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邑之医举十人,一人实能,而九人名不能。能者常任医,不能者常任人。任医者如何?曰:“某病也,是必砭①;某病也,是必药。”曰:“砭楚而药苦②,奈何?”曰:“病必砭药而已,如为置楚苦,则死未可讳也。”任人者如何?曰:“某病也,是宜砭;某病也,是宜药。”曰:“砭甚楚,如可药,易之。”曰:“是亦药可也,恶在其必砭③”曰:“药甚苦,且奈何?”曰:“是亦有甘者尔,恶在其必苦?”以故而不能者常为用,能者常不用。
他日,邑长病,畴咨左右而可者,召其九人之一人焉,更数月而病无损。又召其一人焉,则又无损。更五六而不及能者。然后叹曰:“邑无医,后之者不尚前,不若复召初为医者。”已而召之。
噫!是人也,何不思使其有可療之道,则前固用之矣,不待数月而后徒已也。如为无益,虽召之,将如病何?
一日,困且惫,其子有为能者言,则骂之曰:“医召固在我,是故恶出夫彼?”
吁!乃人也何其瘳④,其于未死也幸!
(《广陵先生文集》卷一三)
注释:
①砭:古代一种治病的石针,这里指用石针扎穴位治病。
②楚:痛苦。
③恶:文言代词,表示疑问,哪,何。
④瘳:病愈。
大意:
一个邑的医生共有十个人,一个人有真本事,而其他九个人则徒有虚名,没有能耐。有真本事的医生在治病时总是自己说了算,无能的医生总是任由病人说了算。医生说了算是什么样呢?医生诊断说:“某人病了,这人必须扎针;某人病了,那人必须吃药。”病人说:“扎针很痛,吃药很苦,怎么办?”医生答:“有病就必须扎针吃药才能好,如果为了不受痛不吃苦,那么死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而任由病人说了算的医生是什么样呢?医生诊断说:“某人病了,这人应该扎针;某人病了,那人应该吃药。”病人说:“扎针很痛,如果可以吃药的话,请换一换。”医生就说:“这病吃药当然也可以,何必非要扎针呢?”病人又说:“吃药很苦,那怎么办?”医生回答:“这药还有甜的啊,为什么非要吃苦药呢?”这样,没有能耐的医生常常被人们所聘用,而有能耐的医生总是不被人们所接受。
一天,邑长病了,访求周围可以治病的医生,并从那九个没有能耐的医生中召来了一个。过了数月,病情不减,又召来其中一人,病情还是不见减轻。换了五六个,也没找那个有本事的医生。邑长后来叹道:“这里没有好医生啊,后面的几个还不如前面的高明,不如再找最初的那个吧。”不久便又让第一个医生来治病。
唉!这人啊,怎么不想想,如果他真有治疗疾病的办法,那么一开始就用上了,也不会等到几个月后再来,干这种徒劳无功的事。如果治而无效,即便叫他来了,又能对病怎么样呢?
一天,邑长感到困倦而疲惫,他的儿子告诉他应该找那位有能耐的医生来诊治,邑长听后骂道:“找哪个医生在于我,哪能由你说了算!”
唉!这种人,病怎么能好呢?他还没有死,真是万幸啊!
【点评】
这是一个很有现实针对性且具有讽刺意味的寓言故事。有能力、坚持原则的人,受到冷落;没有能力但会迎合的人,则往往受到重用。在中国古代社会,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也是社会的一个痼疾,导致了人才被埋没,国家失去前进的动力。作者王令借医生为邑长看病这个例子,把这种社会现象和盘托出,为的是给统治者以警示,让其注重具有真才实学且敢于直言的人,这些人才真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的邑长实际指的是一类从政者,他们愿意听甜言蜜语,愿意接受别人的溜须拍马,而且自命不凡,十分顽固,即便别人(文中是邑长的儿子)提出了恰当的意见或合理的建议,他们也听不进去,甚至还会对进言者痛斥一番。作者认为,这样的人简直无可救药,早应该死去,即被罢职免官。
作者王令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是与其志向分不开的。根据历史记载,王令七八岁时进书塾,读书十分刻苦,有时通宵达旦而不眠。少年时的王令,好助人,对他人的不义行为常常当面指责而无所顾忌,众人都很敬服他。后来他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平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都很推重。只可惜天妒英才,28岁时就去世了。他的创作时间虽然短暂,但对官场和民生都十分关注,这篇讽刺文章体现了他的直言不讳和对社会弊病的揭露,今天读来仍具有启发意义。(海涛)
他日,邑长病,畴咨左右而可者,召其九人之一人焉,更数月而病无损。又召其一人焉,则又无损。更五六而不及能者。然后叹曰:“邑无医,后之者不尚前,不若复召初为医者。”已而召之。
噫!是人也,何不思使其有可療之道,则前固用之矣,不待数月而后徒已也。如为无益,虽召之,将如病何?
