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析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e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教师讲解的内容形象化,适应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倍感枯燥的语文课堂中主动地去看、去听、去思考、去答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要求。
  一、由静至动,形象悟意;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悟意。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首先,用录像播放一个片断:西沙群岛的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上波光粼粼,如像亿万颗彩色的珠子在滚动,海底里有山崖、峡谷,海参在蠕动,还有大龙虾在爬行……这些奇妙的景物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很快就被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此时,我进行配乐叙述:在我国的南海上,那里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岛上有葱茏的树木、茫茫的沙滩、丰富的水产和矿藏,真是风光如画,物产丰富,她像一串珍珠在南海上闪耀着光芒,同学们想到那儿去游览吗?学生边眼观画面,边听其中之解说,深深地陶醉于西沙群岛的五彩缤纷,千姿万态的神奇世界中,产生新奇感。电教媒体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等特点。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又如在教学《 燕子》时,第三段中讲到“还有几只横掠湖面,剪尾式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学生很难理解“横掠”的意思,于是我适时地放了燕子“横掠”飞行的课件,很好地展现了燕子飞行的动态,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這样,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使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发现和领会词语,更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课堂上的构图可以是课文原有插图由静变动,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构造新的图片,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接受知识。
  二、略文为图,妙解难点;
  课文的内容是丰富的、多角度的的,但有主次、难易之分。以往对于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虽反复讲述、说明,学生听起来却是“如坐雾里”,目的自难达到,重点依然在,难点亦未克。 例如,《詹天佑》一文第三部分写的是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二处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课文叙述每一种工作方法都有大段内容,学生若死啃书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三张图片,即:“人 字形线路图”和“两端向中间凿进法”与“中部凿井法”。此图表明了山势及坡度,突出了工程的艰巨,箭头则标明了凿进的方向。在演示图片的基础上再加以通俗的讲解,学生理解的难点迎图而解。
  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册《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先播放《飞夺泸定桥》的电视录像,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结合刚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一是“飞”就是抢时间争速度,必须在敌人援兵的前面赶到泸定桥;二是“夺”就是攻天险,不顾惊涛骇浪,不畏铁索高悬,不惧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对岸消灭敌人。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就能深深地了解到红军战士“飞”的艰难,“夺”的艰险。使学生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这样,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达绎为趣,融生至情;
  所谓“达绎”就是将合适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参与表演,把课堂当剧场,让学生当演员,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突破课文的重点。但要想使学生进入角色,演得成功,还需教师借助于电教媒体,创造一定的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我将此文改编成课本剧,利用成套教学幻灯片,将幻灯片的画面逐幅映现在屏幕上。在一幅幅引入入胜的画面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角色配音表演,将小蝌蚪、鲤鱼、乌龟、特别是青蛙的神态、动作、语言一一展示,非常出色,将小蝌蚪的成虫过程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的课本剧表演,既强化了记忆,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享受。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实践证明,利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参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我们也应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运用,和所授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在课堂上作为辅助教学的一个手段,而不是课堂的全部。因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是关键,千万不能去舍本逐末。以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的竞争尤为关键,所谓人才的競争就是创造力的竞争,对于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室一项长期的工作,既要求学校的教育要适应时代要求,创新教育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研水平,构建新型教学课堂,尤其要高度重视基础教学,激励教学创新,全面开创出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创新在小学教育中表现为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开拓思维,创新方式,更好领悟新知识,小学
期刊
2017年9月10日教师节,我QQ上消息提示,有陌生人申请加我为好友,备注信息为:“我是大乐!教师节快乐!”,这孩子小学毕业好几年了,如今联系我送祝福,我百感交集啊!点击“同意”按键,思绪一下飞回了和他共度的五年时光……  “老师,大乐今天又没写作业!”“老师,你快去吧,大乐和别的班学生打架了!”“老师,大乐今天早上把守卫室老奶奶家的鸡给打死了。”“老师,大乐刚才让刘某某给他跪着了。”“老师,大乐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用精辟、简练而又朴实的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问题。其中,教师的提问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承载着教师思想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可以触发由旧知到新知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然而,提问的质量如何,既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又是一般教师在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下面我就个人的教学
期刊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很关键的基本训练,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樹立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产生个人的感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另一种情感,因此,要想快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优化语文阅读教学。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究竟该如
期刊
【内容提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提高参与效果。为此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还要逐步培养学生达到“我会学”,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达到全身地投入,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发现规律,把“畏学”的被动状况转化为“善”学的愉快心情,使学生在乐中成才,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管理科学为基本理论,以《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为依据,以作者多年从事幼教工作经验及实际体验出发,理论结合实践,从分析教学管理对象入手,阐述了幼教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及方法、步骤,试图就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边远山区幼教班主任及怎样带好班级团队(教师、幼儿、家长),努力做好管理工作,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见解。  【关键词】幼教 班主任 管理 理论与实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启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一方面,许多有历练的老师都提倡“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这一学习方式。语文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学好语文尤为重要,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教学 趣味性  有人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学习兴趣一旦被激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高,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作为一名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是课堂发展所必须必备的一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有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在课堂中如能恰到好处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可以优化 我们的教学过程,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本史实过程;2、能力目标:(1)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对戊戌变法成败得失的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用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在了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
期刊
设计意图:对于大树的年龄,孩子都认为和树的粗细有关,树木越粗,树的年龄就越大。可见孩子们是从比较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大树的年龄。大班孩子开始有了逻辑思维的萌芽,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本次活动将从幼儿的经验入手,经过讨论,激发幼儿探究树木年龄的兴趣,让幼儿发现年轮的特点。据《纲要》要求科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为主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