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辩促写作 以写作促阅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议论文的写作训练需要从审题立意、观点的提炼、材料的选择分析、思维的角度等对学生做全方位的指导和训练。
   由于课时紧、任务重,目前的写作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写作和教师的批改在课外完成,而对作文理论方法的指导、作文的讲评则在课内完成。事实上,这样的一种操作方式,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尽管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效果和所耗费的时间相比较,并未达到一种理想状态。为此,在探寻提高议论文写作教学实效的策略的过程中,笔者遵循“大语文”的理念,以寻求一种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的教学方式。
   张孝纯先生认为,“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育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构建“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这样的“大语文”教育圈。因此,笔者尝试用“以说辩促写作,以写作促阅读”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实效。
   一、以说辩促写作
   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地努力地把语文学好》一文中指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在于把“听”“说”“读”“写”四项本领学得更好。在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时,不能将“写”和“听”、“说”、“读”割裂开来处理,而是要将之融合,借助其他三项来提升写作的实效。具体操作如下:
   1.课前3分钟,有理有据说一说
   每节课前安排了三分钟演说的活动,主题由我和学生共同提供:走进经济(粤版教材必修5第一单元的活动主题)、XXX,我想对你说(如司马迁、毛泽东、项羽、刘邦、李密等在课文中出现过的人物)、时事热点(如“山寨效应”、“手机实名制”、“老年人跌倒干预政策”、“微博热”等)、我读故我在(对名家名作的评析)等,学生从上述主题中自由择一演说。
   正式演说前需要准备演说稿和演说的课件。对演说稿有如下的要求:1、字数600字;2、演说稿要写成简短的议论文。对于讲稿里的论点,可以由演说者及其家长共同商量得出;3、演说稿的内容能熟读至诵,能脱稿演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按照课时数,每个同学能登台演说的次数一个学期也就两次,每个模块也就只有一次,对于这个能锻炼自己演说能力的机会,家长和学生都十分重视。写好演说稿(由于学生是初步接触议论文,教师要做初步的指导和审核),做好演说的课件之后,需要学生在家长面前试演,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上台。
   2.讲后2分钟,师生一起评一评
   学生按学号顺序演讲,前一学号的同学演说后,后一学号的同学作一句话评析并给分,其他同学评析一次会加10分,最后老师进行评讲和打分,由语文课代表统计分数取平均值即是演说者此次的最终成绩。由于议论文的观点很多时候是个人的看法,很难要求人人认可,碰到争议性话题,也不拘泥于时间限制,会让他们展开讨论、辩论。
   针对这3分钟演说和2分钟的评析,设计了一份评价表,具体如下:
   3.运用40分钟,唇枪舌剑辩一辩
   由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编著的《广东高考考什么?》一书中,列举了当下高中生作文存在的四大病症:1、审题、立意不准;2、内容空洞,套用材料;3、文体不清,缺乏章法;4、思维深度不够。议论类文章常常要求观点明确(最好见解精辟),结构清晰,材料翔实,论证严密 ;切忌观点游离,结构混乱,泛泛而谈,缺少分析。高考评阅者也常说,很多考生写议论文还是采取观点加材料的加法运算,要么以简单的罗列论据来代替论证,要么是对论据不作必要的分析,论点被架空,叙事拖沓,说理肤浅。怎样解决这样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我想,在学生有了说评的基础后,来一场升级的辩论赛,是能收到成效的。
   当每个同学都轮流演讲之后(通常一个模块也就差不多完成了),我会选择一节课来进行辩论。准备时间大约一个星期。具体步骤是:1、每个人报送一道辩题(依据同学们课前演说的内容),要有出题人、辩题的来源背景和意义等内容,交与课代表;2、课代表和老师共同挑选出较好的选题,共计四道,由课代表和出题人组织每道辩题的正反双方队员,即需要32人;3、班内剩下的12人作为智囊团成员均分到各组中,协助查找资料,编写稿件;4、大家公推协调、辩才较好的一位同学做主持人;5、智囊团成员和老师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二、三等奖,一名最佳辩手,一名最有风度辩手,三名优秀辩手。
   辩论,是锻炼学生议论文思维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每一次的发言都需要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引证恰当,分析透彻,表达清晰流畅,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而为了不被对手在辩论场上反击得哑口无言,同学们更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调动自己的亲朋好友帮助查找资料,拓展搜寻资料的范围(书本、网络、社区等)和方式(文字、图片、声音等),这就构建了“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的“大语文”教育圈。
   辩论结束之后,要求每人任选立场,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有了说辩做基础,布置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同学们的神情是愉悦的,一改之前的愁云惨雾状,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水准也有较大的提高。
   二、以写作促阅读
   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如蜜蜂的采花与酿蜜,唯有成为博采的蜜蜂,才能酿造香甜美味的蜂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其实,反之亦然,想要如唐代李白秀口一吐即是半个盛唐,那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否则,吐的就是残渣废物了。
   所以,在上述说辩活动过程中,尽管学生最终呈现的是一篇演说稿和一篇议论文,却也对议论文的写作做了一个全方位的演练,从审题立意、观点的提炼、材料的选择分析、思维的角度等,无不训练周全。同时在过程中同步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1.演说稿的写作离不开阅读
   所提供的任何一个演说主题都需要学生进行一定量的阅读,然后依据主题确立自己的观点,寻找资料作为支撑,尽管要求演说稿要写成议论文的文体,但演说稿又比一般的议论文更为严格,因为它是需要面对观众说出来的,这就要求观点更新颖、论据更充分、条理更清晰。演之无物、说之无理的演说稿是没办法吸引观众的,也经受不起观众的推敲和质问。
   2.辩论卡片的写作需要阅读
   当辩论的题目确定之后,无论正方还是反方,首先要做的就是阅读。通过阅读尽可能搜集所有与论题相关的资料,从中选取能证明自己立场的资料,而支撑对方观点的资料也要有一定比例的搜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掌握了大量资料的前提下,组员们根据辩题、自己所处的辩论方阵等整理出辩论卡片,带到辩论现场上备用。
   3.议论文的写作需要阅读
   正如人们常说的,真理越辩越明,尽管经历了演说和辩论两个阶段,在辩论过程中、在思维碰撞过程中,同学们对事情的看法理解不断深入,但是,要写成一篇议论文,仍然需要阅读来帮忙。
   在整个过程中,阅读不是浪费时间的、随意的、功利性的,而成为了一种自发的、愉悦的、有趣的行为,阅读有了目的、深度和广度,又怎能不高效呢?
