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岗里”的阿佤人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00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佤山是云南佤族聚居较集中的群山,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思茅和临沧地区,属于横断山区高山峡谷地带,有“三山四河”之称。司岗里位于阿佤山中部,在西盟县城以西约30公里的山上,被视为“圣地”。
  
  古老的红黑服饰
  
  佤族崇尚红色和黑色,服饰多以黑为质、红为饰,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服饰特色。男子一般用黑布包头,也有用白布和红布包头的;穿青布无领短衫,青布裤子短而肥大,折腰大裆、大脚裤;身背青布花边挂包,包边饰以长穗;青年男子身佩长刀、持弩箭,以示英武;颈上戴竹藤项圈、银项圈,佩带银手镯、银链。佤族妇女服饰颇具现代时装韵味: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是她们的标志。黑衣、红裙,上衣短小、紧身,盖色,有的还雕饰有许多花纹;小腿和大腿之间缠竹圈或胸露腹,对襟、无袖,领为“V”字形,缀银泡或银藤圈;上了年纪的妇女喜欢戴伞状大耳筒,筒顶刻有各花;裙子过膝,常以红色为底,间有黑、白、绿、黄条种花纹。纹;用黑布包头,戴银发箍或盘发辫,戴银球;耳戴银佤族妇女酷爱银饰。银发箍、银项圈、银臂饰、制大耳环;颈戴银项圈和若干彩色珠料,配以鸟骨或贝银手镯、银戒指、银泡、银花、银球、银链……数不胜数。佤族妇女最喜爱银耳环,这是她们财富的象征。耳环造型奇特,大小不同,有的还缀有银穗,走起路来丁当作响,摇曳生姿。
  
  动感民族的拉木鼓
  
  佤族有“动感民族”之称。阿佤山是歌舞之乡,阿佤人民喜爱歌舞,阿佤人能歌善舞。在阿佤山,歌舞是人们的主要精神寄托。
  流传于佤族民间的歌舞,题材广泛,色彩斑澜,獨具风格,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常见的舞蹈有拉木鼓、甩发舞、舂米舞、网圈舞、插秧舞、狩猎舞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拉木鼓。
  拉木鼓也称木鼓舞,佤语称“克鲁克罗”。拉木鼓是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般在每年1月进行。全寨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到深山老林中精选大树,全村人盛装将其托回村庄,这就是佤族著名的“托木鼓”。
  传统的木鼓以红椿、红毛树、樱桃树为原材料,一般长约200厘米,直径约70厘米,大者可达400厘米。鼓身掏空挖出一条长约150厘米、宽约15厘米的直槽。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围留有空隙,起共鸣作用。每个佤族村寨至少有一对以上的木鼓,小者称“公鼓”,大者为“母鼓”,供奉于专门的木鼓房中,为防潮而置于两根横木之上。拉木鼓人数不限,一般在七八十人以上。取四根藤条,每根滕条两边各站一排人。鹰巴(巫师)领唱,众人踏着拍子前脚抬起重落,同时身体前俯后仰。合唱应答时,用力拉绳,身子后仰,前腿伸直,后腿弓步。拉木鼓动作粗犷豪放,节奏铿锵有力,风格古朴浓郁,充分表现出佤族人民剽悍的性格和团结的精神。
  每当举行重要的活动,佤山的村寨里都会响起术鼓声,声音雄浑,震撼人心。伴随着雄浑的木鼓声,阿佤人所有的不幸和企盼,都融入了歌舞……
  
