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节欣赏课引起几点反思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一个班学生正在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结束后老师提问:这首乐曲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答:一群鸟和凤凰一起在天空飞来飞去……教师哑然,于是教师又让学生听,可学生无论怎样听,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想象都摆不开以上内容。
  案例二,另一班上,教师让学生闭上眼,随音乐想像听后生答:我感受到了春光的明媚,鸟儿欢唱,听完后,心里很舒畅,它让我想到春天的美景,阳光灿烂,充满生机。
  反思:为什么同一首乐曲,学生想像反差如此之大?究其原因,是课本插图限制了学生的想象。
  纵观当前课改音乐课,教师试图通过语言,图画等解释音乐,使学生更深刻理解音乐,却适得其反,极大限制了学生想像力,这应引起每位教师重视,任何一门课的教学都存在方法适度的问题,特别是强调学生创造,创新的今天,教师要给学生思维留下自主的空间。
  一、注重听觉体验
  音乐《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而音乐欣赏课实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媒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与传递的过程,我们首先明白用语言、图画等解释音乐只是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则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因此,音乐欣赏课上,我们把听觉体验放在首要地位,并以此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见听觉体验在音乐教学中何等重要。
  音乐活动中,如果把音乐表现的内容全部用图画做出来,一方面减弱了听觉效果带给学生 的冲击力,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你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挥。因为学生对于音乐有独特的理解和丰富的想象,他们以其奇特美妙的想像描绘了至善至美的画面。如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天鹅》时,我先让学生精心聆听,结果无需老师过多引导,学生很快就以其独特理解和丰富的想象,感受到了天鹅优美、端庄的姿态,波光粼粼,风景如画的湖面和淡淡地忧伤。又如学唱《青春舞曲》时,我还是让学生先静心聆听那歌曲欢快的旋律,那跳跃节奏一下子感染了学生,学生眼前立马浮现出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们节日欢歌场面,心情呢随之轻松愉悦起来,不由自主跟着哼唱起来。这样一首歌在听唱中不知不觉基本上学会了。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应该紧紧围绕音乐听觉体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让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二、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音乐
  音乐艺术具有非语义性、非视觉性、非概念性的模糊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音乐具有没有标准答案的特性。同一首乐曲,你觉得像是春天小草破土而出,而我觉得像是小河旁恋人在轻声呢喃,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是基于此特征,我采用了让学生亲自实践创作体验音乐,让学生展示自己创编或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亲自为微型场景配乐。在这一环节中,我积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在亲自感受、鉴赏、体验后,通过思考、讨论、探究交流方式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我还让学生自己当导演、自己当配乐大师、自己当影评家,在他们在亲自实践中获得体验,让他们在评价中相互学习,体会音乐神奇,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的热情,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例如,给场景配乐这一环节,我播放了《泰坦尼克号》中沉船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场面,“你们认为,应该配上什么样的音乐比较合适?”出示四段音乐:a.主题音乐;b.激动音乐;c.紧张音乐;d.弦乐四重奏。让学生做选择展示,并鼓励其说明理由。大多数同学一上来都先否定主题音乐,选择紧张音乐,他们认为这和影片的画面非常吻合,音画统一,相得益彰。也有同学认为弦乐四重奏太平静,不足以刻画人们生死边缘挣扎时,那种对生命的渴望。欣赏完原电影中配乐,我告诉同学们电影音乐的运用手段是丰富多彩的,有时正面描绘,有时用反衬的手法,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惊慌失措的嘈杂场面,却配上幽雅安静的弦乐四重奏,推动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展开,很好地对比人们面对生死的不同态度,引起观众的反思。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在亲自去经历、感悟、操作体验音乐作品方式,要比一味听更多作品去体会音乐作用更加有效,用心体验音乐带来的震撼,且给学生留有更多作品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的热情,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三、注重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音乐
  参与是指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分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郭声键老师在《艺术教育论》中说:“艺术活动主体是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否则,不管是艺术还是艺术欣赏都是难以顺利进行的。”如果一节课仅凭老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全方位地投入,那么这无疑是一节失败的课。课堂上应打破“不是老师讲,就是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在听听、唱唱、动动、议议、写写等参与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灵感。如:《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一课教学,先让学生课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有关民歌调查,准备好材料,设计好讲稿,确定好讲解和操作人员,将材料带进课堂。然后课前各小组来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如甲组介绍所搜集到的民歌,乙组介绍一些不同民族民歌的特征及风格,丙组介绍一些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而丁组则用载歌载舞的形式表演了一组民歌,整堂课教师在其中只做了补充性的介绍(如一些音乐知识、重点歌曲的讲解),学生兴趣盎然,在这里学生的参与起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慎用多媒体
