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当然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用哲学的观点将其概括为提出问题、分析为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步,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想让学生在数学中得到发展、学会发展,就要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就要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狠下功夫。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课结束前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但问题没有探索性。可见,学生确实缺少问题意识,课堂里基本上是教师问学生答。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问题是创新能力的前提,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应确立下面三个观念:
1.确定以“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灵魂的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学工作的航标,又是教学工作的归宿。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改革过去课堂教学目标的结构,确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灵魂的新型目标结构,以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目标的灵魂,以这一灵魂目标统率其它诸目标,指导学生与教师的活动。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首先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以权威者、裁判者、命令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共同研究者,使学生敢于自由发问。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迎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给予积极的肯定,赞扬敢提问题的勇气,而后给予启发。再则,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思维碰撞产生更多问题。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组织适合学生的生活性、情景性、研究性的学习素材。
学生头脑中问题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情境。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则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意识潜能,使问题的潮水更加“汹涌”。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具有“先天不足”,比如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相吻合,又如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写得十分详尽、生动活泼,这些都增加了学生探索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目标,改造和充实所教内容。比如在新知引入时,通过竞赛、故事等形式设置问题情境;在探究新知识时通过类比、归纳、猜想设置问题情境;在应用知识时,设置实际生活情境,把枯燥乏味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形式呈现,使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途径
为使学生的提问具有明确的目标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训练,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难,教给学生提问的角度和方法。
1.求解型
提出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某个概念、某种方法是什么的疑问。
2.研究型
从深入理解某个概念、某种方法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3.商榷型
对教材或注解或插图或方法有未尽善处提出商榷性意见的问题。
三、建立学生提出问题的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是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关系等因素构成的统一体,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课堂结构应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轴线,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提出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可把课堂结构安排为:
1.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具有三角形的实物提出问题:三角形的意义是什么?
2.为学生提供长短不一的铅丝条,让学生自己搭三角形。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交流、辩论,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
4.观察同伴搭成的各种三角形,提出:三角形的内角有什么特点?
5.为学生提供各种形状的三角形,通过量一量、分一分得出三角形内角的特点。
这样以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轴的课堂结构,学生自主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课结束前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但问题没有探索性。可见,学生确实缺少问题意识,课堂里基本上是教师问学生答。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问题是创新能力的前提,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应确立下面三个观念:
1.确定以“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灵魂的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学工作的航标,又是教学工作的归宿。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改革过去课堂教学目标的结构,确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灵魂的新型目标结构,以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目标的灵魂,以这一灵魂目标统率其它诸目标,指导学生与教师的活动。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首先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以权威者、裁判者、命令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共同研究者,使学生敢于自由发问。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迎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给予积极的肯定,赞扬敢提问题的勇气,而后给予启发。再则,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思维碰撞产生更多问题。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组织适合学生的生活性、情景性、研究性的学习素材。
学生头脑中问题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情境。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则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意识潜能,使问题的潮水更加“汹涌”。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具有“先天不足”,比如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相吻合,又如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写得十分详尽、生动活泼,这些都增加了学生探索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目标,改造和充实所教内容。比如在新知引入时,通过竞赛、故事等形式设置问题情境;在探究新知识时通过类比、归纳、猜想设置问题情境;在应用知识时,设置实际生活情境,把枯燥乏味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形式呈现,使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途径
为使学生的提问具有明确的目标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训练,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难,教给学生提问的角度和方法。
1.求解型
提出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某个概念、某种方法是什么的疑问。
2.研究型
从深入理解某个概念、某种方法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3.商榷型
对教材或注解或插图或方法有未尽善处提出商榷性意见的问题。
三、建立学生提出问题的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是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关系等因素构成的统一体,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课堂结构应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轴线,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提出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可把课堂结构安排为:
1.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具有三角形的实物提出问题:三角形的意义是什么?
2.为学生提供长短不一的铅丝条,让学生自己搭三角形。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交流、辩论,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
4.观察同伴搭成的各种三角形,提出:三角形的内角有什么特点?
5.为学生提供各种形状的三角形,通过量一量、分一分得出三角形内角的特点。
这样以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轴的课堂结构,学生自主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