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对于初中地理这门课程来说,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地理这门学科的价值通过生活化情境体现出来,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地理课堂所学知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构建策略,旨在顺利推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010
我们在教学初中地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融入生活元素为学生讲解地理教材中的抽象理论知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充分激发出来。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情境,它具有一定的生活性、问题性、真实性等特征。生活化教学情境指的是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师立足于教学实际,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或者地理问题,然后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对这些生活化地理现象或者地理问题进行科学性的重组,创设可以有效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兴趣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有效丰富学生的地理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可以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探究中,充分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情境运用现状
(一)情境与实际不贴合
结合当前的初中地理学科课堂生活化情境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过于课堂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导致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生活实际不贴合,这非常不符合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初衷。例如在湘教版教材中《东南亚》一课的教学中,地理教师在针对西亚——东亚的石油运输内容时,通常会引入一些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石油运输情境,以此来作为话题,引出相关问题:都石油运输,为什么西亚——东亚的石油运输会受到这么高的关注呢?而这种形式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牵强,同时也与本节课程地理知识本质不符,所以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不利于地理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缺乏地理性
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情境教学时,通常会单纯地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而不能真正地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凸显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地理性,导致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丰富,阻碍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例如《世界的人口》一课的教学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情境教学时,通常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对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的思考和分析,同时还会要求学生对人口增长以及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冲击进行思考。在此环节中,虽然很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很活跃,很多地理教师就认为这就是很好的实现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价值。那么在此过程中,地理教师如果不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把空的话,学生很可能偏离课堂教学内容,偏离学习主题,与生活充斥,无法体现课堂的地理性,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三、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引入生活元素,丰富课前导入
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元素,能够快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1]比如在教学天气与气候这节知识的时候,我提前收集了与天气相关的资料。如,近期天气预报的手机截图还有相关天气预报的视频等资料,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将这些资料呈现到学生面前,很容易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随后我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什么是天气,长辈们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当学生阅读完教材中的内容之后自然能够对这些问题有了初步了解,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进行生活化情境导入的时候,我们需要应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为核心。当然了,我们也可以课前为学生发放学习资料,以此填补学生对知识的欠缺与不足。另外,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所设置的讨论性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地理课堂学习之中。
(二)利用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展生活化情境教学我们不能将目光只放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同时还要积极将其运用进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通过教学内容之间的转承,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2]具体来讲,就是我们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根据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不要让学生又对学习内容转承有太突兀的感觉,尽可能的为学生打开自身的思维,从而顺利推进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讲解自然灾害这节知识的时候,当学生对基本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我们在讲授干旱这一气象灾害的过程中,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我国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布规律,以此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的相关措施,当讲完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干旱的自然灾害引导学生尝试分析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以及所形成的原因还有解决办法,从而使学生自主性思考城市中所产生内涝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及时补充学生学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且在这样的氛围下还要调动学生回答课堂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转承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所以,将进行生活化情境教学转承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注重生活化案例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敏感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师就可以深入结合学衡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在课堂创设生活化问题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实现初中地理学科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以湘教版教材中《东南亚》一课的教学为例,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微课教学技术为学生导入丰富多彩的东南亚水果,比如榴莲、山竹、香蕉等等,以此有效烘托课堂上的生活化氛围。接着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爱吃的水果进行讨论和分享,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然后地理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东南亚的其他特产,比如椰子、棕榈、香蕉、蕉麻等等,同时提出相关问题:1、为什么、东南亚的国家盛产的东西不一样呢2、?东南亚这些国家的气候又是怎样的?3、而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又是在哪里呢?4、它们又是怎样进行划分的?5、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如何?6、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什么?7、这些对于东南亚当地国家的农业又有什么影响呢?地理教师通过创设这些生活化问题,来有效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地理教师的引导下,快速准确的理解掌握到自然环境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比如天气、气候以及地理经纬度等等,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来,有效锻炼自己的地理思维,促进自身地理综合能力的提高。