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改革 行于教学 成于教育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ay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国彪,上世纪60年代公派出国留学,毕业于哈瓦那大学人文系。上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赴美国访问学者,通晓英语,西班牙语。第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学英语特级教师。现任周国彪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英语教研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北京市高中课改学科教学专家指导组成员,北京市外语学科兼职教研员,市首批学科带头人,东城区外语学会副会长,中国日报《21世纪英语报·中学生版》编辑顾问。
  出版著作有《名师一点通高中英语》、《无敌高中英语语法》、《无敌英语词汇例解》、《无敌英语句型例解》、《北京名师教案》等二十余部,论文多次获得市、全国一等奖。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东城区十佳模范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知识分子,功勋教师等荣誉称号。
  
  30年的从教历程,让我亲历了我国英语教学行进的脉络,在改革中,我们且行且思。传统的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数年的学习成果被冠名为“哑巴英语”。当我们清醒地意识到问题后开始进行英语教学的改革,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为追求课堂效果的“新颖、热闹”而有意淡化语言知识和语法教学,各种观摩课和评优课中语言知识与语法教学环节相对缺失,英语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较差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开始困惑与求索,何为成功的英语教育,英语教学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与困惑,一同交流。
  正确理解现代英语教学的四个“二”。为深入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语言教师首先要明确现代英语教学的四个“二”:
  英语教育的两大核心: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英语教育的两大定位:工具性和人文性。
  英语教育面临的两大基础问题:语言规则系统的重构和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育的两大转化:知识转化为智慧,理论转化为方法。
  语言教师应坚持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有效教学之路,努力提高自己的行为反思水平,为在教学领域的自主拓展提供专业性的方法与工具,有针对性地实践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新策略、新方法,不断增强对真实英语的语言运用意识。
  
  教语言、教文化、教育人的综合统一
  
  教育创新也好,新课改也好,都要通过一个过程,一个自我发展更新的过程;一个积累、比较的过程;一个基本的训练过程。顺利经过这一过程之后,才能在扎实的研究、实践中走出一条新路。现代英语教学突出语言学习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强调语言的输入量和真实语言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相统一,语言教育与思想情感教育相统一,语言智力开发和语言智能培养相统一,最终实现“教语言、教文化、教育人的综合统一”。
  一、时代要求教师重新认识教与学
  1.英语的教与学应当是全方位的、完整的。
  它既包括语言知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包括态度、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学习。显然教学活动也应该是多样化的,既要有操练性的练习活动,也应当有探索性的、自主实践的活动。
  2.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基础上。
  语言教学如果缺乏主体建构,缺乏体验、合作、探究,缺乏认同感,学生的学习就很难产生成就感。显然,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学的方法、形式应与学生的愉快学习体验相结合。
  3.实施“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什么和怎样教,绝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英语教学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要避免将差异性简化为语言潜能的差异或智商的差异,要重视学生学习风格不同、经验背景不同和情感态度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分层指导,实施“有层次,无淘汰”教育。
  二、时代要求教学新发展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环节的微妙关系处理。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应主要通过学生个人或集体的语言实践来实现。“教”不等于“学”;“学”不等于“习”;“懂”不等于“会”;“讲”不等于“练”;“读”不等于“说”。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立于改革,行于教学,成于教育的基本特色,带着特色,融入主流。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精品课堂。英语课堂教学的重心必须放在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上,放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在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上,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化与生活的关系;在教学方式选择上,正确处理接受与探究的关系;在评价方式设计上,正确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教学过程呈现“活”、“趣”、“实”的特点。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促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促使师生彼此间形成“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的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为避免出现课上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课堂呈现假“繁荣”的景象,课堂活动必须和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有训练活动、记忆活动,又有理解活动、应用活动、策略活动、情感活动和反馈活动等,使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化。
  “平中见奇,注重现实,稳中出新”的教学策略。在确立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抓好三个环节:课前——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课内——执教(师生关系、教学互动、教学机智);课后——反思(反思得失、疑难、创新),努力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内”,使整个课堂教学有广度、有深度,实实在在,教学设计不花哨、不作秀,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真正落实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即效果、效率、效益三者的统一。在课堂策略上能体现出“平中见奇,注重现实,稳中出新”。
  2.“量力而行”的教育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不是“圣经”,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开放的。根据语言的“输出、输入”规律,课本绝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内容必须进行整合,让教材为我所需,为我所用。
  教学中的“量力而行”。新课程推出“一纲多本”式教材系列,实施以话题为主线,通过话题引出语言功能,并在完成任务中贯彻语言功能的编写原则,改变了以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在实施语言教学中,教师应“量力而行”。这个“力”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个“行”就是增减、改编、重组教学内容,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摒弃“班班同教材,师师同教案”的局面,并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调整。
  “依靠教材,但不固守教材,抛开教材,再返回教材,最终达到激活教材”之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等因素适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具体地说,授课教师必须依据所教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关话题、语言功能、语法项目、词汇范围调整单元之间的顺序,调整单元内部的教学内容,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对教学内容作适度、适量的扩展。
  我校英语实验班就是以统编教材为主教材,结合国外原版教材《剑桥国际英语教程》,以话题为教学单元,突出教学重点,筛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任务型教学与传统的知识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3.加强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的视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写照。学习英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文化因素始终隐含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说不同语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思维方法、价值观念和人格具有不同风格、特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其提供尽量丰富的文化知识,适度进行汉英语言文化的比较与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这不仅可避免学生因“文化休克”造成的交际障碍,而且能使学生接触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
  
