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即墨柳腔是生长于胶东半岛的一个地方剧种,其以婉转动听、朗朗上口的旋律,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追捧与喜爱。流传于在胶东半岛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下,柳腔音乐的旋律与当地的方言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将结合当地独具特色的渔捕文化,结合方言学、语音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即墨柳腔;方言;渔捕文化
即墨柳腔以一种亲民、直抒胸臆的形式呈现给世人,自然有其深层的原因。历史、地理、民俗等因素自然不必赘述,而还有一个因素,似乎与柳腔的发展、人们的交流、百姓与柳腔的互动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这就是方言。方言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有了它,人们才能正常交流;而柳腔,就是在这样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中,生根发芽。因此,在对柳腔进行多角度研究的同时,对即墨当地方言有一定了解,并从方言学、语音学的角度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大致的比较对照,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一、柳腔简介
根据史料记载,柳腔产生于今即墨西部地区,时间大致在清代中叶。《中国戏曲音乐集成€Y屔蕉砩稀吩兀毫皇怯擅窦渌党氨局夤摹毖荼涠傻摹? 清光绪年间,流行于胶东半岛的“本肘鼓”分成了两个支派:活动在高密、诸城附近的一个支派,受到了从海州、赣榆、临沂一带传来的用柳叶琴伴奏的“肘鼓子”唱法的影响,逐渐发展形成为柳腔的“姊妹戏”茂腔。而另一分支,流传到即墨、平度、莱阳、掖县、胶县一带,经常在庙会及农闲季节演唱,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并争相学唱。因受地方方言影响,曲调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独立的戏曲剧种“柳腔”。
唱腔方面,柳腔经历了一个从无伴奏自由演唱到有伴奏定调演唱的发展过程。柳腔前身“本肘鼓”的基本唱腔“哦嗬唵 ”,它的起音和尾音是一唱众合,齐声帮唱,或以唢呐、手鼓代替和声。
语言方面,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中的胶辽官话。即墨方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语调较普通话略显夸张,具有浓烈的当地特色,充满了阳光的生活气息。由于使用语言与周围各市差异不大,使得柳腔的流传区域以即墨市为中心,向青岛市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莱阳市(烟台)、海阳市(烟台)等地延伸,大致呈一个圆形放射。
作为一个地方剧种,柳腔注定不能同京剧那般,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但不意味其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逊于包括京剧在内的任何一个剧种。它是即墨百姓的精神食粮,是即墨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下面的部分,笔者将结合方言学、语音学的知识对柳腔唱腔音乐做进一步的探析。
二、柳腔唱腔音乐与即墨方言
即墨方言具有胶辽官话的基本特点,其声母分类较细,而韵母及声调分类较为简单。相对于普通话而言,一部分塞擦音通过韵母来加以区分,而另一部分较为难以区分,且没有统一的区分标准,只能通过方言习惯和一些特殊情况的经验来加以区分。
下面是笔者根据记录整理的谱例做的一个简单对比分析:
按照即墨方言的发音,唱词所对应的发音应为:
彩t€%a‘€%^55 楼lou42 底ti55 下i€#?定tio€%`55 睛tsio€%`213 看
对照谱例中旋律的走向来看,“彩”、“底”、“下”、“看”四个字的音调与其对应的旋律曲调完全相同,“楼”、“定”、“睛”三个字所对应的旋律曲调完成了其读音的一半,基本符合发音规律,并没有出现“倒字”的情况。
从很大程度上解释柳腔唱腔的最大特点——整体旋律呈一个下降的趋势。由于即墨方言中没有“阳平”声调,导致其若想在兼顾以字行腔的同时保持旋律的上行变得相当困难,除了较大的旋律跳进,只能不惜付出“倒字”的代价来加入各种修饰,以此来丰富柳腔的唱腔旋律。在这样的方言基础上,能够诞生这样一个婉转动听且极富艺术价值的地方剧种,实属不易。
三、胶东渔捕文化——即墨方言——柳腔唱腔音乐
前面的部分,笔者从方言学和语音学的研究角度,对柳腔唱腔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分析,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然而,透过这些结论,我们只能得知唱腔与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无法得知进一步的原因——即墨方言为何会有这样的特点,进而影响了即墨柳腔,使其唱腔的旋律走向、演唱习惯发展了今天的样子?显然,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尽管需要调查研究的方面众多,不过有一种文化,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即墨方言乃至整个胶东方言的发展,此即渔捕文化。
