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输液打“头皮针”,可怕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宝宝长到六个月时,从母体带来的抗体会慢慢减少直至消失,宝宝的抵抗力开始下降,会变得容易生病。当病情较严重时,输液再所难免。
  通常,一岁半以下的孩子输液,护士往往建议打“头皮针”。此时,家长们的反应常可分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坚决拒绝型,抱着孩子扭头就走;第二种是商量谈判型,一手捂着孩子的头,另外一只手捉住孩子的脚,要求护士再看看手和脚的血管是否能打;第三种是极不情愿型,极其无奈地把孩子放在床上,孩子哭闹得厉害,大人也跟着抹泪。总之,几乎没有家长是主动愿意让孩子打头皮针的。小儿静脉输液打头皮针,真的如此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
  小儿打“头皮针”,顾虑多多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宠爱有加,往往是“针扎在孩子身上,痛在家长心里”。对输液知识缺乏了解的家长更是忧心忡忡,怕输液产生依赖性、怕输液会导致生不良反应、怕护士技术不过关、怕孩子头上鼓包、担心打“头皮针”会伤到孩子……
  其实,一岁半以下的孩子打“头皮针”是正常的。因为一岁半以下孩子的血管非常细,再加上现在绝大部分孩子的营养状况良好,肥胖小儿特别多,其四肢细小的表浅静脉均被厚厚的皮下脂肪所掩盖。就算部分孩子的四肢表浅静脉能被看得,但由于孩子比较好动,手脚稍稍动两下,针就移位了。正因为如此,对小宝宝而言,头皮静脉注射的安全性会比较高些。
  小儿打“头皮针”,好处多多
  首先,小儿的头皮静脉表浅、毛细血管丰富、血液循环快,药物可以更快地发挥作用;其次,针打在头上时,容易固定,孩子看不到,一会儿就会把打针的事忘掉,该吃吃,该玩玩,不影响活动;第三,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打“头皮针”更有利于保暖,家长也省心,便于治疗和护理。
  小儿“打头皮针”,离不开家长配合
  1岁半以下的小宝宝对家长的依赖性十分强烈,再加上患儿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医护人员通常很难与患儿进行顺利交流。另一方面,由于孩子哭闹不止,家长会非常紧张、焦虑不安,反复询问医生和护士,怕这怕那,加重紧张气氛。在这种状况下,不仅会直接影响护士穿刺时的情绪和穿刺质量,还会耽误病情、延长病程。
  其实在大多数时候,孩子哭闹、挣扎得厉害,并不都是打针的疼痛造成的,可能是因为本身不舒服而无法表达,或者是被人压着吓哭,抑或是受到家长的紧张情绪的影响。如果家长配合得好,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打“头皮针”并不会导致孩子大声哭闹。对于1岁半以下的孩子,家长的态度往往是决定性的。
  打针时,家长应配合护士按住孩子的膝盖,避免蹬踢。同时,可采用听音乐、讲故事、看动画片、夸奖孩子勇敢等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减轻孩子的恐惧。有些家长不忍心按压孩子或者认为护士更有经验,就把打针的任务完全交给护士,自己站在一边旁观。这是一个误区,孩子看不到家长,内心更加恐惧。
  需要说明的是,护士通常会竭尽所能做到“一针见血”,但若遇到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输液多天、局部有水肿或一哭头皮就红等情况,哪怕经验丰富的老护士也难以一针“搞定”,家长们需给予充分的理解。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像谢律师这样的情况并非罕见。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数类药物可供患者选择,只是不同类药物不可避免均会发生一定副作用。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副作用过于担忧,倾向于选择复方中药制剂,认为中药制剂没有副作用。其实,这种看法存在认识误区。  1. 复方中药降压制剂主要针对轻型高血压 降压药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年龄、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情况,因人而异加以选择。目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营养科 吴萍(副主任医师) 罗斌  很多人喜欢在饭后吃些零食、水果,或喝口茶、嚼颗糖,也有抽烟者习惯在饭后点上一支烟,美滋滋地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饭后的这些饮食习惯好不好?饭后吃零食、吃水果、喝浓茶、抽根烟,到底赛过活神仙,还是祸害无边?  饭后即刻吃水果:加重胰腺负担,升高餐后血糖  传统观点认为,饭后吃水果可帮助消化。但近年来的研究提出异议:饭后吃进的水果会被食物