   通过说辩的方式来促进写作,通过写作的方式来促进阅读,将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能力交织融合,实践证明这是提升议论文写作实效的良策。
  ————————
   参考文献:
   ①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②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索绪》,《语文教学论坛》,1985年第3期。
   ③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通联:广州市荔湾区汾水中学]
其他文献
“禅房花木深”是一句很妙的唐诗,它是说奇花异木的幽深之处,藏匿着的是参差错落的禅房。若以此为喻来看散文,是不是可以说,语言是“花木”。而在语言的“花木”深处,藏匿的是思想、感情的“禅房”。读散文。最终就是为了读出这个东西。  散文一般分为托物言志类、借景抒情类、即事明理类等等。在读者眼中,物、景、事往往是比较表象的、外在的,是容易看出来的。但也正因为物、景、事的惹眼,才使我们常常不易洞见被这些“花
训练学生的思维技能,将直接服务于培养人的创造力,这是语文教学要完成的两大任务之一。《文心雕龙·神思》这样形容“神思”:“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可见,人的联想、想象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同时,又指出:“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意授于思,言授于意”,“理在方寸,而求之域
“集合”,是发挥事物效益的重要理念与手法。   教材的编写,运用的就是“集合”手法。   所谓“集合”, 通常是指按照某种特征或规律结合起来的事物的总体。这里的“事物”可以是人、物品,当然也可以是课文。   教材编者把若干篇课文纳入一个主题单元,成为一个“集合”,其目的是使每篇课文既可以各挡一面,又能互相依托,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挥单元课文在教学中的最大效益。   教材里面,还有
2009高考除上海、江苏、福建、安徽四省市外,其他省市都考查了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大多为(D),题型均为选择题,由此可见,这一题型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此,笔者以2009高考词语(熟语)辨析题为例,谈一谈这一题型的解题技巧。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本考点的考查范围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词语。高考
陶本一先生在为胡根林博士的《中小学文学课程导论》所作的序言里提到,“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开展文学教育是困扰语文教育的一个难题”。如何解开这个难题,《中小学文学课程导论》着力从课程层面进行的系统论述,给了我们丰富的启迪。  作者特别强调,文学与文章的分立是文学课程研究的一个逻辑起点,是从教材层面探讨文学课程内容的核心问题。只有立足于文学与文章的分立,才有相对明确和清晰的文学阅读与文
【评议文章】柯华桥《语文教材经典的选择与重塑策略思考——以为缘起和佐证》,原载《中学语文》2011年第11期。  【原文摘要】针对浙江郭初阳老师等人批判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经典缺失问题,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教材经典缺失的三个原因:政治功能定位,自上而下的教材编写机制,时代的碰撞。提出经典选择与重塑的两个策略:按照真实、优美标准选文与全民推荐选文。  针对浙江郭初阳老师等人批判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经典缺失问
“笙歌不知归何处,今朝园圃花又开。”在扑朔迷离的高考面纱揭开后,2013年高考语文卷如期面世,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也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呈现于我们眼前。  【命题特点】  一、选材、设题凸显语文性,蕴涵语文味  语文是语言文字,有着重要的工具性;语文更是语言文学,有着非常强的审美性。因此,语文试卷应“回归语文”“体现本色”,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力避“泛语文化”倾向,应保持并不断强化自身的审美性、人文性。2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曾颇为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威加海内兮反故乡”的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秦始皇曾羡慕地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不难看出年龄相差24岁的项羽和刘邦,在不同的言辞中,表露出相同的志向。孰料二人早年的志向竟然导致了两人日后的一场存亡之争。《鸿门宴》记述的就是项羽、刘邦为争夺天下而展开的波诡云谲、风浪迭起、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的序幕,也是项、刘二人斗争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大都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文体上做文章,过多地在文体、取材、手法等方面作了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写作活动往往是被动的,存在着诸多弊端,使较多学生的作文陷入内容陈旧、形式刻板、缺少理性的境地,更让写作教学在老师教与学生写上,都出现了死气沉沉的局面,一个本来最应有灵动的教学过程变得最为呆滞。  微型小说写作相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有一定难度和陌生度的任务,它更能激起学生
《项脊轩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的一篇文言文课文。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一位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选择一位同学做示范性朗读,随后对字、词以及词类用法进行着重分析(比如“雨泽下注”中词的活用、“室始洞然”中的一词多义),最后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作者笔下,第一段里有哪些可喜之事?“借书满架”与“明月半墙”中的“满”和“半”可否互换,为什么?“风移影动”的“移”改为“摇”又有何区别?并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