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稳定的文本走向万变的写作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一篇好文章,一篇好文章的好的語段都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它的起承转合,它的观点与佐证,它的抑扬和铺陈,它的暗笔与明章,都会达成某种和谐与平衡。这是写作者在写作艺术上的必然追求。
   可是,文本在读者面前却是不可控的,他会随着读者的阅读素养、生活经历、思想观念等千差万别的因素而失去稳定,变得异彩纷呈,长出千姿百态的相貌来。比如,曹雪芹写了一个《红楼梦》,他就完成了他的工作,可是面对读者他没法设定标准来规定谁有资格读谁没有资格读,或者要求这样读而不能那样读。所以鲁迅才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1]
   法国学者罗兰·巴特1967年发表《作者之死》,他宣称“读者的诞生必定以作者之死来作为代价”。这里的作者之死并不是作者真的死了,而是文本一旦完成,作者就丧失了专属解释权,文本恢复自由,就为读者释放了巨大的解释空间。
   其实,这样的观点和看法,还可以开出一个很长的清单。
   这跟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关系?因为我们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素材大多源自我们的阅读体验,而不是生活经历激起的火山喷发。所以,怎么摆脱作者意图而有效去运用你读过的文本,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了。
   二、实践案例
   我们不烦先来做这样两个尝试。首先给学生提供两份材料:
   1.将学期以来学生写过的材料作文梳理汇总,用学案将原题呈现;
   2.从李修文的散文集《山河袈裟》一书中选出部分文章题目和语段,作为偶然性阅读材料提供。
   下面是教学流程:
   (一)引入
   前两天,我读了一个人的散文集,是李修文的《山河袈裟》。在这本散文集当中有这样几个题目我印象深刻,《我每次醒来,你都不在》《认命的夜晚》《羞于说话之时》。
   你知道李修文想写什么吗?没读过当然就不知道,但我们可以先来做个小尝试。
   (二)写作实践
   1.用标题“认命的夜晚”中的任何信息来写成都市一诊作文。
   要求:①字数上一小段或几句话即可。
   ②让你写的文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实现稳定,也就是逻辑完整地表意。
   学生写作交流后,老师呈现示范语段:
   历史上有太多黑暗的夜晚,有太多人在这样的夜晚中认命、屈从。那些不认命不屈从的便成了黑夜中的光,照亮了在尘土中匍匐的众生。秋瑾在这样的黑夜中,慷慨行走,以“金瓯已缺总需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奉献精神将一个民族“认命”的命题证伪。
   2.用下面这个语段的某个信息来写学案上你想写的任何一个材料作文。
   但我还是大吃一惊:来者不是别人,是给我装过宽带的电信局临时工老路,我和他已经一年不见。只听说他不在电信局干了,不料他就在离我千步之内的地方当油漆工,工作之余,在后半夜的工地围墙上专事创作。
   到今天,又过去一年多了,老路早就不做油漆工了。昨天,他正式离开了武汉,实际上,他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以他的年纪再出外谋生,结果可想而知。原本,他是来找我陪他去归元寺求签,于是就陪他去了,老路求了一个上上签。直到回来的路上,老路依旧沉浸在激动之中,车过黄鹤楼,他告诉我,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求到上上签。
  ——李修文《我每次醒来,你都不在》
   学生写作交流后,老师呈现示范语段:
   真正站起来的国家是让每个人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坚实的生活信念和信心,而不是在生活的尴尬面前陷入无望和无奈。犹记作家李修文在散文《我每次醒来,你都不在》中所写的一个叫做老路的油漆工,艰难的生活可以让他为生平第一次在寺庙中求得上上签而久久激动。看似是一份小安慰,实则是一场大辛酸。
   通过这两个写作实践,我们可以发现:阅读的发生是随时随地的,阅读的内容也充满变数,而高考写作题目也难以预料,可是我们依然可以将偶然发生的阅读体验和作文材料关联起来进行写作,这就说明写作成立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灵活的思维品质。
   三、策略探究
   从高考写作的角度来说,平日里我们所掌握的材料、阅读过的文本,为什么要向一个特有的方向倾斜?那是因为高考作文是有要求和导向的,将自己阅读积累的文本用来进行任务性写作,就要进行合目的地倾斜。
   那么,根据教学实践,我们试着总结一下,面对自己的阅读经验,写作时合目的地倾斜可以从如下路径入手:
   (一)借词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被语言环绕的生活,各种各样的话语措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作家格非谈鲁迅时说:“如果按照语言学的理论,鲁迅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本身作为一个结构,对作者具有强大的控制力,表面上他是主动的,也就是说他在使用语言,实际上也是被动的,因为语言在控制它。”[2]
   这好比我们看到身边一些面馆招牌,“面缘”“面对面”“好面子”“一根好面”等等,不知道是文化生活影响了取名还是取名丰富了文化生活,总之就构成了我们的语言环境、生活环境。据此也可以写一篇关于国人文化的文章了。
   比如可以这样写:
   “好面子”也是一种动力,好面子的人往往好胜,为了面子愿意去拼愿意去奋斗,很舍得花力气做好一件事,所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嘛。一家面店面做好了,也就是老板的面子和名声。一家小店是这样,一个国家同样如此,好(hào)面子也一定程度上能收获好(hǎo)面子。
   这里其实并没有发生一般认知上的完整文本阅读,但依然属于广义的阅读,我们看到这些有意味的面馆招牌觉得有趣就形成了阅读体验,而只要思维灵动,这些生活中处处可见的词语就会引爆你的思维,促成你的写作。
   (二)用意
   借用所读文本的语意,可分为局部词语意和整体文本意两个方面的借用。
   词语上,用本意,也用象征意,其实是借词的深入。比如对“认命的夜晚”这个标题中“夜晚”这个词语象征意的有效使用;
   文本上,则是用文本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比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可以用来谈人生的追求、人生的风景;比如上文李修文《我每次醒来,你都不在》那个语段中“老路依旧沉浸在激动之中,车过黄鹤楼,他告诉我,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求到上上签。”这个句子,可以正用其意,可谈人无论在什么境地都需要一点精神寄托;也可以反用其意,可谈卑微生命个体的无力感和辛酸处。
   (三)借事
   要合目的,就要抓取事件有效的局部,并聚焦阐释。比如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当中的一个经典例子: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谈读书专注、谈交友同道、谈心性沉稳、谈人性真伪等等话题,但虽然是同一则材料,基于不同写作目的而抓取的事情关键点却是不一样的。
   四、结语
