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炫经典 潜心悟国学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36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园中的支奇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发地小学就把剪纸艺术作为教学内容引入美术课堂教学,2000年又将其列为校本课程。
  2009年3月,学校将剪纸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开展了“剪纸炫经典,潜心悟国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此教育活动的意图是将剪纸艺术移植到国学经典上,将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恰当结合,用剪纸艺术表现国学经典的内涵、意境、思想,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潜心领悟国学经典的人文内涵,促进学生良好文化道德修养的形成。
  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为基础,以学生自主选择创作为途径,以多元评价为促进手段,每幅剪纸作品的最终形成都经历理解把握、整体设计、自主创作、多元评价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较深入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意境,熟知国学经典故事;第二阶段:整体设计国学经典中涉及的人物、景物等剪纸纹样,第三阶段:用剪纸表达国学经典;第四阶段展示成果,畅谈创作体会,进行多元点评。
  在学生自主创作阶段,学校本着尊重学生的自主表达的原则,鼓励学生依据自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表达情感的需要来呈现对国学经典的学习结果。学生自主创作的途径有个人创作和集体创作,其中集体创作又可分为小组合作创作、班级创作和学校创作。
  
  个人创作——根据个人情感需要,由学生个人独立创作。学校在校生近80%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跟随父母远离家乡,内心充满了思乡、思亲之情。国学经典中包含亲情、友情的词句,激发了他们思乡、思亲的情绪,于是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剪纸创作中。如王睿生同学,她的剪纸作品唐诗《静夜思》,从剪纸技法到剪纸构图一气呵成,既恰当地表现了诗歌的含义,又蕴含了她浓浓的思乡情怀。
  小组合作——根据学习国学经典的内容类型而组成不同的合作小组,由小组学生合作创作。例如,几个学生在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都喜欢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认为这首诗的意境开阔,气势宏大,愿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首先,学生起学习诗词,准确把握诗句的意境及作者情感。然后,大家分工设计各景物剪纸图样,有设计松树的,有设计山石的,有设计楼亭及帆船的。最后,小组共同设计整体纹样,完成剪刻。整幅剪纸作品融入了小组中每个同学的智慧,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不断增强。
  班集体创作——根据班集体德育重点,全班学生进行重点创作。例如,中年级的一个班,班主任教师在教育中针对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的特点,与美术老师积极协商,开展了以“谦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中,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首先,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了育人经典《孔融让梨》,然后,引发学生积极讨论,明确应该学习孔融谦让的美德。之后,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完成了剪纸作品。在展示剪纸作品的交流中,同学们畅所欲言,说收获、谈感想“孔融4岁就知道让梨,我也要学习他,与同学互相谦让。”
  学校创作——据学校的教育重点,全校学生进行重点创作。学校在摸底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家娇生惯养,不知孝敬长辈,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各班围绕主题,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相关的经典《潘岳孝母》、《游子吟》、《黄香温席》等。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剪纸创作。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与慈爱,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还将剪纸作品作为礼物送给父母,以此表达感恩之情。
  现在,学生们已完成表现国学经典内容的剪纸作品80多幅。这些剪纸作品倾注了学生们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熔铸了国学经典的智慧与思想,展现了学生们精湛的剪纸技艺。国学经典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活力,我们将在今后的剪纸教育中不断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扎实践行国学经典的精神。
其他文献
2009年9月1日,北京市第十四中学迁到了新校址。那簇新的红楼上整齐的白窗格,那碧绿的球场上矫健的身姿,还有穿行在校园中青春的笑脸,顿时成为两广路旁最醒目、最美丽也是最鲜活的风景。  十四中不仅有很美的新校园,还有值得骄傲的历史。十四中的前身名为“畿辅学堂”,创建于1906年。清代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号召数名河北籍知名人士,对畿辅学堂进行了改建,将学校更名为“燕冀中学”,刘春霖出任校董。1935年,
【摘要】阅读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重、过强的阅读任务往往会使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使阅读变得枯燥无味。部编版教材中增设“快乐读书吧”一栏,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读书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对于中国的教育,对于中国孩子的成长,我们听到最多的,或许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于是,孩子一出生,就如同一场热战,充满催逼和煎迫,很多父母说:“我这样做,都是因为我爱孩子。”孩子却说:“我知道父母爱我,但爱得我想去死。”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尴尬现实:生活的甜蜜,生命的静美,在如此状况下丧失殆尽。为什么,我们非得不断大喊“孩子快跑”,而不能像龙应台那样温情从容地说——孩子,你慢慢来?  对龙应台
校长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学会一个重要的管理方式和行事方法,即善用“交流”通心扉,适时“交锋”稳大局;全体“交流”同感悟,个别“交锋”留自尊。而“交流”与“交锋”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比例大约是“八二开”,即“大场交流”占八开,“小场交锋”占二开。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交流,何时交锋?    如何交流  交流,是人类表达思想、沟通情感、传递信息、知晓冷暖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在学校管理中,交流更是校
我不只一回向别人动情地讲起我教过的一位学生。而似乎每一次,说到最后,我鼻子总是酸酸的。  她是个平凡的女孩。在我们20万人口的小县,到处飘着她这样的身影。她没考上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甚至,她的成绩仅仅居于中下水平。春节前,我在某宾馆吃饭,突然接到她的电话。  “王老师,我是某某。刚才我见到你了。”掩饰不住的惊喜之情从手机的话筒溢出来。我脑海里立刻清晰浮出一张瘦小而苍白的脸。  我非常惊讶,忙问她
2009年11月,我参加了由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首批“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20天的教育考察访问。期间,参观访问了南澳大利亚州9所中小学校,在阿波福园园区(Aberfoyle Park)中学跟岗实习了一周。在实习学校,我与该校的教师朝夕相处,一起工作,共同学习,近距离的接触,让我对南澳大利亚州教师的工作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快节奏、高效率的日常工作    澳大利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市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全局,针对义务教育中存在的区域均衡、学段均衡和内涵发展三个薄弱环节,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上下联动、批次衔接,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工程、初中建设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系列工程,破解城乡区域教育资源差异性大的难题  1.建立城市、发达地区、优势学
2007年9月,北京市正式进入高中新课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及人大附中分校组成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育实验体(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教育实验体”),一起进行课改。随后,人大附中教育实验体向海淀区教委和北京市教委提出申请,自主进行新课程实验改革。    一、课程构建的基本构思    “人大附中教育实验体”的高中课程改革目标是焕发实验体的办学活力,凸现学校独特的文化和课程特色
2009年,首都基础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公平,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各学段间全面发展;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坚持依法治教,确保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写下了新的篇章。     深入学习领会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
入夜,我如一个耗尽能量的机器人一般将自己平放到床上,拧亮床头的台灯,先贪婪地享受片刻轻松、安适的氛围,待机械、疲惫的肢体有所放松,紧张、纷乱的思绪稍加平复后,便摸出我的枕边书,开卷,静静地为自己充电。  《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就是能够在这样的时刻给我以足够能量的书籍之一。因其所发出的真诚、朴素、深沉、温暖的声音直击我的心灵,因其教育的智慧与对生活、对人性的思索令我叹服,令我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令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