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如何把握本土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所关注的一项议题。综合材料绘画自上世纪80年代以独立探索绘画形式语言载体的新姿态进入中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享誉中外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呈现既有本民族文化的独特表达又反映出当下世界发展的时代联结。 对此,本文以综合材料的运用与观念的表达为切入点,以及就作品如何在本土当代语境的介入关系中彰显出时代精神,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语言的另一种延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 综合材料 观念 民族性与世界性
艺术家以综合材料为媒介语言运用于艺术创作表达中,打破了一直以单一材料划分画种的架上美术门类。多画种间的融通对艺术创作观念的变化、材料语言技法的拓展大有益处,并且这种融通模糊了多画种之间的边界,为作品呈现东西方多元化艺术形式互渗演进提供可能性,使当代艺术表现获得了更多的能量。这个时候大家关心的不再是单一绘画媒介材料下的形式美学,而是作品的观念表达以及精神的呈现于“综合”后的“材料”。
材料语言的表现
在传统绘画中“材料”只是作为一个载体,是色彩与造型语言的物质媒介。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工业化文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理论研究的飞速推进,让艺术家们的创作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家从对“材料”的传统思维认识转而关注和思考材料艺术。美国艺术家理查德认为,“材料就是自然,而人身上自然的东西应该与自然有一种和谐”。对我们来说,材料语言在观念表达中怎样恰到好处地展开叙述,以及作为载体的物质材料如何在艺术家手中魔幻般地超越原本的文化属性,这些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材料”作为艺术作品的物质基础,承载着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感受,是艺术作品内在意义的唯一载体。“材料”以桥梁的身份担任着艺术的语言作用,与以往“材料”所承受的作用不一样的是,现当代艺术家更注重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艺术家借鉴“材料”其自身所蕴含的意义通过材料语言的转化去表达思想和目的,当材料从色彩语言与造型语言抽离出来,不再是色彩与造型的物质载体,那么“材料”本身就是作为一种“不说”的语言。
观念寓于材料
作为物质的材料本身它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在艺术家创造过程中,物质材料获得了生长动力。艺术家的文化直觉,既是对“材料”的直觉,也是对社会、民族、个体生命的体验。宗白华说过,“一流的文艺不仅要有普遍性和人间性,同时他们必须含藏着一层深厚的意义与境界,以待千古真正的知己。”在现当代艺术中,材料作为主体,不仅是外在形式的表现,更是具有内在的精神指向,“材料”通过艺术家的解构与重构,从自然材料到艺术的创造,更是赋予了“材料”新的生命力和人文精神,使之成为民族精神与自我思想观念的准确诠释者。在这种情况下,观念就寓于材料之中,存在于材料的表现之中。
德国艺术家安德鲁·基弗把自然材料泥土、沙、稻草等与工业材料沥青、铅、玻璃、水泥等还有来自现代文明的照片、文字等,以及感光的底片、麻布、烟头、虫胶、木炭、罂粟等直接搬到画面中进行破环、重组,他的作品往往呈现出一种隐喻于追探意味的历史感,并且引发整个时代的思想共鸣。他作品中的材料暗含着一种象征性并且具有特殊的精神含义。同样,美国波谱艺术家劳森伯格利用生活器具、现成品、日常用品、各类商品进行艺术创作,自此打破艺术和生活、商业和艺术、观众和消费者、艺术品和消费品的界线。材料本身就隐喻着观念,暗含着艺术家要说的“话”。
“综合材料语言“与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关系
综合材料语言打破了画种间的界线,也打通了东西方艺术形式的界限。任何一种有影响力、有历史文化深度的艺术形式,如油画和中国画,在其形式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文化背景支撑着它。它包含着关于自然的观念、人的观念、空间的观念、价值信仰以及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方式。而綜合材料语言艺术不同于油画艺术、中国画艺术这种极为成熟的艺术样式,它虽是出自于西方但却并不属于西方,它像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打通了东方和西方艺术形式的界限。各民族艺术家会因为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和个体感悟的不同而去选择“材料”表达其思想和目的。蔡国强利用火药这种极具中国符号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让中国传统美学意境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复现。徐冰的作品《背后的故事》用各种废料物在半透明玻璃灯箱背后进行造型,借用光的投射勾勒出了一幅幅中国传统山水画。正面的雾气氤氲,意境空灵的传统山水景色与其背后的破烂、无序杂乱的场景形成了一种极为强烈的反差性。蔡国强和徐冰都借用材料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念,并且都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的本土化呈现。
“材料”因为时代、空间的不同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就创作语境而言,它不受任何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限制,使艺术家能够更为自由地去表现个体、民族、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就此而言,我想,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世界性艺术语言形式,能否成为当代语境下中国绘画艺术的另一种延展呢?是不是中国绘画艺术在本土语境下向世界艺术发展的另一种方式呢?
