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首都基础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公平,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各学段间全面发展;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坚持依法治教,确保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写下了新的篇章。
深入学习领会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听课,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理在充分肯定基础教育发展的巨大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和不足,科学指明了基础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首都基础教育系统迅速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提升首都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热潮。
(一)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
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后,市教委立即要求首都基础教育系统把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抓紧抓好。全市基础教育广大干部教师,采取党团组织生活会、专题报告、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进一步把广大干部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温家宝总理讲话精神上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
(二)以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为指导,全面深刻地理解首都基础教育的着力点
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要求,首都基础教育系统更加自觉地把着重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放在首要位置,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基础教育必须符合自身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求,特别是首都人才培养要求,以学生为本,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胆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为首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三)进一步研究首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措施,实现首都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全面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温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部署关于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意见,决心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首都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2010年,首都基础教育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德育为首,推动中小学德育内涵式发展
1.社会大课堂深入推进,实践育人成效明显。2009年,市、区两级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达到1200家。通过“课程结合,校本研发”、“社区结合,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生活体验”、“家校结合,家长参与”、“就近就便、挖掘资源”等多种方式,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大课堂活动蓬勃开展,2009年共计340万人次的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参加社会实践。课程开发、网络服务等社会大课堂标志性基础建设有效推进,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初步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社区实践、公益活动、研究性学习等系列课程。在2009年底的社会大课堂建设与应用工作交流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高度评价了北京市的社会大课堂工作,认为“北京为全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抓住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教育契机,在百万中小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五大系列活动:一是走进社会大课堂,感受祖国发展变化体验活动;二是新学年开学典礼,校校唱响国歌,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活动;三是举办“祖国发展我成长”北京市优秀中学生事迹报告会;四是举办百校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宣传推广活动;五是积极参与国庆庆典。
3.做好志愿服务精神教育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等工作,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与有关部门共同下发《关于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建立和完善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举办“走进社会大课堂——中小学生志愿体验服务”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把志愿精神教育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精神教育。积极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4.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4万名在岗班主任参加了基本功培训,组织了7场以“专业、智慧和魅力”为专题的全市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
2009年,还修订了北京市中小学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进一步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完善了德育工作政策。
(二)持续深入开展体育、美育等工作
1.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引导学校和学生更加重视体育和健康,提高综合素质。北京市从2010年起将中考体育分数提高为40分,增加过程性体育考核10分。改革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全面推广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2009年底开始在全市中小学校实行“北京市学生阳光体育证书”制度。继续举办第三届全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修订三好学生评价标准,提高“身体好”在“三好生”评选过程中的权重。认真贯彻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面向全体,培育特色,积极探索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2.积极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开展学校卫生视导,视导覆盖率达47.1%。调整《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评估标准》和《北京市区县教委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评估标准》。加强学生视力保护。组织开展性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在中小学、托幼机构开展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和演练。
3.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推动美育工作深入开展。首次举办北京市学校艺术展示活动,近5万学生和家长参加。积极推动艺术学科课程改革,推动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
坚持教育公平,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统筹城乡,加快首都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
2009年完成市政府实事一件,投入3亿元专项经费,集中力量,使200所小学在主要项目上达到新颁办学条件标准,提高了全市小学均衡化发展程度和水平。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召开北京市第二次“手拉手”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推出一批互动双赢、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首都高校支持郊区中小学建设工程全面铺开。通过在京高校对全市56所中小学校的全方位支持,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为首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贡献力。
(二)深入推进学校建设,引导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
开展小学和初中内涵发展的研究,围绕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教学有效性,组织初中和小学的展示研讨活动,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的质量。
1.加快推进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更加注重软硬并举,内涵发展。重点完成了北京市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通过教师基本功培训和展示,确定了教师基本功标准,回答了什么样的教师是合格的小学教师,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完成了《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手册》的修订工作。新的评价手册更加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初中建设工程胜利完成。经过5年建设,2009年完成了全市初中建设的验收并召开了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总结表彰大会。
