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农业职业教育仿佛步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农业职业教育和助学补贴的力度,而培养的人并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并没有实际有效的出路。另一方面,农业专业对社会和百姓的吸引力依然微弱,而现代高效农业生产与管理以及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业人才求贤如渴。要一下子改变这种现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传统农业观念根深蒂固,脏、苦、累的生产方式和人员收入与待遇偏低等现状普遍存在。因此,改变的方法就是从农业以及农业职业教育观念开始,积极争取国家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支持,抓住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这个核心,改变“本本主义”的课程思想,探讨有效的农业专业课程体系、模式与方法,以推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高效科技服务为抓手,培养新型实用性农业人才。
农业专业的课程改革首先要破解课程建设问题。经历了新农村技术与人才需求的调研,进一步明确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观念的引领下,我们调整了“教书育人”的理念,先育德育人,后才教能力。鉴于农业是基础产业,按照“宽专多能”的学习目标,课程不能再是“XX学”,而应是“XX集成技术”,于是把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改革农林畜牧传统单一学科课程,加大对生物工程、特色养殖、资源开发、规划设计、生态控制等新型综合课程的开发。在农业专业课程改革中,力行为学者各尽所长、为师者传道授业、治学符合农村急需、施教引领地方产业的新型专业教学模式。这其中,农业不能照搬工业类的课程改革模式,农业课程表面简单、原理深奥、执行复杂,要明确的不仅仅是技术标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到标准,如何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持之以恒。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涉农专业的支持,但专业的设置和建设还要根据“东西南北”区域特点进行调整和突出,不宜一拥而上,比如苏州的“园林”、句容的“草”、盐城的“蚕桑”、泰州的“鸭”各具特色,相关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颇具成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重新整合课程资源为基础,模块化教学、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等教学模式各有千秋,虽然形式上做到了“活灵活现”,但大多还是“小打小闹”,农业专家的引领、示范基地的承载、教学模式的创新、考核评价的改革、涉农政策的支持都是变数,有的奏效,有的还是流于形式,不乏诸多硬撑者。如果农业课程先进性、规模化、示范性设计不足,反而失去了课程的严肃性和神圣地位,导致改革失去信心。我们在探讨过程中,不求每门课程都能很好地进行项目课程改革,若能抓住主要核心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改革,率先尝试、总结与示范,应算是农业专业课程改革的重大贡献。
谈角色转变,“以生为本,教师引导”人人知晓,而农业的特殊性、复杂性和产品标准的不确定性,使得课程改革更多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实习基地的档次、课程资源的先进性、实习产品的社会价值等因素。其中,农业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作用又有多少能发挥得好、实现得了,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建设交流与合作,以“名师带高徒”的导师模式,提高课程实施的主导效应,引领学习主体的生本发展,促进课程实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确保“教师专家”角色在实践性教学中发挥真实的专家或经理作用,其“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模式效果显著。学校蚕桑技术实训基地已是中国蚕(茧丝绸)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省市茧丝绸学会理事单位、省农委行业生产行政许可单位,基地由专业教师兼任实习场长和技术主任,核心课程教师均为实习基地产学研项目实施负责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学生在基地充当“职业工人”角色,师生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共同完成不同门类的项目任务,教学改革效果明显,实习产品和技术服务辐射到江苏、安徽、河南、广西、内蒙古等蚕区,深受地方农民好评。为此,基地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确立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是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学校蚕桑(丝绸)技术专业学生素质与技能考核成绩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农业专业课程改革示范效果明显。
有效的农业课程改革,就要针对各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生活小环境,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根据学习者接受、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及新农村对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农业课程改革,真正对学生成长负责,以模拟学生毕业后的成就来评价课程效果,有效完善课程体系,使得课程改革真正达到学生得道、适业、发展的目的。农业专业要焕发青春活力,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特别要秉承“人人都能成才”的可持续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提炼办学特色,提高课程质量,增强社会吸引力,提高学生社会价值,更应该着重培养“特征件”和“可选件”。