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黄昏(外一篇)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昏的时候,他都是在这里,像一个失魂落魄的流浪儿,等待着什么。
  有汽车,自行车、三轮车,鸣着喇叭,响着铃铛,打他的面前经过,他小心地躲,怯怯地看那些驾车人的模样。十岁的他身穿短衫和短裤,尽管扑面而来的灰,将洗过澡的他弄得灰头土脸,他却仍然固执地在路边站着等着。他是在等着黄昏的彻底降临,到那个时候,母亲就会在他的眼前出现。
  先是母亲的一对笑眼,接着是母亲的笑脸,紧跟着的是母亲那句常挂嘴边的“吃了吗”?他快乐地点头。“那你来骑。”他慌不迭接过车,叫母亲坐后头。母亲坐上去,十岁的他骑不动。母亲跳下车,他一下子蹬得飞快。猛回头,不见了母亲。他往回骑,骑了好远,没见到母亲。母亲是不是走小路了?他沿着必经的一条小路绕回去,又从另一条小路绕回来,见母亲从超市里出来,三根手指勾着袋子,沉甸甸的,他心里又一喜,接过那些袋子,要母亲侧身坐上去,他才骑车。
  “鹏伢子,回去把东西藏好,不要让你爸爸晓得哈!”母亲又补充道,“免得他看见了又七说八说,东扯西拉。”母亲的话让他心有灵犀,又似懂非懂。这一折腾,娘俩回到家肯定又是晚了,父亲免不了又要数落,父亲的话是,“那么早就叫你收,收到这会才回来,你搞什么名堂,明天不要你收摊了。”可是父亲说话是不算话的,到了第二天,总又是他在那老地方等,等母亲的身影越过黄昏,到达他的身旁。母亲的手臂摩挲在他的肩膀上,或者,他把头偎在母亲的怀里……他正是在这如海般深的母爱里才来这路边的黄昏里等候母亲的,之前的岁月里,他十分叛逆,常被母亲从游戏机室里揪出来,但母亲对他不打不骂,只是拿许多的苦比给他听,比着比着就泪流满面。他内疚,然而,并不认错,如同沉默的哑铃,但他终究慢慢地告别了那个昏昏噩噩的游戏室。
  进入贫民窟的路,永远为雨水泡沤,橡胶轮子陷入淤泥,脚蹬猛一使力踩下去,铰链就滑脱齿轮,掉下来,车就郁闷地停住了。他把两只笼头一扔,心里气不打一处来。他背着身子赌气地朝路边站立。这时候母亲就走进泥潭里,无声地把车往没水的地方推。母亲尽管推得艰难,但并不要他做什么。随着母亲的艰难,他心里的气慢慢地消退,最后也朝泥潭里走去,和母亲一起把车推到没水的地方。
  母亲和黄昏,于是在他的童年里定了格。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事的慢慢省悟,他也长大了,母亲也渐渐老去了,但他依然喜欢黄昏里和母亲在一起。他挽着母亲的胳膊,同她一道从屋子里出来散步。他低下头去望母亲,不插话,看母亲的嘴唇在那里快活地讲,看母亲眨眼,看她睫毛为湿润的泪水粘在一块。他还常常喜欢冷不防将母亲一把抱起。不挽母亲胳膊的时候,他一定要牵母亲的手,他走得快,母亲常常跟不上,他就不习惯地压慢自己的步子,同母亲保持同一节奏。他还习惯和母亲在一个床上睡觉,整宿整宿地说话,直到天亮。每每回家,母亲都一定要亲自为他下厨,做两道他特别爱吃的菜,或者煲一点汤,叫她瘦弱的儿子有一点回家的温度。
  再过一个许多年,每每回家,他到了门口,无论见没有见着家里亮着灯,一定要喊一声:“老娘,我回来呐!”再过许多年,大约他的孩子也能“妈妈前妈妈后”地叫了。这是一个盼望,一个寂寞里的盼望,同那许多年黄昏里的盼望一样,然而,一定不再是失魂落魄。他期望,那黄昏一定有云,而且无比灿烂。
  伞
  知道要下雨,一把伞早掖在包里。那是一把深蓝色的伸缩伞,买的时候,看它伞面宽,能遮挡的范围大,又似曾相识,价格上一点不计较,四十块钱,一气交了。
  淋雨的日子说起来不多,多半是潦倒的光景。为坐车的俭省和心情的沮丧,愿意在一个雨水的天气里泡着,让许多漂浮的心思漾起来,雨一停,就安定了。像陆游在《秋兴》里说的:病叶辞秋应有恨,候虫吟壁故知时,果然,已是立冬时节了。这节气,每布施一次云雾的氤氲,温度计就往下缩一点,风就大一点,不肯起床的小学生,在被窝里赖着,每每早上见到他们,总有做爸爸的,在后头用宽大的手掌拍着小屁股,撵羊羔一样,催促着到早读课上报道。
