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今年六月中旬江苏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引,我市经过慎重考虑,确定在老牌重点职业高中试点构建“普职融通”办学机制。作为唯一一个试点学校,为了把这项重大改革工程落到实处,我校果断地整合了机类和电类专业组群,积极研讨并制定了实施性教学计划,充分地开发、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展了“普职融通”的初步尝试。
关键词的界定及解读
“普职融通”是我市为了贯彻省委“多措并举,妥善解决职普分流问题”而进行的实施职业教育领航计划、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是探索普职双向交流机制以及给综合高中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参加普通高考机会的重要举措。“普职融通”办学机制,即通过高中阶段的两类学校(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部分生源的共享共育,更加深入地进行“三创”人才培养,践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构想,让教育满足更多高中生(特别是农村生源)的升学需求。机电专业是我校“普职融通”的主干专业,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类、电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机类、电类专业技能课程和获得岗位职业能力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同时适当地渗透职业应变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实施性教学计划作为学校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课程的设置和开设次序、教学课时的安排等均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课程资源是学校开展教学的基本条件,它涵盖了校内、校外两个方面:校内课程资源除了规划教材以外,还有校本教材、实训设施、校内各种智能化专用教室和校内兴趣小组活动等;校外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各类图书馆、信息化学习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等。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普职融通”是我省“适合的教育”的推进,为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融合,是教育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结构、质量的迫切需求;是教育供给实现精细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求;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现状与不足
由于我市的“普职融通”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开设普职融通课程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计划不科学,专业课程开设次序及课时设置不合理;没有针对该层次学生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缺乏专业师资;场地及设施不足,没有专用的实训教室,学生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制定出本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最大化地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的内容:第一,研讨并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普通高中的升学教学不同,普职融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很大的不同。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的学生,其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等文化科目的基础较好,而职业高中专业科目要求不高,学生容易转型,前者文化课的师资雄厚,后者师资和实训车间的配备充足。我们考虑让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文化课、专业理论教学在高一阶段集中进行,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开展实训,实现时间、空间、资源、管理上的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因此,围绕“确定课程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等主要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地研讨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教学,更全面地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第二,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把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渠道。作为处在农村的职业高中,我们结合了本地区的经济特点,大力加强了与企业、职校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开展研讨,取长补短,借鉴职校现有的课程和教材,积极探索和研发。为此,我们将教师组成机电专业学科组群,设立专项培训资金,支持这些转型教师学习和外出培训,尽快地提高其学科专业水平;第三,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专业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需要有场地设施、配套制度、师资(含师傅)等资源的支持,普通高中在这方面的投资显然比不上职业高中,而这些正是我们的强项。充分地利用职业学校的场地设施、配套制度、师资,既减轻了普通高中的压力,也提高了国家教学资源的整体利用率。职业高中与区域内普通高中加强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锦上添花,对提高整个区域高中阶段的教学质量、拓展素质教育、完成新时期教育的使命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研究展望
如何把我校普职融通机电专业打造成泰州教育的亮点和品牌,是专业课程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研讨并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充分开發、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同时,要组建专业团队。整合课程资源是当务之急,这项工作的完成质量直接关系着“普职融通”机制的成败。如何更科学地调整学习内容、分配学习时间、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等学校层面上的问题,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创新、去践行。
关键词的界定及解读
“普职融通”是我市为了贯彻省委“多措并举,妥善解决职普分流问题”而进行的实施职业教育领航计划、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是探索普职双向交流机制以及给综合高中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参加普通高考机会的重要举措。“普职融通”办学机制,即通过高中阶段的两类学校(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部分生源的共享共育,更加深入地进行“三创”人才培养,践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构想,让教育满足更多高中生(特别是农村生源)的升学需求。机电专业是我校“普职融通”的主干专业,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类、电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机类、电类专业技能课程和获得岗位职业能力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同时适当地渗透职业应变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实施性教学计划作为学校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课程的设置和开设次序、教学课时的安排等均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课程资源是学校开展教学的基本条件,它涵盖了校内、校外两个方面:校内课程资源除了规划教材以外,还有校本教材、实训设施、校内各种智能化专用教室和校内兴趣小组活动等;校外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各类图书馆、信息化学习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等。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普职融通”是我省“适合的教育”的推进,为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融合,是教育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结构、质量的迫切需求;是教育供给实现精细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求;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现状与不足
由于我市的“普职融通”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开设普职融通课程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计划不科学,专业课程开设次序及课时设置不合理;没有针对该层次学生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缺乏专业师资;场地及设施不足,没有专用的实训教室,学生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制定出本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最大化地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的内容:第一,研讨并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普通高中的升学教学不同,普职融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很大的不同。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的学生,其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等文化科目的基础较好,而职业高中专业科目要求不高,学生容易转型,前者文化课的师资雄厚,后者师资和实训车间的配备充足。我们考虑让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文化课、专业理论教学在高一阶段集中进行,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开展实训,实现时间、空间、资源、管理上的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因此,围绕“确定课程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等主要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地研讨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教学,更全面地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第二,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把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渠道。作为处在农村的职业高中,我们结合了本地区的经济特点,大力加强了与企业、职校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开展研讨,取长补短,借鉴职校现有的课程和教材,积极探索和研发。为此,我们将教师组成机电专业学科组群,设立专项培训资金,支持这些转型教师学习和外出培训,尽快地提高其学科专业水平;第三,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专业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需要有场地设施、配套制度、师资(含师傅)等资源的支持,普通高中在这方面的投资显然比不上职业高中,而这些正是我们的强项。充分地利用职业学校的场地设施、配套制度、师资,既减轻了普通高中的压力,也提高了国家教学资源的整体利用率。职业高中与区域内普通高中加强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锦上添花,对提高整个区域高中阶段的教学质量、拓展素质教育、完成新时期教育的使命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研究展望
如何把我校普职融通机电专业打造成泰州教育的亮点和品牌,是专业课程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研讨并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充分开發、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同时,要组建专业团队。整合课程资源是当务之急,这项工作的完成质量直接关系着“普职融通”机制的成败。如何更科学地调整学习内容、分配学习时间、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等学校层面上的问题,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创新、去践行。