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初中化学新课标深化改革,引发了师生广泛关注。“酸碱盐”作为初中化学学科中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历来受到教育学者的研究。虽然很多教师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但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大多数师生教学实践中极为烦恼的部分。由于酸碱盐知识内容复杂,学生如果不能有效地厘清思路、消化难点、掌握重点,将会增加诸多的学习障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化学学科酸碱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8-0096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的一大学习难点,该部分知识涉及的内容繁多且复杂,实践性特征突出,在学习过程中及实际应用中较为困难,如果学生能够将这部分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做到学以致用,不仅对日后的化学知识学习有极大帮助,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1]。
一、化学酸碱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层面
在教学实践中,有部分教师尚未完全适应新教材,所以导致他们在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教学时对教材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所误解,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在酸碱盐教学中,硫酸盐BaSO4、碳酸盐CaCO3等物质的沉积效果以及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的现象等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显现,但个别教师习惯于传统的理论灌输,缺乏与实际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而且大大增加了教学工作量,这部分教师通常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深入,往往会在教学中引入过多的老版本教材知识,从而导致学生思绪不清,并对不完整的知识缘由一头雾水。还比如,在新版本的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食盐、纯碱以及盐酸等相关物质的基本特性,但由于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过度扩充弱酸盐分解的知识,从而会使学生难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再加上很多教师偏向于应试教育,只讲授重点和难点知识,所以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思路不清,无法把握各章节知识脉络之间的联系,导致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2.学生层面
初中化学中的酸碱盐知识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范围广,因此对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要求较高,如在Na0H、H2SO4以及NaCl物质溶液中,NaOH的pH值最大,此类题目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简单,但学生必须要熟悉和掌握酸碱盐物质的基本特性,比如AgCl属于既不溶于酸碱也不溶于水的一种物质,但有些学生对这三种物质的基本酸碱特性不了解,对pH值的使用方法不熟悉,所以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错。还比如,有的学生对平时的课堂实验不够重视,动手机会不多,导致对酸碱盐各种反应现象记忆不够准确和牢固,所以对实验结果含糊不清。此外,学生在学习化学酸碱盐知识时,不能灵活运用,只靠死记硬背,对于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易混淆,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二、化学酸碱盐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1.准确归纳和总结相关知识点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复杂,学生要想彻底厘清相关知识内容,就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深入探索教材知识,充分掌握教材难点和重点,并根据新课标“立德树人”基本教育、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对酸、碱、盐各类化学物质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准确疏通引导,帮助学生彻底厘清酸碱盐三种物质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化学特性,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架构,做到活学活用[2]。
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酸碱盐三种物质的反应类型与金属发生的反应或三类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如Fe(OH)3和Cu(OH)3的反应产物分别为红褐色或深棕色以及蓝色沉淀物,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根据不同物质特殊反应现象与反应产物,把握知识体系;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分辨物质的碱性或酸性特征,只有教师深入钻研,并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和点拨,才能让学生形成丰富的思维体系,准确记忆盐类间反应,避免在应用时出现差错。
2.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化学实验
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够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度,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相关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深化学习印象。比如,通过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观察到石蕊试纸分别与碱性溶液和酸性溶液发生反应时试纸逐渐变成蓝色或红色的整个变化过程;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化学实验,教会学生如何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准确对硝酸(HNO3)、盐酸(HCl)这两种都具有挥发性及刺激性气味的不同化学物质进行辨别。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观察家里的醋酸或纯碱等化学物质的特征,也可指导学生利用家里的工具自主开展通过醋酸去除铁器上被腐蚀产生的锈迹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思考中培养学生的“元思维”
“核心素养”教育视域下,师生不能过多地关注学习成绩,而应转变方式,使学生摒弃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真正引导学生在深入钻研过程中探究相关化学反应背后的原理,做到对酸碱盐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元思维”[3]。例如,浓硫酸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其能够被用作干燥剂,而酸性干燥剂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其不能用于对碱性气体的干燥。还比如,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其注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由于浓硫酸通常具有较大的密度,所以通过如此操作之后,能够有效地避免水与浓硫酸融合时发生剧烈的水放热反应导致液体飞溅。此外,有些化学物质配置比例不同,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也不同,比如按照3∶1比例配置的HCl与HNO混合液可溶解铂、金等物质,其腐蚀性强,但酸性却没有硫酸强,这些知识点都要通過对学生的引导,使其经过深入钻研和思维掌握。
参考文献:
[1]陈灶阳.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59-60.
