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视文艺节目是大众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以平面化、娱乐化、商业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语境下,它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本文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对电视文艺作品美学品格提升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视文艺 意境 格调 品位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2-0190-02
采英撷华、博取广纳的电视文艺,几乎囊括了人类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艺形态:歌舞、绘画、戏剧、杂技、曲艺、诗歌等等。它运用视听语言,对传统艺术进行“电视化”加工,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原有价值,又提升了节目的艺术表现力,带给观众“人各有趣,各取所需”的审美选择和多重审美愉悦。然而,电视文艺毕竟是大众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以平面化、娱乐化、商业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语境下,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于是,在高收视率的“引诱”下,很多文艺节目走上了“为娱乐而娱乐”、“为世俗而世俗”的极端之路。有的节目只顾悦耳悦目、炫耀技巧,内容单薄而形式夸张。有的节目则纯粹满足观众“当下即刻的感官冲动”,格调低俗,污染荧屏。诚然,电视文艺是娱乐的、是消遣的,但更应该是审美的。电视文艺应该在满足受众视听享受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更深层次的“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那么,如何在电视文艺的体内,注入更健康更丰富的成分?古老的中国传统美学为电视文艺审美品格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思路。
一、深远的意境
意境,是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蒲震元在其著作《中国艺术意境论》中,将意境归结为:“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注1]电视艺术的创作也需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开拓。意境的生成不仅能让屏幕形象栩栩如生,更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并令观众回味无穷。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一个重要表征,它直接关系到意境的生成。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曾指出,“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与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注2]在电视文艺节目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充满情感的“镜”语。比如,2007年春节晚会上的电视舞蹈类节目《小城雨巷》就是一首用“肢体语言”和“视听语言”共同书写的抒情诗。在粉墙黛瓦的青石小桥、幽幽静静的古朴小巷的屏幕背景下,在空灵的旋律和水幕制造的烟雨效果中,柔美如水的江南姑娘们身着洁白与藕荷色相间的旗袍,手执油纸伞,或翩翩起舞,或款款而行,用形体动作诉说着人间的真情。江南丝竹柔美动人,在白墙碧瓦间的雨巷里,少女们婀娜多姿的身影与江南小桥构成一幅似真似幻、清新怡人的水墨丹青,渲染了一种“江南春雨润如玉,往来不湿行人衣”的诗画意境。这种意境的生成,既依赖姑娘们优美的舞蹈,也离不开LED大屏幕、水幕特效、舞美、灯光、音响、导播、剪辑等电视艺术手段的运用。在电视剧里也常有寓意深刻的审美意境。如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橘子红了》中的一场秀禾出嫁前放风筝的戏。在斜阳映衬下的旷野中,天空高远,大地辽阔,秀禾放飞手中的风筝(娘临终前留给秀禾唯一的东西)与娘进行着心灵对话。此刻,人、风筝、大地、天空,构成了一种有意味的象征,渗透出一种更深层次的审美情感。
2.境生象外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一个显著特征,但不是所有的“情景交融”都能产生意境。意境常常是“超以象外”的。[注1]早在晚唐时期,诗论家司空图就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意境主张。[注3]“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艺术形象的特色,而“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是艺术作品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弦外之音。电视文艺作品中同样注重“气韵”的表达与明现。仍以一部电视舞蹈作品为例,取材于敦煌壁画艺术的电视舞蹈《千手观音》传递给人们一种无法言述的“东方神韵”。在圣洁庄严的音乐中,在象征观音大道神明的万丈“金光”下,21名身着金缕衣的舞蹈演员,以手臂变换出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奇美画面,共同塑造出“一个”普度众生的观世音形象。她们以优美的舞姿和婀娜的体态表现出了无声世界的韵律与美感。《千手观音》以观音之“象”,表达了对完美生命的感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和人性之美。它捧一颗纯洁的心,托起生命之灵,以慈善悲悯、致臻入化的艺术,点亮了亿万观众心灵的眼睛,它的价值已超出了舞蹈的范畴,达到了一种圣洁高尚、美轮美奂的境界。
