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创作风格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章 柴可夫斯基简介及套曲《四季》创作背景
  一、柴可夫斯基简介
  柴可夫斯基,俄罗斯著名浪漫主义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于1840年在俄罗斯沃斯克出生在维亚特卡省附近村庄的一个贵族家庭,而因此他也有机会早早的接受了系统的素质教育,他的父亲是矿山的一名工程师,而母亲则是带领柴可夫斯基走向音乐道路的导航,他的母亲具有非常良好的音乐修养,在柴可夫斯基小的时候母亲就指导柴可夫斯基学习钢琴,并且教授柴可夫斯基很多好听的俄罗斯民族歌曲。这也让柴可夫斯基从童年起就在母亲的熏陶下对以后的音乐修养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二、套曲《四季》的创作背景
  (一)时代背景
  套曲《四季》创作于19世纪的中后期,19世纪的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与农奴制和封建专制体制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19世纪前期的1812卫国战争以及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成功,都从根本上推动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强烈的加大了俄罗斯人民对农奴制以及封建专制反抗的决心。也使俄罗斯音乐领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状态。而《四季》创作时,俄罗斯社会正值动荡时期,社会动乱以及变革严重的左右着人们的宗教信仰以及思想原则,而这一时期的社会使各层次进步的艺术家对社会十分不满并且产生了对生活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思想。套曲《四季》中的二月、八月和十二月主题的曲子都深刻的刻画出了那一阶段的人们对安稳的生活以及生活的祥和的追求。
  (二)写作背景
  随着芭蕾舞剧《天鹅湖》以及《c小调第二交响曲》《D大调第三交响曲》和《降B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三部交响曲的成功创作使他享誉在外,而同一时期圣彼得堡文艺月刊的主编贝纳得找到了柴可夫斯基,贝纳得找了十二首内容上与一年十二个节气相近的俄罗斯诗歌,希望柴可夫斯基能够为诗歌对应谱曲刊登新创刊。而柴可夫斯基则把这当作一件随手可做的日常工作接手了。在每个月杂志出刊前他的男仆都会按时提醒他,好让他在出刊前完成创作。而六月和十一月使他并没有创作灵感,就分别用《船歌》和《三驾马车》作为六月曲和十一月曲。而如今这两首也是最被人们所熟知的两首曲子。
  第2章 钢琴套曲《四季》作品简析《四季》是柴可夫斯基根据一年十二个季节不同的特色以及十二首不同的民间特色的诗歌加以融合创作出来的,《四季》这部套曲里面的每一首作品的题目都恰当的暗示出了乐曲所表现的主题内容以及整体情绪,无论是节日的描写,动态静态物体的描写和自然风光的描绘通篇以及俄罗斯民间舞曲节奏的手段也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
  套曲《四季》共有12首与四季中每一个节气所对应的曲子,第一首《一月——炉边》,描写的是寒冷的冬天下的夜晚是多么沉寂的世界,各种狂躁的、不安的状态互相交织把人们带进了一中阴沉忧郁的环境中,体现了一种追求安稳生活的愿望。第二首《二月——狂欢夜》描写的是欧洲民间节日,每当这个日子人们会欢歌热舞三天来庆祝,音乐表现上活跃、节奏感强,鲜明的刻画出了一副狂欢作乐的场景。第三首《三月——云雀之歌》用轻快巧妙的旋律描绘了一幅云雀欢舞的春天景象。第四首《四月——松雪草》通过好似对松雪草拟人化的内心独白来用那好似饱经风霜的旋律展现出他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第五首《五月——五月之夜》用对冰雪的告别来对五月之夜的清静加以赞叹。第六首《六月——船歌》采用平稳的4/4拍节奏来刻画俄罗斯平底船的滑行节奏,那悠长的旋律形象刻画出了俄罗斯土地上人们的宽厚、诚挚的形象。第七首《七月——刈者之歌》生动的描绘出了一副热火朝天劳动的画面。第八首《八月——收获》描写出了劳动者对丰收的向往以及劳动带来的喜悦之情。第九首《九月——狩猎》形象地刻画出狩猎队伍在狩猎过程中激动人心又热情洋溢的画面。第十首《十月——秋之歌》随着月份进入了秋天,而此曲则描绘了一幅落叶萧瑟的画面,带着一丝悲秋的意味。第十一首《十一月——三驾马车》描绘的是在银装素裹的俄罗斯原野的一条小路上,一位俊朗的小伙子驾着雪橇唱着俄罗斯民歌疾驰而去的画面,而这一瞬间,雪花飞扬,积雪吱吱作响,刻画出了一幅欢快而又活泼的画面。最后一曲《十二月——圣诞欢歌》采用了圆舞曲的形式如轻歌曼舞般的音乐塑造出了一副圣诞节中一位幽默可爱的女孩的形象。
  第3章 钢琴套曲《四季》的创作风格
  一、诗意的标题性
  用文字来表达叙述曲者的创作内容以及意图的乐曲的这种文字被称作“标题”,而“标题音乐”则是16世纪到19世纪三十年代期间开始繁荣起来的。而这种标题音乐通常都是在民间小说、诗歌、传说等民间艺术中取材。标题音乐能够在乐曲演奏之前讓听者根据所立标题通过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对作品产生无限发散性的想象,而它相对于无题音乐更容易被听众所理解,更加通俗化、大众化。钢琴套曲《四季》中每一首作品都有着生动而又形象的标题。像《七月——刈者之歌》《八月——收获》《九月——狩猎》这三首都是以生活劳动为题的。
  二、模拟的创作手法
  (一)浪漫主义特色与民族主义特色并存的创作风格
  1.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欧洲音乐史上19世纪初往后的一百多年都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套曲《四季》的创作前文有提到是圣彼得堡文艺月刊主编的邀请,需要柴可夫斯基每个月都要交一份谱曲进行刊登,而这一行为则反映了当时俄罗斯对钢琴音乐发展的普及型,而这也刚好符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2.浓郁的民族主义特色
  十九世纪作为民族主义的世纪,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音乐家们更加注重民族性。《四季》中的《六月——船歌》便是在这个童年经历下带来的灵感。在俄罗斯传统节日时,柴可夫斯基父母都会带着孩子按照风俗习惯过节,而这些民族习惯也是“狂欢节”“圣诞节”的灵感出处。“三驾马车”是一首极具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曲子,原野、小河、铃声、高山以及白雪皑皑的画面都十分贴近作者幼年所生活的环境。而这种浓郁的民族主义特色,也是钢琴套曲《四季》的重要创作风格之一。
  (二)简洁性与多样性并存的创作风格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钢琴方面的大多为小品类,而作品《四季》又是作者當作闲暇时的工作来随性创作的,在创作中则使用了相对更加精巧而又短小的三部曲式结构来进行创作, 而这种适用于各种主题发挥以及各种风格内容的曲式使创作也变得更加灵活。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没有真诚的爱,就无法打开学生心灵之门,就不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只有用滚烫“爱”字的热情加以暖化,说鼓动上进的话,不说讽刺的话,才能使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真正体验到“爱”的温馨,扬起风帆,增强学习信心,奋发向上。  由于学校课程调整,