[2]苏日娜.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7):112.
[3]朱万菁.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70.
(作者单位:①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初级中学262500;②山东省青州第二中学262500)
关键词: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8-0096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的一大学习难点,该部分知识涉及的内容繁多且复杂,实践性特征突出,在学习过程中及实际应用中较为困难,如果学生能够将这部分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做到学以致用,不仅对日后的化学知识学习有极大帮助,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1]。
一、化学酸碱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层面
在教学实践中,有部分教师尚未完全适应新教材,所以导致他们在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教学时对教材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所误解,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在酸碱盐教学中,硫酸盐BaSO4、碳酸盐CaCO3等物质的沉积效果以及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的现象等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显现,但个别教师习惯于传统的理论灌输,缺乏与实际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而且大大增加了教学工作量,这部分教师通常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深入,往往会在教学中引入过多的老版本教材知识,从而导致学生思绪不清,并对不完整的知识缘由一头雾水。还比如,在新版本的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食盐、纯碱以及盐酸等相关物质的基本特性,但由于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过度扩充弱酸盐分解的知识,从而会使学生难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再加上很多教师偏向于应试教育,只讲授重点和难点知识,所以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思路不清,无法把握各章节知识脉络之间的联系,导致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2.学生层面
初中化学中的酸碱盐知识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范围广,因此对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要求较高,如在Na0H、H2SO4以及NaCl物质溶液中,NaOH的pH值最大,此类题目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简单,但学生必须要熟悉和掌握酸碱盐物质的基本特性,比如AgCl属于既不溶于酸碱也不溶于水的一种物质,但有些学生对这三种物质的基本酸碱特性不了解,对pH值的使用方法不熟悉,所以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错。还比如,有的学生对平时的课堂实验不够重视,动手机会不多,导致对酸碱盐各种反应现象记忆不够准确和牢固,所以对实验结果含糊不清。此外,学生在学习化学酸碱盐知识时,不能灵活运用,只靠死记硬背,对于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易混淆,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二、化学酸碱盐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1.准确归纳和总结相关知识点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复杂,学生要想彻底厘清相关知识内容,就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深入探索教材知识,充分掌握教材难点和重点,并根据新课标“立德树人”基本教育、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对酸、碱、盐各类化学物质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准确疏通引导,帮助学生彻底厘清酸碱盐三种物质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化学特性,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架构,做到活学活用[2]。
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酸碱盐三种物质的反应类型与金属发生的反应或三类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如Fe(OH)3和Cu(OH)3的反应产物分别为红褐色或深棕色以及蓝色沉淀物,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根据不同物质特殊反应现象与反应产物,把握知识体系;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分辨物质的碱性或酸性特征,只有教师深入钻研,并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和点拨,才能让学生形成丰富的思维体系,准确记忆盐类间反应,避免在应用时出现差错。
2.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化学实验
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够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度,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相关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深化学习印象。比如,通过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观察到石蕊试纸分别与碱性溶液和酸性溶液发生反应时试纸逐渐变成蓝色或红色的整个变化过程;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化学实验,教会学生如何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准确对硝酸(HNO3)、盐酸(HCl)这两种都具有挥发性及刺激性气味的不同化学物质进行辨别。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观察家里的醋酸或纯碱等化学物质的特征,也可指导学生利用家里的工具自主开展通过醋酸去除铁器上被腐蚀产生的锈迹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思考中培养学生的“元思维”
“核心素养”教育视域下,师生不能过多地关注学习成绩,而应转变方式,使学生摒弃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真正引导学生在深入钻研过程中探究相关化学反应背后的原理,做到对酸碱盐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元思维”[3]。例如,浓硫酸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其能够被用作干燥剂,而酸性干燥剂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其不能用于对碱性气体的干燥。还比如,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其注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由于浓硫酸通常具有较大的密度,所以通过如此操作之后,能够有效地避免水与浓硫酸融合时发生剧烈的水放热反应导致液体飞溅。此外,有些化学物质配置比例不同,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也不同,比如按照3∶1比例配置的HCl与HNO混合液可溶解铂、金等物质,其腐蚀性强,但酸性却没有硫酸强,这些知识点都要通過对学生的引导,使其经过深入钻研和思维掌握。
参考文献:
[1]陈灶阳.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59-60.
[2]苏日娜.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7):112.
[3]朱万菁.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70.
(作者单位:①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初级中学262500;②山东省青州第二中学2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