   有的同学写作不好,常常归因于自己阅读太少。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阅读,看到一个标题,一段话,一个商店的名字等等都是阅读,所欠缺的只是灵动的思维。其实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并不绝对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表达什么,你要做的就是把你所见,把你所读进行合目的地倾斜。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A].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2]格非《文学的邀约》[A].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
  何璋,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儒家传统经典作品《中庸》里提出:“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早出现了“思辨”一词,即通过审视,提出问题,经过慎重严密的思考,明晰辨理。近年来,余党绪先生进一步指出:思辨性阅读要求读者的思维始终处在“思辨”的理性状态,自觉地分析与论证,审慎地权衡与判断。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亦强调了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初中阶段,我们也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高中语文的进一步学习
高中古诗词教学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诸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不过,从当前普通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还存在学习的瓶颈,诸如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足,难以理解诗词的主旨和蕴含的感情等。课堂教学则表现为重讲解轻朗诵、重分析轻品味、重解释轻探究的境况,在学习兴趣激发、理解突破、鉴赏感悟等方面并不能给学生科学的指引,更难以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
“阅读是解决语文所有核心问题的钥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绝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充分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特征。因此,教好文学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今我们看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多是一般化、模式化的大而全的教学,真正触及文学作品核心价值的教学很少见,如此教学既浪费了课程资源,又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  在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对文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实际是告诫人们,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    一、
就阅读本身来说,阅读是思考的过程,阅读就是经过连续不断的思考去把握文章发展的始终,阅读思维直接影响了阅读效果,因此,离开了思维就不能成为真正的阅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阅读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成果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一、着重文本内容解读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重视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经过中小学阶段,理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口语交际目标都有互相联系非常紧密的内容,以高年级为例:阅读教学中有“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有“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这就是两者的切合点所在。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具体文本巧妙安排口
预设与生成关系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话题,不管何种课堂形态,预设与生成始终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不同方式的预设,体现着教学者不同的教学境界,下面笔者试图例谈预设与生成的四种境界。   一、为预设而预设   为预设而预设是最糟糕的预设,这种预设人为割裂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关系,使得教师的预设不仅不能为学生课堂的生成提供支持,反而使得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走上了对立。   例如,有教师在教学《从百
近年,福建高考语文为了引导学生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提高文化素养,加大了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考查力度,专门从《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三部文化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中,选取浅易的语段作为第2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材料,分值也增加到了10分。三部文化经典著作,容量大,内涵丰厚,如何做好这几道文化经典阅读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化经典阅读,主要采用选句翻译与简答题型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文化经
正如中国水墨画的技巧,“计白当黑”,寥寥数笔,却意尽形全。海明威的小说,删掉了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决不铺陈繁复。  在《午后之死》中,海明威曾说:“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之上。”海明威把自己的写作比作
下面是对一篇很美的课文的段落层次分析:  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第一层:描写概况)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第二层:描述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