期刊
一、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当代儿童研究中的生态化观点认为,儿童是在特定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其发展过程及发展结果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外显或内隐的背景因素的影响。这些背景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儿童生态学将儿童放置于其生存与发展的真实环境之中进行研究,认为儿童的行为及其状态与其背景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儿童的发展是“不断成长的有机体与其所处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
期刊
这世界除了心理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其他的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奥斯丁的一句话深刻揭示了心理健康对人生的重要性。集体生活是绝大多数人将经历的。幼年的集体生活是人走向社会的最初动力,是人们心理健康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旦人缺少了集体生活的经历,往往无法形成独立的人生观,终其一生都是悲剧,可见心理辅导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确使用教育心理学去保护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内心是每一个教育
期刊
一、我国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性教育的禁闭阶段(1949-1977年)、性教育的萌动阶段(1978-1987年)和性教育的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几十年不间断的对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近些年来,我国性教育的话题更是被广泛涉及,但总的来说中学生性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缺失状态,受传统思想的
期刊
我现在已经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了。说起自己成为特岗的这三年,很平凡但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有咸、滋味很多,但终归是充实、有意义的。在此过程中,我体会到爱与责任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核心要求。在这里,我愿将我自己感悟颇深的两件事与大家分享。  一、爱  爱有很多种:亲情之爱、友情之爱、师生之爱等等。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称之为教育爱。教育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自觉、真诚
期刊
我国教育改革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之一就是人文教育。而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只能通过日积月累的培养和实践。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小学阶段,夯实语文的基础是前提,然后是如何培养小学生得到人文素养。我们可以从重视基础说起,然后就是提高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把课程设计得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
期刊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了解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字、传统节日和饮食方面的民族风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方法  通过收集、处理资料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感受我国民族风情的多姿多彩、令人神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对各民族的民族风情感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字、传统节日和饮食方面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期刊
有这样一个事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过去,一到深秋浓冬,有些农民就利用农闲时间上山去挖树疙瘩,用以烧饭或取暖。但有经验的农夫在冬天从不挖树疙瘩,而是在春天以后才挖。他们认为这样才不会“错判”有些树疙瘩之“死”。  农夫的这一观点和做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怎样的启示作用呢?我认为,农夫的观点充分显示出农夫的经验和胸怀,春天以后才挖树疙瘩的做法说明农夫既了解树木生长的规律性、阶段性,又认知认可树木生长时彼
期刊
进入21世纪,中国大踏步地进入了数字时代,计算机、网络、手机已深入到千家万户,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7次调查报告,截至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为6.20亿。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数字时代的到来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特别是交流与信息传递方式,过去我们是通过面谈、书信、电话进行交流,而现在人们则借助短信
期刊
一、课题的缘起  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从小培养。正如《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说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加強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问是教师发问和幼儿回应相结合的形式,可以提高互动的质量和幼儿的各种能力。从中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