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科是较难学的高中学科之一。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所以,学生普遍出现对物理厌学,没信心学好物理学,但经常碰到不会做的课外题,信心被打击得一干二净。所以要学好物理学,首先是要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接着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功感。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要消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做好以下几点:
一、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要使学生树立信心就必须先让学生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内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习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例如在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成立条件及其应用。我先复习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改变、动能定理、功与能的关系等,先扫清学习中的外围障碍,再进行分析定律内容、公式,以及成立条件的讨论,接着安排学生做练习:先分析几个实例中机械能是否成立,再做只有重力作用的情况,再逐渐分析不只是重力作用的情况,并让学生从以上解题中得出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这样使学生能较好掌握知识以及知识的应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研究的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面对着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从幼年起,就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的谜,总想把它们解开。而学习物理是解开这些谜的途径。学生会由于解开长期困惑的谜而欢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做好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实验。物理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实验效果。除课本要求的实验外还应增加一些可以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或教师演示的小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方向时,我让学生双掌合十然后对拉,让学生从掌心来体验摩擦力的方向,然后我用黑板擦用力按在黑板上拉动,让学生从黑板擦的毛方向来得出摩擦力的方向。然后再通过分析,与学生一起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物理学是一门实用的、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够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学科。比如,物理也能源开发,能源与环境保护,高性能物理材料的应用等,都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作用、地位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在课堂上能举出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习题来让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感到物理知识有用的同时又能提高学好物理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讲压强时解释高压锅的原理,潜水艇的原理,挂钩的原理。
第三、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到电磁感应现象时可以这样介绍:如果不是19世纪中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建立起相应的电磁理论,就不会有发电机、电动机,现代的电力化生产就不可能实现。现代的原子能和电子技术也是物理学的应用之一,可以这样说:生产发展推动物理学进步,而物理学的进步又推动生产的发展。所以,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学好物理学。
第四、指导学生了解物理的发展历史,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物理发展的历史进程阐明了物理学科体系形成过程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如物理学家的伟大的构思和重大发现,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物理学的兴趣。
第五、通过讨论会、辩论会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找方法,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适当加一些讨论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完《牛顿定律》后,我让学生讨论如世界没有重力将会怎样?没有惯性将会怎样?没有摩擦将会怎样?并在课后让学生虚构一篇短文。
三、成功及成功教育
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而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致使缺乏自信,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所以对学生首先要讲清、讲细每一条定律、公式、概念,弄清楚公式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在讲动能定理时。首先应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引入这个定理,这个定理是如何推导出来,接着再点明动能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变力,再层层深入分析动能定理的应用,最后用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习题进行巩固,使学生既能学好知识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信心。
其次是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物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是已经选择、压缩、改造而具典型化和简约化,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若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理解所学内容,而农村中学器材又较贫乏,所以教师只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器材和图形图片等手段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景建立和分析过程,促进学生开展分析问题的思维活动,自然地“悟”出其中道理和规律,从而潜移默化,使学生掌握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物理情景和模型的方法,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例如,在讲力的分解教学中,首先用一条牢固的长绳穿过一把学生坐椅,请两位同学各执长绳的端,慢慢地增大长绳的两端的距离,努力将此绳拉成水平直线状,结果是无论他们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绳拉直。然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让学生身临其境,建立准确的力的分解的平等四边形法则。
四、鼓励独立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都必须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如在讲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时,教材的正文没有列出,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推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地提高。有些非主干知识,可以放在习题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独立钻研。如新大纲中没有列入的“坚直上抛运动”这一知识点,但这一知识可以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独立习得。这样能培养学生在研究规律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让学生学好物理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对此,物理教师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并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学生获得程度不同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各类学生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一、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要使学生树立信心就必须先让学生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内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习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例如在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成立条件及其应用。我先复习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改变、动能定理、功与能的关系等,先扫清学习中的外围障碍,再进行分析定律内容、公式,以及成立条件的讨论,接着安排学生做练习:先分析几个实例中机械能是否成立,再做只有重力作用的情况,再逐渐分析不只是重力作用的情况,并让学生从以上解题中得出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这样使学生能较好掌握知识以及知识的应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研究的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面对着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从幼年起,就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的谜,总想把它们解开。而学习物理是解开这些谜的途径。学生会由于解开长期困惑的谜而欢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做好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实验。物理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实验效果。除课本要求的实验外还应增加一些可以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或教师演示的小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方向时,我让学生双掌合十然后对拉,让学生从掌心来体验摩擦力的方向,然后我用黑板擦用力按在黑板上拉动,让学生从黑板擦的毛方向来得出摩擦力的方向。然后再通过分析,与学生一起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物理学是一门实用的、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够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学科。比如,物理也能源开发,能源与环境保护,高性能物理材料的应用等,都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作用、地位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在课堂上能举出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习题来让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感到物理知识有用的同时又能提高学好物理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讲压强时解释高压锅的原理,潜水艇的原理,挂钩的原理。
第三、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到电磁感应现象时可以这样介绍:如果不是19世纪中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建立起相应的电磁理论,就不会有发电机、电动机,现代的电力化生产就不可能实现。现代的原子能和电子技术也是物理学的应用之一,可以这样说:生产发展推动物理学进步,而物理学的进步又推动生产的发展。所以,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学好物理学。
第四、指导学生了解物理的发展历史,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物理发展的历史进程阐明了物理学科体系形成过程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如物理学家的伟大的构思和重大发现,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物理学的兴趣。
第五、通过讨论会、辩论会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找方法,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适当加一些讨论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完《牛顿定律》后,我让学生讨论如世界没有重力将会怎样?没有惯性将会怎样?没有摩擦将会怎样?并在课后让学生虚构一篇短文。
三、成功及成功教育
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而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致使缺乏自信,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所以对学生首先要讲清、讲细每一条定律、公式、概念,弄清楚公式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在讲动能定理时。首先应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引入这个定理,这个定理是如何推导出来,接着再点明动能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变力,再层层深入分析动能定理的应用,最后用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习题进行巩固,使学生既能学好知识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信心。
其次是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物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是已经选择、压缩、改造而具典型化和简约化,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若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理解所学内容,而农村中学器材又较贫乏,所以教师只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器材和图形图片等手段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景建立和分析过程,促进学生开展分析问题的思维活动,自然地“悟”出其中道理和规律,从而潜移默化,使学生掌握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物理情景和模型的方法,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例如,在讲力的分解教学中,首先用一条牢固的长绳穿过一把学生坐椅,请两位同学各执长绳的端,慢慢地增大长绳的两端的距离,努力将此绳拉成水平直线状,结果是无论他们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绳拉直。然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让学生身临其境,建立准确的力的分解的平等四边形法则。
四、鼓励独立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都必须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如在讲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时,教材的正文没有列出,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推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地提高。有些非主干知识,可以放在习题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独立钻研。如新大纲中没有列入的“坚直上抛运动”这一知识点,但这一知识可以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独立习得。这样能培养学生在研究规律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让学生学好物理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对此,物理教师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并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学生获得程度不同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各类学生学习上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