参考文献:
[1]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上,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周长江.油画家工作室报告解读材料[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3]邹跃进.他者的眼光:当代艺术中的西方主义[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7.
[4]背后的故事:徐冰“背后的故事”评论集+影像志[M].北京:生活书店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1.
关键词: 综合材料 观念 民族性与世界性
艺术家以综合材料为媒介语言运用于艺术创作表达中,打破了一直以单一材料划分画种的架上美术门类。多画种间的融通对艺术创作观念的变化、材料语言技法的拓展大有益处,并且这种融通模糊了多画种之间的边界,为作品呈现东西方多元化艺术形式互渗演进提供可能性,使当代艺术表现获得了更多的能量。这个时候大家关心的不再是单一绘画媒介材料下的形式美学,而是作品的观念表达以及精神的呈现于“综合”后的“材料”。
材料语言的表现
在传统绘画中“材料”只是作为一个载体,是色彩与造型语言的物质媒介。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工业化文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理论研究的飞速推进,让艺术家们的创作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家从对“材料”的传统思维认识转而关注和思考材料艺术。美国艺术家理查德认为,“材料就是自然,而人身上自然的东西应该与自然有一种和谐”。对我们来说,材料语言在观念表达中怎样恰到好处地展开叙述,以及作为载体的物质材料如何在艺术家手中魔幻般地超越原本的文化属性,这些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材料”作为艺术作品的物质基础,承载着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感受,是艺术作品内在意义的唯一载体。“材料”以桥梁的身份担任着艺术的语言作用,与以往“材料”所承受的作用不一样的是,现当代艺术家更注重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艺术家借鉴“材料”其自身所蕴含的意义通过材料语言的转化去表达思想和目的,当材料从色彩语言与造型语言抽离出来,不再是色彩与造型的物质载体,那么“材料”本身就是作为一种“不说”的语言。
观念寓于材料
作为物质的材料本身它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在艺术家创造过程中,物质材料获得了生长动力。艺术家的文化直觉,既是对“材料”的直觉,也是对社会、民族、个体生命的体验。宗白华说过,“一流的文艺不仅要有普遍性和人间性,同时他们必须含藏着一层深厚的意义与境界,以待千古真正的知己。”在现当代艺术中,材料作为主体,不仅是外在形式的表现,更是具有内在的精神指向,“材料”通过艺术家的解构与重构,从自然材料到艺术的创造,更是赋予了“材料”新的生命力和人文精神,使之成为民族精神与自我思想观念的准确诠释者。在这种情况下,观念就寓于材料之中,存在于材料的表现之中。
德国艺术家安德鲁·基弗把自然材料泥土、沙、稻草等与工业材料沥青、铅、玻璃、水泥等还有来自现代文明的照片、文字等,以及感光的底片、麻布、烟头、虫胶、木炭、罂粟等直接搬到画面中进行破环、重组,他的作品往往呈现出一种隐喻于追探意味的历史感,并且引发整个时代的思想共鸣。他作品中的材料暗含着一种象征性并且具有特殊的精神含义。同样,美国波谱艺术家劳森伯格利用生活器具、现成品、日常用品、各类商品进行艺术创作,自此打破艺术和生活、商业和艺术、观众和消费者、艺术品和消费品的界线。材料本身就隐喻着观念,暗含着艺术家要说的“话”。
“综合材料语言“与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关系
综合材料语言打破了画种间的界线,也打通了东西方艺术形式的界限。任何一种有影响力、有历史文化深度的艺术形式,如油画和中国画,在其形式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文化背景支撑着它。它包含着关于自然的观念、人的观念、空间的观念、价值信仰以及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方式。而綜合材料语言艺术不同于油画艺术、中国画艺术这种极为成熟的艺术样式,它虽是出自于西方但却并不属于西方,它像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打通了东方和西方艺术形式的界限。各民族艺术家会因为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和个体感悟的不同而去选择“材料”表达其思想和目的。蔡国强利用火药这种极具中国符号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让中国传统美学意境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复现。徐冰的作品《背后的故事》用各种废料物在半透明玻璃灯箱背后进行造型,借用光的投射勾勒出了一幅幅中国传统山水画。正面的雾气氤氲,意境空灵的传统山水景色与其背后的破烂、无序杂乱的场景形成了一种极为强烈的反差性。蔡国强和徐冰都借用材料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念,并且都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的本土化呈现。
“材料”因为时代、空间的不同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就创作语境而言,它不受任何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限制,使艺术家能够更为自由地去表现个体、民族、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就此而言,我想,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世界性艺术语言形式,能否成为当代语境下中国绘画艺术的另一种延展呢?是不是中国绘画艺术在本土语境下向世界艺术发展的另一种方式呢?
参考文献:
[1]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上,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周长江.油画家工作室报告解读材料[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3]邹跃进.他者的眼光:当代艺术中的西方主义[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7.
[4]背后的故事:徐冰“背后的故事”评论集+影像志[M].北京:生活书店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