语言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或重要的交际工具,其表现形式不时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如地理环境、社会地区、人际关系、社会文化、男女性别等,都对人们的语言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这其中,渔捕文化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胶东方言的趋异和尖音化,自然也是为了适应其捕鱼这种生产方式下的海上交流。在未知的大海上,随时都会有惊涛骇浪席卷而来,而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人们之间的话语交流将变得异常困难。无论是船与船、还是船内各个不同位置之间的交流,话音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风浪的阻隔,趋异、尖音化的发音是尽可能地减少声音流失及误听的重要方法。
深受渔捕文化的影响,胶东半岛所使用的方言,在漫长的岁月里发生了如此多方面的改变发展。然而,方言的变化绝不是整个过程的终点——与胶东方言羁绊颇深的即墨柳腔,随着方言同样在不断地变化着。柳腔如同海上的一艘坚固帆船,任凭风浪再大,依然能够迎风航行,朝着前方不断前进。在柳腔唱腔中,趋异的唱词增加了区分度,使得观众们能够更好的分辨出演员唱的每一个字,呈现唱词的字幕也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尖音化的发音,使得柳腔演员的声音更具穿透力,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获得更多的认可与更高的成就;而较慢的语速,也奠定了柳腔一直以来的特点:节奏较缓,唱腔百转千回,婉转动听,让观众意犹未尽——这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何柳腔的唱腔中有种类繁多的装饰音,以及多种回旋形式的旋律走向。
在此种奇妙文化的影响下,即墨方言中也包含了大量生动贴切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及形容词加后缀的重叠结构,这些与普通话不同的方面都使即墨方言音律更加和谐,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正是运用了如此精妙活泼的方言与百姓“交流”,柳腔得以如此亲民,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追捧和青睐。有了即墨方言,演员在表演柳腔时,仿佛在和亲人拉家常,而台下的“家人”自然也会给予其属于自己家乡的动情的回应。柳腔作为胶东半岛的一朵艺术奇葩,将会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热情绽放,造福百姓。
(作者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关键词】即墨柳腔;方言;渔捕文化
即墨柳腔以一种亲民、直抒胸臆的形式呈现给世人,自然有其深层的原因。历史、地理、民俗等因素自然不必赘述,而还有一个因素,似乎与柳腔的发展、人们的交流、百姓与柳腔的互动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这就是方言。方言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有了它,人们才能正常交流;而柳腔,就是在这样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中,生根发芽。因此,在对柳腔进行多角度研究的同时,对即墨当地方言有一定了解,并从方言学、语音学的角度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大致的比较对照,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一、柳腔简介
根据史料记载,柳腔产生于今即墨西部地区,时间大致在清代中叶。《中国戏曲音乐集成€Y屔蕉砩稀吩兀毫皇怯擅窦渌党氨局夤摹毖荼涠傻摹? 清光绪年间,流行于胶东半岛的“本肘鼓”分成了两个支派:活动在高密、诸城附近的一个支派,受到了从海州、赣榆、临沂一带传来的用柳叶琴伴奏的“肘鼓子”唱法的影响,逐渐发展形成为柳腔的“姊妹戏”茂腔。而另一分支,流传到即墨、平度、莱阳、掖县、胶县一带,经常在庙会及农闲季节演唱,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并争相学唱。因受地方方言影响,曲调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独立的戏曲剧种“柳腔”。
唱腔方面,柳腔经历了一个从无伴奏自由演唱到有伴奏定调演唱的发展过程。柳腔前身“本肘鼓”的基本唱腔“哦嗬唵 ”,它的起音和尾音是一唱众合,齐声帮唱,或以唢呐、手鼓代替和声。
语言方面,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中的胶辽官话。即墨方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语调较普通话略显夸张,具有浓烈的当地特色,充满了阳光的生活气息。由于使用语言与周围各市差异不大,使得柳腔的流传区域以即墨市为中心,向青岛市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莱阳市(烟台)、海阳市(烟台)等地延伸,大致呈一个圆形放射。
