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佤山是云南佤族聚居较集中的群山,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思茅和临沧地区,属于横断山区高山峡谷地带,有“三山四河”之称。司岗里位于阿佤山中部,在西盟县城以西约30公里的山上,被视为“圣地”。
古老的红黑服饰
佤族崇尚红色和黑色,服饰多以黑为质、红为饰,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服饰特色。男子一般用黑布包头,也有用白布和红布包头的;穿青布无领短衫,青布裤子短而肥大,折腰大裆、大脚裤;身背青布花边挂包,包边饰以长穗;青年男子身佩长刀、持弩箭,以示英武;颈上戴竹藤项圈、银项圈,佩带银手镯、银链。佤族妇女服饰颇具现代时装韵味: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是她们的标志。黑衣、红裙,上衣短小、紧身,盖色,有的还雕饰有许多花纹;小腿和大腿之间缠竹圈或胸露腹,对襟、无袖,领为“V”字形,缀银泡或银藤圈;上了年纪的妇女喜欢戴伞状大耳筒,筒顶刻有各花;裙子过膝,常以红色为底,间有黑、白、绿、黄条种花纹。纹;用黑布包头,戴银发箍或盘发辫,戴银球;耳戴银佤族妇女酷爱银饰。银发箍、银项圈、银臂饰、制大耳环;颈戴银项圈和若干彩色珠料,配以鸟骨或贝银手镯、银戒指、银泡、银花、银球、银链……数不胜数。佤族妇女最喜爱银耳环,这是她们财富的象征。耳环造型奇特,大小不同,有的还缀有银穗,走起路来丁当作响,摇曳生姿。
动感民族的拉木鼓
佤族有“动感民族”之称。阿佤山是歌舞之乡,阿佤人民喜爱歌舞,阿佤人能歌善舞。在阿佤山,歌舞是人们的主要精神寄托。
流传于佤族民间的歌舞,题材广泛,色彩斑澜,獨具风格,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常见的舞蹈有拉木鼓、甩发舞、舂米舞、网圈舞、插秧舞、狩猎舞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拉木鼓。
拉木鼓也称木鼓舞,佤语称“克鲁克罗”。拉木鼓是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般在每年1月进行。全寨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到深山老林中精选大树,全村人盛装将其托回村庄,这就是佤族著名的“托木鼓”。
传统的木鼓以红椿、红毛树、樱桃树为原材料,一般长约200厘米,直径约70厘米,大者可达400厘米。鼓身掏空挖出一条长约150厘米、宽约15厘米的直槽。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围留有空隙,起共鸣作用。每个佤族村寨至少有一对以上的木鼓,小者称“公鼓”,大者为“母鼓”,供奉于专门的木鼓房中,为防潮而置于两根横木之上。拉木鼓人数不限,一般在七八十人以上。取四根藤条,每根滕条两边各站一排人。鹰巴(巫师)领唱,众人踏着拍子前脚抬起重落,同时身体前俯后仰。合唱应答时,用力拉绳,身子后仰,前腿伸直,后腿弓步。拉木鼓动作粗犷豪放,节奏铿锵有力,风格古朴浓郁,充分表现出佤族人民剽悍的性格和团结的精神。
每当举行重要的活动,佤山的村寨里都会响起术鼓声,声音雄浑,震撼人心。伴随着雄浑的木鼓声,阿佤人所有的不幸和企盼,都融入了歌舞……
沧源崖画
沧源崖画是佤族的艺术珍品,主要分布在佤族聚居I)(,被当地佤族视为神圣之地,崖画上的人物图像,被佤族人奉为“仙人”。
佤族崇尚自南,崇尚祖先,他们认为祖先、神灵永远是鲜活的生命,有关崖画的传说也充满着祖先崇拜:他们认为,沧源崖画是佤族先民男子用鲜血绘成的,所以才会千年不变。
据专家考证,沧源崖画是3000多年前新石器晚期佤族先民的作品,是国内较早的原始崖画,属于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崖画距地面2米以上,上面是凸出的石檐,周围参天大树如阴,避免了日晒雨淋带来的剥蚀。佤族先民用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成的暗红色的彩绘,具有很强的粘附力,因此,崖画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
沧源崖画画幅宏大,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崖画表现手法古朴独特,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如狩猎、原始舞蹈、战争、采集、放牧、建筑、祭祀、生产劳动等。很多表现生活的场景,至今与佤族人的生活方式有不少共同之处,崖画真实地反映了原始人类从穴居到村落定居的发展过程,描绘了一幅原始社会生活图画。
崖画这种古老的艺术,神秘中浸透着古朴,古朴中深藏着雄浑,体现出阿佤人的思想感情、宗教信仰以及对神灵的崇拜。沧源崖画是研究大西南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素材,是人们了解阿佤山古代少数民族的政治状况、生产水平、风情习俗的宝贵资料。
