的责任。它是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升华,高于实践又来源于实践,并在教师的反思中不断完善。总之,教师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精神、把新课改落到使出、促进自身发展就不得不培养“教养”意识,于无形之中形成、在精心安排之下体现。
参考文献:
[1][3][4][5]陈桂生.“教养”辨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4).
[2]哈同,李其龙等编.德汉学校教育学小词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75—76.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养”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评价方式等都有了明显变化,这一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相联。可以说,新课程改革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终身学习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不断学习与进步,主张将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并在二者的结合中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但是面对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成果转化周期缩短等现实,不断的学习也是新形势下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帮助教师快速成长,许多学习理念、培训机构、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等相继出现,但是学习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仅为晋升、转岗等而学,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旨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学习,进而才能帮助教师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也才能造就一批人才。而教师的教育理念则是教师真正成长为一个教师的基础,“教养”意识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
在我们的观念里,教养即为“教育培养”[1]的意思,但在国外它有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我国翻译的俄文教育著作里将воспитание间或译为“德育”(译为“教育”狭义比较符合俄文原义)[2],俄文教育学来源于德国教育学,因此俄文里的教育学概念与德文里的教育学概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德汉学校教育学小词典》认为“教养这个词,仅指教育的一个部分。其中只涉及下一代应当获得的内容与技巧方面。这是学校承担的教育方面的任务。”“学校的这种任务,往往同实质教育的概念相联系。知识与技巧被视为学生受职业训练所需要的实质的东西。”[3]然而,“教养”并不等同于知识、技能与熟练技巧,而是指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熟练技巧,未被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熟练技巧不能算是“教养”。[4]另外,“教养”还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应当包括个体的情感体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便有素质教育一说,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又逐步加深了我们对它的理解。学生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应该是灵活的,具有迁移性的,这里的迁移不仅包括知识间或能力间的迁移,也包括知识与能力间的迁移以及知识、能力、情感间的迁移。缺乏“教养”意识的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往往忽视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间的相互渗透、迁移,也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更不用说促进学生情感与知识、能力间的迁移了。这样一来便导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时间一长就普遍厌学、烦学。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培训活动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教养”意识,看到教育的更高层次,以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
一、通过教育理论培养
教育理论是我们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它是教师教学理论形成的基础。当今世界,知识日新月异,教育理论从不成熟走向逐渐成熟、从不完善走向完善,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其特色及重要作用。
古代早期,教育理论要么存在于哲学体系之中,要么就是停留在经验描述阶段而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与完整的体系,因此它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而存在。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生产以及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不仅让资本家看到了人才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而且也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因此,他们纷纷重视教育,教育理论也在这样的契机下得到快速发展,教育学也于1806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在随后的时间里,教育学得以不断发展与深化,教育理论也经历了从不够科学到科学、不够完善到完善、不够升入到深入的发展过程,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显示出了它巨大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并将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层面,实现二者的结合,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对实践活动的感悟与体验;培训者也大可利用教育理论来培养教师的“教养”意识,让教师通过学习不同时期、不同观点、不同类型的教育理论来催生一个教育者应有的理念,并让教师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体会学习的过程、知识及情感体验获得的过程,最终促成自身“教养”意识的形成。
二、通过教学实践培养
人的情感体验大多来自于客观实际,脱离了实践的情感体验只能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外,人的情感体验也会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与反应。
教育活动古已有之,并早于教育理论而出现,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活动。因此,教学实践活动极为重要。目前,教学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课堂教学活动、考察活动、试验活动、讨论活动、实习活动等,包括制定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管理教学活动及实施评价等方面。无论是哪个阶段,参与者总会在参与活动中或参与活动之后获得一定的感悟与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以个体的教育理论知识及原有经验为基础,并对后继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对具有教学工作经历的教师而言,他们在职前培养阶段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体验与感悟,并对“教育”二字有了自己的视角与看法。工作后,他们又会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更为具体的体验与感悟,他们注重学生知识及技能的获得,但却会忽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情感的形成,这不仅不利于后继的教学活动,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时,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相关人员进教室听课,做好课堂记录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褒长避短,让教师清晰地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派有经验的教师帮助他们把教学活动搞好。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培训者的教学活动来激发教师的“教养”意识。在培训活动中,教师是以“学生”身份出现的,他们对培训者的培训活动及其培训效果有直接的体验。培训者应当抓住这一机会,不为培训而培训,不为考试分数而培训,而以受训者的发展为目标,顾及到他们情感体验的形成,让教师们通过学习活动来感悟教师的“教养”意识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并帮助他们发展成为一个有“教养”意识的教师。
三、通过反思培养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写好的教案并不能写出一个好老师,而写好的教学反思就一定能写出一个好老师。教师在从事学习与培训之余还应该做教学反思。因为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后教师不一定能培养“教养”意识,毕竟“教养”意识是一种深层次的体验,是一种感悟。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体验,反思必不可少。通过反思,教师可以静下心来客观审视利弊得失,并以此为“镜”,“正衣冠”、“端仪容”,争取在下次中会有进一步的提升。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不仅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而且培养了“教养”意识,能够更加进行有效的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新课改特点。这不仅是教师想要的,同时也是学生和教育想要的。
“教养”是学生获得教育的基础。[5]“教养”意识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教师个体的事情。而是需要时间保证,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相关人员共同的责任。它是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升华,高于实践又来源于实践,并在教师的反思中不断完善。总之,教师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精神、把新课改落到使出、促进自身发展就不得不培养“教养”意识,于无形之中形成、在精心安排之下体现。
参考文献:
[1][3][4][5]陈桂生.“教养”辨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4).
[2]哈同,李其龙等编.德汉学校教育学小词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