二、高雅的格调
格,乃性格、人格、品格也;调,为自然流露之情绪也。[注4]中国绘画历史上,有“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之说。清代张庚曾言:“盖画品高下,不在乎迹,在乎意。”可见,格调体现创作者自然流露的思想情操及其作品的美学品格。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格调高的作品思想深刻、内容健康,既陶冶人的情操,又净化人的心灵。格调低的作品既无思想深度,又无艺术创新,只知盲目模仿抄襲,不是以迎合世俗低级嗜好为荣,就是以奇巧炫人耳目为趣。
格调高的电视文艺作品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如电视艺术片《扇舞丹青》、《七弦的风骚》、《江南》,音乐电视《天唱》、《伞》、《祝你平安》,电视剧《雍正王朝》、《乔家大院》、《士兵突击》,艺术性较强的电视纪录片《望长城》、《丝绸之路》、《故宫》等等。这些作品均具有精巧的艺术构思、浓郁的思想情怀和深刻的人文内涵。例如《故宫》将中国几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内容用电视的影像表达出来,不仅让观众得到了审美享受,也激发起人们寻求历史、探寻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情怀。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目前中国电视荧屏上存在着大量低级庸俗、甚至不堪入目的电视文艺节目。一些电视娱乐节目打着“娱乐大众”的旗号审丑、审乱,忽略了“善”,忘掉了“美”。某某台有个娱乐节目自称是全新概念的男人魅力秀,其实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身体秀。十位性感男性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地变换身体姿势向女性观众展示男性魅力。随着环节的深入,每轮闯关失败者会在众目睽睽下被推到冰冷的水池中。之前还形象光鲜的男士们逐个变成了“落汤鸡”。面对这种残酷的身体惩罚,女性观众却是以疯狂的拍手、尖叫和欢呼作为回应。
一些电视剧为迎合观众口味、追逐商业利益,逐渐走向肤浅和模式化。有的电视甚至滥拍经典,亵渎原著、亵渎崇高。以电视剧对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改编为例,如果说,杨洁导演执导的电视剧《西游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较好地忠于作者意图,体现原著精神的话,那么像《齐天大圣》、《春光灿烂猪八戒》等电视剧则纯粹对小说进行了激进解构。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不仅背离了原著中“不畏权势、不怕妖魔”的抗争精神和“不避艰险、长途跋涉”的进取精神,甚至将小说《西游记》中原有的故事框架、成型的人物形象全都进行篡改颠覆。在打掉孙悟空光辉形象的同时,有意添加猪八戒“放屁”、“流鼻血”、“偷窥洗澡”等恶作剧式的审丑情节,以此试图博得观众一笑。它不考虑大多数观众的接受心理,更不关心观众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警醒世界的那句忠告——“娱乐至死”,是否应该引起电视创作者的关注与重视?电视作品美学品格的提升有赖于每一位电视人精神品格和审美品格的提高。
三、崇高的品位
“格调”主要涉及作品的思想内容,而“品位”则是按照作品的审美趣味、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再将作品细分出等级。[注5]五代的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绘画作品分为“四品”,分别是“逸品”、“神品”、“秒品”、“能品”。“逸品”——无法而法,自然之品。无需苦心经营,而是天生而就,效果常常出乎意料;“神品”——精心刻画,得到了自然对象的精神本质;“妙品”——笔墨技巧以及绘画的一切形式技术高度纯熟,炉火纯青;“能品”——描绘自然事物的形态栩栩如生。[注4]传统美学中的“四品”,或许同样适用于电视艺术作品创作。例如“能品”讲究栩栩如生,电视文艺节目同样也要求生动逼真。“逸品”追求天生而就,电视文艺节目中的“珍品”似乎也可遇不可求。电视精品不仅要求内容精深、形式精美,更需要蕴含中国文化和民族审美的深沉积淀。目前,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品位高低不齐、差距很大,既有震撼人心、怡悦性情的艺术精品,也有粗制滥造、只注重感官刺激的艺术赝品。歌德曾说:“眼睛也许可以称作最清澈的器官,通过它最容易传达事物,但是内在的感官比它更清澈。”[注6]对于观众来说,这些只重感官刺激的电视节目,或许是一场视觉盛宴,但绝不是高层次的审美享受。真正的审美在于想象,在于精神世界的思考。
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精粹培养了中国电视艺术独有的美学范畴,它深刻地体现在我们的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中,积淀在观众的审美评价里。电视文艺创作者有责任坚持对电视艺术美学品格的追求,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和美学精神,以独特的视听语言构造出属于自身的审美品格,以陶冶情感、启迪观念、抚慰心灵、富有美感的电视节目满足和提升观众的审美期待和需求。
注 释
1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2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12
3 司空图.司空图《诗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
