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同行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i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视文艺节目是大众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以平面化、娱乐化、商业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语境下,它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本文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对电视文艺作品美学品格提升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视文艺 意境 格调 品位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2-0190-02
  
  采英撷华、博取广纳的电视文艺,几乎囊括了人类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艺形态:歌舞、绘画、戏剧、杂技、曲艺、诗歌等等。它运用视听语言,对传统艺术进行“电视化”加工,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原有价值,又提升了节目的艺术表现力,带给观众“人各有趣,各取所需”的审美选择和多重审美愉悦。然而,电视文艺毕竟是大众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以平面化、娱乐化、商业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语境下,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于是,在高收视率的“引诱”下,很多文艺节目走上了“为娱乐而娱乐”、“为世俗而世俗”的极端之路。有的节目只顾悦耳悦目、炫耀技巧,内容单薄而形式夸张。有的节目则纯粹满足观众“当下即刻的感官冲动”,格调低俗,污染荧屏。诚然,电视文艺是娱乐的、是消遣的,但更应该是审美的。电视文艺应该在满足受众视听享受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更深层次的“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那么,如何在电视文艺的体内,注入更健康更丰富的成分?古老的中国传统美学为电视文艺审美品格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思路。
  一、深远的意境
  意境,是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蒲震元在其著作《中国艺术意境论》中,将意境归结为:“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注1]电视艺术的创作也需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开拓。意境的生成不仅能让屏幕形象栩栩如生,更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并令观众回味无穷。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一个重要表征,它直接关系到意境的生成。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曾指出,“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与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注2]在电视文艺节目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充满情感的“镜”语。比如,2007年春节晚会上的电视舞蹈类节目《小城雨巷》就是一首用“肢体语言”和“视听语言”共同书写的抒情诗。在粉墙黛瓦的青石小桥、幽幽静静的古朴小巷的屏幕背景下,在空灵的旋律和水幕制造的烟雨效果中,柔美如水的江南姑娘们身着洁白与藕荷色相间的旗袍,手执油纸伞,或翩翩起舞,或款款而行,用形体动作诉说着人间的真情。江南丝竹柔美动人,在白墙碧瓦间的雨巷里,少女们婀娜多姿的身影与江南小桥构成一幅似真似幻、清新怡人的水墨丹青,渲染了一种“江南春雨润如玉,往来不湿行人衣”的诗画意境。这种意境的生成,既依赖姑娘们优美的舞蹈,也离不开LED大屏幕、水幕特效、舞美、灯光、音响、导播、剪辑等电视艺术手段的运用。在电视剧里也常有寓意深刻的审美意境。如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橘子红了》中的一场秀禾出嫁前放风筝的戏。在斜阳映衬下的旷野中,天空高远,大地辽阔,秀禾放飞手中的风筝(娘临终前留给秀禾唯一的东西)与娘进行着心灵对话。此刻,人、风筝、大地、天空,构成了一种有意味的象征,渗透出一种更深层次的审美情感。
  2.境生象外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一个显著特征,但不是所有的“情景交融”都能产生意境。意境常常是“超以象外”的。[注1]早在晚唐时期,诗论家司空图就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意境主张。[注3]“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艺术形象的特色,而“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是艺术作品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弦外之音。电视文艺作品中同样注重“气韵”的表达与明现。仍以一部电视舞蹈作品为例,取材于敦煌壁画艺术的电视舞蹈《千手观音》传递给人们一种无法言述的“东方神韵”。在圣洁庄严的音乐中,在象征观音大道神明的万丈“金光”下,21名身着金缕衣的舞蹈演员,以手臂变换出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奇美画面,共同塑造出“一个”普度众生的观世音形象。她们以优美的舞姿和婀娜的体态表现出了无声世界的韵律与美感。《千手观音》以观音之“象”,表达了对完美生命的感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和人性之美。它捧一颗纯洁的心,托起生命之灵,以慈善悲悯、致臻入化的艺术,点亮了亿万观众心灵的眼睛,它的价值已超出了舞蹈的范畴,达到了一种圣洁高尚、美轮美奂的境界。
