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习作指导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可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脱节,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指导,渗透写作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写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一般经过三个环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品味课文语言;三读课文,体悟思想感情。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对这三个环节进行写法指导。
  一、初读课文——学会谋篇布局
  小学生在写作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会列提纲,不会分段,写到哪儿算哪儿。教材中的文章,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范文。《海底世界》《恐龙》《燕子》等是状物说明类的范文;《九寨沟》《庐山的云雾》《美丽的南沙群岛》等是写景类的范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李时珍夜宿古寺》《祁黄羊》等是写人类的范文;《虎门销烟》《卧薪尝胆》《第一次抱母亲》等是记事类的范文。其实只要认真解读教材,在每册教材中都能找到适合学生模仿学习的范文。下面是《泉城》一课“初读课文”这一环节的教学实录。
  师:如果你们也去了泉城,你们准备写些什么?一座城市,要写的东西太多了,但要不要什么都写下来呢?写某个地方,要抓住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写,这是文章的主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但仅仅写这四种泉水还不够,作者还对济南所有的泉水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既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明白写景类的作文该怎样分段,怎样布局。如《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初读课文”的教学片段。
  师:课文写了徐悲鸿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件事。(板书“励志学画”)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师板书“原因”)
  生2:我想知道徐悲鸿怎样学画。(师板书“经过”)
  生3:我想知道徐悲鸿励志学画之后怎样了。(师板书“结果”)
  师:我们写一个人要通过一个典型的事件,把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写出来。
  通过初读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学会语言表达
  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经典范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语言,而且要有意识地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学棋》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先概括后具体写人物的写作技巧。
  师:瞧,就是这两个学生,你们觉得他们学得怎么样?
  生1: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另一个学生心不在焉。
  师:(板书“专心致志、心不在焉”)你们能不能换一些词?
  生2:一个学生全神贯注,另一个学生心神不定。
  生3:一个学生一心一意,另一个学生三心二意。
  生4:一个学生聚精会神,另一个学生漫不经心。
  师:大家用的成语都很简洁,很概括。你们能说说他们各自的具体表现吗?可以从动作、神情去观察。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穿红色衣服的学生。
  生5: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老师。
  生6: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他托着下巴,眉头紧锁,好像在思考。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专心致志的学生的呢?(生读有关的句子)
  师: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学生。
  生7:另一个学生心不在焉,他的手在做小动作。
  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另一个学生的心不在焉的?
  (生讨论交流,分角色朗读)
  师:作者将他们的具体表现生动地描写了出来,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写作时,学生的作文往往概括性的语言很多,缺少细致描绘的语言。如写一个人取得冠军之后的表现,只用“高兴”一词概括,而没有具体描述这个人高兴时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学棋》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既有概括性的语言,又有具体生动的描绘,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三、再读课文,领悟写作方法
  学生精读课文之后,对整篇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有了整体的把握,这是引领学生体会写作技巧的最佳时机。比如《学棋》讲了两个学生拜弈秋为师,由于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而导致两种不同的学习结果的故事。学生明白了这个故事的道理后,教师再追问:“如果这个故事只写其中的一个学生,你们觉得好吗?”学生展开讨论之后明白对比的手法能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教完《三顾茅庐》一课之后,教师提问:“课题是“三顾茅庐”,课文重点写了哪一次?”通过讨论,学生明白重点内容要详细地写,次要内容可以简单地交代一下。
  只要认真解读文本,每篇课文都能找到习作指导的切入点。因此,教师不仅要确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而且要在能力目标中加入写作技能目标。现在很多课文后面都有一些迁移练笔,实际上就是将读写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青年在网络中的行为是否文明,影响着网络空间是否风清气正;青年的文明网络行为必须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规范和引导,而守法意识、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契约意识、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红红的太阳,鲜艳的花儿,吐着嫩芽的小树,绿绿的小草,还有一只可爱的蜜蜂在飞来飞去……”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旁边还配上了一首小诗:“春天到,春天到,树叶绿,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获得足够多的语文知识及能力素养的提高与发展,使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得到提高与完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地进行课文教
改革开放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恢复与重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双重特征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强调阶级分析法的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研究中的地位和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这个“活”字在一定程度上是指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如痴如醉、生动形象的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神游其中,感悟语文的魅力。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呢?本人根据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些浅见。  一、教师范读,引入情境  叶圣陶说:“在教导学生读文
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师生、生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学习,就是这样一个集小众智慧为大众智慧的终南捷径。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堂小组讨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对此,笔者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以飨读者。  一、塑造宽松环境,创设讨论氛围 
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让孩子接近诗歌,走进诗歌,爱上诗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能使每个孩子成为“灵秀”之人。那么,如何让孩子真正领略诗歌的美妙呢?这就需要以“读”贯穿于古诗世界中。  一读古诗之“未成曲调先有情”  古诗是一种意境,一种精神,执著于解词析句上的兜圈子。如何领略诗词中丰富的意象、蕴涵的感情呢?古诗的教学应该给孩子们一个诵读古诗的氛围。诗与歌本是一体的,一曲悠扬的古筝,可以带你来到一个
文本解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文本解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发展语感。那么,如何使文本解读更有效呢?于漪老师曾讲过:“讲课要有情趣。教学有了情趣,就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坚实平台。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 诱发兴趣  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只有感兴趣了,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我在教学《变色龙》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特点,我准备
汉语拼音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个知识点,是为今后的识字、写字打下的重要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