4 高鑫.电视艺术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
5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6 李伟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关键词】电视文艺 意境 格调 品位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2-0190-02
采英撷华、博取广纳的电视文艺,几乎囊括了人类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艺形态:歌舞、绘画、戏剧、杂技、曲艺、诗歌等等。它运用视听语言,对传统艺术进行“电视化”加工,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原有价值,又提升了节目的艺术表现力,带给观众“人各有趣,各取所需”的审美选择和多重审美愉悦。然而,电视文艺毕竟是大众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以平面化、娱乐化、商业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语境下,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于是,在高收视率的“引诱”下,很多文艺节目走上了“为娱乐而娱乐”、“为世俗而世俗”的极端之路。有的节目只顾悦耳悦目、炫耀技巧,内容单薄而形式夸张。有的节目则纯粹满足观众“当下即刻的感官冲动”,格调低俗,污染荧屏。诚然,电视文艺是娱乐的、是消遣的,但更应该是审美的。电视文艺应该在满足受众视听享受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更深层次的“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那么,如何在电视文艺的体内,注入更健康更丰富的成分?古老的中国传统美学为电视文艺审美品格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思路。
一、深远的意境
意境,是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蒲震元在其著作《中国艺术意境论》中,将意境归结为:“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注1]电视艺术的创作也需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开拓。意境的生成不仅能让屏幕形象栩栩如生,更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并令观众回味无穷。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一个重要表征,它直接关系到意境的生成。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曾指出,“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与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注2]在电视文艺节目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充满情感的“镜”语。比如,2007年春节晚会上的电视舞蹈类节目《小城雨巷》就是一首用“肢体语言”和“视听语言”共同书写的抒情诗。在粉墙黛瓦的青石小桥、幽幽静静的古朴小巷的屏幕背景下,在空灵的旋律和水幕制造的烟雨效果中,柔美如水的江南姑娘们身着洁白与藕荷色相间的旗袍,手执油纸伞,或翩翩起舞,或款款而行,用形体动作诉说着人间的真情。江南丝竹柔美动人,在白墙碧瓦间的雨巷里,少女们婀娜多姿的身影与江南小桥构成一幅似真似幻、清新怡人的水墨丹青,渲染了一种“江南春雨润如玉,往来不湿行人衣”的诗画意境。这种意境的生成,既依赖姑娘们优美的舞蹈,也离不开LED大屏幕、水幕特效、舞美、灯光、音响、导播、剪辑等电视艺术手段的运用。在电视剧里也常有寓意深刻的审美意境。如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橘子红了》中的一场秀禾出嫁前放风筝的戏。在斜阳映衬下的旷野中,天空高远,大地辽阔,秀禾放飞手中的风筝(娘临终前留给秀禾唯一的东西)与娘进行着心灵对话。此刻,人、风筝、大地、天空,构成了一种有意味的象征,渗透出一种更深层次的审美情感。
2.境生象外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一个显著特征,但不是所有的“情景交融”都能产生意境。意境常常是“超以象外”的。[注1]早在晚唐时期,诗论家司空图就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意境主张。[注3]“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艺术形象的特色,而“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是艺术作品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弦外之音。电视文艺作品中同样注重“气韵”的表达与明现。仍以一部电视舞蹈作品为例,取材于敦煌壁画艺术的电视舞蹈《千手观音》传递给人们一种无法言述的“东方神韵”。在圣洁庄严的音乐中,在象征观音大道神明的万丈“金光”下,21名身着金缕衣的舞蹈演员,以手臂变换出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奇美画面,共同塑造出“一个”普度众生的观世音形象。她们以优美的舞姿和婀娜的体态表现出了无声世界的韵律与美感。《千手观音》以观音之“象”,表达了对完美生命的感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和人性之美。它捧一颗纯洁的心,托起生命之灵,以慈善悲悯、致臻入化的艺术,点亮了亿万观众心灵的眼睛,它的价值已超出了舞蹈的范畴,达到了一种圣洁高尚、美轮美奂的境界。
二、高雅的格调