  教育的发展需要合力
  
  一、创建“周国彪英语工作室”
  我们说,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任何独立的个体所无法完成的。特别是英语教育作为一种外语教育,更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更需要参与教育的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在发挥自身能量的同时形成合力。“周国彪英语工作室”的成立就是谋求各方和校际教学资源形成有效合力,促使优质资源的跨越式发展。
  工作室旨在打造“以人为本,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教学做合一”的英语教学的最高标准;探索出实实在在体现教与学的个性化、特色化的“实用主义”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课堂、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培养骨干教师团队,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彻底改变“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英语教学现状,全面提升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工作室自2000年12月成立至今先后选入25名骨干教师担任工作室研究员,展开了四期工作,已培养出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骨干教师3名。工作室成员在国家级、市级多项教学大赛中崭露头角,成果斐然。工作室坚持发挥品牌优势,走出去请进来,深入课堂教学一线,服务教师、服务学校,积极参与“传帮带”活动。全体工作室研究员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全程开放课堂,互动备课,身体力行,主动实践,营造开放式学术交流和指导环境,为校际教师提供教学指导、教学评估,积极支援远郊区,开展讲学、示导、示范、师徒结对等教学活动,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配合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需求,工作室组织部分工作室研究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编著并正式出版了初一至高三教学同步教与学的校本教材“英语一课三练”共九册,约200余万字。
  二、寄语年轻教师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大众是长进得很快的。教师必须不断地长进,才能教大众。一个不长进的人,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就合格的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而言,离不开较为扎实的专业语言知识和专业能力、语言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较高的人文修养、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知识、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然而,在实施新课改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决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关键因素则是英语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对课堂上出现的教学突发情境积极反应、因势利导、果断决策,善于合理调控教学节奏、适时改变教学方法、巧妙处理教学失误。这是教师教学机智的集中体现。它是教师针对英语教学各要素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是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倡导语言教师的治学态度:穷究于理、成就于工;对教师要求:博大精深、恪尽职守;对教学要求:一切有备在先、一切训练有素。我们确立的语言教学的基本思路:教师第一、课堂第一、质量第一。
  