作为一个地方剧种,柳腔注定不能同京剧那般,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但不意味其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逊于包括京剧在内的任何一个剧种。它是即墨百姓的精神食粮,是即墨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下面的部分,笔者将结合方言学、语音学的知识对柳腔唱腔音乐做进一步的探析。
二、柳腔唱腔音乐与即墨方言
即墨方言具有胶辽官话的基本特点,其声母分类较细,而韵母及声调分类较为简单。相对于普通话而言,一部分塞擦音通过韵母来加以区分,而另一部分较为难以区分,且没有统一的区分标准,只能通过方言习惯和一些特殊情况的经验来加以区分。
下面是笔者根据记录整理的谱例做的一个简单对比分析:
按照即墨方言的发音,唱词所对应的发音应为:
彩t€%a‘€%^55 楼lou42 底ti55 下i€#?定tio€%`55 睛tsio€%`213 看
对照谱例中旋律的走向来看,“彩”、“底”、“下”、“看”四个字的音调与其对应的旋律曲调完全相同,“楼”、“定”、“睛”三个字所对应的旋律曲调完成了其读音的一半,基本符合发音规律,并没有出现“倒字”的情况。
从很大程度上解释柳腔唱腔的最大特点——整体旋律呈一个下降的趋势。由于即墨方言中没有“阳平”声调,导致其若想在兼顾以字行腔的同时保持旋律的上行变得相当困难,除了较大的旋律跳进,只能不惜付出“倒字”的代价来加入各种修饰,以此来丰富柳腔的唱腔旋律。在这样的方言基础上,能够诞生这样一个婉转动听且极富艺术价值的地方剧种,实属不易。
三、胶东渔捕文化——即墨方言——柳腔唱腔音乐
前面的部分,笔者从方言学和语音学的研究角度,对柳腔唱腔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分析,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然而,透过这些结论,我们只能得知唱腔与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无法得知进一步的原因——即墨方言为何会有这样的特点,进而影响了即墨柳腔,使其唱腔的旋律走向、演唱习惯发展了今天的样子?显然,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尽管需要调查研究的方面众多,不过有一种文化,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即墨方言乃至整个胶东方言的发展,此即渔捕文化。
语言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或重要的交际工具,其表现形式不时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如地理环境、社会地区、人际关系、社会文化、男女性别等,都对人们的语言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这其中,渔捕文化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胶东方言的趋异和尖音化,自然也是为了适应其捕鱼这种生产方式下的海上交流。在未知的大海上,随时都会有惊涛骇浪席卷而来,而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人们之间的话语交流将变得异常困难。无论是船与船、还是船内各个不同位置之间的交流,话音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风浪的阻隔,趋异、尖音化的发音是尽可能地减少声音流失及误听的重要方法。
深受渔捕文化的影响,胶东半岛所使用的方言,在漫长的岁月里发生了如此多方面的改变发展。然而,方言的变化绝不是整个过程的终点——与胶东方言羁绊颇深的即墨柳腔,随着方言同样在不断地变化着。柳腔如同海上的一艘坚固帆船,任凭风浪再大,依然能够迎风航行,朝着前方不断前进。在柳腔唱腔中,趋异的唱词增加了区分度,使得观众们能够更好的分辨出演员唱的每一个字,呈现唱词的字幕也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尖音化的发音,使得柳腔演员的声音更具穿透力,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获得更多的认可与更高的成就;而较慢的语速,也奠定了柳腔一直以来的特点:节奏较缓,唱腔百转千回,婉转动听,让观众意犹未尽——这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何柳腔的唱腔中有种类繁多的装饰音,以及多种回旋形式的旋律走向。
在此种奇妙文化的影响下,即墨方言中也包含了大量生动贴切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及形容词加后缀的重叠结构,这些与普通话不同的方面都使即墨方言音律更加和谐,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正是运用了如此精妙活泼的方言与百姓“交流”,柳腔得以如此亲民,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追捧和青睐。有了即墨方言,演员在表演柳腔时,仿佛在和亲人拉家常,而台下的“家人”自然也会给予其属于自己家乡的动情的回应。柳腔作为胶东半岛的一朵艺术奇葩,将会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热情绽放,造福百姓。
(作者单位:中国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