再比如气温变化和分布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地理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能够的实际生活体验,为学生创设基础性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有效推动学生对本节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地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日常生活问题: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2、每天的气温变化规律又是怎样的?3、每年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这一生活化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同时地理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把控学生的课堂探讨思路和进度,便于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引导。接着地理教师就可以逐步地加深问题难度:早上冷、中午热是什么原因?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可以结合地理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有效加深对相关原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最大化的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学习能力。[3] (四)引入生活化趣事,培养认知能力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实践中,需要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而区域认知的主要内容是低于系统特点、问题分析、解释以及预测等等,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概念性知识内容,在部分内容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所以在地理学科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降低地理知识的教学难度,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以湘教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生产生活,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被划分了五个温度带,气候复杂多样。本节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这一知识内容,地理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化趣事,在一些影视作品中,通常会播放一些藏族人民脱出一只肩膀,而他们的这一行为并不是要凸显自己的个性,而是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环节中地理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藏族服饰以及不同时间的衣着照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藏族服饰袖袍宽敞,臂膀收缩自如,而他们这样的设计是与当地的温度有着非常模切的联系的,他们在白天气温较高时可脱出肩膀,利于散热,晚上气温较低,和衣而眠可以当作棉被。通过创设这样的趣味生活教学情境,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效果。[4]
(五)总结生活化情境,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课堂生活情境的导入与生活情境课堂应用,同时还需要我们在每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通过生活情境总结课堂所学内容,这也是生活情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在地理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根据教学实际引入生活情境,以此促使学生发现地理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地理知识之间的脉络。比如,在教学长江三角洲这节地理相关知识的时候,在课堂的末尾阶段我们完全可以从土壤和气候还有水源以及地形和城市发展等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促使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还有所学的自然灾害等相关内容,深入分析长江三角洲所出现自然灾害的原因。另外,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要求学生来演绎导游或者是招商引资的相关人员,让学生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旅游资源还有城市发展的优势等,以此构建高效高质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结束语:
总之,通过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不但能够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还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春玲.情随境变知逐境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設与运用[J].地理教学.2018.10(9):20-21.
[2]王冀宁.基于乡土地理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2(9):39-41.
[3]叶小倩,梁保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以“东南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58-159.
[4]陈贞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微[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4):58-59.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010
我们在教学初中地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融入生活元素为学生讲解地理教材中的抽象理论知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充分激发出来。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情境,它具有一定的生活性、问题性、真实性等特征。生活化教学情境指的是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师立足于教学实际,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或者地理问题,然后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对这些生活化地理现象或者地理问题进行科学性的重组,创设可以有效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兴趣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有效丰富学生的地理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可以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探究中,充分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情境运用现状
(一)情境与实际不贴合
结合当前的初中地理学科课堂生活化情境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过于课堂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导致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生活实际不贴合,这非常不符合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初衷。例如在湘教版教材中《东南亚》一课的教学中,地理教师在针对西亚——东亚的石油运输内容时,通常会引入一些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石油运输情境,以此来作为话题,引出相关问题:都石油运输,为什么西亚——东亚的石油运输会受到这么高的关注呢?而这种形式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牵强,同时也与本节课程地理知识本质不符,所以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不利于地理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缺乏地理性
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情境教学时,通常会单纯地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而不能真正地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凸显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地理性,导致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丰富,阻碍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例如《世界的人口》一课的教学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情境教学时,通常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对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的思考和分析,同时还会要求学生对人口增长以及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冲击进行思考。在此环节中,虽然很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很活跃,很多地理教师就认为这就是很好的实现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价值。那么在此过程中,地理教师如果不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把空的话,学生很可能偏离课堂教学内容,偏离学习主题,与生活充斥,无法体现课堂的地理性,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三、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引入生活元素,丰富课前导入
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元素,能够快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1]比如在教学天气与气候这节知识的时候,我提前收集了与天气相关的资料。如,近期天气预报的手机截图还有相关天气预报的视频等资料,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将这些资料呈现到学生面前,很容易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随后我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什么是天气,长辈们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当学生阅读完教材中的内容之后自然能够对这些问题有了初步了解,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进行生活化情境导入的时候,我们需要应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为核心。当然了,我们也可以课前为学生发放学习资料,以此填补学生对知识的欠缺与不足。另外,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所设置的讨论性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地理课堂学习之中。