  二、高雅的格调
  格,乃性格、人格、品格也;调,为自然流露之情绪也。[注4]中国绘画历史上,有“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之说。清代张庚曾言:“盖画品高下,不在乎迹,在乎意。”可见,格调体现创作者自然流露的思想情操及其作品的美学品格。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格调高的作品思想深刻、内容健康,既陶冶人的情操,又净化人的心灵。格调低的作品既无思想深度,又无艺术创新,只知盲目模仿抄襲,不是以迎合世俗低级嗜好为荣,就是以奇巧炫人耳目为趣。
  格调高的电视文艺作品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如电视艺术片《扇舞丹青》、《七弦的风骚》、《江南》,音乐电视《天唱》、《伞》、《祝你平安》,电视剧《雍正王朝》、《乔家大院》、《士兵突击》,艺术性较强的电视纪录片《望长城》、《丝绸之路》、《故宫》等等。这些作品均具有精巧的艺术构思、浓郁的思想情怀和深刻的人文内涵。例如《故宫》将中国几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内容用电视的影像表达出来,不仅让观众得到了审美享受,也激发起人们寻求历史、探寻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情怀。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目前中国电视荧屏上存在着大量低级庸俗、甚至不堪入目的电视文艺节目。一些电视娱乐节目打着“娱乐大众”的旗号审丑、审乱,忽略了“善”,忘掉了“美”。某某台有个娱乐节目自称是全新概念的男人魅力秀,其实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身体秀。十位性感男性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地变换身体姿势向女性观众展示男性魅力。随着环节的深入,每轮闯关失败者会在众目睽睽下被推到冰冷的水池中。之前还形象光鲜的男士们逐个变成了“落汤鸡”。面对这种残酷的身体惩罚,女性观众却是以疯狂的拍手、尖叫和欢呼作为回应。
  一些电视剧为迎合观众口味、追逐商业利益,逐渐走向肤浅和模式化。有的电视甚至滥拍经典,亵渎原著、亵渎崇高。以电视剧对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改编为例,如果说,杨洁导演执导的电视剧《西游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较好地忠于作者意图,体现原著精神的话,那么像《齐天大圣》、《春光灿烂猪八戒》等电视剧则纯粹对小说进行了激进解构。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不仅背离了原著中“不畏权势、不怕妖魔”的抗争精神和“不避艰险、长途跋涉”的进取精神,甚至将小说《西游记》中原有的故事框架、成型的人物形象全都进行篡改颠覆。在打掉孙悟空光辉形象的同时,有意添加猪八戒“放屁”、“流鼻血”、“偷窥洗澡”等恶作剧式的审丑情节,以此试图博得观众一笑。它不考虑大多数观众的接受心理,更不关心观众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警醒世界的那句忠告——“娱乐至死”,是否应该引起电视创作者的关注与重视?电视作品美学品格的提升有赖于每一位电视人精神品格和审美品格的提高。
  三、崇高的品位
  “格调”主要涉及作品的思想内容,而“品位”则是按照作品的审美趣味、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再将作品细分出等级。[注5]五代的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绘画作品分为“四品”,分别是“逸品”、“神品”、“秒品”、“能品”。“逸品”——无法而法,自然之品。无需苦心经营,而是天生而就,效果常常出乎意料;“神品”——精心刻画,得到了自然对象的精神本质;“妙品”——笔墨技巧以及绘画的一切形式技术高度纯熟,炉火纯青;“能品”——描绘自然事物的形态栩栩如生。[注4]传统美学中的“四品”,或许同样适用于电视艺术作品创作。例如“能品”讲究栩栩如生,电视文艺节目同样也要求生动逼真。“逸品”追求天生而就,电视文艺节目中的“珍品”似乎也可遇不可求。电视精品不仅要求内容精深、形式精美,更需要蕴含中国文化和民族审美的深沉积淀。目前,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品位高低不齐、差距很大,既有震撼人心、怡悦性情的艺术精品,也有粗制滥造、只注重感官刺激的艺术赝品。歌德曾说:“眼睛也许可以称作最清澈的器官,通过它最容易传达事物,但是内在的感官比它更清澈。”[注6]对于观众来说,这些只重感官刺激的电视节目,或许是一场视觉盛宴,但绝不是高层次的审美享受。真正的审美在于想象,在于精神世界的思考。
  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精粹培养了中国电视艺术独有的美学范畴,它深刻地体现在我们的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中,积淀在观众的审美评价里。电视文艺创作者有责任坚持对电视艺术美学品格的追求,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和美学精神,以独特的视听语言构造出属于自身的审美品格,以陶冶情感、启迪观念、抚慰心灵、富有美感的电视节目满足和提升观众的审美期待和需求。
  注 释
  1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2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12
  3 司空图.司空图《诗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