通过初中建设工程,学校建设的总体布局得到科学规划和调整;学校建设的经费投入得到重点加强;新的办学、教师基本功标准得到切实执行,均衡度大大加强;全市初中学校在专用教室建设、教学设备设施、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项目上完成了配置任务,大幅度改善了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学校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有效加强。通过初中教师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3万多名初中教师得到专业锻炼和能力提高,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深化,学校发展特色得到彰显,涌现出了一大批原来相对薄弱,现在已在区域内得到公认的特色学校。
(三)办好内地西藏班和新疆高中班,在普通中小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从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落实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了内地西藏班和新疆高中班建设,保障本市民族教育的发展。召开了北京市民族教育学会成立大会,积极发挥社团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作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召开了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表彰大会,有力推进了全市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维护教育公平,积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继续按照“政府负责、齐抓共管、公办为主、依法规范”原则,主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公办学校接收比例约为67%。
继续加大市级专项投入。2009年,按照各区县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情况,由市级按照比例统一资助4825万元,用于公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扩大接纳数量和比例。自2009年起,全市普通公办中小学全部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所需费用由政府财政全额负担。
为进一步改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条件,引导已经审批的自办学校依法、规范办学,投入1300万元,对全市69所已批自办学校基本办学项目给予更新和配备,受到广大自办学校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欢迎。充分利用奥运遗产,向部分自办学校捐赠了150台电脑和3000册地图册;对广大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奥运教育,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北京。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组织了万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银幕上看祖国”活动,让孩子们到北京市最好的电影院,观看最新的影片,感受到首都的温暖,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北京的美好情感。
(五)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步伐
以信息化应用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起区县信息主管主任和信息中心主任的沟通与交流机制。进行了新一轮区县信息化应用调研活动,监督检查信息化工作的落实及推进情况。启动了“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试验工作”。
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各学段间全面发展
(一)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1.改善办园条件,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幼儿园学位,解决入园难问题。2009年投入3000万元在全市幼儿园共计扩班300个,增加了近1万个幼儿园学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园的入园压力。
2.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和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加大对乡镇中心园办园条件的改造,大面积提高农村园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推进学前特殊教育干预基地建设,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学前特殊教育体系。
3.不断完善0岁~6岁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开展评估验收工作,完成了第六批市级示范园的评审工作。
4.继续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完善北京市快乐与发展课程建设。开展了全市教师基本功展评活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细化北京市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评价标准。
5.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幼儿园园长高级研修班、农村转岗教师培训、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工作。
(二)加强高中阶段教育,办出高中特色
以高中课改为契机,指导区县完成高中教育布局规划,实现规模办学。
加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建设,完善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课程管理平台与CMIS管理系统之间的整合问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评价方案,完善了网络平台及相关设备建设,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效性。根据新课改的需要,调整了高中毕业生档案内容。
开展了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以自主排课实验学校和课改样本校为依托,引导学校内涵发展,办出特色。
继续完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建设,逐步建立并试行了全市所有高中学生自愿报名、相关程序选拔的机制。
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深化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负担的意见》要求,结合义务教育第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结和高中课改的推进,重点加强了学校对课程的领导力建设。总结了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典型经验,引领学校将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素质教育的行为。针对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寻找新对策,总结推广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
整体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系列项目,依据教育部新修订课程标准组织了对北京版教材的修订和报审。
加强对首届高中课改年级关键学段课程设计的指导。各区县结合实际设计了科学合理的高中后三个学段的教学实施方案。加强高中课改样本学校建设和典型挖掘。完成高考方案的培训、协调和宣传解释工作。
坚持依法治教,确保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发展
(一)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提高干部培训质量为重点,着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构建干部培训新格局。继续加强5个名校长工作室的建设,启动7个中小学校长和书记高研班,举办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专业提升研修班,完成了远郊农村初中、城区初中、中学党支部书记、幼儿园园长等8个高研班,建立了北京市先锋校长培养基地。
加强基层党建宣传,推进基层党建创新。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总结、推广近年来北京普教系统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宣传、树立典型,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联合《现代教育报》,推出“北京普教基层党建专刊”,组织了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支部书记进行专题宣传报道的工作。
加强党建研究,不断提高普教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召开了普教党建研究会年会,评选出一批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优秀论文,通过《北京教育》普教版对部分优秀论文进行宣传,推广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
(二)加强体制改革试点校规范工作
2009年,体制改革试点校规范工作圆满完成,同时启动了中小学综合改革实验试点工作。
(三)召开了全市规范办学行为校长大会
这是近年来基础教育系统召开的最大规模的会议。会议的召开有利于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反响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首都基础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四)按照免试、就近原则,做好义务教育入学工作
进一步强化了区县管理,严格操作时间和程序,增加学校工作透明度。重点加大了对利用培训机构选拔学生、干扰义务教育招生秩序行为的治理力度,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进一步向《义务教育法》靠拢。