通过实施多证书、职业资格、行业准入、农业扶持等制度创新课程改革模式,不断完善农业课程体系,为继续教育群体、城镇待业青年、农村富余劳动力搭建多向成才的“立交桥”,把“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村官培养工程”、“强农富民工程”等项目建设和课程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地方农业资源的优势,从新农村实践中选题,通过生产实践锻炼做题,利用指导实践结果验题,把课程改革的科技、论文和成果写在新农村大地上,示范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开发一个专业,培养一批人才,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农业专业的课程改革首先要破解课程建设问题。经历了新农村技术与人才需求的调研,进一步明确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观念的引领下,我们调整了“教书育人”的理念,先育德育人,后才教能力。鉴于农业是基础产业,按照“宽专多能”的学习目标,课程不能再是“XX学”,而应是“XX集成技术”,于是把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改革农林畜牧传统单一学科课程,加大对生物工程、特色养殖、资源开发、规划设计、生态控制等新型综合课程的开发。在农业专业课程改革中,力行为学者各尽所长、为师者传道授业、治学符合农村急需、施教引领地方产业的新型专业教学模式。这其中,农业不能照搬工业类的课程改革模式,农业课程表面简单、原理深奥、执行复杂,要明确的不仅仅是技术标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到标准,如何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持之以恒。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涉农专业的支持,但专业的设置和建设还要根据“东西南北”区域特点进行调整和突出,不宜一拥而上,比如苏州的“园林”、句容的“草”、盐城的“蚕桑”、泰州的“鸭”各具特色,相关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颇具成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重新整合课程资源为基础,模块化教学、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等教学模式各有千秋,虽然形式上做到了“活灵活现”,但大多还是“小打小闹”,农业专家的引领、示范基地的承载、教学模式的创新、考核评价的改革、涉农政策的支持都是变数,有的奏效,有的还是流于形式,不乏诸多硬撑者。如果农业课程先进性、规模化、示范性设计不足,反而失去了课程的严肃性和神圣地位,导致改革失去信心。我们在探讨过程中,不求每门课程都能很好地进行项目课程改革,若能抓住主要核心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改革,率先尝试、总结与示范,应算是农业专业课程改革的重大贡献。
谈角色转变,“以生为本,教师引导”人人知晓,而农业的特殊性、复杂性和产品标准的不确定性,使得课程改革更多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实习基地的档次、课程资源的先进性、实习产品的社会价值等因素。其中,农业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作用又有多少能发挥得好、实现得了,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建设交流与合作,以“名师带高徒”的导师模式,提高课程实施的主导效应,引领学习主体的生本发展,促进课程实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确保“教师专家”角色在实践性教学中发挥真实的专家或经理作用,其“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模式效果显著。学校蚕桑技术实训基地已是中国蚕(茧丝绸)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省市茧丝绸学会理事单位、省农委行业生产行政许可单位,基地由专业教师兼任实习场长和技术主任,核心课程教师均为实习基地产学研项目实施负责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学生在基地充当“职业工人”角色,师生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共同完成不同门类的项目任务,教学改革效果明显,实习产品和技术服务辐射到江苏、安徽、河南、广西、内蒙古等蚕区,深受地方农民好评。为此,基地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确立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是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学校蚕桑(丝绸)技术专业学生素质与技能考核成绩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农业专业课程改革示范效果明显。
有效的农业课程改革,就要针对各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生活小环境,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根据学习者接受、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及新农村对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农业课程改革,真正对学生成长负责,以模拟学生毕业后的成就来评价课程效果,有效完善课程体系,使得课程改革真正达到学生得道、适业、发展的目的。农业专业要焕发青春活力,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特别要秉承“人人都能成才”的可持续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提炼办学特色,提高课程质量,增强社会吸引力,提高学生社会价值,更应该着重培养“特征件”和“可选件”。通过实施多证书、职业资格、行业准入、农业扶持等制度创新课程改革模式,不断完善农业课程体系,为继续教育群体、城镇待业青年、农村富余劳动力搭建多向成才的“立交桥”,把“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村官培养工程”、“强农富民工程”等项目建设和课程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地方农业资源的优势,从新农村实践中选题,通过生产实践锻炼做题,利用指导实践结果验题,把课程改革的科技、论文和成果写在新农村大地上,示范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开发一个专业,培养一批人才,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