古老的红黑服饰
佤族崇尚红色和黑色,服饰多以黑为质、红为饰,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服饰特色。男子一般用黑布包头,也有用白布和红布包头的;穿青布无领短衫,青布裤子短而肥大,折腰大裆、大脚裤;身背青布花边挂包,包边饰以长穗;青年男子身佩长刀、持弩箭,以示英武;颈上戴竹藤项圈、银项圈,佩带银手镯、银链。佤族妇女服饰颇具现代时装韵味: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是她们的标志。黑衣、红裙,上衣短小、紧身,盖色,有的还雕饰有许多花纹;小腿和大腿之间缠竹圈或胸露腹,对襟、无袖,领为“V”字形,缀银泡或银藤圈;上了年纪的妇女喜欢戴伞状大耳筒,筒顶刻有各花;裙子过膝,常以红色为底,间有黑、白、绿、黄条种花纹。纹;用黑布包头,戴银发箍或盘发辫,戴银球;耳戴银佤族妇女酷爱银饰。银发箍、银项圈、银臂饰、制大耳环;颈戴银项圈和若干彩色珠料,配以鸟骨或贝银手镯、银戒指、银泡、银花、银球、银链……数不胜数。佤族妇女最喜爱银耳环,这是她们财富的象征。耳环造型奇特,大小不同,有的还缀有银穗,走起路来丁当作响,摇曳生姿。
动感民族的拉木鼓
佤族有“动感民族”之称。阿佤山是歌舞之乡,阿佤人民喜爱歌舞,阿佤人能歌善舞。在阿佤山,歌舞是人们的主要精神寄托。
流传于佤族民间的歌舞,题材广泛,色彩斑澜,獨具风格,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常见的舞蹈有拉木鼓、甩发舞、舂米舞、网圈舞、插秧舞、狩猎舞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拉木鼓。
拉木鼓也称木鼓舞,佤语称“克鲁克罗”。拉木鼓是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般在每年1月进行。全寨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到深山老林中精选大树,全村人盛装将其托回村庄,这就是佤族著名的“托木鼓”。
传统的木鼓以红椿、红毛树、樱桃树为原材料,一般长约200厘米,直径约70厘米,大者可达400厘米。鼓身掏空挖出一条长约150厘米、宽约15厘米的直槽。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围留有空隙,起共鸣作用。每个佤族村寨至少有一对以上的木鼓,小者称“公鼓”,大者为“母鼓”,供奉于专门的木鼓房中,为防潮而置于两根横木之上。拉木鼓人数不限,一般在七八十人以上。取四根藤条,每根滕条两边各站一排人。鹰巴(巫师)领唱,众人踏着拍子前脚抬起重落,同时身体前俯后仰。合唱应答时,用力拉绳,身子后仰,前腿伸直,后腿弓步。拉木鼓动作粗犷豪放,节奏铿锵有力,风格古朴浓郁,充分表现出佤族人民剽悍的性格和团结的精神。
每当举行重要的活动,佤山的村寨里都会响起术鼓声,声音雄浑,震撼人心。伴随着雄浑的木鼓声,阿佤人所有的不幸和企盼,都融入了歌舞……
沧源崖画
沧源崖画是佤族的艺术珍品,主要分布在佤族聚居I)(,被当地佤族视为神圣之地,崖画上的人物图像,被佤族人奉为“仙人”。
佤族崇尚自南,崇尚祖先,他们认为祖先、神灵永远是鲜活的生命,有关崖画的传说也充满着祖先崇拜:他们认为,沧源崖画是佤族先民男子用鲜血绘成的,所以才会千年不变。
据专家考证,沧源崖画是3000多年前新石器晚期佤族先民的作品,是国内较早的原始崖画,属于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崖画距地面2米以上,上面是凸出的石檐,周围参天大树如阴,避免了日晒雨淋带来的剥蚀。佤族先民用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成的暗红色的彩绘,具有很强的粘附力,因此,崖画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
沧源崖画画幅宏大,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崖画表现手法古朴独特,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如狩猎、原始舞蹈、战争、采集、放牧、建筑、祭祀、生产劳动等。很多表现生活的场景,至今与佤族人的生活方式有不少共同之处,崖画真实地反映了原始人类从穴居到村落定居的发展过程,描绘了一幅原始社会生活图画。
崖画这种古老的艺术,神秘中浸透着古朴,古朴中深藏着雄浑,体现出阿佤人的思想感情、宗教信仰以及对神灵的崇拜。沧源崖画是研究大西南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素材,是人们了解阿佤山古代少数民族的政治状况、生产水平、风情习俗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