(五)研究修订新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进一步完善电子化学籍管理政策,继续加强区县教委、信息部门、招生部门协调力度,逐步完善了常态工作机制。■
深入学习领会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听课,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理在充分肯定基础教育发展的巨大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和不足,科学指明了基础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首都基础教育系统迅速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提升首都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热潮。
(一)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
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后,市教委立即要求首都基础教育系统把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抓紧抓好。全市基础教育广大干部教师,采取党团组织生活会、专题报告、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进一步把广大干部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温家宝总理讲话精神上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
(二)以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为指导,全面深刻地理解首都基础教育的着力点
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要求,首都基础教育系统更加自觉地把着重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放在首要位置,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基础教育必须符合自身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求,特别是首都人才培养要求,以学生为本,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胆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为首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三)进一步研究首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措施,实现首都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全面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温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部署关于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意见,决心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首都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2010年,首都基础教育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德育为首,推动中小学德育内涵式发展
1.社会大课堂深入推进,实践育人成效明显。2009年,市、区两级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达到1200家。通过“课程结合,校本研发”、“社区结合,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生活体验”、“家校结合,家长参与”、“就近就便、挖掘资源”等多种方式,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大课堂活动蓬勃开展,2009年共计340万人次的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参加社会实践。课程开发、网络服务等社会大课堂标志性基础建设有效推进,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初步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社区实践、公益活动、研究性学习等系列课程。在2009年底的社会大课堂建设与应用工作交流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高度评价了北京市的社会大课堂工作,认为“北京为全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抓住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教育契机,在百万中小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五大系列活动:一是走进社会大课堂,感受祖国发展变化体验活动;二是新学年开学典礼,校校唱响国歌,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活动;三是举办“祖国发展我成长”北京市优秀中学生事迹报告会;四是举办百校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宣传推广活动;五是积极参与国庆庆典。
3.做好志愿服务精神教育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等工作,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与有关部门共同下发《关于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建立和完善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举办“走进社会大课堂——中小学生志愿体验服务”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把志愿精神教育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精神教育。积极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4.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4万名在岗班主任参加了基本功培训,组织了7场以“专业、智慧和魅力”为专题的全市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
2009年,还修订了北京市中小学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进一步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完善了德育工作政策。
(二)持续深入开展体育、美育等工作
1.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引导学校和学生更加重视体育和健康,提高综合素质。北京市从2010年起将中考体育分数提高为40分,增加过程性体育考核10分。改革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全面推广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2009年底开始在全市中小学校实行“北京市学生阳光体育证书”制度。继续举办第三届全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修订三好学生评价标准,提高“身体好”在“三好生”评选过程中的权重。认真贯彻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面向全体,培育特色,积极探索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2.积极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开展学校卫生视导,视导覆盖率达47.1%。调整《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评估标准》和《北京市区县教委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评估标准》。加强学生视力保护。组织开展性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在中小学、托幼机构开展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和演练。
3.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推动美育工作深入开展。首次举办北京市学校艺术展示活动,近5万学生和家长参加。积极推动艺术学科课程改革,推动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
坚持教育公平,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统筹城乡,加快首都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
2009年完成市政府实事一件,投入3亿元专项经费,集中力量,使200所小学在主要项目上达到新颁办学条件标准,提高了全市小学均衡化发展程度和水平。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召开北京市第二次“手拉手”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推出一批互动双赢、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首都高校支持郊区中小学建设工程全面铺开。通过在京高校对全市56所中小学校的全方位支持,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为首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贡献力。
(二)深入推进学校建设,引导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
开展小学和初中内涵发展的研究,围绕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教学有效性,组织初中和小学的展示研讨活动,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的质量。
1.加快推进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更加注重软硬并举,内涵发展。重点完成了北京市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通过教师基本功培训和展示,确定了教师基本功标准,回答了什么样的教师是合格的小学教师,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完成了《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手册》的修订工作。新的评价手册更加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初中建设工程胜利完成。经过5年建设,2009年完成了全市初中建设的验收并召开了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总结表彰大会。
