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私房拆迁补偿问题研究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私房及城市私房拆迁补偿的界定
  (一)关于私房的界定
   私房是相对于公房而言的,是居民个人或家庭团体为了起居生活之用而购买或者自行建造的住宅。在城市中,私房包括市民所购置的房产,如小区住宅,别墅等,也包括城市片区扩大以前一些在农村集体土地上自行建设的房屋,如城市里的一些亟待改造的旧房,危房等,这些年来有人用“城中村”形象地形容了这一现象。
  (二)关于城市私房拆迁补偿的界定
   我国的城市私房拆迁补偿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开发过程中,由于拆除私有房屋而给予该私有房屋所有权人的补偿。目前,国家为了发展公共事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都进行了旧城改造,改造拆迁必然涉及到对私有房屋的拆迁,而在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使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这种损失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所发生的特别损失,为了能够使公共事业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国家必须对这些损失给予相应的补偿,使其能够恢复或维持原状。因此,在城市私房拆迁中,被拆迁人所遭受到的损失都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产生的,国家有必要对这些特定人的“特别牺牲”给予合理的补偿。
  二、我国城市私房拆迁补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私房拆迁补偿范围的现状及缺陷
  1、私房所占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未纳入补偿范围
  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补偿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土地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或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由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只简单的规定补偿,却没有就补偿的方式、方法进行规定,在很多的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中也很少涉及到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补偿问题,即使是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当中也没做相应的规定。因此,在现实的操作中,这一补偿问题的解决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现在很多地方的拆迁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法规中没有做出规定就不给予补偿。这严重侵犯了土地使用权人的财产权,是对私有权利不尊重的一个体现。
  2、只注重物质方面的补偿,忽视精神上的损害
  城市中的私有房屋大部分都是祖辈遗留下来的,可以说是整个家族的财产,其中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可以衡量的货币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所蕴涵的家族感情和精神。房屋的拆迁使很多人不得不离开生活已久的地方,他们可以以货币补偿的形式带走其他有体财产,但是却再也不能时常感受以前生活中的乐趣和先辈们留在那里的精神了,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有时比物质上的补偿更加重要。
  3、不注重对基本人权的保护
  生存权、生活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权利,那其他的对他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在城市私房拆迁中,被拆迁人的房屋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被征用了,这是被拆迁人为公共利益所做的个人牺牲,理应得到公平的补偿,至少应该让他们的生活水平保持原有的水平,基本的生存需要要得到满足,而这可能不仅仅是补偿问题了,可以说是人权的保护问题了。
  (二)我国城市私房拆迁补偿标准的现状及缺陷
  1、补偿标准不够公开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了房屋拆迁的补偿项目及补偿标准,但是即使是专业的法律人士对此也很难做到百分百了解,更何况是普通老百姓,因此,作为普通老百姓的被拆迁人对于此类补偿项目和补偿标准并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他们也不知道为何补偿项目会不断的减少,为何补偿标准会不断的降低。可见,各项补偿的政策与标准不够公开,程序不够民主透明,也是导致拆迁纠纷不断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2、补偿数额偏低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火爆,地价、房价异常之高,而当今的拆迁补偿金却不见提升,房屋拆迁的补偿数额很低,被拆迁人拿着发放的补偿安置金根本无法买到适合家庭生活的房屋,即使能够买到,很多也只能是在郊区或一些偏僻的地段,这给被拆迁人的上班、上学、就医等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侵犯了被拆迁人的利益。
  3、补偿标准不统一
   在同一片拆迁区域里,由于拆迁时间的先后,一些“钉子户”故意拖延时间,以此来向开发商提出过高的补偿要求,而开发商为了尽快顺利完成项目的拆迁也只能答应了他们的无理要求了,因此造成前后补偿不统一,这违背了公平的原则。
  三、对城市私房拆迁补偿的立法建议
  (一)切实树立尊重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观念
  在我国法制发展历史过程中一直以来都缺乏个人本位的所有权绝对观念。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国家已经将对私有合法财产保护写进了宪法,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将在更大程度上受到法律的保护。房屋作为民众能够享有所有权的财产中极为重要的不动产,能否能够获得有效的、公平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民众对法律的信心和信赖。所以,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观念显得意义重大。
  
  (二)加强立法的修订与解释,完善城市私房拆迁补偿制度
  1、扩大城市私房拆迁的补偿范围,完善补偿方式
  (1)完善土地使用权补偿制度,将土地使用权纳入补偿范围。在《土地管理法》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增加对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补偿以及区位变动补偿的具体规定。
  (2)对被拆迁人进行精神上的补偿。这可以在“回迁”制度的补偿方式上得以体现出来,以“回迁”这种方式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的话,既可以弥补土地使用权的损失,也可以使被拆迁人继续享受“故土”那温馨的感觉,这种精神上的享受不是金钱所能够补偿得了的。因此,这种补偿方式值得提倡。
  2、规范补偿程序,实行民主补偿
  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定期公布所有房屋拆迁补偿项目和补偿标准,并且在每一次拆迁中,拆迁管理部门应向拆迁人公告上述事项的具体内容,还应建立被拆迁人的抗辩机制,补偿标准合理与否,应该由拆迁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讨论,不能只单方的意志决定,尤其是在商业开发的补偿中,更是如此。如果能够建立起这种抗辩机制,不仅保护被拆迁人的知情权、异议权,减少拆迁人对被拆迁人利益的损害,还可以减少拆迁纠纷的产生,减轻纠纷所带来的社会危害。
  3、改变补偿原则,提高补偿标准
  (1)应该实行完全补偿与足额补偿,并且要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在因公共利益而进行的项目建设中,土地使用权的回收应该由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并支付完全补偿费用。
  (2)近几年来,城市的房屋价格不断上涨,依照前几年制定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的话,由于补偿标准过低,被拆迁人凭借那些补偿款很难找到适合原由家庭居住的房屋,即使找到了房屋,也不能够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这严重侵犯了他们的生活权和生存权。因此,提高补偿标准势在必行。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定自身立场
