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学校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目的要求,为拟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途经提供了依据。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让学生立足课堂,面向实际,全面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在小学课堂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课堂;数学教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行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那么,要培养的是哪些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能力。一为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即小学生应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为良好的思想品质,即小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养成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三为敏锐而灵活的思维能力。敏锐而灵活的思维能力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素质教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这同时也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的素质?
第一,创造条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创造条件时要注意:一是启发的问题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太难太易都不利于启迪学生思维;二是要在课堂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集体思维的气氛;三是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
第二,课内外相结合,加强练习。
要启迪学生思维,就要密切联系课内外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几何知识去观察和联想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几何图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贯彻《课程方案》,开设数学活动课,对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殊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学、讲、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开始只提问题不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探讨。然后教师进行精讲,这种精讲起着明确重点、理清系统、解决疑难的作用。讲后再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巩固知识及了解知识的应用。这样的时间安排,能够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找到要学习的知识,在不断地练习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中的思维能力。
第三,教师还必须根据教材重点、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疑以激疑,循循善诱以导思,总结规律以教思,从而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师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数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发展归纳、演绎、类化、联想等思维能力,又要利用问题的拓广与转化,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认识“问题”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或解决的办法,当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时,要采取特殊的思考方法,使思维变得开阔、灵活、独特。
第四、重视情感教育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亲其师”,小学生也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体贴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学生很多的关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主关系。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关心他们,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第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长善救失,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情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数学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还必须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也就是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只有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认真领会;对你谆谆教导,才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数学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对学生另眼相看,在课余时间多跟他们交谈,针对有自卑感的学生给予疏导,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关心和重视他,师生间有一种亲近感。教师如果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无形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师性,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也只有情感丰富的教师并善于运用各种情感教育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生浓厚的学习情感,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作者简介:李从艳(1968——):女,汉族,籍贯贵州遵义,现为贵州省遵义县龙坪镇龙坪小学小学数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课堂;数学教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行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那么,要培养的是哪些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能力。一为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即小学生应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为良好的思想品质,即小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养成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三为敏锐而灵活的思维能力。敏锐而灵活的思维能力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素质教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这同时也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的素质?
第一,创造条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创造条件时要注意:一是启发的问题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太难太易都不利于启迪学生思维;二是要在课堂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集体思维的气氛;三是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
第二,课内外相结合,加强练习。
要启迪学生思维,就要密切联系课内外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几何知识去观察和联想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几何图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贯彻《课程方案》,开设数学活动课,对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殊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学、讲、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开始只提问题不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探讨。然后教师进行精讲,这种精讲起着明确重点、理清系统、解决疑难的作用。讲后再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巩固知识及了解知识的应用。这样的时间安排,能够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找到要学习的知识,在不断地练习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中的思维能力。
第三,教师还必须根据教材重点、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疑以激疑,循循善诱以导思,总结规律以教思,从而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师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数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发展归纳、演绎、类化、联想等思维能力,又要利用问题的拓广与转化,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认识“问题”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或解决的办法,当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时,要采取特殊的思考方法,使思维变得开阔、灵活、独特。
第四、重视情感教育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亲其师”,小学生也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体贴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学生很多的关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主关系。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关心他们,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第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长善救失,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情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数学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还必须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也就是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只有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认真领会;对你谆谆教导,才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数学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对学生另眼相看,在课余时间多跟他们交谈,针对有自卑感的学生给予疏导,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关心和重视他,师生间有一种亲近感。教师如果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无形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师性,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也只有情感丰富的教师并善于运用各种情感教育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生浓厚的学习情感,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作者简介:李从艳(1968——):女,汉族,籍贯贵州遵义,现为贵州省遵义县龙坪镇龙坪小学小学数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