通过初中建设工程,学校建设的总体布局得到科学规划和调整;学校建设的经费投入得到重点加强;新的办学、教师基本功标准得到切实执行,均衡度大大加强;全市初中学校在专用教室建设、教学设备设施、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项目上完成了配置任务,大幅度改善了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学校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有效加强。通过初中教师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3万多名初中教师得到专业锻炼和能力提高,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深化,学校发展特色得到彰显,涌现出了一大批原来相对薄弱,现在已在区域内得到公认的特色学校。
(三)办好内地西藏班和新疆高中班,在普通中小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从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落实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了内地西藏班和新疆高中班建设,保障本市民族教育的发展。召开了北京市民族教育学会成立大会,积极发挥社团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作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召开了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表彰大会,有力推进了全市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维护教育公平,积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继续按照“政府负责、齐抓共管、公办为主、依法规范”原则,主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公办学校接收比例约为67%。
继续加大市级专项投入。2009年,按照各区县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情况,由市级按照比例统一资助4825万元,用于公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扩大接纳数量和比例。自2009年起,全市普通公办中小学全部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所需费用由政府财政全额负担。
为进一步改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条件,引导已经审批的自办学校依法、规范办学,投入1300万元,对全市69所已批自办学校基本办学项目给予更新和配备,受到广大自办学校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欢迎。充分利用奥运遗产,向部分自办学校捐赠了150台电脑和3000册地图册;对广大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奥运教育,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北京。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组织了万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银幕上看祖国”活动,让孩子们到北京市最好的电影院,观看最新的影片,感受到首都的温暖,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北京的美好情感。
(五)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步伐
以信息化应用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起区县信息主管主任和信息中心主任的沟通与交流机制。进行了新一轮区县信息化应用调研活动,监督检查信息化工作的落实及推进情况。启动了“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试验工作”。
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各学段间全面发展
(一)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1.改善办园条件,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幼儿园学位,解决入园难问题。2009年投入3000万元在全市幼儿园共计扩班300个,增加了近1万个幼儿园学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园的入园压力。
2.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和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加大对乡镇中心园办园条件的改造,大面积提高农村园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推进学前特殊教育干预基地建设,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学前特殊教育体系。
3.不断完善0岁~6岁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开展评估验收工作,完成了第六批市级示范园的评审工作。
4.继续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完善北京市快乐与发展课程建设。开展了全市教师基本功展评活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细化北京市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评价标准。
5.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幼儿园园长高级研修班、农村转岗教师培训、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工作。
(二)加强高中阶段教育,办出高中特色
以高中课改为契机,指导区县完成高中教育布局规划,实现规模办学。
加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建设,完善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课程管理平台与CMIS管理系统之间的整合问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评价方案,完善了网络平台及相关设备建设,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效性。根据新课改的需要,调整了高中毕业生档案内容。
开展了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以自主排课实验学校和课改样本校为依托,引导学校内涵发展,办出特色。
继续完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建设,逐步建立并试行了全市所有高中学生自愿报名、相关程序选拔的机制。
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深化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负担的意见》要求,结合义务教育第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结和高中课改的推进,重点加强了学校对课程的领导力建设。总结了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典型经验,引领学校将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素质教育的行为。针对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寻找新对策,总结推广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
整体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系列项目,依据教育部新修订课程标准组织了对北京版教材的修订和报审。
加强对首届高中课改年级关键学段课程设计的指导。各区县结合实际设计了科学合理的高中后三个学段的教学实施方案。加强高中课改样本学校建设和典型挖掘。完成高考方案的培训、协调和宣传解释工作。
坚持依法治教,确保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发展
(一)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提高干部培训质量为重点,着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构建干部培训新格局。继续加强5个名校长工作室的建设,启动7个中小学校长和书记高研班,举办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专业提升研修班,完成了远郊农村初中、城区初中、中学党支部书记、幼儿园园长等8个高研班,建立了北京市先锋校长培养基地。
加强基层党建宣传,推进基层党建创新。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总结、推广近年来北京普教系统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宣传、树立典型,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联合《现代教育报》,推出“北京普教基层党建专刊”,组织了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支部书记进行专题宣传报道的工作。
加强党建研究,不断提高普教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召开了普教党建研究会年会,评选出一批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优秀论文,通过《北京教育》普教版对部分优秀论文进行宣传,推广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
(二)加强体制改革试点校规范工作
2009年,体制改革试点校规范工作圆满完成,同时启动了中小学综合改革实验试点工作。
(三)召开了全市规范办学行为校长大会
这是近年来基础教育系统召开的最大规模的会议。会议的召开有利于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反响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首都基础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四)按照免试、就近原则,做好义务教育入学工作
进一步强化了区县管理,严格操作时间和程序,增加学校工作透明度。重点加大了对利用培训机构选拔学生、干扰义务教育招生秩序行为的治理力度,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进一步向《义务教育法》靠拢。
(五)研究修订新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进一步完善电子化学籍管理政策,继续加强区县教委、信息部门、招生部门协调力度,逐步完善了常态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