  我如今的生活,不算貧瘠,却极其寂静,忧愁如路边梧桐的树干,布满奶牛一样的斑点。下了班坐公交车,看着许多把外套顶在头上在雨里小跑的身影,溅起的泥点子沾了他们裤腿的一圈。因此,在雨天似乎很能区分人们职业的不同,鞋子越脏,裤腿越脏,泥印子的痕迹越重,这人所从事的职业,总和湿润的土壤有莫大关联。比如我,在工地上,碰到雨天,鞋帮子总仿佛被泥啃了。有车的人,在雨天是幸福,至少可以免去洗衣桶放满一堆脏裤脚的麻烦;没车的人只好打伞;没有伞的人只好疾驰,像水上漂一样,往家的方向施展非凡的轻功。
  我的伞大,一个人打总显得富余,心里想着,要有一个人在我身边多好。我多愿意把伞全给她打着,让雨都浇到我这里来,她看见我湿漉漉的一身,就会嗔怪地说,都打湿了,会感冒的,你打过去一点嘛。那会儿,听到这话,就是着凉了也会觉得熨帖。看看街面上,许多小女友偎在她们男朋友的肩膀上,头上粉红色伞顶,左脚右脚走得那样整齐。
  等我看到蜂拥而上的许多校服少女,眼睛里已经挤满丰富的天蓝色,间杂一些鸽子似的羽毛白,统一的马尾,目光单纯洁净如雨后的熏衣草,十分青涩。带着与她们身份并不协调的各式各样伞骨伞架,那都是家长们用的,在他们,应该用青苹果的颜色,没有青苹果,也应该有香橙的光泽。在要下车的时候,我挤到她们跟前,亲切地说:“对不起,小朋友,让一让。”她们看我的样子,并不觉得我是大哥哥,嘴里却在为“谁是小朋友”而惊讶着,你指向我,我指向你,“小朋友,是你吧。”然后,哧哧地笑起来,大概她们觉得自己已经不小了。
  又或者是果冻布丁和可爱的巧克力芝士蛋糕,分量适当,体积匀称,果冻是柔软,蛋糕是甜腻,然而,点缀着巧克力和芝士,却把一切感觉都调和了。她着职业装,与高挑、性格的那一类完全不同,她只穿浅跟的小皮鞋,并不套上那没及小腿的深筒高靴。可是,她不带伞,莫非有人接她。直到她起身下车,令我忽然地觉得心动,她居然和我在一个站下车。
  如果我胆子大些,兴许可以叫她少淋些雨;如果我的动机强烈些,兴许可以叫她牵上我的手。可是如果这东西,往往等于一种事后的狡辩。我觉得她在我是那样柔软和舒适,几乎可以成为未婚妻的不二人选,但我忐忑,担心向前一步就会遭到回绝:我有男朋友的。或者,她比我还胆大,会突然从她口中蹦出一句:你该不会是想和我去开房吧。我并没有尾随她,而是把脚步紧紧撵着她,偶尔慢一点,偶尔快一点,偶尔和她并行,像一只贪婪的蝴蝶,绕着一朵似乎并不带刺的蔷薇,那种距离,叫我有好几次冲动:“唉,我送你回家吧。”话到嘴边就溺死了,邂逅的借口难道就这么轻率。
  她喜欢小雨,从她的步子里我窥探出来了,那固然不是娉婷而袅落,但也不失为一种翩跹而写意,不紧不慢,不急不缓,与睡眠正酣时猛然听到的高跟鞋底完全两个境界。而我,始终像一个心怀叵测的跟踪者,直到转弯的地方,目送着她在远处的灯下把身影嵌进去,依依不舍,却也只有低头叹气,往家的方向回转了。
  我那么近地俯视过她,也曾悄悄挨到她跟前,偷看她没有解锁的手机屏幕,也曾揣摩她发呆的神色和样子,还曾隔着公交车的走廊从这边望向她的那边,可是,这一切都是虚的,当我打着伞而不愿意靠拢她的时候,已经错过许多美好的机会。
  我想着做一些什么补救我那天的遗憾,可是,接下来几天都是晴天,那天,我又遇见穿工装的她,她身边却多一个中年妇人。下雨的日子还长,也许我可以等下一次送她回家吧。
其他文献
这个上司有点冷    第一天去新公司报到,早上醒来一看表,天哪,要迟到了。我匆匆忙忙往外跑。下地铁时,地铁门要关的刹那,我咬咬牙冲了进去。因为速度过快,不小心撞上旁边一个女孩。我刚要说对不起,居然看到女孩如花似玉般的面容,真是太漂亮了!漂亮得让我都忘了说对不起。谁让我单身着呢。她发现了我的冒失和无礼,朝我狠狠瞪了一眼。我的脸不自觉发烫起来了。  匆忙出地铁时,那个女孩竟然跟在我身后。妈呀,她不会是
期刊
单位办公楼天井处,种了一小片竹子。虽不成林,但每当路过时,我都有种倘佯在林中闻其清香,感其品质之感。  竹,“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一。“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改其节”。这是古人对竹的赞誉 。竹子四季常青,枝干挺拔,宁折不弯。古往今来人们常以竹喻人之刚直不阿,气节高尚。又以竹的空心,喻人之虚心美德。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不仅以画兰、竹著称,咏竹诗作也颇多。他在“竹石图”上题“咬定