  周国彪与教师互动
  
  问:何谓一节成功的英语课?
  答:成功的英语课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却有其基本的要素:必须有符合学生实际又具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有不同深度和广度的丰富而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有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通俗地讲,成功的英语课=语言有效教学 丰富的课堂活动 文化渗透 不同层次学生的广泛参与。
  问:课程改革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这是否意味着淡化语法知识教学?
  答:不是淡化而是优化。语法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淡化,但是要优化。
  我们倡导“发现探索、实践运用、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语法教学理念,突出语法教学中“形式 意义 用法”的三个维度,整合语法要素,把握重点、区别要求,强调语法知识的交际功能,在接触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联系语境、联系词汇去体验、实践。具体地说,可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时段,采用两种不同的语法教学模式,即:“观察、发现、体验、归纳、运用”单元常规教学模式,以及“集中呈现、对比分析、专项梳理、巩固运用”的复习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编辑 王宇华
其他文献
我不只一回向别人动情地讲起我教过的一位学生。而似乎每一次,说到最后,我鼻子总是酸酸的。  她是个平凡的女孩。在我们20万人口的小县,到处飘着她这样的身影。她没考上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甚至,她的成绩仅仅居于中下水平。春节前,我在某宾馆吃饭,突然接到她的电话。  “王老师,我是某某。刚才我见到你了。”掩饰不住的惊喜之情从手机的话筒溢出来。我脑海里立刻清晰浮出一张瘦小而苍白的脸。  我非常惊讶,忙问她
2009年11月,我参加了由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首批“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20天的教育考察访问。期间,参观访问了南澳大利亚州9所中小学校,在阿波福园园区(Aberfoyle Park)中学跟岗实习了一周。在实习学校,我与该校的教师朝夕相处,一起工作,共同学习,近距离的接触,让我对南澳大利亚州教师的工作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快节奏、高效率的日常工作    澳大利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市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全局,针对义务教育中存在的区域均衡、学段均衡和内涵发展三个薄弱环节,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上下联动、批次衔接,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工程、初中建设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系列工程,破解城乡区域教育资源差异性大的难题  1.建立城市、发达地区、优势学
2007年9月,北京市正式进入高中新课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及人大附中分校组成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育实验体(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教育实验体”),一起进行课改。随后,人大附中教育实验体向海淀区教委和北京市教委提出申请,自主进行新课程实验改革。    一、课程构建的基本构思    “人大附中教育实验体”的高中课程改革目标是焕发实验体的办学活力,凸现学校独特的文化和课程特色
2009年,首都基础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公平,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各学段间全面发展;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坚持依法治教,确保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写下了新的篇章。     深入学习领会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
入夜,我如一个耗尽能量的机器人一般将自己平放到床上,拧亮床头的台灯,先贪婪地享受片刻轻松、安适的氛围,待机械、疲惫的肢体有所放松,紧张、纷乱的思绪稍加平复后,便摸出我的枕边书,开卷,静静地为自己充电。  《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就是能够在这样的时刻给我以足够能量的书籍之一。因其所发出的真诚、朴素、深沉、温暖的声音直击我的心灵,因其教育的智慧与对生活、对人性的思索令我叹服,令我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令我直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园中的支奇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发地小学就把剪纸艺术作为教学内容引入美术课堂教学,2000年又将其列为校本课程。  2009年3月,学校将剪纸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开展了“剪纸炫经典,潜心悟国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此教育活动的意图是将剪纸艺术移植到国学经典上,将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恰当结合,用剪纸艺术表现国学经典的内涵、意境、思想,并在活动中激
四眼先生(杨绪兵 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第二中学教师)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bbkyxb    四眼先生自述:  四眼先生,一个出生在荆山深处的80后青年,一个用心感悟、发现、思考乡村教师生活的高中教师,一个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关注成长的普通人。一直喜欢利用文字及图片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想,利用博客和国内所有的名师请教甚至争辩,利用博客学习、
【摘要】在高三政治復习备考教学中,试卷讲评占据很大的比重,试卷讲评课是复习的延伸,是高考复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型。一堂成功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需要师生共同思考,是教学相长的过程。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形成了高三政治“四步骤”试卷讲评课模式,以此提高试卷讲评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动手、动口、动脑,让试卷讲评课“活”起来,收获实效。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为此,我校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在2005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办学思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导向,以书法艺术教育为载体,创建可持续发展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培育注重规矩、讲究情趣、崇尚和谐的一代新人;在教育管理、课程构建、学生发展、学校文化、教师成长等多个领域,逐步形成学校育人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书香气 孕育高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