(二)利用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展生活化情境教学我们不能将目光只放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同时还要积极将其运用进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通过教学内容之间的转承,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2]具体来讲,就是我们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根据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不要让学生又对学习内容转承有太突兀的感觉,尽可能的为学生打开自身的思维,从而顺利推进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讲解自然灾害这节知识的时候,当学生对基本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我们在讲授干旱这一气象灾害的过程中,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我国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布规律,以此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的相关措施,当讲完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干旱的自然灾害引导学生尝试分析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以及所形成的原因还有解决办法,从而使学生自主性思考城市中所产生内涝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及时补充学生学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且在这样的氛围下还要调动学生回答课堂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转承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所以,将进行生活化情境教学转承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注重生活化案例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敏感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师就可以深入结合学衡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在课堂创设生活化问题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实现初中地理学科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以湘教版教材中《东南亚》一课的教学为例,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微课教学技术为学生导入丰富多彩的东南亚水果,比如榴莲、山竹、香蕉等等,以此有效烘托课堂上的生活化氛围。接着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爱吃的水果进行讨论和分享,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然后地理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东南亚的其他特产,比如椰子、棕榈、香蕉、蕉麻等等,同时提出相关问题:1、为什么、东南亚的国家盛产的东西不一样呢2、?东南亚这些国家的气候又是怎样的?3、而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又是在哪里呢?4、它们又是怎样进行划分的?5、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如何?6、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什么?7、这些对于东南亚当地国家的农业又有什么影响呢?地理教师通过创设这些生活化问题,来有效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地理教师的引导下,快速准确的理解掌握到自然环境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比如天气、气候以及地理经纬度等等,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来,有效锻炼自己的地理思维,促进自身地理综合能力的提高。再比如气温变化和分布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地理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能够的实际生活体验,为学生创设基础性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有效推动学生对本节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地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日常生活问题: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2、每天的气温变化规律又是怎样的?3、每年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这一生活化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同时地理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把控学生的课堂探讨思路和进度,便于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引导。接着地理教师就可以逐步地加深问题难度:早上冷、中午热是什么原因?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可以结合地理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有效加深对相关原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最大化的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学习能力。[3] (四)引入生活化趣事,培养认知能力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实践中,需要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而区域认知的主要内容是低于系统特点、问题分析、解释以及预测等等,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概念性知识内容,在部分内容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所以在地理学科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降低地理知识的教学难度,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以湘教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生产生活,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被划分了五个温度带,气候复杂多样。本节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这一知识内容,地理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化趣事,在一些影视作品中,通常会播放一些藏族人民脱出一只肩膀,而他们的这一行为并不是要凸显自己的个性,而是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环节中地理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藏族服饰以及不同时间的衣着照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藏族服饰袖袍宽敞,臂膀收缩自如,而他们这样的设计是与当地的温度有着非常模切的联系的,他们在白天气温较高时可脱出肩膀,利于散热,晚上气温较低,和衣而眠可以当作棉被。通过创设这样的趣味生活教学情境,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效果。[4]
(五)总结生活化情境,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课堂生活情境的导入与生活情境课堂应用,同时还需要我们在每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通过生活情境总结课堂所学内容,这也是生活情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在地理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根据教学实际引入生活情境,以此促使学生发现地理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地理知识之间的脉络。比如,在教学长江三角洲这节地理相关知识的时候,在课堂的末尾阶段我们完全可以从土壤和气候还有水源以及地形和城市发展等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促使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还有所学的自然灾害等相关内容,深入分析长江三角洲所出现自然灾害的原因。另外,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要求学生来演绎导游或者是招商引资的相关人员,让学生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旅游资源还有城市发展的优势等,以此构建高效高质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结束语:
总之,通过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不但能够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还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春玲.情随境变知逐境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設与运用[J].地理教学.2018.10(9):20-21.
[2]王冀宁.基于乡土地理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2(9):39-41.
[3]叶小倩,梁保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以“东南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58-159.
[4]陈贞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微[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