  音乐是想象的艺术,人在欣赏音乐时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听觉传递信息,所以在音乐欣赏中一定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不仅拓展音乐教学空间和容量,极大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限制,而且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和音乐视野,有利于审美情境创设,例如:在《了解京剧艺术》这节课开场时,在屏幕上以动画形式出现京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以京剧武场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并进行画面解说,通过多媒体以艺术的手法和形象生动的展示,使学生对中国的古老京剧起源,发展和本课内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留下深刻印象,收到很好效果。
  但多媒体如果使用不当,会对音乐教学产生不良后果,降低教学效果。 (下转第57页)
  (上接第58页)
  例如:在欣赏教学时,教师试图用图片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是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挥,音乐的“非语议性、非空间造型性”决定了音乐是无法确切表达抽象的逻辑推理,也难以精确反映现实客体的客观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慎用多媒体,不能挤占学生对音乐体验、探索、分析和思考的时间。
  总之,音乐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音乐课堂教学应是多元化、开放的。教师要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力,巧妙安排,精心设计。
  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显丰富多彩,更具趣味性,更有启发性!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科教园区花果山中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化,高校招生方式方法的多元化,高考录取大众化,让广大考生倍受鼓舞,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几乎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让高中学生看到了读书的希望。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大多数学校开设艺术专业,有美术、音乐、舞蹈、影视传媒等,为一部分有艺术天赋和爱好的学生发挥特长提供了机遇,也让很多高中学校教学拥有了特色,很多高中学校在尝试多元化办学。但在广大高中学校升学率大大提高和学生
期刊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自古有之,但多以语言、动作、图片和简单的实物来烘托气氛,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够提供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甚至是人工智能。充分的交互性能够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能在教学中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兴趣,激发联想。  一、创设故事情境,凸显童真童趣  创设故事情境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
期刊
教育应该消除师生之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局面,用平等、民主来取代独断专行与师道尊严,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根据这个理念,教师除了应该创造生活情景来进行教学以外,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那就是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场。在这一个“
期刊
最新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设计了几个板块的教学任务。其中Project 板块是各单元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该板块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输出能力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材料,其设置的任务侧重于检查学生说和写的能力,与前面Reading所训练的听、读能力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在该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于本单元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断体验语言输出过程所带来
期刊
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然而目前农村学校的许多教师对有效提问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存在着提问肤浅,形式单调,联系不紧密,要求不明确等等弊端,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要有效提问。一方面所提
期刊
中国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古诗词的教学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本人在农村初级中学任教已十五年有余,平时对古诗词教学也做了许多研究和尝试。  一、 古诗词审美教学的重要意义  做为一个现代人,如果缺乏基本的美学修养,不懂得美,不会欣赏和创造美,那么
期刊
笔者认为学校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听课,抓紧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搞好听课活动。它是向课堂要质量的重要举措,打造优质课的必要途径,也是集他人之长为一身,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方法,更是督查了解教者是否进行素质教育,贯彻探索教学法的重要渠道。  对于教育者来说,从心理学上分析,人的本性都是愿意把好的一面展示给人看,所以被听者都会努力上好课,达到最佳效果,让听者尽力满意。这样在准备上就必须
期刊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故结课技能和导课技能一样,是衡量教师教学技能高低的重要标志。正如特级教师李观博说:“一节课上下来后,也要注意这节课的结课方式。比方说,吃花生,如果开始和中间吃的花生都很香,而最后一颗却是发霉的,那么其结果不但香味也没有了,而且留下满嘴苦涩。一堂课的结束也是如此,结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
期刊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地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农村。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为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