  4 高鑫.电视艺术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
  5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6 李伟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才能实施有效评价,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中学音乐 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2-0089-02     教学评价是以教育理念为支撑、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评定,并给
期刊
一、改革背景  清初,田赋的征收以明朝万历年间的赋役州籍为依据。地赋和丁赋分别课征。地赋分三等九则,各地税率不一。丁赋有一条鞭征者,有丁随丁派者。清廷在沿用旧制的同时,加强了对田赋制度的整顿。重修赋役州籍;清除欺隐积弊;改进征收方法,以防止官吏贪污中饱。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征收的赋税和丁银,地丁经常变动,将两者查清难度很大。第二,人口的增长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地权
期刊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其性质与高等学校招生选拔考试不同。它是检查、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考核普通高中学生文化课学习是否达到必修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只要教师引导正确,学生認真复习一般都能顺利通过考试。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领学生打好备考的攻坚战呢?对于这一问题,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现就将本人的一些会考复习构思介绍给大家,不足之处还望指教。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检索法、比较研究法、调查访谈法对我校中学健美操选项教材内容与高中《体育与健康》新教材中的韵律体操和舞蹈教材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教材内容上存在着共同点和差异。通过两者的比较,证明了我校健美操选项教材内容与新大纲、《新课程准标》的精神和要求是相符合的,是韵律体操和舞蹈教材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同时也为教材的二次开发,进一步完善健美操选项教材内容体系以及我校
期刊
江苏国标版第11册第7课《船长》一文是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的作品,这是一曲英雄的赞歌。文章讲述了在海难降临的时刻,船长哈尔威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崇高品格。阅读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如何引领学生品读语言文字,走近伟大的英雄船长?如何借鉴文章写法,从文中汲取更多营养,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一番有益的尝试,效果显著。现将有关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期刊
明初实行的“与民休息”政策,使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自汉唐以来的第三个鼎盛时期。但是历时不久,就爆发了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明初较为轻简的赋役制度屡有变动,十分混乱。明初的田赋分为两类,一为夏税,一为秋粮,“夏税曰米麦、曰钱钞、曰绢,无过八月;秋粮曰米、曰钱钞、曰绢,无过明年二月”。[1]明代的徭役分为三种,即里甲、均徭、杂泛。服役的基础是“计
期刊
周期性,三角中研究的较多,代数中研究的较少,下面我们看关于周期函数的几个命题:  定义:若T为非零常数,对于定义域内的任一x,f(T+x)=f(x)恒成立,则f(x)叫做周期函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一个周期。  [命题1]若f(x)为偶函数,且f(a+x)=f(a-x),x∈R,则2a为函数f(x)的周期。(证明略)  [命题2]若f(x)函数满足f(a+x)=f(a-x)且f(b+x)=f(b-x
期刊
滑县道口镇实验小学少先大队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需要又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教育途径。近年来,他们精心组织开展了“争当文明队员,争创文明小队”少先队主题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队员参与的积极性,使该项活动以旺盛的生命力,有条不紊的开展,呈现出“人人加油,争戴红花”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势头,并成为该校少先队加强文明教育的主导性活动,有
期刊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推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广大人民
期刊
【摘 要】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工作,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发挥离退休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离退休党支部建设 新时期 高校  【中图分类号】D267.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