一日,困且惫,其子有为能者言,则骂之曰:“医召固在我,是故恶出夫彼?”
吁!乃人也何其瘳④,其于未死也幸!
(《广陵先生文集》卷一三)
注释:
①砭:古代一种治病的石针,这里指用石针扎穴位治病。
②楚:痛苦。
③恶:文言代词,表示疑问,哪,何。
④瘳:病愈。
大意:
一个邑的医生共有十个人,一个人有真本事,而其他九个人则徒有虚名,没有能耐。有真本事的医生在治病时总是自己说了算,无能的医生总是任由病人说了算。医生说了算是什么样呢?医生诊断说:“某人病了,这人必须扎针;某人病了,那人必须吃药。”病人说:“扎针很痛,吃药很苦,怎么办?”医生答:“有病就必须扎针吃药才能好,如果为了不受痛不吃苦,那么死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而任由病人说了算的医生是什么样呢?医生诊断说:“某人病了,这人应该扎针;某人病了,那人应该吃药。”病人说:“扎针很痛,如果可以吃药的话,请换一换。”医生就说:“这病吃药当然也可以,何必非要扎针呢?”病人又说:“吃药很苦,那怎么办?”医生回答:“这药还有甜的啊,为什么非要吃苦药呢?”这样,没有能耐的医生常常被人们所聘用,而有能耐的医生总是不被人们所接受。
一天,邑长病了,访求周围可以治病的医生,并从那九个没有能耐的医生中召来了一个。过了数月,病情不减,又召来其中一人,病情还是不见减轻。换了五六个,也没找那个有本事的医生。邑长后来叹道:“这里没有好医生啊,后面的几个还不如前面的高明,不如再找最初的那个吧。”不久便又让第一个医生来治病。
唉!这人啊,怎么不想想,如果他真有治疗疾病的办法,那么一开始就用上了,也不会等到几个月后再来,干这种徒劳无功的事。如果治而无效,即便叫他来了,又能对病怎么样呢?
一天,邑长感到困倦而疲惫,他的儿子告诉他应该找那位有能耐的医生来诊治,邑长听后骂道:“找哪个医生在于我,哪能由你说了算!”
唉!这种人,病怎么能好呢?他还没有死,真是万幸啊!
【点评】
这是一个很有现实针对性且具有讽刺意味的寓言故事。有能力、坚持原则的人,受到冷落;没有能力但会迎合的人,则往往受到重用。在中国古代社会,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也是社会的一个痼疾,导致了人才被埋没,国家失去前进的动力。作者王令借医生为邑长看病这个例子,把这种社会现象和盘托出,为的是给统治者以警示,让其注重具有真才实学且敢于直言的人,这些人才真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的邑长实际指的是一类从政者,他们愿意听甜言蜜语,愿意接受别人的溜须拍马,而且自命不凡,十分顽固,即便别人(文中是邑长的儿子)提出了恰当的意见或合理的建议,他们也听不进去,甚至还会对进言者痛斥一番。作者认为,这样的人简直无可救药,早应该死去,即被罢职免官。
作者王令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是与其志向分不开的。根据历史记载,王令七八岁时进书塾,读书十分刻苦,有时通宵达旦而不眠。少年时的王令,好助人,对他人的不义行为常常当面指责而无所顾忌,众人都很敬服他。后来他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平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都很推重。只可惜天妒英才,28岁时就去世了。他的创作时间虽然短暂,但对官场和民生都十分关注,这篇讽刺文章体现了他的直言不讳和对社会弊病的揭露,今天读来仍具有启发意义。(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