  沧源崖画
  
  沧源崖画是佤族的艺术珍品,主要分布在佤族聚居I)(,被当地佤族视为神圣之地,崖画上的人物图像,被佤族人奉为“仙人”。
  佤族崇尚自南,崇尚祖先,他们认为祖先、神灵永远是鲜活的生命,有关崖画的传说也充满着祖先崇拜:他们认为,沧源崖画是佤族先民男子用鲜血绘成的,所以才会千年不变。
  据专家考证,沧源崖画是3000多年前新石器晚期佤族先民的作品,是国内较早的原始崖画,属于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崖画距地面2米以上,上面是凸出的石檐,周围参天大树如阴,避免了日晒雨淋带来的剥蚀。佤族先民用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成的暗红色的彩绘,具有很强的粘附力,因此,崖画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
  沧源崖画画幅宏大,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崖画表现手法古朴独特,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如狩猎、原始舞蹈、战争、采集、放牧、建筑、祭祀、生产劳动等。很多表现生活的场景,至今与佤族人的生活方式有不少共同之处,崖画真实地反映了原始人类从穴居到村落定居的发展过程,描绘了一幅原始社会生活图画。
  崖画这种古老的艺术,神秘中浸透着古朴,古朴中深藏着雄浑,体现出阿佤人的思想感情、宗教信仰以及对神灵的崇拜。沧源崖画是研究大西南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素材,是人们了解阿佤山古代少数民族的政治状况、生产水平、风情习俗的宝贵资料。
其他文献
[摘要]范振绪是曾享誉陇上甚至京华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甘肃书画大家。关于他的研究文章虽然不少,但都是“意乖言拙,未详其旨”。本文从传统文人角度入手探析范振绪的书画艺术,通过对其“古到极点就是新到极点”的山水画“四王情结”和书法“苏味遗韵”的分析,得出人心进入古的境地,作品也就能够体现这一境地。这就是他对中国书画艺术“吐纳传统”式的真继承、真发扬,也是我们真正理解范振绪艺术思想之所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符号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核心问题。正是符号功能建立起了人之为人的主体性,也正是因符号现象构成了人类文化世界。本文通过对传统舞蹈“拧”、“倾”、“曲”、“圆”等形态符号的研究,与太极所揭示的人文价值相对应,提出了中国传统雕塑中最为本质的造型原理和形态机制。  [关键词]雕塑;符号语言;太极图景;本体自足  [中图分类号]J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
期刊
[摘要]对于鲁迅先生《过客》的解读向来是鲁迅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对于《过客》意义之探寻是否穷尽,没有人可以作出定论。有关“两性中心世界”的话题,在《过客》的研究中似乎未曾引起学界足够注意。本文就《过客》中暗含的“两性中心世界”问题作一浅显探讨。  [关键词]《过客》意象;两性世界;鲁迅研究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62-02 
期刊
一  这两年,一位后生小子,其书法作品连连在国内各大书展中获奖,因之名声鹊起,于是大家送他一个雅号:“获奖专业户”。此人就是“80后”的在读研究生曹恩东。  书法是国粹,它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东方古老文明的符号。彩陶刻画而甲骨辞,钟鼎石鼓而秦篆汉隶,魏晋章草而隋唐行楷,尽管时风不居,节物各异,书法呈现的时代性大异其趣,如秦汉之尚势、魏晋之品韵、隋唐之尊法、宋元之崇意等。但作为中国文化之核心
期刊
[摘要]张承志的散文集《谁是胜者》,展示了他勇于捍卫人类正义的热诚和敢于冷静自我审视的真挚。同时,呼唤雄强人格、关怀弱势群体也是此文集的闪光点所在。  [关键词]张承志;《谁是胜者》;自我审视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64-02    “我觉得窒息。我也没有可供表演的舞台和签证,佯做公正的诗人。我只有绝望,如同那迎着坦克掷出石
期刊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大明宫是唐朝的皇宫,规模宏大,格局完整,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巅峰。唐大明宫遗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唐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已作为丝绸之路跨国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节点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大遗址是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历来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我们必须站在复兴中华民族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大
期刊
[摘要]虚拟博物馆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存在的博物馆,它既是传统的实体博物馆面向新世纪、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产物,又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利用信息时代的先进科学技术对博物馆业务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虚似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共同生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关键词]虚拟博物馆;实体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
期刊
[摘要]本文在论述钢琴协奏曲的主要发展脉络、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创作历程及其历史地位的基础上,以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与探讨,以期较为全面、准确地把握钢琴协奏曲的体裁发展。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协奏曲;音乐体裁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77-02    一、协奏曲的起源与发展  首先使用“协奏
期刊
[摘要]唐太宗曾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果能将历代人对当时国家社会治理的满意度与现在作比较,就可以知道现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本文以唐人诚信故事为例,论述了大唐精神中最有价值的自爱、自信、自尊和让天下人折服的诚信。  [关键词]大唐文化;唐人精神;诚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4-0027-05    长安作为一
期刊
近日,“2011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启动仪式在贵州贵阳、江苏苏州、福建武夷山、山东曲阜、河南登封五地同时举行。  据悉,国家旅游局为贯彻落实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推动国内旅游市场进一步繁荣,提升旅游市场发展品质,将2011年确定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2011年,全国旅游行业将围绕这个主题,整合各方资源,在海内外广泛开展各项主题年宣传推广活动,大力宣传我国深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