  现在越来越多的拆迁走向了民众的对立面,这时政府更应该对自己的“裁判员”职能有绝对的认识,不能够因为一些地方或部门利益的诱惑而动摇自身的立场。另外,政府还要作好拆迁的宣传工作,规范拆迁秩序,使各方当事人都能够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事。尤其是在商业拆迁中,政府对于强制拆迁的行使更应该慎重,最好不要进行强制拆迁,应该按照“抗辩机制”将纠纷诉至法院,由司法程序加以解决。只要政府能够做到公平、合理的处理问题,我相信当前的房屋拆迁纠纷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减少,城市房屋的拆迁也会更加顺利的进行。
  (作者通讯地址:福建省沙县人民法院,福建 沙县365500)
其他文献
近年来,刑事案件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特别是检察部门办理的自侦案件,由于犯罪嫌疑人身份的特殊性,翻供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检察技术部门在配合业务部门案件侦查、证据固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检察技术部门如何有效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充分运用专业技术知识为办案部门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检察技术工作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发挥
期刊
寻衅滋事罪由于犯罪构成的特殊性及其“口袋罪”的特性,成为实践中难于认定的罪名之一。而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又因参与人员多,行为多样化,加深了对其认定的难度。笔者就办理案件过程中出现的几种情况列举,并分析并予以认定。  一、中途离开的纠集人的责任认定  在结伙寻衅滋事中,根据共同犯罪理论“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主犯应当按照其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
期刊
摘 要:民事执行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不履行职权、滥用职权、甚至枉法执行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降低了审判机关的社会威信。宪法赋予了检察机关监督权,以对法院的执行行为形成制约。但现行法律对民事执行检察权的规定极少,又都是原则性规定,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容易使检察权流于形式。笔者就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的法律依据以及实施方式进行浅析研究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涌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社会矛盾化解作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的大前提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矛盾化解责无旁贷。本文在社会矛盾化解的视野下,深入探讨检察ADR这一全新命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尝试性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检察ADR的运作体系,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关键词:社会矛盾化解;检察ADR;构建  一、ADR的概念厘定与检察ADR的提出 
期刊
我国现行刑法第385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对于被动型受贿即“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场合,198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同时具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能构成受贿罪。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
期刊
摘 要:刑事再审制度向来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学者所关注,多年来不少学者一直在呼吁对刑事再审程序进行改革,随着民事再审程序相关内容的修订,对于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又为学者所重视。作为对生效裁判的重新审理,刑事再审程序的存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刑事再审启动程序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主要从刑事再审理念的改革以及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改革来阐述当前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  关键词:刑事再审程序;刑事再审程序
期刊
砥砺九十载,幸福亿万人。中国共产党走过了风雨兼程的90年,从点燃中国革命之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经无数考验,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个重大胜利。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是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始终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的真实写照与必然结果。历史雄辩的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完成国家富强、人
期刊
摘 要:人民监督员制度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正以其具有的现实性、合理性,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关注,但其在运行中存在的一系列弊端和缺陷影响和制约着监督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立法缺失;监督;弊端;改革;出路  2008年2月28日,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举措,被载入《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这是人民监督员制度第四次通过白皮书的形式向全世界宣示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深
期刊
在我国现阶段,村党支部成员和村委会委员等农村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所实施的职务犯罪十分严重。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如何依法惩治村干部的职务犯罪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民群众身边的干部腐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基层政权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但由于对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主体的界定问题认识不统一,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主体界限掌握不一致,管辖划分不清等问题,影响了对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统一正确惩处。要准确惩治
期刊
摘 要: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贪污、受贿、侵占、挪用等涉农职务犯罪行为如何准确定性,因法律对犯罪主体的规定不甚明确和职务行为的复杂性,一直颇受争议,直接影响检察机关查办此类案件如何定性的问题,有的案件甚至因为认识分歧导致基层群众告状无门,不利于矛盾的化解和社会的稳定。本文试图从犯罪主体及客观方面两个角度,深入剖析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以起到抛砖引玉之效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