格,乃性格、人格、品格也;调,为自然流露之情绪也。[注4]中国绘画历史上,有“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之说。清代张庚曾言:“盖画品高下,不在乎迹,在乎意。”可见,格调体现创作者自然流露的思想情操及其作品的美学品格。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格调高的作品思想深刻、内容健康,既陶冶人的情操,又净化人的心灵。格调低的作品既无思想深度,又无艺术创新,只知盲目模仿抄襲,不是以迎合世俗低级嗜好为荣,就是以奇巧炫人耳目为趣。
格调高的电视文艺作品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如电视艺术片《扇舞丹青》、《七弦的风骚》、《江南》,音乐电视《天唱》、《伞》、《祝你平安》,电视剧《雍正王朝》、《乔家大院》、《士兵突击》,艺术性较强的电视纪录片《望长城》、《丝绸之路》、《故宫》等等。这些作品均具有精巧的艺术构思、浓郁的思想情怀和深刻的人文内涵。例如《故宫》将中国几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内容用电视的影像表达出来,不仅让观众得到了审美享受,也激发起人们寻求历史、探寻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情怀。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目前中国电视荧屏上存在着大量低级庸俗、甚至不堪入目的电视文艺节目。一些电视娱乐节目打着“娱乐大众”的旗号审丑、审乱,忽略了“善”,忘掉了“美”。某某台有个娱乐节目自称是全新概念的男人魅力秀,其实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身体秀。十位性感男性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地变换身体姿势向女性观众展示男性魅力。随着环节的深入,每轮闯关失败者会在众目睽睽下被推到冰冷的水池中。之前还形象光鲜的男士们逐个变成了“落汤鸡”。面对这种残酷的身体惩罚,女性观众却是以疯狂的拍手、尖叫和欢呼作为回应。
一些电视剧为迎合观众口味、追逐商业利益,逐渐走向肤浅和模式化。有的电视甚至滥拍经典,亵渎原著、亵渎崇高。以电视剧对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改编为例,如果说,杨洁导演执导的电视剧《西游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较好地忠于作者意图,体现原著精神的话,那么像《齐天大圣》、《春光灿烂猪八戒》等电视剧则纯粹对小说进行了激进解构。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不仅背离了原著中“不畏权势、不怕妖魔”的抗争精神和“不避艰险、长途跋涉”的进取精神,甚至将小说《西游记》中原有的故事框架、成型的人物形象全都进行篡改颠覆。在打掉孙悟空光辉形象的同时,有意添加猪八戒“放屁”、“流鼻血”、“偷窥洗澡”等恶作剧式的审丑情节,以此试图博得观众一笑。它不考虑大多数观众的接受心理,更不关心观众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警醒世界的那句忠告——“娱乐至死”,是否应该引起电视创作者的关注与重视?电视作品美学品格的提升有赖于每一位电视人精神品格和审美品格的提高。
三、崇高的品位
“格调”主要涉及作品的思想内容,而“品位”则是按照作品的审美趣味、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再将作品细分出等级。[注5]五代的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绘画作品分为“四品”,分别是“逸品”、“神品”、“秒品”、“能品”。“逸品”——无法而法,自然之品。无需苦心经营,而是天生而就,效果常常出乎意料;“神品”——精心刻画,得到了自然对象的精神本质;“妙品”——笔墨技巧以及绘画的一切形式技术高度纯熟,炉火纯青;“能品”——描绘自然事物的形态栩栩如生。[注4]传统美学中的“四品”,或许同样适用于电视艺术作品创作。例如“能品”讲究栩栩如生,电视文艺节目同样也要求生动逼真。“逸品”追求天生而就,电视文艺节目中的“珍品”似乎也可遇不可求。电视精品不仅要求内容精深、形式精美,更需要蕴含中国文化和民族审美的深沉积淀。目前,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品位高低不齐、差距很大,既有震撼人心、怡悦性情的艺术精品,也有粗制滥造、只注重感官刺激的艺术赝品。歌德曾说:“眼睛也许可以称作最清澈的器官,通过它最容易传达事物,但是内在的感官比它更清澈。”[注6]对于观众来说,这些只重感官刺激的电视节目,或许是一场视觉盛宴,但绝不是高层次的审美享受。真正的审美在于想象,在于精神世界的思考。
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精粹培养了中国电视艺术独有的美学范畴,它深刻地体现在我们的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中,积淀在观众的审美评价里。电视文艺创作者有责任坚持对电视艺术美学品格的追求,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和美学精神,以独特的视听语言构造出属于自身的审美品格,以陶冶情感、启迪观念、抚慰心灵、富有美感的电视节目满足和提升观众的审美期待和需求。
注 释
1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2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宗白华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12
3 司空图.司空图《诗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
4 高鑫.电视艺术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
5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6 李伟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