期刊
“‘安全’两个字很有趣,‘安’字是‘家’字的宝盖头下有‘女’,‘全’字可分为‘人’和‘王’;合起来说就是:家中有女人为王(主事),是很安全的!”  这话真的很有道理:就拿我的生活经历来说,由于老婆大人的严管,我就避免了不少的痛苦。比如洗澡,她总要求我把地面擦干净,不留水迹。因为我曾经吃过亏,因偷懒而在花岗石上滑倒,脑袋上磕了一个包。自她提醒后我再也没有发生意外。说起来,同事们会持怀疑态度,就连我刚
期刊
琪毕业后找到一个新的工作,这天早上一个电话通知,说让雪琪到新的单位去报到,给雪琪安排了极其有挑战性质的工作“质量检查员”!雪琪才到单位报到就遇见了他的师傅。领导指着他说:“这个人就是你的师傅子宏,以后你就跟着子宏学习检验。”雪琪看着子宏,個子不高,微胖,戴一副黑框眼镜,很普通的一个男人。可是,子宏抬眼看雪琪的时候,眼中交织着凌厉与温情,带着一个检查员特有的敏锐和狡黠,让雪琪的心瞬间有那么点迷离。 
期刊
傻女四儿     四儿是个傻子,只知道傻笑!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别看她20岁了,那智力只有六七岁孩子那么大。   四儿傻是傻,可长得还是满漂亮的,大大的眼睛,头发又浓又黑,一对长辫子总是垂在胸前。一件蓝花棉袄干干净净的。如果不是傻,四儿一定是最招人喜欢的姑娘。   四儿为什麽会傻,我们都不知道。按说她不应该傻的。她的父亲是个老中医,医术很高明。她的母亲是她父亲第七房姨奶奶,我们都叫她七奶奶,很精明的
期刊
大树在山上,偏远乡下的山上。大树很大,要5个人手拉手才能围住。  树大招风。大树不怕风,怕孤独,因为身边所有的树都被移到城里去了。为什么大树没被移走,不知道,但绝不是因为它是保护树种。  山上本来居住的人就少。人都进城去了。其他树一走,鸟也很少来了,鸟喜欢林子密匝的地方,也去了城里,为都市人歌唱生活。  大树的孤独,就像一个老人,妻子兒女亲戚朋友都离开了,只身一人那种孤独。  大树问风,那些进城的
期刊
30多年前,一位亲戚送给我家一把从上海买来的尼龙布伞,它青蓝颜色,长长的铁柄,柄末是一个弯弯的钩,既能挡雨遮阳,又可当作拐杖用(我登山时就常带着它作拐杖),因此我很喜欢它。  上世纪80年代在十堰市文联工作期间,有一年夏天,我与几位同事乘一辆吉普车外出考察游览,带上了那把伞。因为它不能缩短,无法装在提包里,我便把它横放在了后车座后面车篷下可以放东西的地方。车从神农架到兴山县城时,因为遇到一场雨,我
期刊
“风潇潇兮,浦水寒;顾总一去兮,不复还……”  2012年12月16日上午,在黄浦江边的“上海市龙华殡仪馆”银河厅,举行东风汽车公司原常务副总经理(原第二汽车制造厂常务副厂长)顾林生同志的追悼会。我9:30分到那里时,见银河厅内外已经摆满了花圈,一直放到走廊上来。厅内休息室和外面站满了人。有来自东风汽车公司的,有湖北省、十堰市的;有北京部、局来的领导,还有我国各大汽车公司派来的代表;以及顾总的老同
期刊
室外的阳光分外灿烂,也分外宁静,偶尔有几只秋蝉偷偷的嘶鸣几声……这并不影响我的午休。想起昨夜的那只蚊子。我就来气。灯亮了,它飞了,灭灯了,它来了。折腾了我半宿,终于点燃蚊香它才安静……  楼上装修的也停了敲墙和打冲击钻的活,一切都按部就班,该睡的就睡,该乐的也都降低了分贝。 今天中午正好补上昨晚缺的觉。  突然几只狗不知从哪个楼门蹿出,狗见狗!高兴!大声唠起狗话,汪!汪!“你好”汪汪!汪!几只没有
期刊
听老爸又说起传家宝的事,球子的不耐烦像上了笼屉的馒头,一下子臌胀起来:能不能说点有用的?我知道那是祖宗传下来的,可那能叫宝?嘁,那些祖宗们也真是不开眼,传这么个破玩意儿当宝贝,唉——球子叹气的声调很高,有点阴阳怪气。球子爸憋红了脸,指着球子对球子妈说:你看看,你看看,这就是你生的东西。球子妈一脸无辜,把曾经的杏眼瞪得鸡蛋样大:怎么又扯到我身上?还是那句话,儿子不是我一个人生的,归根结底是你们家的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