一般认为,花太多时间近距离看书、写作业、看电脑等会引起近视。但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户外活动时间不足对视力影响更大。广州市也曾做过一项研究,让6所学校的孩子从六七岁开始,每天增加40分钟户外活动时间,结果三年后这些孩子近视率要低于没有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的孩子。专家分析,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作用是多重的。户外活动时间长,自然减少了近距离看电脑或看书的时间;户外活动能提高个人整体身体素质,同样有利于预防近视。
我二十岁,每次来月经都疼得没法专心学习;  我三十岁,结婚3年了,却还没有怀上宝宝;  四十岁,经常觉得下身瘙痒不适;  我五十岁,不时潮热出汗,心情也变得阴晴不定;  ……  女性在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都面临不同的烦恼。在女性社会地位和自我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她们的健康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到妇产科,每个上海人都忘不了那座红色屋顶的“红房子医院”,也就是今天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一家有
读者给《大众医学》杂志的一封电子邮件:  我是白领一族,今年28岁。最近在同事之间盛传一个“性爱频率公式”。听说是由美国一家知名杂志介绍的,性爱频率=年龄的首位数×9。即用自己年龄的十位数乘以9,所得乘积的十位数为一个性爱周期所持续的天数,而个位数则为该性爱周期内应有的性爱频率。不知此公式靠谱吗?若按此计算,我这样的青年人,每10天要8次性生活,这真让我有些为难……  受人热捧的“性爱频率公式” 
生活实例1(10年前)  10年前,王女士54岁,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3个月就诊,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而入院手术。手术方式为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 双侧卵巢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切口从脐上3厘米至耻骨联合上2厘米,长约20厘米,术后缝了22针。术后第7天伤口愈合,间断拆除缝线,术后第10天带导尿管出院,1月后门诊复查顺利拔除尿管。王女士说,出院后以平卧休息为主,受腹部伤口影响不敢活动,一个月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主要是由湿热疫毒侵袭,壅遏少阳经脉所致,以发热、耳下肋部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笔者以蚯蚓(地龙)外敷为主,配以内服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外敷法:取活地龙3条,与白糖共捣烂,涂敷患处,每天3次。或将活地龙浸在白糖液中,将浸出液涂于患处,每天3次。  地龙功在清热通络散肿,从临床观察发现,具有解热、镇痛、促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态势,成为大中城市女性的头号杀手。如何规范诊治这些患者,重塑她们的生活热情和信心?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乳腺癌治疗带来了新思路,也给患者带来了生存的新希望。  早期:磁共振定位诊治微小病灶  早期乳腺癌患者不仅没有任何不适,临床体检也不会发现有明显的异常,乳房里的病灶微小,只能凭借影像学检查才会发现“
大家都知道多吃煎炸、烤制、烟熏的食物对身体健康不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这类食物在烹调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多环芳烃,其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和诱变性。多环芳烃的产生量取决于加工原料中脂肪的含量、加热的温度和时间、是否直接接触热源等多种因素。  虽然烟熏、煎炸和烧烤类食物对人体有如此大的危害,但很多人仍然很喜欢它的口味和口感,尤其年轻一族很难抵挡它的诱惑,往往克制不了、无法完全拒绝。那么,
我今年81岁,小时候很顽皮,9岁那年(1941年)农历五月初六,拣到一颗手榴弹,拆出炸药(当时的秤1斤为16两,一颗手榴弹有4两炸药)蹲在锅灶前玩,用纸捻成纸捻儿,用锅灶里的余火点燃沾炸药,呼的一声引燃了炸药,全烧在脸上,疼痛难当,急忙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在铜盆里洗脸,一张脸皮全部脱落,就像剥了皮的兔子一样,街坊邻居都说,完了,准变成丑八怪。那时候在偏僻贫穷的乡村,无医无药,有街坊传了个土方,用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